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重磅!国家能源局牵头的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上都说了什么?
2015/11/23 16:19:15    新闻来源:中国能源报

     11月18—19日,由国家能源局、东盟能源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在海口市召开。基于促进本地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而推进清洁能源开发的初衷,本届论坛提出了"探索建立绿色能源网络"的倡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同。


图为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现场

文/于欢(中国能源报记者)

    作为东亚峰会框架下立足东亚、放眼未来、专注清洁能源的专业型会议,本次论坛聚集了来自中、美、韩、东盟十国及东盟能源中心、国际能源署等10余个国家和国际机构的能源、金融领域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深入探讨了区域内包括核电在内的清洁能源未来。

东盟:清洁能源发展新洼地


    作为论坛参与主体之一,能源需求强劲且坐拥巨大清洁能源潜能的东盟在海口受到广泛关注。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东盟的GDP增速始终维持在5%以上,为灰暗的全球经济涂上了一抹亮色。持续强势的经济增长释放出巨大的能源需求,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失衡的供应。据东盟能源中心主任Sanjayan Velautham介绍,东盟十国总人口超过6亿,但其中56%位于农村,整个东盟区域内的电力普及率仅为78.8%,这意味着超过1/5的人口迄今无电可用。

    但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当下,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仅为全球平均水平一半的东盟却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海量清洁能源。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郑声安指出,东盟待开发水电资源超过2.4亿千瓦,此外还拥有非常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蕴藏量,但目前区域内可再生能源仅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9%,未来开发潜力巨大。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则认为,考虑到区域内清洁能源资源丰富且可再生能源成本持续下降的现实,加之东南亚海岛区域多、适宜发展微电网的特点,从增量部分看,东盟乃至南亚地区已具备了用绿色能源满足未来能源需求的条件。

    有鉴于此,稍早前于吉隆坡举行的第33届东盟能源部长会议通过的"2016—2025年东盟能源行动计划",提出了到2025年将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提升至23%的目标。

    与此同时,东盟力推的内部一体化建设也在提速。最新消息显示,"东盟共同体"将于今年底成立。自1967年成立以来,东盟一直致力于构建以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为支柱的区域共同体,其中经济共同体的建设难度最低,进展也最快。Velautham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能源一体化"是塑造"东盟经济共同体"的重要手段。

"绿色能源网"凝聚共识


    郑声安指出,随着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东盟各国有必要加强区域能源合作,通过区域绿色能源互通互联,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东盟各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下,本次论坛提出了探索建设"绿色能源网络"(GEN)的倡议。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彭程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绿色能源网络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绿色互联,以绿色能源开发为支撑、能源互联为手段、可持续利用为目的,构建开放、共赢的区域能源生产与消费网络。

    ?二是能源驱动,通过能源互联互通,实现区域资源优势互补、市场互利,产能、技术与金融深度合作,加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和节能减排的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和谐发展。

    "我们现在初步估计,在东亚地区,可开发的水电规模约5亿千瓦,如按1:1的配比,至少可以再开发太阳能、风能各5亿千瓦。如此得天独厚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条件,全世界没有其他的地方可比拟。" 彭程告诉记者,GEN初期将覆盖中国、东盟十国和南亚的国家,将来可以逐步扩大。

    曾参与中国西电东送等远距离输电项目设计的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何肇认为,电网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实现清洁能源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东盟内部,"2016一2025年东盟能源合作行动计划"已明确将加速构建东盟电网互联,"至少要在2018年启动多边电力交易"。

    东盟之外,中国和东盟地缘相近,血缘相亲。在东南亚电力互联方面,通过"西电东送"积累了成熟远距离输电经验的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已有多次成功尝试。据南网副总经理王久玲介绍,目前南网已同周边的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实现了多电压等级的电网互联,在相应境外国家的投资总额则已突破百亿元,并计划在未来10-15年的时间内推动形成东盟国家和孟中印缅的互联格局。

    来自中国的三家金融机构代表在论坛上也表达了为东盟地区清洁能源发展提供融资服务的积极意愿。成立时间未满一年的丝路基金总经理刘争鸣则表示,丝路基金的服务对象是"一带一路",其中东盟是重要的伙伴,而在能源合作领域,包括风电、光伏、核电在内的清洁能源都是丝路基金优先支持的项目。

   亚洲开发银行(ADB)首席能源专家Priyantha Wijayatunga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绿色能源网络"倡议落地的可能性很大。"中国在长距离、大容量输电方面的成功经验足以证明,中国和东盟加强能源联系乃至电网互联具备技术可行性。与此同时,考虑到双方在能源供需方面的强互补关系,中国与东盟强化能源联系也具备经济上双赢的潜力。"

    Velautham告诉记者,互通互联是东盟能源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欢迎中国与东盟加强能源联系。在实现路径方面,Velautham强调,东盟在与中国实现能源互联前,需先行完成内部的互联。在此之前,中国可先与周边国家,如老挝、柬埔寨展开双边合作,二者并不冲突。

   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教授Alan Pears则告诉记者,区域电力互联的基础是对未来需求的精准预测,"不幸的是"需求的变化经常出乎意料,特别是在节能潜力远未充分释放的情况下,需求往往是不真实的,合作方对此应有清醒认识。

核电:东南亚的可行选项


    2011年福岛核电事故爆发后,全球范围内方兴未艾的一波核电建设热潮戛然而止,但在东南亚地区,基于现实所需,以安全为前提发展核电仍是不少国家的选择。

    Velautham指出,在东南亚地区,核电是替代化石能源的一个可行选项。目前东盟内的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均有明确的核电发展计划,但也面临着多重基础性的发展障碍,与中国这样拥有先进核电技术的国家开展合作交流不可或缺。

    据记者在论坛现场了解,东盟国家的核电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印尼将于明年4月确定国内第一座商用反应堆堆型;越南首座核电站则即将完成选址工作,首堆将采用俄罗斯AES-2006,后续堆型可能会选择AP1000或法国技术;泰国Ratchaburi发电控股公司执行总裁Kriengrit Jiajanpong亦告诉记者,泰国方面也已确定将于未来15年内建成两座核电站,规划装机200万千瓦。

    但因缺乏行业积累,东盟国家发展核电面临诸多基础性难题。越南核电项目管理局核安全与监管司司长Tran Van Luyen指出,当前越南核电首堆建设正面临立法框架缺失、核电人才严重不足、基建落后的制约,"以人力资源为例,全国只有500名核电工程师,其中很多人陆续退休,新人却无法补充"。

    东盟之外,中韩两国则已成为亚洲核电发展的领军国家。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指出,"十一五"以来,中国核电进入快速发展期,从在建和投产规模来看,中国已进入核能利用大国的行列。与此同时,中国核电的技术研发能力持续增强,自主核电品牌相继进入工程应用阶段,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也已成为全球利用核能发展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

    据韩国原子力产业协会执行副主席Kye—Hong Min介绍,过去30年,韩国的核电建设"从未间断",目前已拥有24座现役核电机组,另有4座在建、6座规划中,自1978年首堆投产以来,韩国的核电装机容量已增加了30倍。截至 2014年底,核电占据了韩国电源装机总量的22.2%和总发电量的30.2%。按照规划,到2035年,韩国将新建15到17座反应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