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水电工程施工与装备技术交流会纪要
2009/10/28 14:50:00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施工专业委员会

水电工程施工与装备技术交流会于2009年5月26日在江苏省徐州市举办。会议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施工专业委员会主办,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承办。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根据工程要求和特点选好用好工程机械,提高工程施工水平;工程机械如何加紧自主创新步伐,要攻克那些难题、掌握那些核心技术才能进一步国产化,使我国的大型水电工程和其他基本建设工程能普遍使用国产工程机械。

此外,本次会议还将进行《工程承包商》杂志首发式。

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水电工程集团和直属工程施工单位的领导和主管设备的负责人,有关业主单位、设计院主管施工专业的领导和代表以及徐工集团的代表共100人。

5月26日上午的会议由施工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阮光华主持。

徐州市段雄副市长专程到会讲话;

徐工集团王民董事长致欢迎词;

接着由我国著名的水电工程专家、原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原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陆佑楣院士到会作“水电开发建设与装备”的专题报告(报告全文见附录);

会议还安排了施工专委会阮光华秘书长作“我国水资源开发与工程机械应用”,三峡开发总公司向家坝建设部王毅华副主任作“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工程施工与装备”,徐工集团研究院作“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新产品介绍”的专题发言。

5月26日下午全体代表参观徐工集团生产基地。

通过上午的专题报告和发言,使水电系统外的代表认识到充分开发水能资源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社会上流传的对水电的一些舆论是有偏颇的,水电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是完全可以得到解决的;使系统内的代表认识到从事水电事业是有光明前途的,更加坚定了做好自己工作的信心。

通过徐工集团的介绍和下午的参观,全体代表看到作为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徐工集团的宏伟规模、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装备以及门类齐全的工程机械产品,看到我国自己的工程机械装备已逐步从引进消化转向自主创新之路,在我国广阔国土的建设工地上,有自己的国产装备从事着各类工程建设而感到无比自豪。

 

附录:

陆佑楣院士讲话全文

尊敬的王民董事长,段雄市长、阮光华秘书长,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

   我跟大家一样,是搞工程的,所以不要戴很多的光环。这次我也谈不上是报告,阮光华同志让我在这个会上讲一讲,那么我想讲几个问题吧。

一个问题,中国的水力发电工程建设情况以及目前面临的形势。大家都知道,水资源是一切生命之源,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月球上没找到水也没有生命,火星上也同样。地球是有丰富水资源的,但是水资源的利用就是人类自己文明发展的过程。能源是人类文明的动力。如果没有能源,人类不可能进化到今天,跟其他动物没什么差别。人类跟其他动物的差别就在于会用火,火就是能源。其他任何动物也可能做一些其他的简单劳动,也可以模仿一些事物,但都不能使用火这个能源。水能发电既是充分利用了水资源,也是从自然界取得能源的一个重要手段。水资源的利用,水能的利用都离不开水坝,水坝工程和铁路、公路、桥梁一样,有它的普遍性,但又有它的特殊性。水坝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非常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自然界的各个方面,要用各种手段才能来完成。

