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CCTV《大三峡》第七集 百万移民(视频)
2009/10/9 17:26:18    新闻来源:cctv.com
   《回眸一望》这张照片的主人公名叫余胜清,他是一名普通的三峡移民,启程远行的这一刻,他搂紧了怀中的孩子,作别生活了27年的家乡。

  这是一段感动中国的记忆,过去20多年,在三峡库区,有127万多移民搬离了此前居住的水库淹没区,他们当中有95岁的老人,有出生才20天的婴儿,有的搬迁后靠,有的远赴他乡,一个伟大工程,就这样在他们对故土的依依惜别中成就,就这样在他们对新生活的执着中竣工。





移民挥手


  这个0.15平方公里的小岛,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的坝址,也是三峡百万移民的第一村,1992年11月,随着第一台推土机开进中堡岛,三峡百万移民从这里正式拉开了序幕。

  告别故土,远离家园,对祖祖辈辈扎根这里的百姓来说,搬迁的步伐是艰难的,中国老百姓有着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即使迁居地环境再好,仍然是故土难离,他们的根在这儿,血脉在这儿,祖先的坟也在这儿。

  秭归县移民李平搬家时,移民的车队就要出发了,李平和他的姐妹却难舍难分,她与乡亲们依依惜别的一幕久久存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

  1992年底,宜昌三斗坪镇、太平溪镇、乐天溪镇和秭归县茅坪镇的14584位坝区居民,成为了最早的一批三峡移民。

  按照三峡工程175米正常蓄水水位,三峡工程水库淹没涉及湖北和重庆的20个区市县,12个城镇,114个集镇,1632家企业,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耕地30多万亩,湖北的秭归、巴东和兴山县城,重庆的巫山、奉节等9座城市将全部或部分淹没,移民总数接近130万人。

  百万移民,这是一个没有先例可循的世界级难题,三峡库区位于峡谷地带,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这里曾是全国最集中的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到1984年还有6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占全库区人口的40%左右,移民人口众多,库区经济落后,环境容量不足,三峡移民面临着三大难题。

  1958年毛泽东在视察长江之后,曾深情地感叹,让百万群众搬出家园,这可是一代人为国家建设做出的沉重奉献,三峡工程开工前的几十年间,国家曾派出1000多人先后五次,对三峡库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淹没调查,给国家开发性移民方针的最终决策奠定了基础。

  湖北省巴东县雷家坪村,在这里生活了50多年的李斯勇就是当年开发性移民的探路者,早在三峡工程上马之前国家就曾在湖北的秭归、巴东等地展开了长达8年的移民试点工作,李斯勇和他的哥哥李斯国可以说是三峡工程的早期移民。

  十多年过去了,还是这座院子,当年谈论着怎样种树的李斯国已经满头白发,他们讨论的问题也由如何种树变成了,如何经营果树的成果和柑橘的品牌。

  屋外成片的柑子树是李斯国和李斯勇兄弟俩移民开荒时栽种的,现在通过品种改,亩产已经从过去的一吨,增长到了现在的三吨,仅凭这片果树就足以让他们的晚年衣食无忧。

  和李斯国兄弟一样这里的每户移民,都生活在瓜果飘香之中,通过开发性移民,昔日荒凉的雷家坪村,变成了巴东库区的首富村。

  8年的实践证明,开发性移民的方针是破解三峡移民这道世界级难题的金钥匙,当年邓小平得知移民试点工作的成效后,曾深有感触地说,过去的水库移民老百姓是越搬越穷,如今搞开发性移民这个方针就对头了,1993年8月国务院发布《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开发性移民方针被写进了条例的第一章,一年半以后三峡工程正式动工。



搬家抬猪


 
  1996年8月27日,三峡库区迎来了最早的,也是最艰难的一次移民大规模搬迁,秭归县157户580人迁往几十公里外的宜昌市安家落户,宜昌市政府动员了300多辆大卡车,来到了移民村帮助移民搬家,为了方便移民装车,司机们特意把车停靠在距移民家最近的香溪河的河滩地段,谁知上游突降暴雨,顷刻间山洪形成铺天盖地的巨浪狂滔向河谷地带倾斜泄而来,装满移民家具杂物的100多辆卡车脱离了突如其来的险境,但有59辆卡车躲闪不及浸泡在滔滔洪水之中。经过七个小时的奋斗,移民车队才顺利出发。

  三峡的农村移民过去大多居住在土地肥沃的沿江两岸,现在为了节约有限的土地,他们只能把新家搬迁到相对贫瘠的山梁台地上,这套青石瓦房就是冉振爱一家17年前后靠搬迁时砌成的新家,在重庆万州区新田镇冯家码头冉振爱是最早带头搬迁的移民,但是他选择的新家却是环境较差的地方。

