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小杰:区域能源开发合作模式和机制
2015/11/23 10:32:27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各位嘉宾:

    下午好!今天我为大家展示区域能源合作的框架与建议,我们围绕着区域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是我的研究观点。

    中国和本地区各个国家就区域能源合作有很多的共识,那就是我们之间的能源互补性很强,比较优势突出,合作潜力非常巨大,针对未来各个国家都有非常强烈的合作愿望,各个国家所出台的政策也支持这种相互之间的合作,合作的空间非常广阔,为此大家需要探讨有关的机制问题。下面以电力为例展示我们的合作空间。

    从中国来讲,中国的电力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3.6亿千瓦,火电占很大的比重。中国的电力产业特点是规模很大,产业很发达,技术也很齐全,配套产业广,具有很大的输出余量,也是其他地区和国家可以利用的巨大资源。

    从人均来看,中国人均电力装机已超过1千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当然要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从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人均装机来看水平还相对比较低,在200~300瓦之间,如何向500瓦、1千瓦迈进是这些国家非常重大的任务。这些国家和中国一样,能源结构尤其是电力结构还是以火电为主,因此,在过去和今后,我们能源的转型过程中,有很多的经验和教训是可以分享的,合作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当然,对于中国和相邻国家来讲,在区域能源合作领域有很多的目标,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能源脱贫的问题,或者说是如何解决能源贫困的问题。在东南亚和南亚无电的人口还比较多,东南亚可能起码在2亿人左右,南亚人口更大。中国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今年我们的能源脱贫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同时,我们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契机、经验和教训是可以分享的,主要是因为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而东南亚、南亚的一些国家还处在工业化初期的阶段。在当今世界的背景下,我们之间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能源转型的问题。中国现在步入了清洁化和低碳化的过程,我们面临的一些问题正是东南亚国家正在面临或者是将来将会面对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分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的一些经验,产业之间的连接、产能之间合作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同时,在区域的互联互通方面,在中国国内和周边国家都有很好的经验和技术的储备。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合作领域也积累了非常好的经验,有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此外在区域的多边合作和能源的安全保障方面还有很多的余地和空间值得我们探索。

    因此,怎么加强区域的能源合作,我想会涉及到很多的利益相关方,包括国家、社会、企业、技术以及区域层面的合作等等。企业方面主要是涉及到企业之间合作方式的创新,国家层面政策的沟通,涉及到社会方面,涉及到环境的融合问题、技术方面的综合解决方案、区域的合作机制等。我想,未来的区域合作模式也好,框架也好,都需要把这些不同的行为体和利益相关者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同的合作框架,这就是我说的五位一体。

    具体来说,从企业的层面来讲,我们要探索和创新我们的合作模式,由现在所熟悉的项目总承包逐步向BOT和PPP过度,共享这方面的经验,要求项目的承包进一步的转向节能方面,这对今后各个国家的发展,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讲,要求会更加的迫切。同时,我们也需要探讨从参与合作到股权资本合作方面的经验,以及对于电力监管政策的需求,还有企业战略之间的联盟、企业的公司社会责任等方面,这都是企业层面需要探讨的一些问题。

    从技术层面来看,我们也需要创新一些综合的解决方案。这涉及到电源的开发、电网建设和运营的需求,区域电力互联互通的方案,逐步提升技术合作的层次。还要参与重大技术研发和技术转移的可能性,共同提升产业能力建设。探索从装备输出转技术和标准输出,加强专利保护与合作的途径。联合推动电力系统的互联互通建设,保不分布式、智能网技术设备、软件开发、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建设。

    从国家的层面,既要保持常规性的双边政策沟通,增进透明度、理解和互信,这是重要的合作技术,要形成双边合作政策之间的主动对接与包容,研究建立确保共同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或机制。

    就中国方面来说,为了推进区域的合作,我们有国际产能合作的系列政策,有区域方面的经济走廊、有工业园区建设,能源产业包括电力产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配合,这些政策都是中国推进区域合作非常好的一些政策,但是这些政策都需要与合作伙伴国、周边的国家进行很好的对接,实行政策方面的交融,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再就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区域合作应该是开放的,尤其是在生态环境、公共卫生、健康保健等方面,要加强这方面的合作,接受社会的监督。行业组织应该协助企业和政府加强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对话,公众也要积极的参与,有参与的通道和平台,并通过媒体和NGO对区域合作进行监督,政府应该有非常清晰的能源公共政策的内容,保护公众利益。能源政策不仅是产业政策,尤其是公共政策,尤其是涉及到生态环境、公共政策的内容,保护公众的利益。

    从区域的合作来讲,共建区域能源合作的治理机制。治理机制不是一句空话,首先要有非常好的基础,就是建立区域能源或者是电力信息服务的平台,共享技术的信息运营的经验、成功的案例以及税收等方面的一些政策,同时,也应该建立区域能源合作的平台,作为一个通道,探索区域电力互联互通、互连网络化、智能的途径,乃至电力市场一体化的方案,应对不确定性。研究区域自贸区规则和协作机制、争端处置和应急处置机制,以及不同自贸区和贸易体制之间的对接。

    我上面说的我们叫"五位一体",涉及到各个利益相关者,有企业、国家、社会、技术层面以及多边区域领域的合作。为了推进这种合作,会涉及到很多的方面,除了企业、国家这个层面以外,行业组织也要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不能忽视这个区域合作当中对于智库的要求,这些研究在智库的层面要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我建议本区域的合作应该建立适当的合作智库,这个合作智库可以是智库之间的合作,建立智库之间的协作,提出各自的合作建议,共同讨论;或者是某一方建立共同的区域合作机制也就是建立一支联合的研究团队,提供统一的研究报告和一致的政策建议,供各个国家的决策者参考。这样一个区域的合作智库,保持调研的独立性、公众性和科学性,主要的任务是持续跟踪研究与评估区域能源合作的潜力、条件、模式和途径,研究区域合作政策对接路径和方式,研究企业、技术、社会、国家和跨区域不同层面的合作机制。所以,我想智库在这里可以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上是我们独立研究的观点,志在推进本论坛之间的相互探讨,不代表任何观点,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