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水电八局谭靖夷:崇高的信仰 不变的初心
2016/11/29 16:30:36    新闻来源:红网

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时任总工程师的谭靖夷(右二)陪同国外专家考察东江水电站(资料图)

谭靖夷随国务院专家组到三峡工地指导(资料图)

  红网通讯员 庞卡 记者 马灿 长沙报道

  他一生钟情于江河,钟情于祖国的水电开发事业,为了治理江河,报效祖国,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前30余年他在水电施工技术岗位拼搏不止;后30余年他在专家咨询岗位为祖国的大型水电工程问诊号脉,严格把关。

  他60余年如一日耕耘不止,参与建设与咨询中型、大型、特大型水电工程达80余座。

  他是中国水电开发的参与者、亲历者,更是中国水电施工技术的奠基者、开拓者、引领者,他为中国的水电开发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他是国内水电施工系统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电八局")原总工程师——谭靖夷。

  2016年11月12日下午,他走完了生命中最后一个秋天,享年95岁。

  一生中成就了80座大坝,他是水电事业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是30余万水电建设大军学习的楷模。

  平生志在治山川

  1921年,谭靖夷出身于湖南衡阳一个殷实开明的乡绅家庭。

  1941年,谭靖夷被保送到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大学毕业时,他受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建设长江三峡水电站宏伟构想的鼓舞,毅然投身了水电事业。

  28岁,他如愿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福建古田溪水电工程建设。这一年,他递交了入党志愿书,因出身问题未能如愿。之后却被评为福建省劳模,他喜出望外。

  不久,北京水电勘测设计院从古田溪借调技术人员,其中包括他。一年后,其他人全部留在了北京设计院,只有他一人坚持要回到古田溪,因为他喜欢施工现场。自此,再没有离开过施工一线。

  45岁,他成为湖南省水电建设公司总工程师。文革中,在贵州乌江渡大坝工地,每天被押着批斗,他仍不顾亲友劝阻,有时间就到工地指导施工。期间围堰漏水,领导让他想办法,他欣然领命,成功处理隐患。

  61岁,花甲之年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当晚,他情不自禁,写下《入党抒怀》:"平生志在治山川,闽粤湘黔不计年;何惜青春成白发,喜看水电展新篇。"

  62岁,东江大坝出现裂缝,他临危受命。水电总局要求他必须等工程完工才可以退休。他很高兴,觉得"人家看得起我"。

  67岁,他从水电八局超龄退休。别人退休之后,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他的退休生活仍旧在施工一线,全国各地的工程,需要他的时候,随叫随到。

  90岁的寿宴,他说:"我希望我还有用,只要能动,我就要到工地去。"

  90岁之后,他偶尔会跟妻子说,觉得身体开始衰退了。然而,从90岁到92岁,仍然外出工作了118天。

  92岁的秋天,原本准备第二天去一个水电大坝工地,却在晨练中意外摔倒,从此,再没能走出医院,再无法踏足大坝。

  创新楷模 筑坝大师

  乌江渡水电站,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国在喀斯特地区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为混凝土拱形重力坝,最大坝高165米。为了在筛子一般的地质条件下,筑起地下长城,成功建设不漏水的大坝,打破外国专家的预言,谭靖夷率领工程技术人员经过艰苦的探索与试验,首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压灌浆技术,防渗帷幕线总长1175米,防渗面积18.9万平方米。

  东江水电站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自行设计建造的国内最高的混凝土双曲拱坝,其坝高157米,蓄水量81亿立方米,相当于半个洞庭湖的蓄水量,被喻为"南洞庭"。建设初期,浇筑的大坝部分混凝土出现了比头发丝还细的裂缝,影响了大坝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为了攻克难题,谭靖夷实行常年全面全过程的混凝土精确温控方案,并率领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一系列的科技攻关。从1984年冬季大坝混凝土恢复浇筑以来,所浇的混凝土没有再发生危害性裂缝,至大坝浇筑完成,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优于部颁标准。1986年,东江水电站下闸蓄水,1992年,东江水电站建成,标志我国拱坝设计与施工技术跨入国际先进水平。

  1995年开工的沙牌水库大坝,最初颇有争议,一度停工数月。谭靖夷追溯论证了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力排众议,做出大坝质量可靠安全的结论。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处在震中位置的沙牌大坝却毫发无损,被誉为汶川地震中的"最牛大坝"。

  二滩水电站进水口工程,由于地质原因,存在大面积塌方的危险,原开挖方案受阻。谭靖夷提出边开挖、边支护的重大设计变更建议,攻克了这一拦路虎。

  红水河天生桥水电站,在导流洞施工中,原双洞导流施工方案受阻。谭靖夷另辟蹊径,主张单洞导流,解决了这一重大难题。

  构皮滩水电站,是世界喀斯特地貌最高的双曲拱坝,在施工过程中,导流洞出现透水,谭靖夷每天一个电话指导堵漏,计算堵头、模板结构形式,顺利完成了这一工程。

  ……

  就这样,他主持了80座大坝的建设,足迹几乎遍及我国每一座大中型水电工程,世界排名前15位的特大型水电站,中国有7座,座座都留下了他的名字。

  世纪工程把关人 中国水电施工泰斗

  1986年,谭靖夷从总工程师岗位退了下来,但他斗志不减,依旧为中国的水电开发事业做贡献,先后受聘担任福建水口,广西岩滩等诸多大中型水电工程专家组成员或组长;担任长江三峡工程专题论证组成员及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质量检查专家组专家、副组长;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乌东德水电工程专家组顾问,足迹几乎遍及我国每一座大中型水电工程。