中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水能发电不是一个新能源,是一个古老的、经典的能源。中国的水能资源经过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全面的普查、调查以后,核定的数字是六亿八千万千瓦。从理论上来讲有六亿八千万千瓦,技术上可开发利用的有五亿多千瓦,经济上合理的大概在四亿千瓦左右。水能资源是一个清洁的可再生的资源,可再生资源不像化石原料,煤炭石油那样,地底下蕴藏多少,你开发用掉多少就剩多少,水能资源则是可再生的。初步估算一下,大概四亿千瓦全部开发利用,相当于8亿吨煤炭,每年都有8亿吨煤炭,不用担心今年挖了8亿吨煤炭,明年今后就少了8亿吨煤炭,所以它的能量是无限的。在中国能源结构当中水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人类从自然界取得资源有很多种办法,水能资源也是其中之一。那么我们国家现在开发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旧中国只有几座小水电站而已,一直到1999年,五十年时间,水电一共开发了7千万千瓦,还不到1亿千瓦。从1999年到2008年,又经过十年,达到了1亿7千万千瓦。在进入新世纪的近十年当中,每年几乎投产1千万千瓦,这个速度是突飞猛进的,是过去十年所不能相比的,过去五十年是7千万千瓦,这个数字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发展非常快。现在正在建设的,不包括在1亿7千万之内,是7千万千瓦,这就是2亿3千到2亿4千万千瓦,那么4亿千瓦还剩1亿7千万千瓦左右吧,1亿6、7千万千瓦还没有开工建设,总的水电形势应该说很好。但当前有一点困难,这是客观存在的。为了缓解金融危机,国务院出台了4万亿的投资。4万亿投资中,水电一个项目也没批,这可能对搞水电工程的人来讲有点失望,有点失落感。实际情况是我们已经开发投产了1亿7千万千瓦,又有7千万千瓦正在开发建设当中,我们所做的一些前期准备工作现在还差得很远,这个我等一会再说。中国的水电开发总的形势应该是好的。人类从自然界取得能源,就水能资源来讲,应该得到充分利用,就是4亿千瓦全部开发完,还有1亿多千瓦是技术上可行的。4亿千瓦里面没有包括雅鲁藏布江,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因为西藏地区本身的负荷很低,大型电站发出的电能必须送得出来。送出来的路线都是崇山峻岭,非常困难。要穿过横断山脉,然后向东输出来,这个技术非常困难。如果这些技术可以突破的话,那么还可以更多的开发。所以我想中国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仍然是非常广阔的。

当前遇到这些难点,我在这里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第一个难点,最大的难点,水库要淹没土地,要移民。但是我们做些具体分析,我们所有的水能资源,现在剩下来的,几乎都是在大西南,西部地区。西北已经开发得差不多了,主要是在西南。西南是在深山峡谷里面,现在修的水库不可能是很大的水库,都是在深山峡谷里面的河道型的水库,淹没的土地极其贫瘠,居民的生活状态非常贫穷落后,应该看到这个现实。如果不开发不建设水电站,不修水坝,那么这些居民的生活怎么能得到改善呢?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了,他们也应该得到改善,而这个改善非常重要的出路,就是要搬迁。所以要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分享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这些居民也应该进行合理的搬迁,搬迁到适合于人类居住的地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移民不是一个消极的因素,而是一个积极的因素。通过移民才能使这些贫困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一个大踏步的提高。最简单的例子是长江三峡。长江三峡是在中国中部,它要淹没的土地比在西南其他的河流上要多得多,三峡水库总共移民大概接近130万人,这是非常可观的一个数字,在其他国家听起来是个天文数字,但是可以通过搬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三峡峡谷里面,从重庆到宜昌这个河段没有平地,都是在江边上、一些坡地上,一些居民点形成的县城。这些县城本来的质量、设施是极其落后原始的,通过搬迁以后,出现了十几个现代化的小城镇。原来没有对外公路,更谈不上铁路,没有足够的通讯设施,也没有供电设施,更没有稳定的供电电源,所以这些都不是现代人应该有的生活状态。通过三峡工程的建设,移民静态投资四百亿元,动态投资大概六、七百亿元,这样就跨越式的提高了这些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移民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从道理上来讲,水库淹没了土地,这个水电站所在的地区的自然资源得到了开发,变成了社会财富,而这个社会财富应该得到合理的分配,那么这些居民就应该得到合理的分配。事实上,我们中国现在的情况是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西电东送,三峡的电通过一千多公里送到华东、上海,送到华南广东,还有一部分送到华中,两毛五一度电,廉价的电,又是清洁的能源,享受的是发达地区,而资源所在地没有得到其他的效益。移民搬迁、城镇的建设是一个无偿的性质,而自然资源开发以后变成社会财富并没有得到共享,这就不合理。通过我们国家不断的改革,不断的发展,这些不合理的部分也会得到合理的分配,所以移民不是制约水电建设的一个理由。

