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两江洪水夹击,山城何以“零伤亡”?
2020/8/27 6:17:12    新闻来源:中国水利网

原标题:防汛直击 | 两江洪水夹击,山城何以“零伤亡”?

□中国水利报记者 赵学儒

朝天门洪水 赵学儒 摄

“洪崖洞无洞,朝天门无门,南滨路无路”。这是重庆今年遭遇罕见大洪水的真实写照。

8月16日嘉陵江形成2020年第2号洪水,8月17日长江形成2020年第5号洪水,两江在朝天门汇流,犹如两条路上的车辆并道,迅速形成“拥挤”“顶托”,对重庆主城等区域构成威胁。8月20日4时,长江寸滩站出现最大流量74600立方米每秒。8时15分,寸滩出现洪峰水位191.62米,超过保证水位8.12米。

长江重庆段寸滩站 赵学儒 摄

“我从小在这块儿长大,就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洪水!”已经退休的市民老刘说。

最大洪峰过后,大洪水开始回落。其间,重庆市及时、平稳、有序、安全转移受威胁区群众25万余人。

“并道夹击”压力下的重庆,是如何成功将长江5号、嘉陵江2号洪水“迎来送往”,实现人员“零伤亡”的?

预报精准,防御才能有的放矢

朝天门洪水 赵学儒 摄

“'长江2020年第5号洪水'预报的高时效和高精度是气象水文高度耦合的最好体现。”长江委水文上游局副局长兼总工肖忠说。

8月12日之后,四川盆地连续强降雨。(上接第一版)13日,长江委水文上游局根据未来降雨和前期水雨情进行初步预报,预计长江上游干流控制站寸滩站洪峰流量将达 50000立方米每秒以上。此时距离“长江2020年第5号洪水”洪峰出现尚有 7天时间。

预报信息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及时传递给重庆市防办、市水利局等相关部门,为水库调度、应急转移及防洪抢险赢得时间。

长江上游降雨强度逐渐加强。8月16日,经综合分析,长江委水文上游局第一次发布正式预报:嘉陵江北碚站18日凌晨将出现 300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19日上午,长江干流寸滩站将出现 600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

伴随上游降雨逐日加强,溪洛渡、向家坝、亭子口、三峡等水库根据重庆防洪需求不断调整防洪调度方式。嘉陵江北碚、磁器口等水文站,长江朱沱、菜园坝、寸滩等水文站洪水预报成果全程滚动发布,最终各站点峰现时间及洪峰水位实测值均在预报数值范围内。

“根据提前15小时发出的最后一次预报提示,长江寸滩水文站将在20日上午出现洪峰流量 75000立方米每秒,水位超保证水位 8米~9米。实际在20日8时15分出现了洪峰水位,超保证水位 8.12米,报汛最大流量 74600立方米每秒,预报流量误差不到1%。”长江委水文上游局水情预报室主任汤成友说。

同样担起应急监测任务的,还有重庆市水利局水文监测总站。8月16日,新一轮涪江过境洪水袭来,渝北中心应急监测队第一时间赶赴铜梁区安居镇,并将一线情况迅速告知后方技术组,综合研判得出本次洪水预转移区域高程可能达 221米。

水位持续上涨,技术专家再次展开讨论,对安居水位的预测值作进一步精细分析,最终给出洪峰水位将比2018年高0.5米~1米的结论。18日21时许,涪江安居段出现洪峰水位 220.43米,虽然超过保证水位 2.93米,但仍控制在预转移路线的高程之下。

“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做好周边省、重庆市和各区县间的水情信息共享,水利、气象等部门密切关注,加密会商研判,强化监测预警,为科学决策和转移避险提供了依据。”重庆市水利局水文与防御处处长宋刚勇介绍。

调度科学,工程才能发挥作用

8月21日,朝天门洪水缓落 赵学儒 摄

在长江主要电站分布图上,重庆上游分布着雅砻江的锦屏一级、二滩,金沙江的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嘉陵江的亭子口、草街,重庆以下有长江三峡等大型电站。这些兼具发电和防洪功能的电站,解答着“拦”和“泄”的命题。

水利部高度重视长江上游洪水防御工作。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鄂竟平要求加强监测预报预警,科学调度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水库群,统筹库区和下游防洪安全,最大程度发挥防洪减灾效益。副部长叶建春主持召开会商会,分析研判长江上游雨情、水情,研究部署三峡水库及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工作。

8月19日9时,水利部将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及时向重庆市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库区排查和人员转移避险工作,并向重庆市派出工作组协助指导长江干流沿线及三峡库区洪水防御工作。长江委统筹考虑减轻下游防洪压力,控制三峡水库最大下泄流量 4940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 34.1%;同时,进一步挖掘雅砻江锦屏一级、二滩,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等流域梯级水库群潜力,全力拦蓄洪水,减轻四川、重庆沿江地区防洪压力。

