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张勤同志在中国科协企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6/5/12 9:42:23    新闻来源:中国科协
 

2016426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重庆召开中国科协企业工作座谈会,目的是落实《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中国科协企业工作,总结交流各地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进一步理顺科协服务企业工作的体制机制,推动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更好地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贡献。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科协企业工作的重要意义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国家的核心战略,习总书记就科技创新发表了多次重要讲话,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科协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科技领域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7000多万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使命。中央书记处针对科协工作提出"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集中,科协组织就建在哪里;哪里建立了科协组织,建家、交友活动就开展到哪里"的要求。我们称之为"六个哪里",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讲的是哪里有科技工作者,我们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因为科协是人的组织,跟一个企业有没有科协没关系,今天我们来发言的都是有科协的企业,但是我们的工作不限于企业科协,是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第二个层面,哪里科技工作者集中,科协的组织就要建到哪。第三,有了组织要开展活动。

从核心科技人员的分布来看,根据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2014年的统计数据,我国企业研发人员占全国研发人员的73%以上,超过半数集中在企业。可见企业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主要阵地。核心科技人员73%在企业,这就决定了科协系统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企业。企业工作最重要的工作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所以,加快推进科协企业工作,对于落实中央提出的"六个哪里"的要求,凝聚各方力量,发挥科协组织优势,引导和促进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激发广大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和创造热情,推动科协组织全面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这是中央对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期科协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新期望。科协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肩负着中央对科协做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承载着广大企业科技工作者对科协工作的新期待。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科协企业工作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更有作为。因为无论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角度,还是从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角度,各级科协都应该大力开展企业工作,将其置于科协整体工作的优先地位。

这次会上,我们把中央编办批复中国科协成立企业工作办公室和中国科协厂矿科协协作中心更名为企业创新服务中心这两个文件复印给大家,带回去作为依据,向省编办、市编办联系汇报,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会议,科协系统的管理体制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顺,这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

做好科协企业工作,要注意弄清建立企业科协组织和开展为企业服务之间的辩证关系。建立企业科协组织是搞好科协工作的组织保障,否则较难将企业科技人员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自觉与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开展科协的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服务企业科技人员工作,科协组织也难以成为企业科技工作者之家;但科协组织做企业工作并不一定要以建立了企业科协为条件。中央要求我们"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所以,我们工作的重点是科技工作者集中的企业,而不仅仅是建立了科协组织的企业。另一方面,建立了科协组织,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但目前大多数科技人员集中的企业尚未建立科协组织,我们也不可能下红头文件来建立企业科协。

我们都知道全国建立企业科协的企业只有2.3万家,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是36万家,这还没有包括第三产,只是在第二产业。今年总理的报告中讲了我们第三产业GDP比重首次超过50%50%这么大的群体里面有非常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如果小米还算是二产,那至少腾讯、百度、阿里巴巴都是第三产业。阿里巴巴有3万企业员工,70%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工科学历,就是2万多人都是科技工作者,但没有科协。可以想像我们联系和服务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工作跟党中央对我们的要求差得太远了。

我们首先要为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人员服好务,让企业和企业科技人员认为科协是自己需要的组织,建立了企业科协比没有建立更好,而不是为了迎合各级党组织或有关部门的要求、勉强成立科协,心中实际上排斥,或者认为跟自己无关。事实上,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如果不能确认科协组织对自己发展有利,就不会成立科协组织。这就需要各级科协组织首先做好服务企业的工作,让他们感觉到科协的服务是他们所需要的,他们自己成立科协组织也就在顺理成章之中。当然,宣传工作也很重要。要让企业和企业科技工作者了解科协组织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服务。要注意,企业科协工作是科协企业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甚至不是主要部分。这就是我们这个会叫科协企业工作会议,而不是叫企业科协工作会议的原因。