  三峡大坝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从大坝到厂房、船闸、升船机、发电机组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工程无法相比的。从1994年起,谭靖夷先是担任长江三峡工程专题论证及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质量检查专家组专家,之后,又接任张光斗院士,担任专家组副组长。

  期间,谭靖夷提出了"完美无缺,无疵可求"创一流的质量要求。他说:"一流的工程必须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要有'吹毛求疵'的精神,不断找出质量上缺陷和漏洞,包括隐藏的缺陷和漏洞,加以克服,向国家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从1995年到2006年,他先后17次随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质量专家组赴三峡工地进行质量检查。每次现场检查,无论是上仓面,还是下廊道、钻隧道;无论道路多么难走、多么危险,他总是坚持到工作面去查看,一丝不苟地检查,不放过任何瑕疵和缺陷,并写出高质量的检查报告。

  2008年冬天,谭靖夷迎来87岁生日,此时,正值船闸施工期,进闸室要乘坐简易吊篮,才能下到40米深的闸室里。陪同他的年轻专家劝他,在远处看看就行了。可他不顾危险,和年轻技术人员一起下到闸室。在闸室里,他一会儿爬脚手架、一会儿钻入狭窄的混凝土结构件检查施工质量,一会儿向施工人员详细询问施工情况。谭靖夷说:"检查质量,不到现场、工作面,怎么能准确的掌握第一手资料?怎么能发现问题?怎么有发言权?"他硬是在"地下迷宫"般的闸室里查看了近两个小时,从一个闸室到另一个闸室仔细检查。

  在质量检查中,谭靖夷喜欢挑刺,哪怕一点点质量缺陷,他都不放过,无论是建设方、监理方、设计方还是施工方原因造成的,他都会严肃批评,从不讲情面。他说:"三峡无小事",一个瑕疵或者隐藏,都会影响三峡工程的品质,工程建设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工程建成艺术品,不但要促进工程内部质量的提高,外观上也应该是优美的,并与环境相协调。他要求建设者以精益求精的精神,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把工程建成时代的精品,让三峡工程成为实实在在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工程。

  经过全体建设者的努力,三峡工程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施工质量始终保持受控状态,而且一期比一期好,并创造了大坝没有裂缝的世界奇迹,成为地球上屈指可数的"世界名坝"。2013年,三峡工程被评为菲迪克百年工程杰出奖。

  德艺双馨 绘就精彩人生

  谭靖夷既是一位创新的践行者,又是一名创新的旗手和鼓手。他说:"一座工程要运行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一点点小问题没有考虑周到,就可能出大问题,细节决定成败。要用创新思维,建设一座座优质的、长寿的、现代化的工程,才能不负历史的重托。"

  当工程技术人员遇到困难的时候,或干一项从未干过的工程、或者挑战世界难题的时候,他总是这样鼓励:"搞水电开发就是一个创造奇迹,超越前人的过程,没有突破不了的难关,没有超越不了的目标和水平。"

  他还主动帮助解决难题,哪怕是周末、节假日。当工程技术人员取得一个又一个创新成果的时候,他又告诫大家,戒骄戒躁,自然科学里还有许多的未知,需要去破解,国外有许多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管理经验值得大家学习、追赶。

  谭靖夷十分重视水电科技人才的培养,特别关心年轻技术人员工作与生活,他主动参加水电八局的工作会、科技大会和中国电建集团、股份公司的科技大会,以及行业、业主组织的技术研讨会,介绍国内外水电科技的创新动态,为创新打气、为创新支招。

  每一位接触过谭靖夷的业主、监理、设计、施工的干部、普通员工,包括农民工,都对谭靖夷的敬业精神和工作作风敬佩不已,佩服他高超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佩服他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做人的低调和对事业的执着。

  中国水电八局总经理朱素华坦言,自己很"怕"谭靖夷,因为他对工作、对工程有着近乎完美无瑕的要求,稍有差错,就会受到毫不留情的批评。虽然"怕",但朱素华又喜欢听到谭老的意见和建议。"施工项目得到谭老认可后,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在水电施工中,没有他解决不了难题。他是中国水电的缔造者、创造者、创新者,是电建人的旗帜与楷模。

  2014——2015年,谭靖夷重病期间,多次从昏迷醒来,还在向看望他的领导和同事了解一些工程的建设情况,询问工程建设中的难题。住院三年,他委托他妻子按时交纳党费,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谭靖夷60年的水电生涯,走遍了中国的大小江河,身前是滚滚激流,身后是万家灯火,每一座工程都付出了他的心血和汗水,建一座大坝,又踏上新的征程,在旁人看来可能是艰苦和枯燥,然而在他的眼里,却是"得展平生志"的幸福,他把一切奉献给了祖国的水电事业,奉献给了祖国的山川湖泊。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