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
2017/4/7 7:23:02    新闻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国家能源局召开《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会

  清洁低碳能源将成"十三五"能源供应增量主体

  中国电力报 陈学婧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正式印发《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电力、可再生能源等14个能源专项规划正陆续发布。1月5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及《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有别于以往五年规划"扩能保供"的主基调,此次《规划》聚焦能源"提质增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确定"转型变革、创新发展"为"十三五"能源发展主旋律。

  "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2.5%,立足国内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

  "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强度等核心指标正式公布:

  到2020年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2.5%左右,比"十二五"低1.1个百分点;

  "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6.8~7.2万亿千瓦时左右,年均增长3.6%~4.8%,比"十二五"期间低1~2个百分点;

  煤炭消费比重从2015年的64%降到2020年的58%以下;"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15%以上;

  2020年,我国人均用能达3.5吨标准煤,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人均用电量5000千瓦时,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在发布会上介绍说,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方略,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规划》既强调了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持立足国内,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又考虑了要抓住当前国际市场供需宽松的机遇,充分利用国际能源资源。"李仰哲说。

  在增强国内供应能力方面,《规划》提出要夯实油气供应基础,着力提高两个保障能力。一是加大新疆、鄂尔多斯盆地等地区勘探开发力度,加强非常规和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提高资源的接续和保障能力。二是有序推进煤制油、煤制气示范工程建设,推广生物质液体燃料,提升战略替代保障能力。

  在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方面,《规划》提出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大技术装备和产能合作,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李福龙介绍说,我国始终把立足国内、保障能源安全作为能源发展的重大方针,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能源总自给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十三五"期间,增强能源保障能力,一方面要增加化石能源,特别是清洁低碳化石能源的供应保障能力,加快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合理引导能源消费,着力发展重要领域的能源结构调整和清洁替代。

  "十三五"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量年均增长4250万千瓦、总投资规模将达2.5万亿元

  "可以说,清洁低碳能源将是'十三五'期间能源供应增量的主体。"李仰哲在会上如是说。

  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清洁低碳发展,是推动能源革命的本质要求。《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58%以下。按照规划相关指标推算,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增量是煤炭增量的3倍多,约占能源消费总量增量的68%以上。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到2020年,水电装机达到3.8亿千瓦(其中含抽水蓄能电站4000万千瓦)、风电装机达到2.1亿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瓦以上、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地热供暖利用总量达到4200万吨标准煤的发展目标。

  据李仰哲介绍,到2020年,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将达到5.8亿吨标准煤,再加上核电,基本上可以确保完成2020年15%的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

  "若将这些总目标分解到每年的话,'十三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量年均增长4250万千瓦。初步测算,整个'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总的投资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李仰哲说。

  实现能源结构调整目标,推进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十三五"期间必须着力做好规模、布局、通道和市场的衔接。

  李仰哲介绍说,"十三五"期间除了继续以西南地区主要河流为重点,积极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以及合理优化中小流域开发以外,为满足电力系统调峰填谷需要和安全稳定运行要求,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针对各界关心的水电开发移民安置问题,新能源司司长朱明指出,"十三五"期间,将积极调整完善水电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政策,统筹做好水电开发群众共享利益机制和水电移民政策完善研究,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积极推动贫困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

  《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风电建设将体现布局优化和消纳要求,风电项目进一步向具备消纳条件的地区转移,同时针对部分地区弃风限电情况比较严重的情况提出了解决风电消纳问题的明确要求。

  "十三五"期间,太阳能发电的发展重心将主要体现在加强分布式利用和推动技术进步方面,特别是积极鼓励在工商业基础好的城市推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对于西部地区的大型光伏电站项目明确要求在解决弃光问题的基础上有序建设。