下面我讲讲科协做了和能做哪些企业工作。

二、近年来中国科协企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中国科协高度重视企业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已基本形成服务企业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格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形势发展,科协服务企业科技创新的新形态应运而生,各级科协组织充分发挥科技群团学科聚集、领域广泛、资源丰富、智力密集的优势,通过实施科技信息服务工程、建立专家工作站、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促进科技资源与企业需求对接,助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提能增效,帮助企业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有效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科技信息推广应用服务工作取得突出实效

近几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组织地方科协开展科技信息推广应用服务,推动企业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信息进行再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截至2015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8930万元,有19958个企业安装了科协提供的数据库,已经有应用成果的企业2300家,占被服务企业的11.5%。专利信息资源库数据容量扩充至美国、欧盟、日本共1926万项科技信息。累计直接经济效益80亿元,间接经济效益141亿元,节约研发成本23亿。仅2015年,持续服务既往企业中有611家企业产生新技术或新产品,609家企业产生新专利,企业产生新技术、新产品1219个,产生新专利1521个;企业有效转化科技信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8.94亿元,间接经济效益45.77亿元,避免盲目研发投入8.07亿元。产生的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浙江奥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参与科协科技信息推广应用工作,2011年引入科协专利信息资源,并逐年接受更新数据库服务。公司对国内外现有专利及文献进行检索,解决研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逐步形成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体系,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以恩替卡韦项目为例,通过技术改进,使得每百公斤产品降低了原辅料成本5.1万元、人工及生产成本3.3万元,2015年新增销售1450万元;孟鲁斯特项目,通过专利检索,受某专利启发,省去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工去对工艺路线进行开发,每吨产品降低研发成本4.6万元,达产后每年可新增销售2400万元;奈必洛尔项目,通过项目调研以及专利检索,受到欧洲专利启发,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工艺,目前每吨产品减少原辅料成本4.7万元,降低生产加工成本5.8万元,新建年产10吨的生产线,达产后每年可新增销售1.5亿元。

北京同益中特种纤维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经过近三年对"专利检索系统"的运用,取得了显著的科技创新成果和经济效益。研发部门借助该系统掌握本行业技术全貌和发展动态,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提升技术起点,获取"免费"技术解决方案;市场部门通过相关专利信息的搜索,识别竞争对手并监控其技术动向;知识产权部门通过该检索系统及时对新申请的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进行全面的检索对比,提高专利申请效率和授权成功率。

江苏史福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应用了中国科协专利数据库系统,通过对相关专利的学习,公司研发人员受到了众多启发,有效运用到新产品开发中去,检索到对公司产品技术创新工作有重要帮助的专利信息4条,受到专利启发并运用有4项,申请新专利4项,对公司产品创新工作起到巨大的作用,使公司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同志2015620日专门就此项工作作出批示:"科协开展专利信息服务大有可为,可以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个有力支柱。建议中国科协组织研究和总结已经开展试点的国外专利信息转化应用工作,提出进一步的发展目标,争取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年项目经费由2015年的2800万元增加为8000万元,为持续推进科技信息推广应用和企业科协科技服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16年,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此项工作:

一是升级网络版专利信息资源系统。针对在有效期内法律状态基本稳定、最新、可利用的先进专利信息进行综合开发,从既往的企业单机版向网络版升级,支持智能、联合检索和逐层检索,行业分析导航、遴选记录提示、自动统计分析、专利信息索引查阅等。实现专利信息数据加工量2300万项。

二是精深加工产业专利文献。组织25个全国学会和社会专业机构遴选和精深加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中企业需要的实用性强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专利文献25000项,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献加工。

三是大力加强企业专利信息推广应用服务。依托地方科协建设科技信息服务总站35个,培育全国省、市、县三级科技信息推广应用服务体系,向20000家企业开展信息推送、人员培训、专家对接、应用跟踪、信息采集、成果培育、效益分析等一站式服务。

