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水电规划总院书记彭程:东盟地区绿色能源网络建设构想
2015/11/23 10:38:45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我来自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水电总院是本次会议的主要承办单位。水电总院是一个智库,一个研究单位,非常高兴跟大家做交流,借这个平台,把我们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一些想法以及一些建议跟大家分享。

    我演讲的主题是绿色能源网(Green Energy Network,简称GEN)。作为GEN,我们理解这是一种发展理念,但是我们希望它从发展理念过渡到一种合作的机制。在发展理念、合作机制的基础上,我们更希望看到,在GEN下,有更多的大项目落地。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同和支持,但是,这不能成为一种口号,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大项目落地。因此,GEN最终的结果,我们希望有大项目合作的落地。总体上是这么一个想法,我的演讲也从这几个方面展开介绍。

    1997年12月,《京都议定书》生效,针对碳减排、碳定价、碳交易、碳关税等开展了一系列艰苦谈判。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京都议定书》对于减排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现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仍旧以2%的速度在增加,减排的任务和压力依然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作为能源工作者要考虑什么?最需要考虑的是有大型绿色能源项目的落地,从项目上推动节能减排。

    刚才我们听了东盟能源中心研究员Beni Suryadi先生的演讲,可以看出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Beni Suryadi先生着眼点是在东盟,我的着眼点比东盟要大,包括中国,也包括南亚更多的区域范围,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得出的结论也许会有一定的差异,大家可以去体会。这就是说,我们谈到了互联互通,在不同的区域内可能有不同的结果。但对于谈到清洁能源相关的类型方面,我们俩的观点可能是一致的,包括大规模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清洁煤技术等,还包括电力替代,这些观点都是一致的。Beni Suryadi先生谈到东盟互联互通的相关问题,观点是一致的。我不再展开多说。

    我的演讲有两个要点:一是绿色互联:以绿色能源开发为支撑,能源互联为手段,可持续利用为目的,构建开放、共赢的区域能源生产消费。我们希望能源的绿色互联带来一种更大的效果,称之为能源驱动。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希望形成一种机制,真正务实推动绿色项目落地,或者称之为绿色项目群落地机制,从而带来区域经济的大发展,包括实现区域资源优势的互补,市场的互利,产能技术、金融的深度合作,加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和节能减排的机制……,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跟大家分享一个中国近20年来的案例。它反映的是中国"西电东送"的格局,北、中、南三条通道,把西部可再生能源尤其是水电送到东部,另外一方面,东部相关的资金技术往西部送,实现西部大开发。在中国近20年来,"西电东送"和西部大开发几乎同时推动,西部大开发成为"西电东送"的主要引擎之一。以上是第一个经验。第二个经验是,"西电东送"起步于大型水电的输送,也就是西部的电源加上东部的市场,以电源推动电网,以扩大销售市场加速电源的增收。也就是说,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不同的地区也需要大范围内配置资源,才能让我们的可再生能源能够大范围的得到加速利用,同时带动贫困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说到底,东西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下面我们进入到GEN的具体设想。首先,GEN所关注的重点区域。当然GEN可能将来是一个更大的区域,但是目前我们研究和关注的区域,包括了中国、东盟10国以及南亚部分国家。在这个区域内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这个区域的需求非常旺盛。无论人口,还是经济发展的水平,能源需求处在高速增长的阶段;

    第二,这个区域脱贫是很多国家关注的事项,包括中国提出2020年要实现7000万人脱贫,在脱贫的过程中,人员扶贫已经成为中国扶贫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我相信周边的国家有同样的需求;

    第三,大自然给我们造就了区域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水文气象。喜马拉雅运动,形成了从高原到海平面大约3、4千米的高差,也就是说,在非常小的区域内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再加上本区域有丰沛的来水资源。因此,本区域成为了全世界水能资源最密集的地区。请大家注意,是最,不是之一。因此,这是本区域一个非常大的特点,与此同时,我们还有很多其他品种的资源,包括风能、尤其是太阳能也非常丰富。应该说做清洁能源是非常有条件的,这个地区具备了前面嘉宾说的后发优势,走中国大煤炭的发展之路能不能"弯道超车"呢?到底还要不要煤电的快速增长?我们在东盟范围内是这样,在更大的范围内是不是有更好的选择?这是大家探讨的核心问题。这个区域我保守做了估算,区域可供开发的水电在5亿千瓦以上,按照1:1的比例配置太阳能和风能的话,也是5亿千瓦,这是可以开发建设的,当然还需要其它的能源,可做成大比例绿色能源的区域这么一个互联互通的设计。这是仅仅是一个保守的目标。

