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敢于维护社会共公利益教授决非“泼妇”
2009/2/26 9:48:29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www.hydropower.org.cn   日期:2009-02-26
 

作者:改编

对于最近媒体关注的环保记者维权一案,看到一位陈家沛网友写的《教授何必将自己变成泼妇》的文章,觉得似乎有一定的道理。这种看法可能代表了相当多的网民的意见。因为,媒体新闻记者的报道内容,很容易就把公众引导到这种思路上来了。然而,很多长期关注科学与伪科学,环保与伪环保斗争的网友,对此事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很多人曾给写博客的被告张教授打电话、发邮件,表示支持和鼓励。为什么网友之间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原因在于大家对事件的了解深度不一样。

一般的网友,不太了解情况,看到记者具有倾向性的报道,自然会有陈家沛网友那样的看法。但是,了解了整件事情历史的网友,不会被记者的新闻宣传所误导,所以,才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这就是新闻记者能通过选择性的报道,控制舆论的优势。

首先,章轲认为教授文章的是谩骂,很多人认为不是谩骂,而是调侃式的揭露和批评。当然,为了让公众支持造谣记者,报道该事件的记者故意没有发表本来就很短的《社会不需要无知无耻的绿色人物》的全文,而只是摘录了一些原告起诉书中并不准确的内容。这就很容易让读者浮想联翩。而事实上这篇揭露造谣记者的博客短文,当年不仅没有被当成一篇谩骂别人的博客文章,而且,还被认为这是博主对社会高度负责、并且特别适合博客这种媒体传播的调侃式风格的好文章。同时该文章还曾得到了一些网站的推荐和转载。所以,建议对此事关注的网友,不妨先去读几篇有关该教授与伪环保争论的文章,了解更多的细节再发表议论。

从字面上看,陈家沛的网文说得都非常有道理,他说“鲁迅先生早就说过“恐吓和辱骂决不是战斗。”面对章珂的一篇评论文章,张教授是不是认为有必要进行战斗?就算有那必要,也不应该是如此的战斗法,有理不在声高,用你的专业知识,说出你的高见,让姓章的哑口无言,无地自容,再不敢信口开河,那才是本事,才是战斗的起码方法,而只顾自己说起来痛快,说出许多跟文章根本不沾边的确带有有侮辱人性质的话,不仅对人造成伤害,也跟一个堂堂大学教授起码的身份与修养太不相称,那就不仅是不尊重别人,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实在有些让人觉得遗憾。”

不过,陈家沛网友把那些伪环保记者想得太善良了,而且还忽视了一个现实,那就是造谣记者有着常人所没有的话语权,而我们学者并没有公共话语权。对那些伪环保造谣的记者,张教授开始的做法,也曾经和陈家沛网友设想的一样,想“用你的专业知识,说出你的高见,让姓章的哑口无言,无地自容,再不敢信口开河”。但是结果如何呢?经常是发给他们的反驳稿件石沉大海;撰写的文章无人问津。把这些学术观点发表到学术刊物上去吧,一方面受众面极为有限,这些浅显的道理学术界同行觉得没有什么价值。另一方面学术期刊的出版周期,远远不能和新闻媒体对等。等到公众看到你揭露、批驳错误的观点文章,谣言早已经对不上号了。例如,在有关怒江开发的问题上,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很多专业人员的声音根本就无法在社会上发出来。最后形成全国甚至全世界都被伪环保记者编造的谣言所欺骗的悲惨教训。

现实教育了我们的教授和知识分子必须要改变对“有理不在声高”的看法。具体的理由请参看张教授的另一篇搏客文章《揭露、批判伪环保 有理也要声高》。看过之后,也许陈家沛网友也会像那些了解、支持张教授的网友一样了。现在,陈网友强调鲁迅的话“恐吓和辱骂决不是战斗。”,这说明陈网友可能还不太了解张教授文章的具体内容。也可能是对贬义形容词的应用存在认识误区。文章中具有一些贬义的形容词,绝不能就说是“恐吓和辱骂”。张教授的文章中所有的贬义形容词,不过都是在指责绿色人物的“无知和无耻”。难道“无知无耻”这个词不能用吗?我看未必。不但能用,而且有的时候还非要用它不可。特别是在揭发些恶意造谣的假新闻的时候,不用它反倒难以准确的表达意思。2008年4月16日,人民日报的中国政府网页上,用醒目的大标题说《CNN主持人毒言辱华,无知还是无耻?》,我们能不能说中国政府也是在“恐吓和辱骂”CNN的主持人呢?