(二)"讲理想、比贡献"成为企业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一面旗帜

"讲、比"活动是我国科技工作者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创举,其主要内容为开展企业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是实施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6年开展以来,至今已有30年,先后与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务院生产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等部门联合组织实施,目前由中国科协、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5个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讲、比"活动引导科技工作者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有效带动了全国范围内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企业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普遍欢迎。全国平均每年开展"讲、比"活动的企业近3万个,多于企业科协数,参与科技工作者约200万人次,采纳合理化建议26万条以上,采纳合理化建议实现经济效益约180亿元左右。仅2014年,就有31721个企业开展"讲、比"活动,有213万人次参与其中。截止目前,全国"讲、比"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共召开13次,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4703个,其中,先进集体1723个、创新团队188个,科技标兵1608名、优秀组织者1184名。据近两次评选表彰,从各地上报的统计数据汇总看,各地及企业年均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和个人总数1.5万个以上。

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除西藏外都成立了"讲、比"活动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基本实现了省级领导小组全覆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科协、发改委、科技部和国资委基础上,增加了工信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12个部门。部分地市县及企业、园区也相继成立了领导机构,形成了网络密集的组织体系,探索出了一条基本覆盖全国、上下联动、行之有效的工作体系。

四川省全省17个市(州)和43个县(区、市)以及315家企业已成立了"讲、比"活动领导小组,以"节能、降耗、减排、增效"为重点,不断创新"讲、比"活动主题。成都市以"提千条科技建议、创亿元经济效益"为主题,自贡市以开展QC活动、评选"每月一星"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六比"等特色"讲、比"活动。

河南省科协会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政府国资委成立河南省"讲、比"活动领导小组,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讲、比"活动的意见》。近年来,累计参加"讲、比"活动的企业有582家,参与科技人员近18万人次,完成"讲、比"活动项目5074项,提出合理化建议12134条。

江苏省科协积极组织科技工作者深入开展"讲、比"活动,近两年来,全省共有3745家企业开展"讲、比"活动,参加"讲、比"活动科技人员总数接近75万人次,累计开展"讲、比"活动项目近12000项,提出合理化建议43000余条,被采纳23000余条,实现经济效益139.6亿元,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辽宁是"讲、比"活动的发源地,辽宁省科协从2013年开始,联合省发改委等7部门共同开展了辽宁省三级联创"讲、比"项目竞赛活动,创新"讲、比"活动方式,强化对"讲、比"工作的绩效硬约束,企业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开展活跃,2015年全省市级立项达到2000余项,企业立项近2万项,参与企业230多家。

山西太重集团公司开展"讲、比"活动坚持做到"六有",即有计划立项,有重点攻关,有阶段监督,有实施检查,有方法和经验推广,有精神和物质奖励。2015全年共申报立项486项,完成462项,创造经济价值达亿元,共征集科技合理化建议322条(项)。

(三)院士专家工作站成为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抓手

中国科协联合有关部委和地方,按照以"需求为基础,项目为核心,企业为主体,实效为根本"的基本原则,大力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大批两院院士和高层次专家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深入到企业一线,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2010年中国科协印发了《关于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指导意见》。据统计,到2014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除西藏外)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4200多个;建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550多个;进站工作院士专家33450人次;省区市出台指导意见及相关文件98件。

实践证明,院士专家工作站是中国科协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组织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好创意、好形式,是发挥组织特色和优势、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推进产学研联合、在实践中集聚、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形式。

重庆出台了《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8个部门共同开展,每年进行申报评审、交流考核。目前已建立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32家,共引进院士86名,专家100余名。完成合作项目130余项。

天津市推动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以来,坚持"五有三优先"的建站标准,创新院士工作站服务模式。截至20159月,共推动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78个,设站企业共开展技术创新项目351项。目前,已完成项目54项,发表论文613篇,取得专利471项,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76项,累计实现经济效益36.98亿元。