  调整产业结构正是国家开发性移民方针的具体步骤之一,根据三峡库区的自然状况,国家为库区确定了柑橘、畜牧、水产、旅游,四大支柱产业并出台政策和投入资金加以扶持,早在1995年冉振爱就尝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甜头。

  距冯家码头不远的万州区,有一个免费给当地移民,提供果苗的大型基地,这里的果苗都是国内国际上最好的品种,嫁接以后第三年就可以结果,目前,这样的基地在三峡库区共有四个。

  现在,三峡库区已成为世界上,三大柑橘产业基地之一,高效经济作物已从示范区的68000亩,增长到40万亩,每户移民都从产业结构调整当中得到了实惠。

  移民的如期搬迁,确保了三峡工程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俗话说故土难离,但他们却用告别家园的坚决与奉献,托举出这个曾经徘徊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工程。

  2003年6月1日,三峡工程正式启动135米高程蓄水,随着坝前水位的节节升高,长江开始了亘古未有的变化。

  被称为三峡门户的奉节,紧靠白帝城的这片沿江果园,大部分被逐步上升的江水所淹没。

  这片水下淹没着余治和二百多颗碗口粗的果树,土地和住房被淹之后,余治和的生活遇到了暂时的困难。

  区共有30万多亩良田被淹,面对土地减少的压力,国家加大了调整库区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产出价值的力度,国务院三峡办先后聘请了数批农业技术专家到三峡库区,扶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当年专家给余之和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大伙儿凑钱,把闲置的土地集中起来,成立一家农业股份公司,开发生态高效蔬菜基地。

  在移民干部的带头下,重庆市鑫诚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就此宣告成立,最早入股的移民里就有余家的一对兄弟,入股以后余家兄弟一直在公司做工,学种大棚蔬菜,在蔬菜种植专家的指导下,勤奋好学的兄弟俩很快成了这里的技术能手。

  每一个迁居异地的三峡移民,都有属于自己的一部创业史,耕种过的土地淹没在水底,熟悉的故土留在了身后,但这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新的未来,新的家园,新的日子,正等待着他们。

  位于重庆巫山的大昌古镇,和镇子里的居民一样,这座拥有1700多年历史的袖珍古城,也算得上是一个典型的后靠移民,2006年10月,三峡工程蓄水达到156米水位后,这个曾经居住过3.2万人的古镇全部沉入了水底。

  纪万林在这座古镇上,已经生活了四十多年,每天早中晚,他都会准时出现在这条狭窄的街道,从爷爷那辈开始,他们家的男人就挑着担子在古镇卖醪糟,随着这座城镇的消失,一家人的生活也即将改变,三峡移民一半以上是城镇人口,对于他们来说搬迁是挥之不去的乡愁,也是改变命运的机遇。

  在距原址5公里的地方,大昌古镇又按原貌复活,纪万林和很多大昌移民都转成了城镇户口,除了低保每人每年还能领到部分移民后期扶持款,他的大儿子在大昌找了工作,老二两口子在外地打工,在镇子上,他共购置了三套房产每套都在120平米以上。

  大昌古镇基本保持着原貌,但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纪万林重复着过去的劳动,但他的脚下的路已经变得更宽更长,如今,历史显然已经不是大昌人的包袱,在古城内外到处都显示着现代人的痕迹,古屋的封火墙与钢筋混凝土相比如同历史的兴衰更替,不可逆转,却可以衔接。

  早期的三峡农村移民,是以后靠方式安置的,离土不离乡,然而,三峡库区人多地少的矛盾终究无法解决,耕地分配不足,不仅会影响移民未来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三峡外迁移民专轮缓缓驶进三峡双线五级船闸,一位伫立在船头的老移民凝视船闸夜色 
  
 



 
  2004年8月26日11时45分,奉节港码头重庆库区移民李德兵走向移民专船,成为最后一名跨省市三峡外迁移民

  1999年5月,国务院三峡移民工作会议对库区移民政策进行了两个重大调整,其一,是加大库区搬迁工矿企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其二,就是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村移民外迁安置。

  三峡迁往外省的移民,大都集中在重庆境内,2000年8月23日,整个三峡库区的第一批迁往外省市的移民从云阳拉开序幕,这里是重庆市云阳县的南溪镇,当天一大早,在家门口拍了一张全家福之后,徐继波告别了父母和兄弟姐妹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走出了家门。

  浓雾中徐继波的小船,穿过家乡的汤溪河赶往县城码头,当天,连同徐继波一家人一共650名移民就从云阳县城这个古老的码头出发,离开了养育他们的峡江,顺着长江去往上海崇明县的新家,他们成为三峡库区的第一批外迁移民。

  在此后的几年里,峡江两岸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时刻。

  这些远走他乡的外迁移民,三峡的青山绿水,从此存留在他们的回忆中,不管远行的道路有多长,他们身后,永远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乡!