生态环境更没有太多的疑问。什么是生态?什么是环境?生态是生物之间的生活状态,相互依赖的一个关系。像长江三峡工程,他的主要任务还不是发电,是为了防洪,而防洪本身就是为了改善生态、保护环境。那么西部的很多水电站都有防洪功能,作为清洁能源的水也是适应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不用质疑的。燃烧煤炭,碳原子跟两个氧原子结合,结合以后产生二氧化碳,它才可能产生这些能量,所以你烧化石燃料必然要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现在全球环境主要的麻烦,主要的问题,这个大家了解很多了。水电站是不排放二氧化碳的,不排放任何有害的气体,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等,所以它对全球环境是有利的,从使用能源的角度讲也是有利的。现在各种各样的议论很多, NGO(非政府组织)提出来的一些问题,实际上有很多是误导了公众的舆论。比如说去年的5.12大地震,也有的媒体说是三峡水库造成的,这可以说是一种无知,5.12大地震是地壳的板块挤压所造成的,它积累了上千年的能量,一次爆发所造成的,绝对不是水库的水所造成的。水库的水无非抬高一两百米水位,大坝两岸的山更高,山体本身的重量比水的重量要大得多,水的比重是1,山体岩石密度是2.5、2.6、2.7,所以这个也不是形成地震的主要因素,因为它没这么大的能量可以促使造成这么大的地震。虽然水库建成以后蓄水过程可以造成微小的地震,这个地震都是无感的或者稍微有点感觉的,都在3级以内。国际上全球统计的最大的水库地震震级也就是5级,,绝对不是板块断裂的地震,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全球有40万个水坝,难道都是因为这些水坝引起的大地震?还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所以这个疑虑也是可以消除的。

 唯一比较难弄的主要是鱼类,说实在鱼类的种群是在逐步减少,这不完全是修水坝造成的,而是人类活动的结果。有一些鱼类是逐步消亡的,这个我就不多说了。

水电站的制约因素就是这些,我们面临的这些问题,要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规划中要充分消除这些不利的因素,充分发挥它的有利因素,因为建水电站从本质上来讲,是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工程,而绝不是破坏环境,你看哪一座水电站破坏了环境?只有唯一的是黄河三门峡,那是五六十年代建的,那是由于泥沙造成的影响,我就不多说了。像长江三峡通过大量的科学试验论证,绝对不可能出现三门峡这种泥沙情况,在这里也不多说了。

