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百问三峡》第1篇 百年追梦(1-9问)
2013/9/29 20:26:42    新闻来源:四川水力发电网


第一篇 百年追梦

 

1931年武汉市汉口地区整个市区被淹,这是中心区中山大道一段的灾情景象。

  开栏的话:

  历时两年编写、20 多位院士和专家参与编审的科普作品《百问三峡》一书已在集团公司今年"两会"上发放到参会代表手中。本书以较全面的视角,向读者介绍了三峡工程的由来、三峡工程的运行和效益、生态与环境、文物保护和自然人文景观等。本书共100问,分为八个篇章,以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配图,解答公众对于三峡工程的各种疑问。本报今起在本版开辟专栏,对《百问三峡》进行连载,以飨读者。

  三峡工程的由来

  长江,孕育华夏文明的母亲河。千百年来,以她生生不息的律动,带给两岸无尽福泽与蓬勃生机。但同时,桀骜不驯的江水也给她滋养的生灵带来一次次灾难深重的洪患梦魇。驾驭洪魔、治水兴邦,成为沿江人民的千年企盼和不懈追求。

  1919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勾勒建国宏图时,把目光投向三峡,从那时起,在三峡江段筑坝治水、通航发电的构想,令无数仁人志士心驰神往。

  新中国成立后,三峡再次跃入伟人的视野。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为它写下"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的激扬文字;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它作出"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的果敢决断;江泽民总书记上任后的第一次外出视察,即踏上三峡工程的坝址;胡锦涛总书记把三峡工程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青藏铁路同提并列,载入共和国的时代精神史册。

  追梦近百年,论证半世纪,建设十七载,伴随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脚步,伴随着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一个民族除害兴利、治水兴邦的百年企盼终于成为现实。

  本篇将带您穿越历史的时空,探寻三峡工程从最初设想到动工兴建那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轨迹。

  1、大江何日安澜?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干流自西向东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沿途汇集了7000余条支流后,浩荡而去,注入东海。

  长江总长度6363千米,其中:

  上游:从源头至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出口的南津关,长度为4512千米,占总长度的70.9%;

  中游:从南津关至江西省湖口,长度为955千米,占总长度的15%;

  下游:从湖口至长江入海口,长度为896千米,占总长度的14.1%。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千米,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5,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汇集了超过全国1/3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40%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长江多年平均年入海量9560亿立方米,相当于20条黄河,约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36%。

  长江流域是人类居住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与黄河流域共同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由于有了长江的灌溉滋养,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既有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又有水道纵横的鱼米之乡,自古即为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重心。

  不过,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长江一直交替扮演着两种角色:既有渔歌帆影的恬静安然,又有洪水肆虐的汹涌狂暴。长江流域的季风气候为这里的雨季带来大量降水,上游暴雨形成的洪水,因中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不足,又没有足够的拦蓄洪区,就会造成中下游堤防溃决,洪水漫流成灾。自汉初至清末的2000多年间,长江平均每10年发生一次水灾;1788—1870年不到100年间,长江接连发生3次超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这条孕育文明的大江,仿佛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威胁着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治水史。兴水利,除水害,历来被视为治国安邦的大事。长江流域水利兴起较早。早在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的先民就开始了筑堤、开沟、引灌的历史。公元前256年,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鸦片战争以后的旧中国,国运羸弱,水利失修,江河变迁,水患频仍。1860年,洪水大量涌入洞庭湖,湖南遭灾严重。1870年,洪水再次为患,宜昌以下"尽成泽国",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区一片汪洋,淹没范围4万~5万平方千米,相当于10个青海湖。这次大洪水经过宜昌站的洪峰流量高达10.5万立方米每秒,如果按一个壮劳力挑水50千克计算,每秒钟的来水就足够200多万人挑。1931年和1935年,长江又发生两次大洪水,死亡人数均达14万余人,对长江中下游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自湖北省枝城到湖南省城陵矶的长江河段,因流经荆州地区而称荆江。荆江全长347千米,河道形状变化大,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因泄洪不畅,是长江防洪重点。荆江大堤位于荆江北岸,始建于345年(东晋永和元年),至1954年形成现在的荆江大堤。大堤上起江陵县枣林岗,下抵监利县城南,长182.35千米,与荆南大堤一道,直接保护着两岸1500万人口和2300万亩良田,以及许多城镇和其他重要资源的防洪安全,是长江防洪的重点确保堤。矗立在荆江大堤上的万寿宝塔,寄托着人们镇锁江流、降伏洪魔的美好愿望。随着泥沙淤积,荆江河床不断抬高,这座建成400余年的宝塔,塔身已深陷荆江大堤堤面8米以下。长江在荆江河段已成为一条悬河,荆江大堤的堤面与荆州城内的三层楼房房顶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每年冬春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里,荆江两岸都要组织50万~70万劳力挑土修堤(当地人称挑大堤),成为荆江两岸人民的沉重负担。

  肆虐的洪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要发展,解决洪水问题是头等大事。大江何日安澜?治水如治国,任重道远。

 


  《百问三峡》连载(2)

长江三峡地理图 

  2、是谁最早提出兴建三峡工程的设想?