广东省先后在18个地级以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集群区、技术孵化器、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建"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截至2015年,已创建工作站133家,累计引进160名院士和1600多名专家,不断把院士专家的优秀科技成果引入企业,转化为生产力,夯实了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据不完全统计,通过项目合作,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帮助企业解决了尖端技术难题1680多项,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6600多件,创造经济效益超过550亿元。

下一步,中国科协将建立并逐步推行专家工作站建设管理体系,规范工作站建设、管理、运行;评选100个示范专家工作站、示范园区服务中心和一批建设示范单位,进一步提升工作站服务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带动地方科协建站工作;继续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增加企业进站培养人数;依托学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专家团,在高新技术企业、产业聚集区域开展技术和难题对接等活动;联合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适时举办全国院士专家工作站经验交流大会,结合示范站评选活动,探索工作站联合认证工作,推动工作站建设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管理质量和工作实效,为院士专家工作站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企业创新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一线工程师培养工作成为企业创新人才的摇篮

截至2015年底,"十二五"期间由中国科协组织开展的"一线创新工程师培养"工作已经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20余个全国学会参与,涉及航空、高铁、汽车、仪器仪表、纺织、金属、石化、电子、农业、机械工程、煤炭、水利等10多个行业,直接服务的企业超过3000家,接受教育培训的企业员工约20万人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绝对数比较大,相对数还是太小。

东莞市科协开展知识更新培训,服务企业一线科技工作者。2015年,他们深入东莞快意电梯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新技术新方法运用推广活动,以及"创新工程师培训班",创建了"东莞市创新方法推广与应用基地建设",加快创新方法平台和能力建设,有效促进企业科技工作者创新能力提升。还开展了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认定)服务,与市人力资源局协商,获得许可,开展专业技术资格考核认定、评审申报管理工作。现已初步建成政策宣传、培训辅导、申报受理的体系和网络,每年服务一线科技人员超过4000人次。

下一步科协系统要构建实用性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体系。针对企业生产实际问题,构建一线创新工程师培养与实践工作模式,提高培养质量和实施效果。建立有效的一线创新工程师工作体系和机制,形成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稳定高效的师资力量,初步搭建一线创新工程师的网络化培训和资源推广应用平台,出版相关教材,拓展创新方法和理论培训内容,简化科技创新的过程和环节,进一步提高培养工作的实用性和时效性,打造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工作品牌,探索自主开展企业创新人才培养与认证工作。

(五)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取得明显实效

为充分发挥科协及其所属学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进学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中国科协于201410月正式实施了"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推动创新要素聚集,构建资源集中高地,在全国选择有代表性的城市或地区,设立创新驱动示范区,组织动员有关全国学会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地方发展。按照"点状分布、链状延伸、面状辐射"的推进模式,确定河北省保定市、重庆市永川区等19个创新驱动示范市,深圳、广州和宁波3个副省级城市试点,山东、辽宁、福建和浙江4个省级试点,中国兵工学会、中国茶叶学会等14个学会试点。目前,已累计组织77家全国学会和1300多人次专家参与了280次与地方对接活动,累计建立425个学会服务站(专家工作站),签订515项合作协议,促成259个项目落地,项目金额达88.9亿元。还建成一批联合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联盟和创新服务基地、"创客之家"和"创新驿站"等。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签署合作备忘录,以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示范市为重点区域,在全国范围内搭建银行与社会性组织的合作平台,共同促进创业创新,带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目前,"点链面"工作格局初步形成,政府主导是前提,科协主抓是基础,企业主体是核心,学会主力是关键的"四方为主"的工作模式初见成效,科协服务地方和企业创新的这一渠道初步打通,凝聚吸引科技工作者的平台高地初步建立,服务创新发展的有关领域初步明确,探索总结了服务(工作)站、会展推介、企业创新合作、信息集成平台、科研基地共建、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智库服务、科技金融汇聚、人才培养、项目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10余种工作模式。

