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魏祖强:大山深处的水电科研人
2020/1/11 15:42:07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大山深处的水电科研人

 

金沙江,这是一条急湍浪涌的浩荡大河,它奔腾于巍峨险峻的群山之中。乌东德,正是镶嵌在这条大河上的耀眼明珠。当地苗族人称这里是“云雾缭绕的地方”,彝族人称之为“五谷丰登的坪子”。如今,这个寄托当地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地方正在建造一座世界级的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

乌东德水电站作为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建设的首座千万千瓦级巨型水电站,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促进长江大保护的重大基础性工程。它是金沙江水电基地下游河段四个水电梯级的第一梯级,最大坝高270米,总库容74.08亿立方米,安装有12台单机容量8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容量1020万千瓦。电站计划于20207月下闸蓄水、8月首台机组发电,202112月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第四、世界第七大水电站。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共承担了乌东德工程75%以上的施工任务。在施工过程中,共创造出了6项世界第一、5项首次的记录。在这些记录的背后,离不开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乌东德施工局科技团队的努力。

力劈莽山开天地

2014年,大坝工程启动开挖,乌东德施工局一支钻爆团队浩浩荡荡进场,拿着钻机开始与群山共舞。2016年,大坝坝肩开挖圆满结束。风云变幻,江水激流而下,山也换了面貌。

以陈万川为队长的葛洲坝施工局钻爆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青春活力是他们的形象,技术精湛、吃苦耐劳是他们的招牌,在他的带领下,青年团队活跃在整个大坝边坡上,屡屡出色地完成施工任务。

2015年5月,坝肩槽启动开挖,201612月坝肩槽开挖完成。270米的开挖高度,左右两岸共60个爆破梯段,历时五百多天的持久战,陈万川的钻爆队一层一层精细开挖,最终确保了坝肩槽高质量验收通过。

乌东德施工局坝肩槽钻爆负责人刘建国说:“我们月最多爆破达55万方,坝肩槽的开挖是钻爆队的重点工作,钻爆队按照施工局指挥部署,确保一切资源以坝肩槽开挖为先。”坝肩槽是整个大坝工程开挖重点部位,其开挖质量关系着大后期坝混凝土浇筑质量。因此,坝肩槽自然成了陈万川的“心头刺”。

施工局大坝项目部要求严格按照13天或者14天下挖一层,一百多个爆破孔钻孔往往需要一周时间。“预裂样架搭设禁止弯弯曲曲,钻机架设要稳固,工作面不平整,要想方设法整平,切勿敷衍了事”,每一炮开始前,队长都要反复叮嘱兄弟们。造孔过程中,要经过“三定五校”反复核准倾斜角和方位角。“这个角度是质检人员用先进设备测量,精准度达到了0.1度”。

每一项工序完成后,除了队长亲自把关后,还要经过多方验收通过,方可进行下一项工序。为了确保坝肩槽质量,乌东德施工局固定钻爆队作业人员,每个钻工负责一台钻机,左岸和右岸错开开挖时间,并多次组织预裂队兄弟们参加培训学习。

爆破技术指导郭飞高说:“每一炮的爆破参数都不一样,每一层都是全新的开始。”

2016年8月,国家能源质量监督总站专家组莅临乌东德检查,看着平整而又光洁的坝肩槽切面,专家组们震撼的同时止不住赞扬道:“乌东德工程坝肩槽的开挖质量显然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内同类电站的施工质量水平。”

金沙江畔的混凝土“巨匠”

赵贤安身材高大,声音洪亮,行走如风,麻利中透露出精明与干练。在乌东德水电站,赵贤安是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明星”。但这位上过央视的湖北省首席技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却是一个十分低调的人,在他身上,不仅有老一代葛洲坝人坚忍的意志和扎实的作风,更洋溢着新一代葛洲坝人刻苦钻研、争创一流的崭新精神风貌。

作为乌东德施工局混凝土工程处副经理,赵贤安是地厂、泄洪、大坝三个标段混凝土浇筑质量卫士。“混凝土质量关乎大坝工程的命脉,一定要从细节完善,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一直以来,他严格要求自己和下属员工,连工区的农民工兄弟都打趣他说,“赵经理,我看您厨师出身的吧,您都可以在混凝土上雕花啦!”

