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与水共舞 惠民兴邦
2017/6/19 6:50:22    新闻来源:光明日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邢台市区景观。南水北调宣传中心供图

【砥砺奋进的五年·中国新名片】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实时监测显示,截至6月9日中午12点,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输水达到100亿立方米,这些水量相当于从南方向北方搬运了700个西湖。

翻看中国地图,南水北调的一泓清水过江都、出陶岔、穿黄河,一路奔涌向北,编织着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中国大水网;

作为中国跨区域调配水资源、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战略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水利工程的辉煌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江大藤峡、淮河出山店、陕西引汉济渭、安徽引江济淮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投资规模超过8000亿元。

几内亚凯乐塔水利枢纽工程、巴西朱比亚和伊利亚水电站项目、巴基斯坦迪阿莫-巴沙大坝建设、土耳其卡拉库兹水电站……在这些重大工程引领下,中国水利走出去战略不断升级,水电基础进一步夯实。

让调水线成为供水生命线

"'南水'好喝得多!"拧开家中的水龙头,天津市南开区怀庆里小区8号楼的张爱云老人,向记者讲述着她喝过的海河水、滦河水和南水北调水的感受。"以前的水是苦的咸的,越喝越渴。洗头是涩的,总觉得洗不干净。"现在甘甜清冽的"南水"哗哗流淌,老人喜笑颜开。

中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黄淮海流域的人口、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的35%,水资源量却仅占7.2%。南水北调通水后,奔涌千里的一泓清水,滋润着中原和北方大地。

南水北调通水前,天津的生产生活主要依靠引滦单一水源,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要靠天吃饭,风险很大。如今,天津全市14个行政区市民用上了南水北调水,形成了一横一纵、引滦引江双水源保障的新供水格局。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受水区覆盖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及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的33个地级市,为受水区开辟了新水源,提供了供水生命线。

全面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调水79.3亿立方米:北京南水占到自来水日供水量的73%,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1.0提升至1.2;河南11个地市、37个县用上南水,1800万人受益;河北用水范围覆盖7个地级市、96个水厂。东线工程让长江水惠及93个区县,调入山东水量累计19.9亿立方米,大大缓解了胶东半岛和鲁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用中国智慧构筑世界之最

郑州向西约30公里的黄河孤柏嘴,从空中俯瞰,两把琴身相对的巨型吉他横跨黄河南北两岸,它们看似被黄河隔开,但在河床下却被两条深埋地下的隧洞连通。这里就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咽喉——穿黄工程。从重大疑难技术课题到具体的施工方法和工艺,穿黄工程的建设者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千里调水来之不易。世界最大输水渡槽、第一次隧洞穿越黄河、世界首次大管径输水隧洞近距离穿越地铁……南水北调工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之最;63项新材料、新工艺,110项国内专利,南水北调人用中国智慧筑起世界最大的调水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南水北调为代表的水利重大工程加快建设。2014年,国务院第48次常务会议做出加快推进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决策部署,重点推进重大农业节水、重大引调水、重点水源、江河湖泊治理、新建大型灌区等6大类工程。

截至目前,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已有109项开工建设,在建投资规模超过8000亿元。牛栏江滇池补水、江西峡江、河南河口村等14项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开始发挥效益,黑龙江、松花江、嫩江防洪治理、进一步治淮、西江大藤峡等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骨干工程加快实施,陕西引汉济渭、贵州夹岩、湖北鄂北水资源配置等重大引调水工程和西藏拉洛、辽宁猴山等重点水源工程加快建设,重大水利工程正在为供水、丰产、民生提供坚实保障。

在开发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015年,几内亚央行发行新版货币,最大面值的2万几内亚法郎纸币上,赫然印上了由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承建的几内亚最大在建工程凯乐塔水利枢纽工程的效果图。这在世界尚属首次。

世界水电看中国。全球在建的大型水电站中,中国水电企业的身影比比皆是,中国在全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越来越多地扮演着领跑者角色——

2015年7月7日,中国电建集团公司所属华东院承建的卡拉库兹水电站两台机组完成验收试验,机组全部并网发电;

2015年11月25日,三峡集团成功中标巴西500万千瓦水电项目30年的特许经营权,总投资约37亿美元;

2015年11月29日,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老挝南欧江梯级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产,成为水电企业积极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的又一重要节点……

国际水电协会主席肯·亚当斯坦言,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上的水电超级大国。

"中国水电在国际市场全面开花,目前,中国已经与80多个国家建立了水电规划、建设和投资的长期合作关系,在世界水电行业实现了从追随者到领跑者的飞跃。"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说。

(本报记者:李慧陈晨 原标题:与水共舞 惠民兴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