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CCTV《大三峡》第六集 神女无恙(视频)
2009/10/9 17:14:07    新闻来源:cctv.com


  2003年春节前夕,每天都会有上千人来到重庆涪陵的长江边,向江心的一道石梁作最后的告别。 
当时担任涪陵区文管所所长的黄德建,也从早到晚在石梁上,一遍又一遍向游人讲解石梁的精彩之处,直到喉咙发痛。 

  这道石梁有一个古朴的名字,叫白鹤梁。它长1600米,自西向东延伸,与江岸平行。 
长江丰水的时候,白鹤梁浸没水中;只有枯水年份,它才会大面积露出水面。每到这时,古人就到石梁上做一次记录,形成一幅题刻。  








大昌古镇

 
  最早的一幅刻于唐代广德元年,也就是公元763年,至今只留有隐约半尾石鱼,和隶书的"石鱼"二字。此后1200年间,白鹤梁上共留下108幅这类的题刻,72个枯水年份,无一遗漏。石鱼和题刻共同构成了重要的水文资料,恰似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水文站。 

  除了记录水文,石梁上还有历代文人骚客的墨迹,真草隶篆俱备,黄庭坚的大号也赫然在目。因此,白鹤梁还被誉为"水下碑林"。 

  这样的一个文化奇观,在三峡工程蓄水达到135米后,将要永沉江底。 

  135这个普通的数字,是三峡工程进度中一个阶段性的水位,也是大量历史文化遗存的生命线。 

  三峡两岸,海拔130米上下的区域,适宜人类生活居住,因而文物古迹颇为丰富。1992年"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获得通过后,国家文物局在632平方公里的淹没区进行了大面积文物普查。 

  拉网式的普查最终形成了厚厚30册的文物保护规划报告,确定有1282处文物保护项目。 

  就在三峡库区展开大规模文物普查的同时,国家也在库区全面启动了针对自然生态的大规模调查、保护工作。调查结束后,有关部门编制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 

  1997年11月8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实现了大江截流,蓄水135米的日期已经定在了2003年的6月,文物抢救和生态保护的时间紧迫。 

  1997年11月8日,距离三峡工程135米蓄水还有五年。 

  白鹤梁题刻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94年起,国家就开始组织专家为保护白鹤梁出谋划策。 

  天津大学首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建一个密封的椭圆形双层壳体罩在石梁上,人们可以通过隧道进入壳体内参观、考察和维护。这被形象地称为"水晶宫方案"。 

  但是这一方案有很大的危险性,位于水下几十米深的壳体要承受巨大的压力,稍有缝隙就会造成破损,给石梁和游客带来灭顶之灾。 

  最终,"水晶宫方案"被否决了。 

  1998年,又一个方案诞生:三峡工程竣工后,把切割下来的白鹤梁,设置在恰当的水位高度。当水库蓄水上升时,白鹤梁就隐没在水中;水库蓄水下降时,白鹤梁又会从水底浮现。这样,长江上依然可以重现"石鱼出水"的千古奇观。但这个方案的问题在于,它没有保护白鹤梁地点的真实性。 

  在白鹤梁保护方案反复论证和实验的同时,云阳张飞庙的搬迁选址也在紧张地进行。 

  张飞庙位于长江南岸的飞凤山麓,与云阳老县城隔江相望。整座庙宇依山而建,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与山石、古木浑然一体。专家们考察后认为,张飞庙是地方祠庙建筑中与地形巧妙结合的珍贵实例。 

  张飞庙的初建年代不晚于宋代,但由于紧邻长江,庙体在1870年的特大洪水中几乎被彻底冲毁,现存建筑主要是在清同治至光绪年间陆续补建而成的。 

  虽然张飞庙的历史文物价值并不十分突出,但它独特的人文价值却难以忽视。 

  从白帝城顺江而下到湖北荆州,沿岸众多的三国遗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三国文化带,张飞庙正在其中。 