下一步,中国科协将以促进区域发展转型升级为目标,以中小企业为重点,广泛动员组织学会参与创新驱动助力工作,支持企业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在十三五期间推动参与学会数量增加到100个以上,创新驱动示范市扩大到40个,建立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接制度,精准对接科技人员专业特长与企业需求,依托学会服务站、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分中心等平台,促进试点城市开展先进应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技术创新服务。要着力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农村创新,发挥与邮储银行"银会合作"的资金引导功能,提供委托研究、信息服务、技术检测等创新创业服务,激励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搭建创新创业支撑平台。

(六)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今年以来,中央更加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2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五大改革措施,226日国务院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通知(国发〔201616号)。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既是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具体行动,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相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深入落实中央的部署。

中国科协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2015年企业工作办公室就与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配合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推动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已批复在保定、日照等7个创新驱动示范市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分中心,加快推进成果转化落地,成效显著,促进了示范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等全国学会也建立了相关的成果转化平台和工作队伍,这项工作正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蓬勃开展。

江苏省在全国率先设立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计划专项,重点面向科技园区及企业打造科技服务平台,已先后建立并认定协同创新服务基地20个、科技服务站200个,选派首席专家200名。

浙江省动员各级学会开展协同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支持省农业机械学会联合省内燃机学会、省农业工程学会等11家学会,组建学科群、专家组,服务永康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目前各级学会与企业签约30多项,帮助企业取得知识产权31项,申请专利100多项。

下一步,科协将以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为指导,大力实施各项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促进科技工作者向企业转移技术成果或创新创业。要发挥科技社团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的纽带作用,在全部示范市和部分副省级以上示范单位成立分中心。充分发挥邮储银行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金融支撑作用,支持在条件成熟的创新驱动示范市设立金融扶持机制,促成邮储银行与学会开展业务合作,通过邮储银行1000亿意向授信额度及有关信贷资金支持,共同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与中国保监会、中国人保集团共同研究探索科技保险机制,推动出台相关政策规定,最大程度减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风险。鼓励支持学会结合学术交流活动定期举办世界先进水平的行业性新技术、新成果展示展览活动,促进行业科技成果信息汇聚交流,搭建科技洽谈和交易的平台。探索成立全国学会科技成果转化联盟,拓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渠道,进一步与相关专业机构建立不同形式的合作机制。与中国科技创新服务云、科技工作者之家等网站平台建设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把这项工作做大做实,为各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提供精准、高效、全方位、全周期、立体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七)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5年为落实李克强总理"为双创提供展示平台"重要批示精神,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国家发改委牵头、中国科协作为组委会副组长单位成功承办2015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得到了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肯定。李克强、张高丽、刘延东、马凯、李源潮、杨晶等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出席了双创活动周,参观了主题展示,对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活动周总结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双创周活动成功举办,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做了大量工作。望推进后续工作,进一步激发企业和社会创新活力"。

为持续推动双创工作,中国科协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建立了长效沟通机制,联合印发了《国家发改委和中国科协关于共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意见》。同时,中国科协还高质量完成了双创政策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双创普及教育等工作,加强海外科技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建设,组织推动全国学会开展双创相关工作。

今年,中国科协将以贯彻落实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文为抓手,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常态化工作中彰显科协作用,动员各级科协和学会积极行动,办好2016年活动周,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制度化、长期化、国际化的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平台。目前已拟定活动周总体方案报送国务院。要加快推动全国双创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双创在线平台,集成中央有关部委及地方资源,形成集成、集约、集中效应,为双创提供专业支撑和全方位服务。配合国家发改委,实施双创示范基地三年行动计划,以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发挥院士专家站作用,拓展职能,加快推进以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为中心的各类双创服务基地建设,统筹打造一批服务平台。动员各级科协、各级学会密切配合各级发改委,承办好各地的双创活动周,开展多种形式的双创服务工作,帮扶创客和创业企业,推动成立地方双创协会,筹建中国双创协会,支持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国通信学会等全国学会举办双创竞赛,支持广州市、成都市等地方举办特色双创活动,进一步推动双创工作。