水电站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他要跟水打交道,要有大量土石方的搬运,是不可能用人力来完成的,都必须要依靠现代化的先进的工具,而这个工具就是施工设备。我们水电建设从建国开始以后,逐步发展,我们当前的施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首先大坝要在河流里面建设,不像在陆地上建一座厂房,建一座高楼大厦,修一条铁路、公路,也不同于修桥梁,他是要截断河流的,要有很强大的施工手段,这个施工手段就是要靠施工装备,高效的施工装备。大坝首先第一步要导流、修围堰。围堰是在水面上施工的,还要做到滴水不漏,等于修一个坝,但是它是一个临时的坝,就往往出现难点。要做一道连续墙来止水。这个设备,你们的杂志后面就有一篇(指旋挖钻机)。现在我们用的就是比较土的办法,就是用冲击钻,以前是用它来形成一道防护墙,效率怎么样再提高,就是个问题。三峡工程一开始就碰到这个问题。长江的水深有40米,地下覆盖层又有40米,覆盖层里面还有很大的孤石,怎么能够穿透它,当时就是三峡工程的一个难点,当时我们还是决策选择了双轮铣,花了很大代价才购进来,但不适用,后来还是靠冲击钻把它冲碎了,形成一道防渗墙。导流工程往往是工期非常短,要在一个枯水期之内形成,怎么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做一道不透水的围堰,这就要靠先进的施工手段。混凝土坝施工就是要把混凝土运送到坝上去,平仓、浇筑、运输都需要先进的大规模的施工设备,而这些施工设备有通用的也有个性化的,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标准的通用型的设备,还有一部分应该是个性化的设备。我们到世界各国都看过,各个工地所使用的手段都不一样,有个性化的设备,所以我们也应该从这个方向上去研究。三峡工程用了塔式皮带机施工,美国罗泰克公司的产品。罗泰克就是完全用皮带机运混凝土,从拌和楼出来用皮带机一直送到坝上。这个皮带机结构是可以随着坝的升高而升高的,而这个装设皮带机的塔机也是可以自己升高的、连续的进行混凝土的输送。不像普通塔机每吊一罐要旋转,旋转了以后才降到仓面进行浇筑,而是连续的像一个机械手一样很平稳的来进行浇筑,所有运输全部靠皮带机,这是一个成功的设备。美国的罗泰克是怎么设计出来的?这个公司的负责人叫奥瑞,这个人本身就是搞施工出身的,他想出来的办法,在其它地方有过成功的使用,但大规模的使用,就是在三峡工程上实现的。要能够创造这样的个性化设备对工程的作用是很大的。土石坝要靠振动碾,没有振动碾就没办法建成坚固可靠的土石坝。紫坪铺水坝,离汶川地震的震中只有17公里,这次5.12地震以后我们去看了,经过地震以后,坝顶高程下沉了70公分,我觉得这个坝是更可靠了,越震越实。它是不会垮的,所以地震对于这个水坝来讲,并不是太可怕的。像沙牌电站大坝就是一个很好的抗震的坝型,它的施工质量非常好,所以这次这么大的地震,安然无恙。震坏肯定要震坏一点,但并不是要害的、致命的,所以这次5.12地震也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在地震区,坝只要躲开断裂带,那么这个大坝就是比较安全的,是可以建造的。地下工程是水电站离不开的,这次地震也显示了所有的地下工程是比较安全的,所以发电厂房放在地下是合理的,但地下厂房施工就要靠机械设备,多臂钻、掘进机各式各样的地下工程设备。今后我们我们搞水电站也好,搞交通铁路也好,尽可能的向地下发展,减少对地表面,对植被的破坏,这都是我们实践的经验。

这次施工专业委员会进行一次装备技术的交流会,我想很有意义,但是也不可能在半天的会上能够详细的交流,还是希望通过《工程承包商》杂志进行交流。中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建筑行业发展非常高速的阶段,经济危机也要靠建设业来缓解它,四万亿的投资本身就是建筑业的投资,所以这对于施工设备制造企业——徐工就是很大的机遇,徐工徐工一定能够助大家成功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理念。我们能够在这里开这个会,我觉得意义也非常重大,当然我还是要说,这么一个小型的会还解决不了真正的技术交流的互动,希望能够多进行一些交流的活动,要多创新。我刚才说了,很多工程师要有自己的个性,才有可能设计出最完美最理想的施工设备。那么还应该采取一种租赁的手段,租赁业应该得到发展,因为这种设备都是很昂贵的,如果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有很健全的租赁业,那么这些设备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像三峡工程一开始建,这么大的规模,让施工单位自己带设备是不可能的,施工单位没有这么多钱来买,还没有干工程就支付这么多钱,所以还是采取甲方采购给乙方使用,设备折旧成本在结算工程量过程中逐步扣款,到工程完结的时候也可以用折旧剩余的价值卖给施工企业,得到充分利用。你如果有一个健全的独立的租赁企业,这些事情可以办得更好,所以我觉得大有一番事情可做。《工程承包商》这本杂志我看挺好,办得很好,就这一本创刊号我看内容也很多,多一点技术上的、科普性质的多讲一点,可能更好,当然介绍企业是一种广告,主要还应该交流各种各样的施工设备。愿这次会议成功,我就讲这几句话,也不是报告,谢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