  在云阳民间,张飞有着深厚的影响。逢年过节,当地民众都要到张飞庙烧香许愿,每年农历八月二十八日张飞的生日,还要举办盛大的庙会。 

  三峡工程蓄水135米后,张飞庙原址将被江水淹没。 

  新址选在哪里?地方政府希望把张飞庙搬到对岸的新县城,借此带动经济繁荣。而文物专家则主张原地后靠。张飞庙何去何从,一时成了问题。 

  选址的难处在于新址的地形地貌要与原址充分形似,又不能有滑坡的潜在威胁。为此,文物工作人员的足迹几乎踏遍了云阳新县城对岸,才终于找到了狮子山下一个叫小盘陀的地方。 

  张飞庙选址之所以要考虑滑坡的危险,因为三峡地区历史上地质灾害多发,整个库区共有崩滑体2490处,需要工程治理的有617处,链子崖就是其中之一。 

  链子崖位于三峡大坝上游26公里,这片摇摇欲坠的悬崖,20多年来,岩体持续朝长江方向倾斜变形,大有分崩离析之势。一旦山体崩塌,会有8亿多立方米岩石涌入长江,直接威胁长江航运和大坝安全。 

  从1995年4月开始,国家投资7000多万元治理危岩,在整个山体中打入173根巨型锚索。 

  链子崖的锚索被一根根穿入山体的时候,1997年,全国各地100多家单位的文物工作者从四面八方汇聚三峡库区。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规划报告曾经确定,除了地上文物,还有多达723处的地下文物。面对地下古代文化遗存将最先被淹没的处境,三峡库区紧急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抢救性发掘。 



重庆瓷器口古镇

   

  重庆市文化局副局长王川平介绍:现在重庆在三峡文物保护当中,一年发掘的量,相当于三峡工程以前20年发掘的总量。 

  李家坝位于云阳县的澎溪河岸边,在它的上游有一个小电站。由于电站经常开闸放水,被水流冲塌的平坝断崖,时常会出现一些器物,因此早在三峡库区进行文物普查时,李家坝就被确定为一处古文化遗址。 

  1998年秋,四川大学三峡考古队开始对李家坝进行大面积发掘。 

  李家坝所在的地区历史上是古代巴人的一个聚落中心。巴人是距今2000多年前的古老民族,战国后期,来自北方的强国秦国灭掉了巴国,从此巴人的文化便隐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三峡库区的抢救性发掘,使神秘的巴文化面目更加清晰。 

  考古人员最终清理出的遗址面积近3万平方米。墓葬一般为单人仰身葬,下肢伸直,上肢弯曲。在男性墓葬中,一般都放置有青铜兵器。死者用手握住剑柄,依然保持着生前的威武雄姿。 

  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黄伟介绍:一般意义上的墓葬,都出这种剑,柳叶形剑,但是像这样保存这么完好,有剑鞘、剑柄,剑柄上连它这个绳子包装的方式,就是它装柄的方式,都能够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唯有这一把。 

  出土的青铜兵器除了戈和矛,比较常见的是短剑,其中的一把历经千年出土时仍然寒光闪闪。 

  史书记载,巴人是一个异常骁勇、善于征战的民族。这些用于近身搏杀的短剑,印证着他们的勇武。 

  就在李家坝遗址发掘后不久,重庆的另一处淹没区中坝,又有了重要的考古发现。 

  从李家坝溯江而上192公里,就到了位于忠县境内的中坝遗址。 

  当四川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发掘人员挖走泥土,掘开中坝的地表时,他们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100平方米的探方里,密密麻麻堆积着的全是灰褐色的陶罐。 

  这些大小没有什么差别的陶罐,准确名称叫圜底罐。虽然陶罐的底部为圆底,但不平,有点像人们日常居家过日子用的铁锅,只是没有铁锅底那样尖。 

  不过更让考古人员惊讶的是,遗址区内遍地都是陶片,俯拾皆是,甚至比土块还要多。 

  造型奇特的圜底罐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那些破碎的陶片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研究人员对陶片内壁上的残存水垢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显示标本中钙、镁、钠等元素的含量非常高。由此推测,陶器内壁上的水垢是卤水的遗物。 

  历史上忠县是一处重要的食盐产地,在古代拥有丰富的盐卤资源,特别是中坝所在的干井镇周围,有许多盐井遗址。 

  考古人员进一步认定,圜底罐应该是上古时期当地先民熬盐的用具。 

  当先民们把盐水熬干时,打碎陶罐,就能得到熬好的食盐。 

  盛产食盐的中坝一直百业兴盛,因此中坝遗址的堆积层也涵盖了自清代直到新石器时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 

