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潘家铮逝世5周年,揭秘一段尘封的往事
2017/7/17 9:31:31    新闻来源:国网新源

2017年7月13日,是潘家铮院士逝世5周年祭日。

60年前,潘家铮来到新安江,投身我国第一座大型"三自"电站建设。他在新安江待了8年,他和新安江有很多不得不说的故事……



"人质"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1957年,而立之年的潘家铮赴任上海水力发电勘测设计院(以下简称"上海院")新安江水电站设计副总工程师。

这一年年底,远在上海进行的设计工作越来越跟不上电站施工要求,上海院决定派潘家铮下工地会商。但没想到,这一去他就被留在工地成了"人质"——被任命为工地设计代表组组长。

1958年,新安江电站设计总工程师等老前辈纷纷调往其他工程,上海院把设计代表组改为设计组,电站工程设计这副担子完全落在潘家铮的肩上。

1958年12月16日,潘家铮(左二)陪同时任水电部副部长张含英(左三)查看新安江水电站建设情况。


专家

潘家铮将实体重力坝改为宽缝重力坝,不仅首创了抽排理论降低坝基扬压力,而且节省了材料、缩短了工期。在电站运行的57年中,这一设计极大方便了大坝的检测维护、坝基的维幕补强和坝体的补强加固。新安江电站选用的厂房顶溢流方案,在今天也是少见的成功设计。

当年参加新安江电站设计的华东勘测设计院老专家回忆,潘家铮的理论功底十分深厚。为培养和指导年轻设计人员,他编印了《水工结构应力分析丛书》《重力坝的设计与计算》《重力坝的弹性理论计算》等专著。这些书成为常用工具书,对提高我国重力坝和水工结构设计水平也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流体力学与气体动力学相通,当年远在西北从事导弹、火箭和航天研究的科研人员,也常常拜访潘家铮,请教相关问题。

潘家铮(左一)与工程设计专家在新安江水电站施工总布体置示意图前合影。


两难

潘家铮在回忆录《春梦秋云录》写道:50年代的效率是惊人的。1958年月2月18日(大年初一),工地举行大坝浇捣典礼,并由浙江省和新安江水力发电工程局领导浇下第一车混凝土。会后人心激荡,各条战线上捷报飞传。

那时也是一个好高骛远的时代。而面对施工质量问题,潘家铮毫不退让。他软磨硬顶,征集专家建议,执行上级决定,报告写了一篇又一篇……

但是,还是出问题了。拦河坝第16坝段使用火山灰水泥,混凝土质量不过关,浇好的坝体又挖除重来;为赶进度,二期围堰堰顶高程从40米降至36.5米,入汛后,洪水漫过围堰及施工中的坝段,打乱了左岸先装机发电的总体部署……

1959年4月9日,周恩来总理亲临工地,拨正航向。


告别

1960年4月20日,在新安江电站投产发电前两天,潘家铮离开了工地。回头凝望那巍然矗立、固若金汤的拦河大坝,他内心百感交集,但也由衷地欣慰。

然而,真正的告别还在5年后。1962年,潘家铮承担了"填平补齐"的设计任务。1965年4月,他在清理最后一批尾工项目时接到调令,从此告别相依8年的新安江,奔赴万里之外、荒凉原始的雅砻江。

车子驶过紫金滩时,潘家铮回头望了一眼新安江大坝,潸然泪下。


之后,新安江水电站工程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潘家铮多次对新安江大坝进行安全定期检查,均鉴定为正常坝。


1975年9月,潘家铮(左一)参加新安江电站大坝鉴定会议合影。


2010年4月,在新安江电站发电50周年之际,潘家铮专门为电站题诗一首:

往事依稀五十年,纵然非梦也如烟,

水围万壑湖疑镜,波印千峰景似仙。

平息洪涛功在世,调和电网责加肩。

江山代有英雄出,再建新勋待后贤。


链接

新安江水电站是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电站总装机容量66.25万千瓦(后增容至85万千瓦),总库容216亿立方米。新安江水库目前仍为我国华东地区最大水库。电站在设计中大胆采用拉板式大流量溢流厂房等先进技术,为当时世界最大的溢流厂房。建设中,潘家铮创造性地将原设计的实体重力坝改为宽缝重力坝,首创抽排理论降低坝基扬压力,为提前发电奠定基础。


江河之子潘家铮

潘家铮先后参加和主持过黄坛口、流溪河、东方、新安江、富春江、乌溪江、锦屏、磨房沟等大中型水电站的设计工作,参加乌江渡、龚嘴、葛洲坝、凤滩、陈村等工程的审查研究工作,指导龙羊峡、东江、岩滩、二滩、小湾、龙滩、三峡等大型水电工程的设计工作,并在任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期间,实现丹江口水电站加固加高和水库扩容。

截至2012年7月潘家铮同志逝世,我国总库容超过200亿立方米的水电站共有5座,依次为三峡、丹江口、龙滩、龙羊峡和新安江电站,每个都凝聚了潘家铮的心血和汗水。他殚精竭虑、励精图治,为我国的水电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被誉为江河之子。

(新安江电厂 帅以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