  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介绍说,"十三五"时期,光伏发电的主要任务是产业升级、降低成本、扩大应用。一是通过领跑技术基地建设,把规模化光伏电站和上游整个产业链技术进步结合起来,协同创新,加速降低成本。二是在分布式光伏方面,结合完善机制、电价改革,推进市场化交易,使交易成本降低。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首次编制了地热能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地热能热利用规模年均增长约合710万吨标准煤。到2020年地热能供暖要达到16亿平方米,净增11亿平方米。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制约,朱明表示,"十三五"期间将力求创新管理和应用机制,建立以可再生能源利用指标为导向的能源发展指标考核体系,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建立可再生能源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加强可再生能源监管工作。此外,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供热,初步预计到2020年各类可再生能源供热和民用燃料总计1.5亿吨标准煤。

  在业内最为关注的提高可再生能源经济性和竞争力方面,《规划》提出,"到2020年,风电项目电价可与当地燃煤发电同平台竞争,光伏项目电价可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这向行业传递明确的信号,一定要进一步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快成本下降步伐,尽早使行业摆脱对政策补贴的依赖。"李仰哲说。

  为实现能源结构调整目标,《规划》在明确"推进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的同时,还部署了其他重点任务:

  ──扩大天然气消费市场。稳步推进天然气接收和储运设施公平开放,鼓励大用户直供,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和天然气调峰电站,在民用、工业和交通领域积极推进以气代煤、以气代油。

  ──做好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篇大文章。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产能,优化煤炭生产结构。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

  四大举措聚焦系统优化,"十三五"新增风电、太阳能装机中,中东部地区将占58%、56%

  调整布局、优化系统,"十三五"能源力求提质增效。

  《规划》在能源发展布局上作出调整:主要是将风电、光伏布局向中东部转移,新增风电装机中,中东部地区约占58%,新增太阳能装机中,中东部地区约占56%,并以分布式开发、就地消纳为主。

  随着能源供应出现阶段性宽松,我国能源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综合效率不高等问题逐步显现,突出表现在煤炭产能过剩、煤电利用小时数下降、系统调节能力与可再生能源发展不相适应等。

  李仰哲介绍说,解决好这些问题是一项长期任务,主要途径是优化能源系统,《规划》提出四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一是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坚决把国务院确定的煤炭去产能部署落实到位。需要强调的是,去产能主要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更加注重运用安全、环保、技术、质量等标准,淘汰落后产能。

  二是加快补上能源发展的短板。增强电力系统调峰能力,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天然气调峰电站建设,《规划》提出"十三五"开工建设抽水蓄能电站600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1亿千瓦。实施"三北"地区火电灵活性改造。统筹推进油气管网建设,在提升骨干网输送和进口接收能力的同时,加强支线管网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推进城镇配电网建设。

  三是深入推进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十三五"期间要完成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4.2亿千瓦,节能改造3.4亿千瓦。

  四是严格控制新投产煤电规模,力争将煤电装机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

  加快技术、体制机制、产业模式"三大创新",增强能源产业发展活力

  创新是引领能源发展的第一动力。《规划》突出强调,要加快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模式创新,进一步增强能源产业的发展活力。

  在技术创新方面,《规划》坚持战略导向,按照"应用一批、示范一批、攻关一批"的思路,加快推进关键领域的技术装备研发和示范。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规划》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出要完善现代能源市场,推动电网、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公平开放接入,有序放开油气勘探开发等竞争性业务,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也考虑了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科学合理地建设市场、管理市场和调控市场,提高能源行业治理能力。

  在产业模式创新方面,《规划》提出要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综合能源服务等先进市场理念和模式,推动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增强能源供给侧、需求侧交互响应能力,构建能源生产、输送、使用和储能体系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智慧能源体系。

  对于需求侧管理,发展规划司副司长何勇健指出,应通过完善能源价格机制,加强"能效电厂"、"能效储气库"建设,制定更加科学灵活的电价和气价,让用户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消费活动,通过价格机制很好地化解峰谷差这个矛盾,经济性和实际效果都会更优。

  在培育发展能源新业态方面,何勇健说,智能电网、智能微网、电动汽车以及大规模储能等各种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分布式能源的广泛利用。分布式能源网络让每个人都参与能源系统的调节,每个人既是能源的消费者、用户,也是能源的生产者,这就是"十三五"规划推动构造的"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内涵之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