  兴建三峡工程的设想,最早是由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

  1919年,孙中山以英文发表了《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补助世界战后整顿实业之方法》(简称《实业计划》)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提出在三峡河段修建闸坝、改善航运并发展水电的设想,这是我国兴建三峡工程设想的最早记载。之后,朱执信、廖仲恺等人将其译成中文,改名为《建国方略》,这是我国兴建三峡工程设想的最早中文文献。摘引原文如下:

  自宜昌而上,入峡行,约一百英里(编者注:1英里=1.6093千米)而达四川之低地,即地学家所谓红盆地也。此宜昌以上迄于江源一部分河流,两岸岩石束江,使窄且深,平均深有六寻(编者注:即英寻,1英寻=1.8288米),最深有至三十寻者,急流与滩石,沿流皆是。

  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其滩石应行爆开除去,于是水深十尺(编者注:即英尺,1英尺=0.3048米)之航路,下起汉口,上达重庆,可得而致。

  1924年8月17日,孙中山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作《民生主义》演讲,再次谈到三峡水力资源的开发时指出:

  像扬子江上游夔峡(编者注:即瞿塘峡)的水力,更是很大。有人考察由宜昌至万县一带的水力,可以发生三千余万匹马力(编者注:1马力=0.7355千瓦)的电力,像这样大的电力,比现在各国所发生的电力都要大得多,不但可以供给全国火车、电车和各种工厂之用,并且可以用来制造大宗的肥料。

  孙中山关于开发三峡水力资源、振兴实业的伟大构想,激励着一批又一批有志之士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不懈奋斗。这一设想提出90年后,三峡大坝屹立在神州大地上,一代伟人的美好愿望终于实现!

  【知识链接】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上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下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2千米。三峡雄奇壮美,幽深秀丽,奇峰竞起,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是我国十大自然风景区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山水画廊。三峡大坝坝址位于西陵峡中段三斗坪,三峡工程因此而得名。

  3、国民政府为兴建三峡工程做了哪些工作?

  1932年10月至1947年5月,国民政府断断续续为三峡工程做了一些工作。

  1932年10月,国民政府组织开展了三峡水力开发的第一次科学考察,选出黄陵庙、葛洲坝两处低坝坝址,推荐在葛洲坝修建水头(落差)12.8米、装机容量30万千瓦的水电站,并设置船闸。由于当时力量所限,对两个坝址均未进行地质钻探。1933年5月,国民政府交通部批复称:"所呈计划尚属详明,应予存案备查。"

  1944年4月,时任国民政府经济顾问的美籍专家潘绥(G.R.Passhal),提出了《利用美贷修建中国水力发电厂与清偿贷款方法》的报告(简称《潘绥报告》),建议在三峡修建一座坝高120米、总装机容量1050万千瓦的水电厂;同时建造一座年产量500万吨的氮肥厂,利用三峡廉价的电力,生产化肥向美国出口,偿还贷款。同年9月,美国著名坝工专家萨凡奇(J.L.Savage)受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邀请,考察了西陵峡下半段,于同年10月提出了轰动世界的"萨凡奇计划"。

  "萨凡奇计划"提出后,国民政府启动了实施三峡工程计划的筹备工作:

  先后成立了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和三峡勘测队,三峡工程被明确为全国水电的第一优先项目。

  1945年10月,国民政府代表访问美国,商议美国贷款问题。

  1946年春,资源委员会与美国垦务局签订了三峡工程设计合同。先后共有54位中国技术人员赴美国垦务局参加了三峡工程的设计工作。随后,全国水电总处和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先后进行了一些地质勘探和地形测绘工作。
  
  1947年5月,由于国内局势变化,国民政府明令中止了三峡水力发电计划。

 

                           
  《百问三峡》连载(3) 

萨凡奇考察三峡 

  4、何谓"萨凡奇计划"?