(八)开展科技创新云建设

为解决科技资源分散重复、信息孤岛、碎片化等现象,着手开展科技创新服务云平台建设。按照需求导向、资源共享、突出特色、服务发展的总体要求,整合以中国科协系统为主的人才、科技成果、科技信息等资源,以服务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创新工作为目标,以资源建设为载体,按照"内外结合、共建共享、分布服务、整合集中、分布实施、不断完善"的原则,采取购买服务、合作共赢、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方式,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打造多样化、模块化、智能化、系统化、可视化的科技创新云平台,形成科技信息资源和应用大数据,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丰富、及时、便捷、准确的科技信息服务。通过广泛调研并征求全国学会、高校、企业和专业机构的专家意见,现已形成平台建设初步方案,开展了科技创新资源分布和分类情况调研和平台建设课题研究。

(九)大力推进企业(园区)科协组织建设

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六个哪里"的要求,结合企业具体实际,积极推动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建立企业科协组织2.3万家;企业科协个人会员374万人;年举办企业科协干部和秘书长培训班110个;年培训企业科协干部约6500人次。20154月中国科协和国资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国有企业科协组织建设的意见》,为推动国有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园区科协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截至2014年底,在全国各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建立科协936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科协1224个。在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建立科协组织较多的省市有:江苏、上海、湖北、广东、辽宁等省区市。

河北省科协联合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园区科协工作的意见》,已有8个设区市准备出台市委、市政府两办文件,5家国家级园区积极筹备建立科协组织。

上海市科协通过建立园区科协、区域性枢纽型工作站、区科协驻科技孵化园工作站、行业联合等形式,实现了原张江高新区"一区八园"和杨浦区大学科技园科协组织全覆盖。

南京市科协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以党建带动园区科协组织建设的意见》,实现了省级以上高新区、经开区科协组织全覆盖,制定了《南京市园区科协组织建设补助经费管理办法》,加大了此项工作在区级科协业绩统计系统中的比值。

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科协截至2014年帮扶企业向从化市、广州市、省和国家申报300多个项目,开发区科协被广州市知识产权局确认为广州市首批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单位。而在科协成立之前,园区几乎没有科技项目申报,没有政府部门认定的科技型企业和研发中心。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协坚持招才引智,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体系,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截至2014年,共挂牌成立"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11家,占全市总数的12.9%,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各级科协系统创新思维、积极探索,不断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加大服务企业创新工作力度,大力夯实科协服务企业创新工作基础。北京等25个省(市)通过建立企业科协研究会、联合会、科协联络站、联盟、科协联络人等方式,船舶、港口、冶金、机车、航空、石化、重型机械、汽车、兵器等9大行业成立了行业企业创新联盟,加强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科协组织的联系和资源共享。黑龙江省科协以组建企业科协技术创新联盟为平台,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长春市科协通过组建高新技术企业科协联合会,促进企业科技人员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的广泛合作。

此外,中国科协多次举办技术创新·产业发展论坛,深入开展调研和课题研究,开展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企业工作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顶层设计不够。没有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不够突出,尽管各级科协对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很重视,但实际上并没有把这项工作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加强研究不够,说的较多,实际操作较少,没有形成科协系统的强大合力。

二是工作体制机制不顺。由于历史原因,科协企业工作存在严重的多头管理、职责不清、工作很难落实到位。目前31个省区市科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的企业工作分散在办公室、计财部、组人部、组宣部、学会部、科普部、企事业部、咨询中心等10多个部门,32个副省级及省会城市科协的企业工作也分散在八九个部门。且兼职人员多、专职干部少。目前的体制机制问题是制约科协企业工作和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是经费投入不够。近年来,中国科协服务企业工作经费有了大幅增长,2014年工作经费2450万,2015年工作经费4450万,今年经费超过了1.3亿元。但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工作量大、面广、战线长、活动载体多,依然是杯水车薪。从地方看,经费投入很不平衡,多数地区活动经费较少甚至没有专项经费。

