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汉能李河君:高科技更要"接地气"(
2016/5/24 7:59:47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五一前后我走了趟著名的川藏线,这一段的318国道被称为中国最美公路,旺季时,骑车穿越者、毅行者、自驾的车辆会挤得道路拥堵不堪。

    4月春寒料峭,高原上风雪交加。然乌湖是这条线路上的著名风景,湖面会在四季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与近处的雪山相映,画面让人陶醉。然而,晚上宿在这里却遭遇了停电,原因是附近的水电站被冻上了,发不了电。

    习惯于现代生活的人,遇到没电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那一晚上阴冷无比,湿重的被子压在身上,没有丝毫的睡意。寂静与黑暗之中,突然想到了一个人——李河君。

    李河君是做太阳能发电的,他领导的汉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光伏企业。在这样一个阴冷的夜晚,我在想:西藏的日照资源这么丰富,装上太阳能发电的装置岂不是更好,为什么要仅仅依赖水力发电呢?这都已经是4月末的天了,水电站还竟然会被冻上,若是三九寒冬呢?

    停电在川藏路上可以说是常态。第一站我宿磨西镇,也遇到停电。宾馆用自己的小电机轰隆隆地发电,噪声不胜其扰。磨西镇并不偏僻,当年红军长征路过此地,召开了著名的磨西会议,制订了抢夺泸定桥的作战计划,从而一举摆脱了追兵,避免了所谓石达开式的悲剧重演。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地方,也停电。

    此文并不是游记。我想谈及的话题是,西藏是中国的一角,仅从西藏的情况来看,就可以想象中国的光伏市场是多么地巨大,多么地具有应用前景,可是,为什么一个个中国的光伏企业却深陷泥潭?

    李河君如何"弯道超车"

    前不久我遇到一个部委的官员,聊到汉能及李河君,他对汉能目前遭遇停牌、经营陷于困境的状况表示同情。他说,李河君过去是做水电出身,这几年进军光伏产业是靠一系列的收购而实现的。李河君做法实际上是"弯道超车",他的光伏企业不是一点点地从小到大做起来的,而是一下子就很大。他一口气收购了好几个美国的太阳能光伏企业,这些企业因为掌握着光伏产业最核心和最先进的技术,从而引起美国的警觉,曾有议员在国会上提议阻止汉能,但是未能奏效。中国的监管部门和美国的监管部门同时给了李河君放行的绿灯。

    李河君进军光伏产业的时机的确很好。太阳能发电有两大技术派别:晶硅发电和薄膜发电。2011年全球的光伏企业整体陷于低谷,大量的晶硅发电企业倒闭,而新兴的薄膜发电更是还没开张就遭遇寒冬,美国人不是不想阻击汉能,而是力不从心。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李河君开始了被媒体称为"抄底"的收购行动。

    从2011到2014年的这三年间,李河君一口气收购了四家薄膜电池制造商:德国Solibro、美国MiaSolé、美国Global Solar Energy、美国的Alta Devices公司,从而将薄膜发电领域最核心的技术收入囊中,为此,李河君高调宣称:"未来十年薄膜技术必将取代晶硅光伏电池。"这种论调当时遭到晶硅太阳能企业的围攻。

    行业内的人士认为李河君是门外汉,是疯子,是傻子,他们认为薄膜发电的转化率不如晶硅,做薄膜发电必死无疑。但李河君却不以为然:"谁都能看懂的机会还叫机会吗?"李河君冷冷地递出这么一句话。

    商业模式

    汉能集团的总部位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他们在这里拥有两大一小的独立办公楼。其中有一座大楼被薄膜发电的电池(专业称为BIPV,即薄膜发电建筑一体化)包裹。从远处望去,煞是好看。汉能总部办公楼BIPV项目,融合了建筑幕墙、连廊、采光顶、柔性屋顶、车棚等一体化建筑方式,涉及总装机3兆瓦,一期装机600千瓦,可以提供公司所需20%的电力。

    从汉能的这个建筑样板,你就可以看到薄膜电池板的好处:柔性可弯曲,轻型,具有透光性。另外,据说,薄膜发电技术还具有弱光性好的优点,这意味着薄膜电池比传统的晶硅电池能够坚持更长的工作时间,发电性能更佳。

    在汉能成为巨头之前,美国FirstSolar是全球最大的光伏企业,这也是一家以薄膜为技术路线的光伏企业。

    汉能早期的商业模式可以说是以FirstSolar为商业样本的。FirstSolar将自己工厂所生产的组件卖给自己建的电站,电站建完后卖给电力企业。

    李河君借鉴了FirstSolar的模式,但是,汉能选择的这种经营生态关系被指在搞"关联交易"、"左手倒右手"。和FirstSolar早期的商业模式被质疑一样,汉能也被怀疑。在2015年5月20号这天,汉能的股价遭遇爆跌,一天之内市值蒸发千亿港币。

    一个月后,曾从中国市场退却的FirstSolar公司又悄然重返中国。

    7月,汉能薄膜发电被香港证监会予以停牌。停牌在之后的几个月内对汉能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一些大客户开始离场,汉能收入下降,陷入亏损。

