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华北电力大学檀勤良在水力发电与扶贫攻坚科普论坛上的致辞
2019/5/23 10:51:07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本网讯  5月23日,在2019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主办、华北电力大学承办、北京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协办的“水力发电与扶贫攻坚”科普论坛在华北电力大学主楼召开。中国科学院陈祖煜院士,清华大学王兆印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亦楠研究员,水电学会张博庭副秘书长,华北电力大学檀勤良副校长、苑英科院长、丁晓雯教授和姚建平教授等领导专家致辞、专题报告或交流发言。10余家主流媒体与会交流和宣传报道。

    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檀勤良致欢迎词。

檀勤良:

尊敬的陈祖煜院士、张博庭秘书长,各位嘉宾:

    欢迎大家来到华北电力大学,参加水力发电与扶贫攻坚科普论坛,这是2019年全国科技周----院士进校园科普活动的一项重量级活动,这是华北电力大学第二次承办这类活动。感谢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对华北电力大学的信任和支持,我代表学校对本次活动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精准扶贫,技术先行。贫困地区因缺技术致贫的贫困群众占比较大,如何高质量实现贫困群众如期脱贫致富,开展精准扶贫行动,需要技术先行,产业技术扶贫是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一条路径。

华北电力大学作为能源电力类行业特色型大学,拥有相对完善的学科体系、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相对固定的研究领域、较为前沿的研究成果、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服务,在技术精准扶贫中可以更好的发挥应有作用。近十年来,华北电力大学充分发挥能源学科优势,以能源扶贫为特色,以精准识贫和精准问贫为基础,重点关注能源贫困地区的状况,以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驻村扶贫等多种模式开展精准治贫工程,动员全校师生,链接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扶贫,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华电品牌效应的扶贫模式。

在技术扶贫方面,华北电力大学开展了以“绿色电力”为主体的大学生新能源科技教育精准扶贫服务系列活动。自2009年以来,通过“把绿色电力送到雪域高原”、“绿色电力照亮长征路”、“绿色电力照亮丝绸之路”和“绿色电力助力一带一路”四项精准扶贫工程,华电的一届又一届学生接力走过了西藏、青海、新疆、陕西、内蒙古、湖南、湖北、江西、云南等省份,“送设备、送人才、送服务”三位一体,在实地调研基础上,设计了精准扶贫方案,创新了扶贫模式,已解决5000多名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群众的“用电难”和近5万户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

“把绿色电力送到雪域高原”项目实施以来,从2010年为西藏拉孜县53户无电居民安装太阳能照明设备开始,3年时间里组织了100余名学生先后4次进藏,于2011年彻底解决了西藏日喀则地区拉孜县节村89户无电农户的照明用电问题,圆了节村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电灯梦、电视梦。2010年5月,教育部第84期简报以《华北电力大学实施“把绿色电力送到雪域高原”大学生赴藏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贫服务行动》为题进行了报道,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批示指出:“华北电力大学服务扶贫活动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既发挥了学校的优势,又符合当地的需要”。“把绿色电力送到雪域高原”项目成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先进典范,获得全国第十二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13年5月项目获批全国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项目。2014年6月,国家信访局回信肯定。2014年9月,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回信肯定。2014年10月,“绿色电力”公益项目获得第14届创行世界杯总决赛全球总冠军。

2014年,学校发起“绿色电力照亮长征路”西部无电区能源解困试点项目。在江西兴国县,学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齐分村建设了15座3千瓦的“户用并网光伏电站”,实现了光伏系统独立供电。村民在满足自用并余电上网,一座“户用并网光伏电站”可连续工作25年,每年为每户居民带来近3000元收益,每户居民因此可增收7万余元。2014年,该项目获批民政部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示范项目,获得了民政部中央财政支持资金60万元,地方财政支持资金70万元,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支持资金30万元,总投资160万元,以解决新疆、内蒙古等老少边穷地区用电问题,促使全社会关注无电地区并探索能源解困思路,将“绿色电力”行动向更高、更广层面推进。其中由学校学生自主研发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使内蒙古当地农牧民现可用电量从原来的每日0.18度增加到每日6度,提高了33倍,年收入增长了4900美元。

2015年,该项目又被民政部选为2015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示范项目,获得120万元经费支持,社会筹集资金140余万元。志愿者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2师104团二牧场的农民群众捐赠安装了129套户用便携式太阳能发电设备,为内蒙古试点地区安装了价值50万元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设备,有效改善了当地能源利用现状。在河北阜平县黑崖沟村建设了175千瓦的光伏养老爱心电站。电站运行以来,每天发电量约800千瓦时,每千瓦时电价为1.18元,光伏养老爱心电站每年发电量约为30万千瓦时,每年可获得爱心养老金36万元,基本解决了黑崖沟村的养老问题。 2017年黑崖沟村完成扶贫项目申报,委托保定爱迪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山坡上修建了300千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每年部分收益发放贫困户,部分作为企业利润,实现了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华北电力大学加强产学研结合力度,着力创新技术精准扶贫的商业模式。华北电力大学联合河南金冠电气公司,开发了光伏扶贫中的技术和运维控制系统,通过联合调研,与南阳市政府、河南金冠电气公司探索形成了光伏扶贫的“政府+金融+企业+贫困户”的四方共赢扶贫模式。2016年至今,河南金冠电气公司运用该模式在南阳市内乡县、淅川县、社旗县、南召县、镇平县等扶贫工作重点县建设扶贫电站2029个,装机容量逾272兆瓦,覆盖超过4.88万户贫困户,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每户收益3000元,连续20年预计可为贫困户累计带来超过29亿元的收益。

同志们,技术推广首先需要技术科普,本次院士进校园科普活动,将高大尚的水力发电技术与扶贫攻坚项目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向大家展示水电技术在精准扶贫攻坚中的作用,是一种精准扶贫的崭新尝试,是精准扶贫工作拓展的的一种有效方式,必将在精准扶贫工作方面发挥有效的作用。

预祝本次科普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