    GEN还能够做哪些事?或者说我们还需要做哪些事?下面我一一给大家阐述。

    首先,是区域资源互补。这既包括了国与国之间的区域资源互补,也包括了各能源品种之间的互补。刚才Beni Suryadi研究员介绍了东盟能源的品种。品种是非常丰富的。各品种之间能够实现非常好的互补,尤其是中国在"十二五"探讨了"水风光"的互补,应该说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本地区通过互补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是很有条件的。这是区域的资源互补。我们还可以做跨境流域的开发合作,水电是一个好东西,在国际上也有很多的国家之间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流域开发做得非常好。在本区域河流非常多,但是很大一部分河流都是跨境河流,跨境河流都是处在高原向下的地区,应该说,资源环境和社会的问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开发条件也比较好。一个坡下来,面对的就是广阔的市场,但是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建立一种深度的合作,没有一种深度的合作是很难开发的。我们在GEN下可以做出很多的探索和研究。

    其次,我们要开展市场的互补。也就是说,在大范围内配置市场,只有大范围内配置市场才能实现可再生能源加速开发,不要让这些有资源的国家空望一江水。中国说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比资源来得更加重要,我希望跟国内的同仁们、东盟的各位同行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我们要实现技术合作,在本区域有不少国家都已经建设了世界领先的水电站,技术非常地成熟,而且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低廉。风能、太阳能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包括分布式与集中式的开发与运行,这两个方面在前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我们致力于研究的是,希望用5-10年时间,风能、太阳能与传统能源能够在成本上基本相当,世界各国包括东盟相关国家、以及东亚国家也做了很大的贡献。我认为技术应该是没有国界的,通过打破技术壁垒,共同开发。另一方面,优势产业的互补,包括先进富裕产能的互补。

    总的来说,我想说的观点是,只有通过规模开发才能带动本地区经济大发展,无论是资源国经济发展,还是市场国技术提升,以及这些国家工业体系的跨越式升级。

   我们要在开发体系上有基本的理念。现在各个国家之间,东盟之间,包括中国与各国都有双边多边的合作,这样的合作我们都希望是在GEN的理念引领之下开展的,单纯的合作有时候会不好。尤其是理念应更加的开放,建立面向向全球开放的理念、体制和机制。

    以上是介绍了我们对GEN的理解。最后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对GEN实践途径的考虑。

    现有合作平台充分的利用,包括今天的合作平台,我也顺便说一下,我们希望与东盟能源中心有进一步的更深入的合作。在众多的合作平台之上,我们希望就GEN形成一个合作的论坛,在这个论坛下共同研究支持发展的政策,开展相关的规划研究,分阶段推动GEN的建设。这是非常重要。

    最后跟大家再分享两个案例,这两个案例能不能说是展望一下本区域GEN的未来。第一个案例是欧洲同步电网:欧洲34个国家的41个输电运营商,2013年底总装机容量约10.07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占到4.1%(4.11亿千瓦),发电量3.35万亿千瓦时,各成员国间交换电量约为3900亿千瓦时,达到用电量的12%。欧洲同步电网在国际上做得是比较好的。第二个案例是北美联合电网:由美国东部电网、西部电网、德州电网和加拿大魁北克电网四个同步电网组成,覆盖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境内的下加利福尼亚州,截止2013年底,总装机容量约10.55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1.61亿千瓦,交换电量约700亿千瓦时,这也是做得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我希望以上案例成为我们的未来。

    最后就绿能网提两点建议:

    一是凝聚共识,增强互信。共建区域绿色能源网,利用绿色资源消除贫困,让绿色引擎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联合国"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SE4ALL)倡议目标。

    二是深化合作,加强交流。构建公平开放的绿能网交流平台,呼吁多方、多形式参与绿能网建设,倡导无壁垒技术合作,共享绿色能源革新发展成果。

    演讲结束之时,我介绍我的同事做了一幅漫画,这幅画是待启航的航班,这个航班满载着绿色、开放、共享、互信的精神和理念。它的两翼,一个是绿色互联,一个是能源驱动。这是我们能源工作者、至少说是水电总院贡献给大家的一个梦想,或者说是一种愿望。

    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