除此之外,博客的传播特点与常规媒体有很大的不同。在揭露阴暗面的调侃文章中使用某些像无知无耻这一类的立场鲜明词汇,更容易吸引读者的阅读。张教授的《社会不需要无知无耻的绿色人物》仅仅是博客文章,而不是正式发表在刊物和网站的文章。必须要具有博客文章的特点。这也是我们没有话语权的学者,为了增加宣传的效果对抗造谣记者的无奈之举。同样的问题,张教授还写过一篇《追问:2007绿色人物评选的结果讽刺了谁?》文章发表在一些网站上。那篇在网站上正式发表的文章,虽然同样还是谴责了造谣记者的无知和无耻,但是,由于不具有调侃的风格,别人似乎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然而,就揭露谣言宣传的实际效果来看,博客上的调侃文章的效果甚至要比正常网站发出的正常文章还要大得多。

这就是博客的魅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再要坚持,公众应该有权在博客上发表一些调侃性文章的根本原因。因为这是现代网络技术赋予我们民众抗衡“无冕之王”利用特权造谣惑众的最有效方式。同时,我们大家也不要低估了广大网民和网络管理员的水平,真正“出口成脏”撒泼辱骂的博客,不仅会受到管理员的限制,而且就是发出来也会使作者自取其辱。然而,张教授的《社会不需要无知无耻的绿色人物》一文,根本就不是侮辱谩骂的文章,而是用调侃防方式揭露造谣者的好作品,所以,才会得到一些网民的喜欢,所以,才会被传播,所以,造谣者才会害怕。

关于《社会不需要无知无耻的绿色人物》中的最后一句“难道我们中国的环保事业,还真是要成为弱智人成名的事业?”,是有具体前因所指的。只有关注张教授的作品的人才知道这是什么含义。现在,如果大家想知道这句话是不是在辱骂人,就请大家先去看看《总统与女村长》这篇文章。

总之,我们觉得现在的大学教授和知识分子已经不能仅仅拘泥“出口成章、温文尔雅”的做人了。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让当代的伪科学、伪环保骗子们已经越来越猖獗,例如近来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很多情况下恐怕只有教授和知识分子出来说话,才能揭露骗局。我们当然非常希望自己总是能“出口成章、温文尔雅”的揭露骗子。但是,当“出口成章、温文尔雅”的揭露骗局,已经明显不能起作用的时候,你是继续要坚持你的“出口成章、温文尔雅”的教授形象呢,还是以本着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向公众传播科学真理呢?每个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但是,有一点非常明确,敢于维护社会共公利益教授不仅不是什么“泼妇”,而且还是科学的脊梁。

附有关张教授参考文章网址:

1《揭露、批判伪环保 有理也要声高》

http://xys.xlogit.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6/nujiang87.txt

2《追问:2007绿色人物评选的结果讽刺了谁?》

http://www.blogchina.com/20080214475187.html

3《总统与女村长》http://www.blogchina.com/20060322129812.html

教授何必将自己变成泼妇

http://www.tianshannet.com 天山网 2009年02月25日 11:25:16

大学教授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虽一定是一出口“子曰、诗云”,但毕竟是出口成章、温文尔雅的人,但有时我们所遇到的教授却是出口成脏,难道如今的一些教授已经要以泼妇为师了吗?

因对《第一财经日报》北京分社记者章轲发表的一篇文章不认同,身为教授的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在自己的博客内发文,称章轲为“科盲”、“残废”、“无知无耻”。因此,张博庭被章轲以名誉权受侵犯为由起诉。昨天,宣武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张博庭亲自到庭否认侵权,拒绝道歉。(《京华时报》2月24日)

张教授被人告上法庭是因为,2007年12月20日,章珂在《第一财经日报》评论版上发表了《水电开发该降温了》一文。4天后,章珂发现张博庭在博客上发表了《社会不需要无知无耻的绿色人物》一文,其中有7处对他进行人身攻击,使用了“无知无耻”等字眼来形容他。“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章珂是否有必要将张教授告上法庭,那不是笔者关心的问题。也不管张教授写那篇博客的目的是否如他所说“是想表达对绿色人物评选的担忧”;也无论章文是否“混淆了水资源开发和水电开发的概念,有很大的逻辑问题”。只就张教授在博文中所用的文字,比如“一看他的经历就是那种数理化打死也学不会,靠死记硬背考上文科大学的‘残废’、 “现在这种脑子不好使,胆子非常大的活宝,靠恬不知耻的胡说八道,居然还真是容易成名。就这样一个可怜的糊涂虫,还能当选所谓的绿色人物。”、“真是有点无知者无畏、恬不知耻的味道。”、“非要靠这样一个连眼神都不好使的科盲出来卖弄?”、“难道我们中国的环保事业,还真是要为弱智人成名的事业?”之类,就让人觉得张教授在行文时实在有点出格。章珂的文章里有什么地方犯了大逆不道的罪过,会惹得张教授如此不顾惜自己的形象而破口大骂,根本不怕人们以为读的不是一个堂堂大学教授的话,而是一个泼妇的话?就算章文再无知、再离谱,你要好好给他上堂课,教训教训他,也不能如此不考虑措辞吧?教授是要经常给学生上课的,张教授竟如此眼里容不下沙子,那么在课堂上要被如今调皮的学生激怒是太容易了,在那个时候,也是如此,没有骂不出,只有想不到?

鲁迅先生早就说过“恐吓和辱骂决不是战斗。”面对章珂的一篇评论文章,张教授是不是认为有必要进行战斗?就算有那必要,也不应该是如此的战斗法,有理不在声高,用你的专业知识,说出你的高见,让姓章的哑口无言,无地自容,再不敢信口开河,那才是本事,才是战斗的起码方法,而只顾自己说起来痛快,说出许多跟文章根本不沾边的确带有有侮辱人性质的话,不仅对人造成伤害,也跟一个堂堂大学教授起码的身份与修养太不相称,那就不仅是不尊重别人,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实在有些让人觉得遗憾。作者:陈家沛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