    反思

    由于办公环境的天然优势,李河君经常会在奥林匹克公园里散步,静静地思考一些问题

    有一天大雪纷飞,他忽然兴致颇高,滚起了雪球,后来他从中总结出经营之道:只有坚持滚,这个雪球才能越滚越大,但是,当这个雪球滚到一定程度,终有自己推不动的时候,需要大家一起来滚这个雪球。

    他据此得出结论,无论多难,汉能的事业一定要坚持;清洁能源事业是他的理想,绝不能轻言放弃。企业还需要更多的人加盟,汉能需要更多的人跟他一起追日。

    想清楚这个道理之后,他向公司的高管下令:"胆子再大一点,再大一点!汉能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2015年2月,李河君曾被英国人胡润推为中国首富,一下子被置于了风口浪尖。由于媒体人的身份,在中国百富榜的企业家中,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人我都接触过。通过对他们的观察,我认为,这些人的成功除了因为拥有过人的智慧以后,大多还具有强悍的精神特质,做起事来有一种韧劲。

    有一个企业家跟我说,一个人靠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聪明赚1个亿是可能的,但是如果要赚更多的钱,需要运气以及驾驭财富的能力。

    他们中很多人是"疯子"。

    韩裔日本人孙正义一度是亚洲首富,中国人对他的熟知更多的是因为他成就了马云和他的阿里公司。1981年9月,孙正义在靠近福冈市南方的大野市创立日本软件银行,资本额1000万日元,当时兑换成人民币不到100万。办公室位于一间铁皮屋建筑物的二楼,公司成员除了孙正义之外,只有两名打工的职员。个头较矮的孙正义为了显示有力量,他站在一个箱子上给这两名员工激情演讲:"5年以内销售规模达到100亿日元,10年以内达到500亿日元,要使公司发展成为几万亿日元,几万人规模的公司。"两个工人认为这个老板简直是神经病,没过多久就辞职了。

   有一些人可能永远也不懂另一些人在想什么。李河君一直以来也被看成是"疯子"。

   在最艰难的时刻,李河君只要打开电脑就能看到网上一片叫骂之声,许多网民骂他是"骗子"。

   李河君对于汉能遭遇的困境的原因,他自己反思:"步子快了一些,欲速则不达。"

   突围

   汉能有没有考虑去大力开发西藏?从西藏回来,我就去汉能找答案。这么好的光照条件,我认为正是汉能这样的企业的用武之地。

西藏阿里冈底斯藏医学院曾一度受到缺电的烦扰,一天之中只有21点到24点3个小时的供电,对于一个医学院来说,缺电可不是一般的烦恼。

   2015年7月的一天,汉能捐建的冈底斯藏医学院薄膜太阳能电站举行交接仪式,落成后的薄膜太阳能电站装机容量21.1千瓦,全面投入运营后,电站实现日均发电100度左右,年发电约3万多度,可满足冈底斯藏医学院的教学、生活、医疗等电力需求,切实解决师生们的用电难题,保障教学和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公开数据显示,阿里地区年均日照时间长达3370小时,而与太阳能发电电量直接相关的年太阳辐射量为189.3千卡每平方厘米,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汉能对于西藏市场的开发的确已经开始了,他们是以公益的方式进入了世界屋脊。

    2015年,汉能在央视打广告"汉能大了,雾霾就少了。"作为汉能来说,他们想表达汉能是做清洁能源的,如果大家都使用了清洁能源,雾霾还会多吗?

    这个"汉能大了,雾霾就少了"的口号具有强烈的李河君的个人色彩,口号很有气势,也体现了李河君本人的"中国梦",他希望中国能借能源革命的机会"领先世界一把"。这个广告语可谓既表达了理想,又说明了功能,是个好广告。

    广告是一个风向标。2016年,汉能这样一个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企业,其广告悄然地由央视转移到农村的墙头,广告语是"自家屋顶建电站,免费用电还赚钱""我家屋顶会赚钱,国家补贴20年",怎么样?很接地气吧?

    2016年3月,汉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金屋顶行动",他们联合全国1300多家经销商开始"扫房顶"。薄膜发电电池柔性可弯曲、重量轻、弱光性好的优点充分展示出来了。农村基本上都是自有房屋,一个个独立的小的分布式电站迅速在全国铺展开来。

    2016年4月,李河君笑脸盈盈地参加在北京召开的新能源国际论坛,并在发言中开始调侃:"感谢做空汉能者"。他的这个表现让媒体解读为"笼罩在汉能头上的阴霾似已散去"。在这次会议上,他再次展示自己的执着:"没有太阳哪里也不亮。只有坚守自己的核心能力,企业才会不死。"

    汉能还将于6月末举行全太阳能动力汽车发布会,这几乎又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这表明汉能又要切入巨大的民用消费市场了。从比亚迪到特斯拉到乐视再到汉能,汽车产业不断地迎来新的搅局者和洗牌者,他们都是携各自的优势杀入这一领域。

    生产设备、建电站、卖电站、运营电站的模式,离汉能已经越来越远了。除了进入汽车产业,李河君还瞄准了无人飞机市场,"坚定不移地做移动能源应用、分布式电站以及大众消费市场,这是汉能的未来方向",李河君说,"高科技更要接地气"。

  

    度叔/文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