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未来电力需求将呈现何种发展状态?
2015/7/15 13:52:09    新闻来源:电力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处在新的历史阶段。推广利用新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煤炭、治理大气污染等均离不开电力。因此可以判断,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以电为枢纽的能源文明新时代。但近期我国电力消费走势却持续处于低迷状态。201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仅增长3.8%,连续3年保持个位数增长,显著低于前期用电增速平均水平;2015年1~5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速降至1.1%,呈现出进一步下行的趋势。因此,在电力重要性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科学把握我国电力需求走势是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
  电力消费增长低迷存三大挑战
  一是经济周期性下行因素。2012~2014年,我国经济持续处于周期底部调整阶段,GDP年平均增速仅为7.6%,低于上轮经济周期底部(1998~2001年)0.4个百分点。当前,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2015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降至7.0%,创近24个季度增速新低。经济增速持续下行拖累了用电增长水平。
  二是经济结构性调整因素。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8.2%,已连续两年超过第二产业,且差距呈现出扩大化趋势。2014年,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万元增加值电耗分别为1498千瓦时、217千瓦时,前者是后者的6.9倍。因此,当前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将会显著降低电力消耗强度。
  三是高耗能产品趋于饱和。我国钢铁、有色、化工和建材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约为1/3。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以及国内化解产能过剩、节能减排与房地产和汽车行业扩张速度放缓等因素影响,高耗能产品增长出现饱和迹象。201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汽车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0.5%、6.9%,2015年1~5月份进一步降至5.1%、2.1%。2014年,粗钢和水泥产量增长0.9%、1.8%;2015年1~5月份,二者分别降至负增长1.6%、5.1%。经济形势最影响未来电力需求
  从统计数据看,有4个因素将左右未来电力需求。
  一是经济增长重心下移。人口数量红利逐渐消失。2010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到达峰值9.4亿,之后开始负增长。资源环境束缚压力增加。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我国城镇化、房地产和汽车高速扩张空间有限。综合上述判断,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降至6%~7%区间。
  二是服务业加快发展。消费方面,我国居民消费的新增量将由住房和汽车逐渐转移至健康、旅游、保险和信息等内容。生产方面,随着我国制造业由低端向中高端升级,电子商务、教育科研、现代物流、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生产性服务业也将加快发展。2014年,我国电力商务交易额达13.4万亿   元,同比增长70.7%;保费收入2万亿元,同比增长30.6%;出境旅游人数1.2亿人次,同比增长40.2%。这预示未来我国服务业将取代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三是电力化水平持续上升。电力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深化。2014年,我国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占总营业里程的比重达58.1%,较2013年提高4.0个百分点;纯电动汽车销售4.5万辆,增长208%。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制造业领域的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2014年,我国工厂使用的自动化设备约占全球工业自动化设备的25%,增长54%。此外,居民生活领域电气化水平也得到明显提升。
  四是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增强。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要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进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4个革命。电力在可再生能源和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等领域均发挥枢纽作用。因此,电力在政策措施中的地位明显增强。
  很难准确监测电力需求 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电力需求正处于增长动力切换的阶段。经济周期性下行、经济结构性调整以及高耗能行业发展空间趋于饱和,导致当前用电增长低迷。展望未来,虽然潜在经济增长率放缓,但新的用电增长点也在不断涌现。与过去用电增长点主要集中在高耗能行业不同,新的用电增长点较为发散,且过去积累的历史资料少,因此准确预测电力需求存在较大难度。
  建议结合房地产、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和相关政策措施等影响因素,分类别加强对高耗能产业跟踪研究,力争做到准确预测用电峰值以及出现的时间。同时,通过调研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并举,及时对新出现的用电增长点进行前瞻研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