  四川大学考古队孙智彬介绍:中坝岛和其他遗址不一样的地方,从杂草丛生的根土表层开始,到青花瓦这一段,是近现代到明清。到下面看到陶片明显增加、增多。这一段范围是宋、唐、南朝到汉。陶片明显增加的时候我们就进入秦代,就是战国晚期秦。那个时候开始一直陶片都很多,一直多到下面颜色变黑的地方,就到春秋完了。从这个黑的开始就进入西周,然后从这个位置开始下来进入新石器,然后我们现在脚踩的地方,是以前的一个深土层表,没有人在这上面生产生活的。文化层厚达12.5米左右,十分完整地展现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像这样的"通史"式遗址,相当罕见。 

  为了抢救这部写在大地上的"中华通史",文物部门决定运用科技手段整体截取12米深的地层剖面作为馆藏文物保存。 

  在中坝遗址,最终抢救出土的文物总量达20万件,相当于国内一个大型博物馆的馆藏品数量。 

  三峡库区紧急抢救出来的大量文物,急需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最适宜的办法就是建造一个设施先进的博物馆,使这些文物有一个能够永久保存的处所。 

  重庆在1997年成为中国第4个直辖市。直辖后的重庆表示,一定要在本市建一座三峡博物馆,把三峡文物抢救与保护的成果完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为此,重庆市政府向国务院、国家文物局和三峡建设委员会承诺:将以最理想的选址、足够的土地来建造三峡博物馆。 

  1999年4月,中国三峡博物馆的筹备工作正式启动。馆址选在重庆市的标志性建筑人民大礼堂的中轴线上。这是文物工作者和广大市民最理想的选址。 

  几个月后,重庆人民大礼堂展出了中外设计师设计的8个三峡博物馆模型,供市民们筛选,这在重庆的建筑史上是少有的。 

  正因为有了三峡文物保护,所以三峡博物馆也应运而生了。 



瞿塘峡


 
  三峡库区需要抢救的不仅仅是文物古迹,同样需要保护的还有珍稀物种和整体生态环境。2001年11月,国家批准实施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规定三峡水库蓄水到135米后,严格禁止所有城镇直接往水库排放未达标污水。不久,重庆万州区的第一个库区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 

  三峡是我国亚热带植物非常富集的地区,据统计共有植物3104种,而直接受到三峡工程影响的植物就有550种,其中290种珍稀植物面临着危险。 

  疏花水柏枝是三峡地区的珍稀灌木植物,生长在秭归、巴东和巫山一带的沿江坡地。三峡水库蓄水到135米后,仅存的近万株疏花水柏枝将全部被淹没。 

  荷叶铁线蕨是三峡库区的珍稀特有植物,但它的一些近亲却出现在非洲和大西洋的个别地方,这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着植物学的证据。 

  荷叶铁线蕨只在重庆万州和石柱县有发现,大多生长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岩石薄土层中。三峡水库蓄水后,本已濒危的荷叶铁线蕨将大部分被淹。对它的挽救,除了原地保护,还野外采集,移栽到植物园。 

  武汉植物园最先成为这些濒危植物的庇护所。 

  野生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习性,疏花水柏枝就比较适应水淹的环境,每年长江丰水季节,它会反复被水浸泡3个多月。植物园专门修建了"三峡消涨带" ,模拟它们的生长环境和长江水位变化。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副主任张全发介绍:保存一个物种,不仅是我们要把它栽到植物园,把它成活了,完成了种子到种植的过程这就完了的。最终,我们希望它重新回到它原来的生境里面去,这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中华鲟是距今一亿四千万年前侏罗纪时代遗留下来的物种。它是一种洄游性鱼类,每年夏秋从东海进入长江口,溯江而上,到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产卵,然后又顺流而下回到大海中。 

  中华鲟的最奇特之处在于:它上溯长江3000多公里到金沙江,从不迷失方向,而且进入长江后,一年多时间不进食,十分坚忍耐饿。 

  1981年,葛洲坝工程实现大江截流,阻断了中华鲟的繁殖洄游路线。为了拯救中华鲟,人们开始进行人工繁殖培育和人工蓄养的实验与研究。 

  兴建中的三峡工程位于葛洲坝上游,虽然不再存在阻隔中华鲟洄游路线的问题,但工程建成蓄水后,将使下游的水位有所降低,这就有可能干扰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游的栖息和繁殖。 

  从1984年科研人员就开始了中华鲟人工蓄养的实验。由于中华鲟产卵的适宜温度为摄氏16度到20度之间,他们就模拟长江的水流环境,适时控制水温变化,为中华鲟创造适合的生存条件。 