  1944年10月,萨凡奇提出了《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简称《报告》),也就是轰动世界的"萨凡奇计划"。

  萨凡奇,美国垦务局设计总工程师,享誉世界的坝工专家。他一生钟情于大坝的设计和建造,参与设计了60多座大坝,其中不乏世界著名大坝。

  1944年5月,受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邀请,萨凡奇来中国勘察西南地区的水力资源。在看了《潘绥报告》后,萨凡奇决意亲自前往三峡考察。同年9月,萨凡奇前往三峡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报告》即是这次考察的成果。同年10月,美国白宫以中国将修建世界上最大水利水电工程向新闻界透露了这一考察成果,一时在国际社会引起巨大轰动。

  《报告》中译本共16节,约3万字,主要内容有:

  坝址选择:拦河坝坝址选择在湖北省宜昌上游5~15千米的范围内,即南津关坝址。

  开发方案:主要枢纽工程有大坝、水电站厂房、船闸等。大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225米。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056万千瓦。另设通航建筑物,船闸容量及设备均以能航运万吨船队为目标。工程建设拟分5期进行。

  工程效益: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防洪、航运、供水及游览等效益。

  萨凡奇为自己的计划激动不已,曾写道:

  扬子江三峡为一杰作,关系中国前途至为重大,将鼓舞华中、华西一带工业之长足进步,将有广泛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之生活水准,将中国转弱为强。为中国计,为全球计,实现此一计划实属必要之途也。

  应当说,"萨凡奇计划"是第一个比较具体的、具有兴利除害综合效益的三峡工程计划。计划因中国内战的爆发而搁置,萨凡奇对此深感失望,曾说:"如果上帝给我时间,让我看到三峡工程变为现实,那么我死后的灵魂会在三峡得到安息。"

  5、三峡工程如何提上新中国的议事日程?

  1949年汛期,新中国即将诞生之际,长江发生了大洪水。这年大水,长江中下游湘、鄂、赣、皖、苏5省受灾农田达181.4万公顷,受灾人口810万人,死亡5.7万人。洪灾所到之处,摧毁了房屋、道路,疾病蔓延,饿殍无数,灾后城乡满目疮痍,哀鸿遍野。同时,洪水造成中下游多处堤防溃决成灾,长江堤防千疮百孔,荆江大堤险象环生。虽然在解放军与沿江老百姓的共同努力下,这次抗洪取得了胜利,但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地区的防洪形势由此显得极为严峻而紧迫。

  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快长江治理开发,1950年2月,长江水利委员会(简称长江委)在武汉成立。此后至1952年年底,长江委主要开展了两方面工作。一是规划、设计和兴建了荆江分洪工程,作为长江防洪的应急措施。该工程1952年4月5日开工建设,30万军民奋战75天,以神奇的速度于6月20日胜利完工。二是在大量勘查基础上,研究了长江防洪治本工程方案,认识到三峡工程是对长江中下游防洪最有效的工程,对防止荆江地区发生毁灭性灾害尤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953年2月,毛泽东在听取长江委负责人汇报时,提出了"毕其功于一役",先修三峡工程的想法。

  1954年汛期,长江中下游发生了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洪水灾害。为保住荆江大堤,先后3次启用了荆江分洪区。为保住武汉市,先后12次人工扒口分洪。尽管如此,长江与汉江干堤仍有60多处溃口,武汉市被洪水围困100天,京广铁路100多天不能正常运行,淹没耕地2300万亩,因灾死亡3.3万人。严峻的防洪形势再次敲响了警钟:防洪是治理长江首要而紧迫的任务。于是,中央人民政府要求加快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研究,并决定在长江委的基础上成立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

  从1955年开始,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在30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大力协同下,在苏联专家协助下,经过历时3年的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勘测、科研与设计,于1957年年底,完成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明确了三峡工程是长江流域规划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1956年夏,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写下《水调歌头·游泳》,"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伟人心中构架了三峡工程的宏伟蓝图。

  1958年1月,中共中央南宁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听取了有关负责同志对兴建三峡工程的不同意见,提出了"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方针。

  1958年2月26日至3月5日,周恩来总理率中央和有关地方负责同志、中国和苏联专家共100多人,冒着严寒实地考察了荆江河势和两岸大堤、三峡工程坝址和库区,并听取了各方面意见。

  1958年4月5日,中共中央成都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简称《意见》),这是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三峡工程的第一个重要文件。《意见》中关于三峡工程的主要内容是:

  从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两个方面考虑,三峡水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但是最后下决心确定修建及何时开始修建,要待各个重要方面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之后,才能作出决定。现在应当采取积极准备和充分可靠的方针,进行各项有关工作。

  至此,兴建三峡工程正式提上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

 

        6、为什么说三斗坪坝址是"上帝赐给中国的好坝址"?