早在8月18日14时,重庆市已将水旱灾害防御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Ⅰ级。

重庆市水利局高工田伟介绍,8月12日—19日,市水利局向长江委发出4次调度请示,长江委和重庆市水利局共发布水利工程调动令21期。嘉陵江亭子口水库8月16日连续8小时维持 13000立方米每秒出库;长江向家坝水库出库流量从 6300立方米每秒降至 4000立方米每秒,溪洛渡水库配合;三峡水库8月19日20时出库流量从 42000立方米每秒增至 46000立方米每秒,并视情况适时调整,嘉陵江草街水库等也适时加入联合调度。

据田伟估算,水库群联调拦蓄洪水超 50亿立方米,重庆中心城区洪峰水位降低 2米以上。若未开展流域间和跨省市水库群的联合调度,重庆本次过境洪水极可能大大超过长江1981年特大洪水,淹没面积将成圆周型扩大,淹没损失将成倍增加,转移人口至少增加 10万人。

各方同心,人员才能“零伤亡”

8月21日,朝天门洪水缓落 赵学儒 摄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重庆市防御这次历史罕见的大洪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现场检查、视频调度洪峰过境应对工作。

8月18日,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现场检查长江5号洪水、嘉陵江2号洪水过境重庆的防汛工作。8月19日,市委书记陈敏尔再次深入现场检查。重庆市还建立了市领导包区县、区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等4级分片包干防汛救灾责任体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落实汛期24小时双值班制度。各区县组织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19日清晨,水利部派出工作组赶赴重庆,协助指导洪水防御工作。

“重庆市水利局压实水早灾害防御责任,局主要负责人先后多次会商研判,层层传导压力,细化工作落实。”宋刚勇说。

据他介绍,重庆市水利局根据流域超标洪水防御预案、洪水风险图等已有成果计算洪水频率,按照最不利情况划定影响区域,并由局负责人率队先后派出16个专家工作组赶赴防洪重点区域提供技术支撑,将市级调度结果和现场调度实情有机结合,指导潼南、铜梁、合川等区县积极应对。

每一个党支部都是一个战斗堡垒。重庆市水利局水文防御处党支部、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党支部、市水文监测总站党总支……或冲在一线,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或坚守阵地,密切监测。

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水文防御处二级巡视员孙金平,坚守合川防汛抢险一线10天,在水位漫过宿舍楼近1米的情况下,与当地区委领导以及当地党员干部一道,靠前指挥协调,以过硬的防汛抢险专业知识换得合川沿江群众的安全撤离,最大限度降低百姓财产损失,确保人员“零伤亡”。

水文监测总站副站长邱鹏,做完手术身体还未完全恢复,便赶到水情值班室调度值守,并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为群众作水情解读。

…………

在这次防御大洪水过程中,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宋刚勇说:“必须是全局一盘棋,缺了谁都不行!大家勠力同心,最终实现'零伤亡'。”

短板补齐,才能更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朝天门洪水回落 赵学儒 摄

“水利工程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关键时刻,水利专家就要拿出最优技术方案供领导决策,保证群众生命财产不受损失!”说这话时,田伟已蹲守铜梁区安居镇3天。

位于涪江与琼江交汇处的安居镇,其老码头是市级防洪薄弱点,一旦堤防失守,将威胁古镇1500余户4500余人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市水利局专家组曾提出3个洪水防御比选方案,但因上游水势不确定,决策艰难。

经咨询长江委水文上游局以及现场指挥部多次会商后,最终选定优先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方案。

8月20日,涪江安居河段洪水位退至警戒水位以下,安居堤防安然无恙。

经历大洪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城市防灾减灾的短板。这次铜梁区安居镇遭遇洪水严重威胁,原因是区域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被最高峰水位达20年一遇的洪水“恶搞”。另外,一些信息化设施配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如此大的洪水面前,数据自动采集和传输仍然需要人工校正、复核,影响了传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针对此类问题,田伟坦言:“首先是监测预警能力有待加强。在山洪预警方面,重庆市采集信息主要以人工为主,导致采集不够及时、准确,监测预警能力相对较弱。目前,市级层面在大江大河各监测点和山洪灾害点均未安装监控摄像头,不能实现实时监控、智能预警。其次是防汛工程建设滞后。虽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2万处,但綦江、涪江等重要河流在重庆市境内没有防洪控制性工程,中小河流缺乏具有蓄洪调峰能力的水利工程,部分县级城市、大多乡镇防洪未达标。”

与此同时,田伟还提出“跨省联合调度机制有待完善”“中小河流洪水防御方案缺口大”等短板。

8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重庆专程察看在建的大石桥水库时说,此次重庆遭遇罕见的强汛情,大中小水库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利工程既是安全工程,又是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既利当下,又惠长远。

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结合“十四五”规划,聚焦河流湖泊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枢纽性的重大项目。

中央领导这些话对水利工程“补短板”、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无论重庆,还是安徽,乃至全国,都是如此。

来源:中国水利报8月25日一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