  人工繁殖的目的就是把幼苗放回长江,增加中华鲟的种群数量。1984年到1996年,一共放流鲟鱼苗400万尾。三峡大坝截留后,放流的速度大大加快。仅在1999年12月,就有10万尾中华鲟幼苗被投放进长江。 

  三峡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2001年2月,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的葛修润院士,接到了担任白鹤梁水下保护工程方案专家评审组组长的通知。会前四天,葛修润特意到国家文物局去,翻阅了所有白鹤梁保护工程的方案,他发现这些方案都不够理想的同时,一个新的构想突然萌生了,可是时间已相当紧迫,这是一个严酷的现实。 

  2002年2月,距离三峡大坝135米蓄水还有两年。 

  在去往重庆的火车上,葛修润陷入了沉思。新的设计方案越是清晰,他越感到时间的压力。如果明天在会上提出这个方案,会不会显得为时已晚?如果不提,那将是自己作为科技工作者的失职。究竟该作怎样的选择,葛修润一时难以决断。 

  在重庆,白鹤梁水下保护工程方案专家评审会如期举行。会议即将结束时,葛修润院士终于吐露了自己的想法。 

  原重庆市涪陵区文管所馆长黄德健介绍:当时他就讲了,我们没办法向子孙后代交代,当我孙子问起我这事,说为什么你们没有把白鹤梁保护下来,我怎么回答他们。那老专家说我怎么回答他们。后来他就把自己的想法,我有一个想法不吐不为快。 

  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介绍:我这一讲了以后呢,11个评委,除了我以外,还有11个评委,每一个人都表态,都认为这是一个好方案。 

  葛修润的方案称为"无压容器",它与天津大学的"水晶宫"方案一样,都是水下保护,在白鹤梁原址上建一个水泥壳体。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无压容器"的壳体内,充满了净化后的江水,使内外压力保持一致。为了方便参观,无压容器内设计了一条参观廊道,观众可以在密封的管道内,通过玻璃舷窗,欣赏水中的白鹤梁题刻。 

  重庆市文化局副局长王川平介绍:懂了以后,我当场就拍板,委托他做可行性研究。 

  于是葛修润和他的团队,开始了与135蓄水线的最后角逐。经过近4个月的紧张工作,一个新的设计方案完成了。方案显示,一个长70米、宽25米的半球形建筑建于江底,覆盖在白鹤梁的题刻密集区。 

  2002年10月,"无压容器"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在北京举行,评委中的院士有8名之多。白鹤梁水下保护工程成为有史以来参与院士最多的文物保护工程。工程设计方案最终顺利通过。 

  前前后后,白鹤梁保护方案从提出到确定,走过了整整8年! 



暮色中的游船


 
  2002年1月20日下午,在清库爆破声中,重庆市奉节县的夔门摩崖石刻开始切割搬迁。 

  夔门是瞿塘峡的入口,大江两岸耸立着两座高山,江南岸的叫"白盐山",江北岸的叫"赤甲山"。白盐山的陡壁上镌刻着宋代至民国年间的13幅石刻,硕大的字体与雄伟的夔门风光相得益彰。石刻中最为著名的是南宋书法家赵公硕的《中兴圣德颂碑》。搬迁切割就是从这幅石刻开始的。 

  传统的切割工艺由于振动大,容易对题刻面造成损坏。为此,夔门石刻的切割引进了德国的"金刚石串珠绳锯"。这种新型的切割工具不但振动小,而且效率也高。 

  由于拥有这项先进的切割技术,西安的一家古建工程公司顺利中标,承担了夔门石刻的搬迁重任。 

  瞿塘峡交通不便,岩层坚硬,在绝壁上作业,施工难度极大。切割下来的石刻厚度只有二十几个公分,容易破损,需要精心包装,甚至用铁框加固。又大又重的石刻,在悬崖峭壁之间搬运起来非常困难。施工人员沿着山路修了一条轻轨,把它们运往600米外的绝壁上。 

  这是一次极为独特的文物保护搬迁。 

  南宋《中兴圣德颂碑》被切割成8块,将运到重庆三峡博物馆收藏。"夔门"、"瞿塘"等大字石刻,要重新安装到600米外的下游。 

  这些第一次来到长江边的汉子们吃住在崖洞里,差不多风餐露宿,喝的都是从岩缝里渗下来的水。 

  工程验收时,看到迁建和复制的摩崖石刻依然保留着原汁原味,验收评审的专家,包括全国,包括罗哲文老先生,都动情了,眼睛里含着泪。我到工地去看望他们的时候,我就故意地,不喝矿泉水的,瓶子里面的矿泉水,我是故意拿着水瓢,到他们,滴下来的水,在大石缸子里面放着,我故意舀那个水来喝。当时评审的时候,一般评审就是合格不合格,不评优,优秀了什么的,但是我们那个评审的专家们强烈要求,把它评为优质工程。 