        "万丈高楼平地起",必须有牢固的地基。

        1954年春天,长江委对长江上游进行了地质勘察,目的是为三峡大坝选一个理想的坝址。1958年,周恩来总理召集了100多位专家考察三峡坝址。经多次勘测、研究和论证、比选,最终于1979年把三峡大坝的坝址选定在三斗坪。

        三斗坪几乎集中了国内外高坝坝址的所有优点:

        三斗坪拥有建筑混凝土高坝最理想的地质岩体——花岗岩。三斗坪坝址的花岗岩,质地坚密,岩体完整,抗压强度达到了每平方厘米能经得起1吨的重压,且几乎不透水,在国内外的高坝坝址中非常少见。

        整个长江干流上,类似三斗坪这样的好基岩还有不少,但并非所有拥有好基岩的江段都适合建坝:在宜宾以上建坝不能有效解决长江中下游的防洪问题,自宜昌以下进入江汉平原,修坝又会淹没大片地区,所以只有从宜宾到宜昌这一段适宜建坝。而在这1000多千米的江段上,仅有三斗坪拥有良好的花岗岩基岩,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三斗坪位于一个稳定性较高的地块上。以坝址为中心,半径320千米范围内近2000年历史记载证明,属典型弱震环境。经国家地震权威部门鉴定、核准,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相当于对房屋造成轻微破坏的强度。

        三斗坪坝址河谷开阔,河床右侧有个中堡岛,便于大坝、水电站、船闸等枢纽建筑物布置,有利于施工中的导流和截流,还能够保证施工期长江干流航运不断航。

        凡是到三斗坪坝址查勘过的国内外工程地质专家也都不约而同地称赞三峡坝址是一个难得的好坝址。国际著名工程地质学权威——奥地利的缪勒教授,在查勘了三斗坪坝址后,赞叹地说:"三峡坝址是上帝赐给中国人的一个好坝址。"

 

        7、三峡工程经历了怎样漫长的论证?

        由于三峡工程规模巨大、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和国家安全,所以必须审慎决策,因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三峡工程经历了40余年的漫长论证。

        1953年2月,毛泽东提出"毕其功于一役",先修三峡水库的想法后,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他先后6次与有关部门研究三峡工程和长江水利建设问题,并决定由周恩来总理联系苏联专家来华援助。

         1956—1960年,先后有126位苏联专家来我国协助、指导工作。

         1958年底,长江委基本编制完成《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要点报告》。1960年3月,初步设计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完成。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国家经济发生困难和国际形势严峻等原因,三峡工程建设被暂时搁置。

         1979年,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原水利电力部向国务院再次提出兴建三峡工程的建议。1980年,邓小平视察了三斗坪坝址、葛洲坝工地和荆江大堤,并听取了关于三峡工程的汇报。1982年,邓小平对是否兴建三峡工程果断表态:"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

        长江委于1983年编制了正常蓄水位150米(指以吴淞口为零点海拔高程为150米)方案的可行性报告。1984年4月,国务院原则批准该方案。这就是通常所说的"150方案"。同年9月,重庆市提出将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提高到180米(也称"180方案"),以便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市。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三峡工程也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还有一些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对兴建三峡工程提出异议或者认为应该缓建。中共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这些意见,于1986年5月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长江三峡工程论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由水利电力部广泛组织各方面专家,进一步论证修改原来的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

         1986年6月至1989年2月,原水利电力部组织了各方面专家412位,组成了14个专家组,对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进行进一步论证(也称重新论证)。根据近3年的论证成果,重新提出的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总的结论是:"三峡工程对四化建设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推荐的建设方案是:"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

         在进一步论证的同一时期,我国政府还聘请了加拿大扬子江联营公司(CYJV),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开展平行论证研究。他们的总结论是:三峡工程效益巨大,技术、经济和财务方面都是可行的,建议早日兴建。

1991年8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原则通过了重新提出的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2年1月,国务院原则同意该报告。1992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原则同意该报告。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12月14日,经过40余年反复论证的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8、三峡工程研究论证期间,是如何对待不同意见的?