四是企业科协干部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缺乏一支素质较高、责任心和事业感较强的企业科协干部和秘书长队伍,企业科协干部培训工作有待加强。比如说专利信息推送这件事,估计在座的各位要想做到我这么专业,难度很大;但是大家也应该大体上了解一下,专利方面到底有什么样的规定,为什么三年以后国外专利就永远不可能到中国来了。

三、全面加强企业工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中国科协企业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和中国科协"十三五"规划为指导,以服务企业科技创新为目标,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导向,把服务企业创新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创新工作机制,改革工作方法,深入开展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全面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而努力奋斗。

(一)理顺工作体制机制,形成推动企业创新强大合力

为进一步加强中国科协企业工作,2015年中国科协对工作机构进行了调整,在学会学术部加挂了"企业工作办公室"牌子,并设立了企业工作处。企业科协工作正式从计财部移交到学会部,目的就是整合学会资源,加强与各级学会联系,更好地引导科技工作者为企业创新服务。同时,把厂矿科协协作中心更名为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把科技咨询中心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并把两个单位合并。2015年底,我曾在企业科协科技服务项目工作总结会上提出要求,希望全国各地参照中国科协做法,理顺工作体制机制。

近期,各地方科协按照中国科协的整体部署,逐步理顺企业工作组织体系,对企业工作组织机构进行调整。据不完全统计,山东、江苏、浙江、湖南、河南、青海等多家省级科协已率先将企业工作职能归口到学会学术部,整合各省级学会资源,服务企业创新工作;湖南省科协已经省编办批准成立企业工作办公室,在学会工作部加挂牌子,同时出台了《关于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陕西省科协已专门成立企事业部,承担服务企业工作职能。天津、重庆、四川等省市科协此前已设立企事业工作部,专门负责企业工作。据统计,截至20162月,47家省级、副省级城市科协,设有专门企事业部的有7个,由学会部负责的有13个,其他大部分地方科协的企业工作仍分别由办公室、计财部、组人(宣)部、科普部、咨询中心等不同部门(单位)分管。

在此,我再次强调,希望各地科协进一步重视企业工作,加强对企业工作的领导。一是要有专门分管领导和工作部门;二是要积极参照中国科协做法理顺工作机制。希望各地成立企业工作办公室,已经有企事业部的,可以设在企事业部;没有成立企事业部的,加挂在学会部。企事业部要加强与学会部的合作,加强与各级学会联系,集聚学会专家智力资源,为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打好基础。

(二)强化改革意识,提升"讲、比"形象

今年是全国"讲、比"活动评选表彰年,也是"讲、比"活动开展30周年。任何一项工作,坚持30年,都不容易;"讲、比"取得了很大成绩,已经成为科协的一块招牌、一面旗帜。但也应当看到,"讲、比"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讲、比"活动缺乏清晰准确的顶层设计和活动定位。虽然多数地方都印发了《关于在企业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意见》,但缺乏具体的工作思路、工作抓手、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二是社会影响力较弱,政策支持乏力。企业和个人获得的表彰奖励与现行国家科技奖励、人才、科研经费等相关政策缺乏衔接,无法建立起国家、地方、企业有效衔接的激励机制。同时,受清理评比达标工作的影响,有的地方已经取消了与"讲、比"有关的奖励。三是各地"讲、比"活动领导小组工作力度亟待加强。各地"讲、比"活动领导小组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掘和释放。

今年是科协深化改革之年,要抓住开展"讲、比"活动30周年的机遇,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程度上加强改革,大力兴起"讲、比"活动的新高潮,推动"讲、比"迈上新台阶。不断深化"讲、比"活动主题,创新拓展活动内容和方式,开展好2016年全国"讲、比"活动评选表彰工作,将双创活动及其他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与"讲、比"活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不断引向深入。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突出政策性、示范性。加强全国各级"讲、比"活动领导机构各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探索与财政部、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将"讲、比"活动与国家现有人才政策及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相结合,通过横向联合协作的工作机制,把各部门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格局,争取把"讲、比"活动纳入国家现有人才政策,推动"技术竞赛"、"以奖促建"和"表彰奖励"相结合,逐步完善活动管理办法、考核评估办法,健全"讲、比"活动工作制度。