  这年秋天,张飞庙的整体搬迁也在鞭炮声中开始了。 

  带着云阳老百姓的万分敬意,"张桓侯庙"的匾额被拆下来,迁往新址。 

  张飞庙的拆建是三峡库区地面文物保护工程中规模最大的。施工单位从全国各地招募了245位从事古代建筑工程的能工巧匠,昼夜施工。 

  解体古庙的过程中,对每一个部件,甚至一砖一瓦都进行编号,以保证部件复建在原来的位置上。 

  这些具有文物价值的构件,拆下来后要逐个包装,以免搬运中相互摩擦、碰伤。切割后的碑刻,不但用海绵和泡沫包裹,上下两面还要用木板固定。 

  庙内的塑像主要是泥塑,无法搬迁,所以新庙的塑像就按原物的大小、形制,重新复制。 

  石宝寨是一座融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于一体的建筑奇观。它高耸江岸,只有三峡工程完全建成、水位达到175米后,寨楼一层以下才会被淹没。 

  但石宝寨是我国现存唯一的高层穿斗式木结构建筑,而且镶嵌在山体中,既无法复制,又极难搬迁。 

  不过随着三峡工程蓄水即将漫过135米水位线,对石宝寨的保护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2003年6月1日,三峡工程开始海拔135米蓄水。 

  三峡水库蓄水到135米后不久,建在新址上的张飞庙完成主体工程。古建筑中的3万多大木构件,在替换了2400多件、修补了500多件后,经过70多天的安装,全部到位。 

  和云阳新县城隔江相望的张飞庙仍然依山临江。往来的行船仍然可以远远地望见那"江上风清"四个大字。 

  "铜锣古渡蜀江东,感谢先生赐顺风",在当地老百姓心中深受景仰的张飞,依然在赐给他们江上行舟的一帆清风,赐给他们安康与福祉。 

  新庙落成后,最重要的盛典就是张飞铜像的安放。和张飞分别了一年的云阳老百姓夹道欢迎,在鞭炮声里像迎接亲人一样,把他迎回新家。 

  张飞庙的拆建,国家投资4000多万元,从决策到实施,每一步都渗透着深刻的人文关怀。老百姓也用这样的喜庆表达着自己的感念。 

  2004年6月,链子崖被秭归县开发成一个地质公园。千年危岩成为景区,是因为链子崖的危岩治理已取得了成效。最新监测表明,链子崖危岩体变形已趋于稳定,停止了20多年朝长江方向的倾斜,有的裂缝甚至逐渐闭合。 

  2005年,重庆的鸡冠石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从此结束了重庆主城区污水直接排入长江和嘉陵江的历史。 

  过去,库区沿江各个县城和集镇,每年向长江排放的污水近两亿吨。 

  到三峡水库蓄水后,沿江各市县都已经建成了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有20座之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试点示范"7+1"专项计划稳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显示,库区长江干流的水质以三类为主。随着向长江直排污水和堆放生活垃圾的陋习成为历史,库区主要区段的水质已由三类向二类转化。 

  神女峰下,是永远的三峡。 

  2005年6月18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正式落成。 

  一对迎门而立的汉代乌杨石阙,来自三峡库区。 

  从库区抢救出来的6000多件珍贵文物和6万多件一般文物,找到了永久的家园。 

  夔门石刻的珍品南宋《中兴圣德颂碑》也跋山涉水,来到了这里。 

  当江水逼近石宝寨的脚下时,它的四周已经筑起了一道20多米高的围堰。四面环水的石宝寨犹如一个巨大的盆景,镶嵌在万顷碧波中。  

  2009年5月18日,白鹤梁题刻水下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这一天,正好是第33个国际博物馆日,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这天,在博物馆讲解参观方式的依然是黄德建,他已经担任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馆长。 

  终于,古老的白鹤梁与高度发达的现代工程技术融为一体。而一项历时十五年的三峡文物保护工程,也由此画上了一个句号。 

  三峡文物保护涉及古代遗址一千余处 
  参与者近57000人次 
  三峡生态保护涉及珍稀动植物种百余种 
  上游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水污染治理投资400多亿元 
  上游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