赵贤安面对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可谓是个“痴人”。混凝土是大坝的躯体,浇筑工艺水平事关整个工程质量,事关百年大计。赵贤安深知,能操振动棒容易,但要把混凝土浇好不容易,要浇成内实外光的精品工程更不容易。从干浇筑工那天起,他就立志当一名技术一流的岗位能手。在十多年的浇筑生涯里,他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勤于总结,在借鉴前辈好的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路改进工艺,并将其条理化、系统化,形成具有指导性的内部工法,化解了许多施工难题,取得了可喜成果。

针对混凝土浇筑质量,赵贤安总结出“五控制、五及时”操作法——控制复振时间、控制复振方向、控制振捣棒插入角度、控制振捣棒与模板的间距、控制复振振捣棒型号;及时分散骨料、及时排除积水、及时跟进振捣、及时收面护理、及时考核点评。针对收仓面质量控制,总结出了“32字要诀”。即:分散骨料、排干积水、振下浮石、按线收仓、抹平脚印、专人看守、及时养护、严禁占压。这些源于实践的土工法,在三峡三期工程乃至向家坝工程混凝土浇筑中屡试不爽,也让他成为了施工生产一线的“土专家”。

“我得先成就它,它才能成就我。”是赵贤安的名言,正是靠着自己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的这股子痴劲儿,才有了如今的混凝土浇筑专家赵贤安。

2016年10月,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贤安命名的“赵贤安创新工作室”在乌东德水电站正式成立。近年来,“赵贤安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们始终活跃在乌东德工地一线,可以说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截至201812月,在工作室的引领推动下,葛洲坝集团乌东德施工局共获得国家授权专利85项、工法31项、科技进步奖58项、其它科技成果4项和31项省部级及以上的QC成果荣誉。

活跃在乌东德建设一线的金结专家

2017年的某天,下午三点一刻,葛洲坝金属结构加工厂,细雨迷蒙。

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师傅正在指导工人进行锥管焊接和打磨作业。上了年纪的眼镜透出一层薄薄的水雾,火红的工装衬托出他挺拔的脊梁,谆谆教导和专注的神情感染了一众同事驻足观摩。

张耀华,乌东德施工局总工程师,主要负责机电设备管理和金结施工管理工作。

从新村营地生活区、到金坪子金属结构加工厂、再到施工一线的地下厂房,张耀华早已习惯了这三点一线的忙碌常态。当问起缘由,他谦虚地笑笑,“我从年青时就干水电这行了,金结施工和技术设备这方面是水电站建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工人们总是很忙碌,我也不能闲着啊!”

乌东德水电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机电金结工作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不仅涉及施工期砂石系统、拌和系统、缆机平台、门塔机、胎带机等现场大型施工设备的安装布置,还包含水轮发电机组、引水压力钢管、闸门、启闭机等永久设备的制造和安装。庞大的工程总量和复杂的施工工艺需要高水平的创新和先进技术作支撑,乌东德施工局面临的挑战不可谓不大。

在提升机电金结加工水平和现场的施工效率上,张耀华与同事们创新引用组圆台车进行压力钢管的“立式组圆”,占用的施工场地大大缩小,从而减少了洞室开挖量和混凝土回填量,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履约。最值得张耀华自豪的是,在与科研小组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乌东德施工局克服了高强度钢材的焊接技术等难题,大规模使用80公斤等级的高强度钢进行压力钢管的蜗壳制造,这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

2015年加入乌东德工程建设以来,张耀华身体力行,始终走在施工一线。带头研究机械图纸、牵头设计施工方案、指导工人现场施工,他与工区的小伙子们比毅力、赛体能,一次又一次完成了预定施工目标,极大鼓舞了员工们的士气和干劲,为乌东德工程实现一个又一个工程节点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谈及目前的施工形势时,张耀华神情严肃,“乌东德工程在2017年进入了首个机电金结安装高峰,大坝、地厂、泄洪三个标段的施工任务更加繁重,施工难度更大,技术要求更严,由不得我们有丝毫马虎大意。”

据现场同事讲,张耀华总工今年已经58岁高龄,最迟在2020年就会退休,但他工作的那股劲头却没有消退。“从葛洲坝水利枢纽、三峡工程到向家坝水电站、再到如今的乌东德工程,我在水电这行干了有大半辈子。希望在乌东德水电站能够站好最后一班岗,为自己的水电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显然,张耀华是一个富有魅力和感染力的人。他把“干一行,爱一行”当做人生的座右铭,用几十年如一日的方式坚守着初心,用一言一行践行着理想信念,并期待职业生涯最终的圆满。

下午5点半,迷蒙的天空拨云见日,乌东德云山雾罩,宛若仙境。张耀华又要启程去地下厂房督导工人施工了,车子渐行渐远,逐渐消失在灿烂的夕阳之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当前,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建设已进入决胜攻坚阶段,大山深处的葛洲坝科研人始终在上下求索,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以不懈奋斗书写新时代华章,为将乌东德水电站打造成为新时代的大国重器而不懈奋斗,为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魏祖强,出生年月:1994.08

单位: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乌东德施工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