  2004年8月23日,开县1700名移民乘坐的53辆大巴,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车队,盘旋在开县到万州码头,近80公里的山路上,这是三峡百万移民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外迁行动。

  装满了开县移民的五艘轮船,缓缓离开了万州码头,离别故乡的移民们,第一次见到了雄伟的大坝,第一次见到了从家乡架出来的电网,也第一次走出峡江,看到更宽阔的江面和更精彩的外面世界,他们念叨着家乡的名字,到遥远的他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09年,徐继波一家,在上海度过的第9个春节,丰盛的年夜饭,有三峡的腊肠,也有上海的年糕,这些年,徐继波一家四口的生活保留着老家的习惯,也融入了上海当地的风俗。

  如今,徐继波和大女儿在上海的一家外资企业打工,二女儿在上海市重点中学崇明中学读高中,徐继波的爱人在小区做保洁员和小区同事相处得很融洽。

  在徐继波所在的村子里,有三户来自老家同村,从过去独栋的两层小楼,搬到这个居民小区,每家都分到了一百多平米的单元房两套,过去分配的土地被征用,当地政府出资给他们一次性买清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到退休年龄,每人每月可以领取千元左右的生活费。

  来到崇明岛以后,徐继波一直珍藏着当年的移民证,船票,还有一张张旧照片他念念不忘的云阳老家,今天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新家。

  在云阳移民局档案馆,输入徐继波的姓名,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资料:

  三峡的每一位外迁移民,故乡都为他们保存着这样一份档案,这是他们与故土血脉相连的证明,也是一个民族最珍贵的记忆。

  五年间,三峡库区共有19万多移民迁往上海、广东、山东、浙江等省市,其中有3万多人,是投亲靠友自主安置,库区的压力在向全国各地分解全国的力量在向三峡聚集。





安家在灵宝村第一户


  三峡是中国人民的三峡,三峡移民工程也是举全国之力完成的巨大工程,1992年全国人大刚刚通过修建三峡工程的议案,国务院办公厅就下达了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通知。

  巫山高级中学,是巫山新城的一道亮眼景观也是全国对口支援三峡的一个缩影和见证,这所中学的硬件设施条件,即使放到改革开放的前哨阵地广东也毫不逊色。

  1994年娃哈哈集团拉开了名优企业进驻三峡的序幕,据统计目前已有汇源、海尔、旭日升、维维、万家乐等数十家名优企业相继入驻三峡库区,知名企业落户,盘活了一批濒临破产的地方企业,建立起了信息、建材、家电等全新的支柱产业,也使库区传统产业焕发出了久违的活力。

  巫山新城,这条最宽的大道叫广东路,万州有上海大道,奉节有辽宁市场,秭归有江苏路,从道路到广场,从学校到公益性大楼,天下地名齐聚三峡库区,库区百姓不会忘记,每一个地名,都凝聚着同胞深厚的情谊。

  自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创造性地实施对口支援三峡战略以来,20个省份,10个大中城市50个中央部委,采取一帮一的措施,通过兴办项目,交流技术,拓展市场,劳务合作,人才培训,资金帮扶等多种途径向三峡库区提供慷慨援助,形成了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支援库区移民开发和安置的局面。

  规模史无前例的三峡大移民,不是百万人口的简单重组,更不因搬迁安置任务的结束而结束,目前,国家正通过各种方式,加大投入,出台政策,对三峡移民进行后期扶持。

  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来到人民大会堂重庆厅会见参加第十届全国人大的重庆代表,他在谈话中指出:三峡移民工作重心,应由搬迁安置为主,向安稳致富全面转移,对于移民工作和库区发展总书记还提出了,努力使库区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库区的三有一新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2006年10月27日,三峡大坝成功蓄水至156米高程,三峡枢纽进入初期运行期,防洪、发电、通航效益开始全面发挥。

  大江奔流,日升月落。16年来,峡江两岸的人们见证了一座世纪工程的诞生,一条大江和她流经的土地也在他们眼前展开了新的历史。

  历史的见证人,同样也将被历史所见证,2006年4月7日,三峡移民精神颂大型展览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开幕,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曾站在这张照片跟前,驻足良久关切地询问随行的人,他叫什么名字迁到了什么地方,日子过得怎么样,也许,每一个看到照片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份牵挂。

  余胜清一家,如今居住在长江口的崇明岛,2009年,也就是三峡工程基本完工的这一年,这张照片就挂在它的主人公余胜清家里最醒目的地方。

  他现在的职业是建筑零工,爱人在家看护三亩果园,照片上的女儿余越已经9岁。

  被媒体称为移民形象大使的余胜清,只是千千万万移民中普通的一员,无论是就地后靠,还是阔别峡江,对每一位三峡移民来说在变化了的时空里,家园都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今天,当世纪大坝挺立峡江的时候,让我们回望这些面孔,这些身影,这些留念而又坚定的脚步,他们将自己的名字和身影,留给了这座大坝,留给了新的长江,也留给了一个缔造奇迹的时代!

  (来源:cctv.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