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中国电建探索生态能源开发新路
2014/3/18 14:59:33    新闻来源:中国改革报

新闻作者:韩 磊  发布时间:2014-03-14 

  "守望相助·中国发展新方式"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认为,中电建攀枝花"能—林—农"一体化生态能源项目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守望相助·中国发展新方式"雅砻江流域彝族、摩梭族、纳西族山民以土地参股央企中国电建集团攀枝花生态能源项目新战略座谈会在北京召开。30多位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的指示,研讨如何以制度设计为引领,探索能源发展新路径。

  今年农历马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自治区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诚挚的新春祝福,并强调希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要守望相助。总书记关于"守望相助"的讲话,伴随着马年春天的脚步,一夜之间传遍祖国的万里河山。

  参加此次"守望相助·中国发展新方式"研讨会的有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朱相远,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孙晓华,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张凤昌,中国社科院博导、国家首席区域规划专家、攀枝花项目组组长阎志等专家学者30多人。座谈会以四川攀枝花盐边县133万千瓦巨型光伏项目群能、林、农创新战略发展为讨论主题,与会人员踊跃发言,达成诸多共识。

  据了解,与在大西北戈壁滩和沙漠地区建设光伏电站迥然不同,我国中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比较稠密,并且自然环境相对而言比较复杂。在这些区域开发光伏电站必须考虑占地问题,要在保证国家耕地与相关自然生态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因此,必须改变之前开发电站的思路和做法,进行因地制宜的创新改革。

  专家学者在研讨中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触及更多深层次矛盾,必然涉及利益关系深度调整,复杂性和难度前所未有。重大题材和结构性创新已成当务之急。以制度设计为引领,推动当地农民以土地参股央企项目开发(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采用"能(生态光谷与生物质能源)林(高产高效林业)农('三农')"一体化发展路径,将项目开发与林业、农业的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和新型生态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不仅将传统的大型光伏发电项目转变为"生态光谷",也可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在西部乃至全国无疑是重大创新。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以圈占资源和征地补偿为路径的"掠夺式"项目开发模式,给当地的民生和发展带来了不少历史欠账,已经无法应对当今的复杂挑战。走出国家工程传统的资本和空间控制模式,走出国家项目同地方协议买断关系的模式,设立"国家级生态能源开发示范区",构建整体创新管理机制,将项目开发与新农村建设、与新型生态城镇化建设耦合发展,不仅可以避免类似库区移民历史欠账等问题,还可以推动央企参与我国新一轮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加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以"守望相助"的发展方式实现多元诉求,实现西部高海拔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和少数民族同胞的共同致富梦想。

  会上,专家学者达成普遍共识:从中国电建正在攀枝花盐边县实施的"生态光谷"能源基地建设的规划设计看,通过在光伏发电场以外区域大规模种植葛根、菌草、山桐子等高产高效能源植物,不仅可引入生物质能源开发产业链,也可绿化山川,改善生态环境。若将此能源发展新方式推广至整个攀西地区、整个长江上游,则可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战略相结合,与实施大金沙江流域结构调整生态可持续国家战略相结合,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

  据了解,201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电建新能源公司在四川攀枝花盐边县北部规划了133万千瓦世界最大山地光伏项目群,共13个光伏发电场,主要位于盐边北部高海拔山区的36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域,总投资140.36亿元。全部电站建成后,每年可形成15.7亿元的电力销售收入,每年可减少使用约57万吨标准煤。该项目群占地面积巨大,约5.6万亩(约合37平方公里),其中宜林荒山地和灌木林地约4.6万亩,低效农耕地约1万亩,涉及3个乡镇,5540个农户,不单是一个单纯的大型光伏发电项目,更是一个涉及林地、农耕地占用,以及林业、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综合性新能源项目。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