  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国家本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来对待方方面面的问题,历来十分重视各种不同意见。

  早在1958年1月,毛泽东主席就听取了有关负责同志对兴建三峡工程的不同意见,提出了"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方针。1958年2月26日至3月5日,周恩来总理率中央和有关地方负责同志、中苏专家共100多人,冒着严寒实地考察了荆江河势和两岸大堤、三峡工程坝址和库区,并听取了各方面意见。

  1983年,国务院原则批准了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为150米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有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于1986年5月决定:

  进一步论证修改原来的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要注意吸收有不同观点的专家参加,发扬技术民主,充分开展讨论,得出有科学根据的结论意见。

  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重新提出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

  围绕三峡工程的不同意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总体上不赞成兴建三峡工程,主要认为三峡工程解决不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问题;三峡工程规模巨大、技术复杂、难题很多,依靠我国的科学技术还难以解决;三峡工程需要的投资巨大,我国的国力难以承担;在长江支流上修建水库和加高加固荆江大堤能够替代三峡工程等。还有一种是总体上赞成兴建三峡工程,但对诸如泥沙、地质、大坝施工、水库移民、正常蓄水位、生态与环境、财务分析与经济评价等某一个专题有不同意见。

  三峡工程论证聘请了412位高水平专家,组成了14个专家组,每个专家组中都聘请了持有不同意见的专家。论证领导小组办公室还收集了国内外报刊上发表的对三峡工程的各种不同意见,前后汇编成8册供论证使用;同时还收集了第六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第二、三、四、五次会议上代表议案、委员提案中对三峡工程的各种不同意见,分别汇编成册,印发给参加论证的每位专家。

  在论证过程中,各专家组在本专业范围内独立负责开展工作,并对不同意见进行反复调研、充分讨论后,提出本专题论证报告,每位专家要签名负责。仍然有不同意见的专家,可以不在论证报告上签名,提出的书面意见,作为专题论证报告的附件一并上报国务院。共有9位专家在5个专题论证报告上没有签名。1990年7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等听取三峡工程论证成果汇报时,把这9位专家全部请到了中南海,并安排他们发言,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

  正是因为有了不同意见,才使得根据论证成果重新提出的《长江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更加细致、精确和稳妥。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针对不同意见,设计、科研部门都进行了论证、计算和复核 。正是因为各界人士的不同意见和认真对待这些不同意见,才有了今天的三峡工程。

  特别要强调的是,正是因为听取了各方不同的意见,现在实施的方案较原方案相比,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的效益大大提高。三峡工程蓄水运行至今,主要工程问题均在初步设计预计范围内,工程的实际表现已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规划论证阶段的各种疑虑。

  9、兴建三峡工程是怎样最终决策的?

  1990年7月,国务院召开了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决定将重新编制的《长江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审查。

  审查工作自1990年12月开始,1991年8月结束,共召开了三次会议,并组织专家赴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审查期间,专门针对地质与地震,水文与防洪,发电与电力系统,航运与泥沙,机电设备,工程规模、枢纽建筑物与施工、移民、生态与环境、投资估算、经济评价与资金筹措、综合10个专题,组织163名专家进行预审,提出预审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审查意见。

  审查意见的主要结论是:兴建三峡工程的效益是巨大的,特别是对防御长江荆江河段的洪水灾害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我国国力是能够承担的,资金是可以筹措的;无论是从发挥三峡工程巨大的综合效益,还是从投资费用和移民工程的需要来看,早建都比晚建有利。

  在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期间,李鹏总理提交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邹家华副总理作了《关于提请审议兴建三峡工程议案的说明》。1992年4月3日,会议对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进行表决。表决结果为:赞成1767票,反对177票,弃权664票,有25名代表未按表决器。赞成票占全部票数的67.1%,超过半数。15时21分,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庄严宣布:《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通过。兴建三峡工程决议的通过,充分体现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在新华社关于决议表决通过的新闻报道中这样写道:

  掌声里,许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掌声里,人们知道,在共和国年轻的历程里,她的最高权力机关专门对某项建设工程作出决策,这是第一次。它意味着一个中国人做了70年的梦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投赞成票的,投反对票的,投弃权票的,包括未按表决器的,都在这神圣的殿堂里表示了自己的意见,他们都有一颗中国心,都是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负责的。  

 

 

  三峡工程概览

  这是世界水电建设史上从倡议到建成历时最长的水利水电工程:从孙中山提出设想到完建历经近百年风雨。

  这是世界上混凝土工程量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若用工程浇筑的混凝土砌成1米厚、1.5米高的墙,可以从北极连到南极。

  这是世界上移民规模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实际移民130万,意味着每千名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三峡移民。

  这里有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规模最大的升船机、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级数最多且总水头最高的内河船闸……

  放眼世界,从大海深处到茫茫太空,人类改造自然的努力从未止步,工程科技成就浩若繁星。三峡工程无疑是这浩瀚星河中卓异超群、幻化出灿烂光彩的那一颗。

  本篇将带您鸟瞰三峡工程,领略这人类造物史上的鸿篇巨制,众志绘就的恢弘画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