二是扩展活动内涵,突出群众性、覆盖面。要扩展活动内涵,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度融合,与中国科协将要开展的"创新争先"活动相结合,着力扩大"讲、比"活动覆盖面,提升服务能力,力争在"十三五"末,将活动向各类所有制企业延伸,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区、经开区等科技人员聚集的区域,探索"讲、比"活动服务中小企业的模式。将活动范围拓宽到高技能人才和全社会的科技工作者,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协作,鼓励科技工作者开展小设计、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等活动,拓展"讲、比"活动内涵,为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作用、展现才干搭建有效平台,进一步释放创新潜能,在创新实践中提升发展能力。

三是创新活动方式,突出实效性、激励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与"互联网+"融合,改进常规立项、评审机制,搭建网上知识管理系统,建立动态"讲、比"模式,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动态管理机制,构建"讲、比"活动项目成果库、人才库。加大"讲、比"活动工作经费支持力度,落实专项奖励资金,改革奖励模式,加大表彰力度,把"讲、比"活动纳入地方党政考核评价体系,大力提高"讲、比"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三)加强组织建设,打好工作基础

企业科协是各级科协企业工作的重要工作基础。近年来,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发展迅速,成绩显著,拓展了科协组织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途径。企业科协数量有所增加,发挥作用的空间加大,业务范围不断拓展。但应当看到,企业科协的数量跟我国企业总数相比,只占很小比例。企业科协个人会员350万人,只占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0.4%。由此看来,中国科协以及全国各级科协联系企业科技工作者还不够广泛,距离中央对科协工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下一步,中国科协将与各地科协一道,进一步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制定发展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扩大企业科协数量和覆盖面。

一是要加强国有企业科协建设。要深入落实《中国科协、国资委关于加强国有企业科协组织建设的意见》,切实推动国有企业科协组织建设。中国科协今年要召开九大,要重新修订章程,将把大型企业科协纳入中国科协团体会员。这一改变将大大提高大型企业成立科协组织的积极性,并带动其各级子公司及地方企业成立科协组织。各地要抓住这一机遇,主动作为,联合各地国资委,共同推动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各地要配合中国科协,组织动员所在地方企业成立科协组织。近年来企业科协的发展速度增加,企业科协的数量有所增加,但还是太少,中国科协以及全国科协联系企业科技工作者还不够广泛。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模式创新,提高企业科协组织覆盖面。除国有企业外,要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依托组建等方式,持续加强民营企业、科技园区的科协组织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区域,要根据区域内企业情况,采取单独组建和依托园区组建等方式,实行强企带动中小微企业、骨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上下游企业,探索建立科协小组、联络员等新形式的科协联系机构,构建畅通高效的双向联系渠道,密切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不断扩大科协组织覆盖面。

三是坚持示范典型带动,搭建宣传推广平台。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抓住重点,以点带面,逐步发展,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建设一批活动开展好、社会影响大、带动作用强的典型企业和园区科协。加强分类指导和表彰。要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取得新发展。

四是坚持以业务促进组织建设,切实提高企业科协工作实效。企业科协存在的价值,在于是否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为企业发展服务,为提高企业员工科学素质服务,为企业科技工作者服务。加强对企业科协干部培训,形成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培训机制,加强对企业科协业务的指导,通过专业的队伍,提供专业的服务,做到使企业科协真正成为装在企业内部的科技孵化器。

同志们,科协企业工作面临重要而光荣的任务。我们要以这次工作会为新起点,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中央对科协工作的部署,增强深化改革的信心和责任感,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不断开创科协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