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水文水资源学家王浩——四十年,走遍大江大河(自然之子)
2020/10/15 7:01:07    新闻来源:人民日报

王浩院士近照。   中国水科院供图

核心阅读

参与南水北调研究、论证和规划,多次远赴西部开展水资源规划,呼吁建设“海绵城市”解决城市内涝问题……40年来,王浩院士一直在和水打交道,足迹几乎遍布中国各大江河湖泊。

中国水科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上,永定河引水渠由此经过。不远处的小区里,就是水文水资源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的家。

虽然从自家小区到办公室只有几百米,王浩还是在办公室放了一张折叠床。“困了就睡觉,醒了就做事,吃饭也是就近在食堂吃一点。”谈及科研安排,王浩说,时不我待。

67岁的王浩一直在和水打交道,进入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工作,他一干就是40年,足迹几乎遍布中国各大江河湖泊。

关注“水问题”——

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哪个先上?

截至今年6月21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306亿立方米,惠及四省市6700万左右人口。这一规模宏大的调水工程,是人水和谐理念的生动实践。当年,南水北调工程启动全面论证时,王浩参与了研究、论证和规划。

“当时专家们对先上东线还是先上中线进行了讨论。”王浩回忆,“东线有利的方面在于,沿途自南到北的一系列湖泊具备调蓄能力;京杭大运河也可以适当拓宽,工程难度小、保险系数高。”

“东线的水质比不上中线,需要提水,运行费也比较高。中线的好处是覆盖面广,受益区大,缺点就是没有调蓄能力。”王浩说,“我们主张先上哪个都行,两条线并行作业,哪个先通都行,最后我们的方案被采纳,工期也只相差一年。”

看似折中的方案,其实是经过反复讨论、充分论证才得到的“解”。水文水资源研究经常要面临“两难”甚至“多难”选择。

当前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匀,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匹配,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系统退化等新老水问题叠加,极端和突发事件等“非常规水问题”也有上升趋势。这些问题症结何在?

王浩认为,不论“水问题”的表现形式如何,其原因都可归结为流域水循环所导致的失衡问题。

供给有限、需求旺盛,既要保证生产生活,又要兼顾生态平衡……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王浩系统提出“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在水利、环保、林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

摸清“水家底”——

伊犁考察,摸黑起早走800多公里

王浩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大河,其中,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当属上世纪90年代在西部做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经历。

当时,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伊犁河流域以及天山北坡17条年径流量超过1亿立方米的河流,都需要做水资源规划。

新疆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6,但水资源仅为全国总量的3%。如何帮助新疆高效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沉甸甸的责任压在了王浩肩上。1993—1995年期间,王浩每4个月才回北京一趟,剩下的时间基本上都“扎”在新疆。

“路程太远,经费又紧张,住在当地能专心研究。”王浩说得轻描淡写,但出野外着实是件苦差事。“当时伊犁没有机场,从乌鲁木齐开车过去要走800多公里,路也不好,我们早上摸黑起来,晚上也要天黑了才能到。”他回忆。

1994年10月底的一天,王浩和研究团队路过果子沟、即将进入伊犁河流域时,突遇暴风雪,道路全部被积雪覆盖。为了节省燃油,一行人硬是在车里冻了一宿,第二天中午才把车开出去。

1996—2000年,王浩继续担任西北水资源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主持西北6个省份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合理配置研究,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水资源规划基础。

有水才有生态系统,有水才能有人。西北生态脆弱区的景象深深印刻在王浩的脑海里,这也让他对生态流域建设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他认为,要解决我国的水问题,生态流域的建设和保护十分重要,“要通过一系列调控措施实现良性的水循环,使水与人类社会相适应。”

多年的科研生涯中,王浩经常一年有200多天出差在外。如今年过花甲,他仍然经常奔波在一线。“中国这么大,只有多跑跑,才能把我们的水家底摸清。”他说。

瞄准“水需求”——

研究海绵城市,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哪里有需求,就向哪个方向发力。比如,有的城市经常发生内涝,王浩就提出了以“一片天对一片地”为核心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城市水问题的本质是城市水循环的失衡,海绵城市建设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城市良性水循环,使水与人类社会相适应。”对此,王浩将海绵城市科学内涵概括为“洪涝海绵化、黑臭清洁化、雨水资源化”三个方面——通过海绵化设施降低并延缓洪峰极值,减少城市的雨洪积水;加强点源污染控制和面源污染防治,同时开展水生态修复;把雨水视为资源,尽可能把更多的雨水滞留在当地,补充生态用水和社会经济用水。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是王浩多年来一以贯之的治学原则。他提醒,要防止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搞“一刀切”,不同地域的城市应当采用不同的策略。

谈及学习水利专业的初心,王浩说:“水利是个苦专业,但既然干了这行,就要干出一番事业,个人目标要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

40年来,王浩用自己扎实的研究推动着水文水资源学科的发展。如今,他的许多学生已经成长为我国水资源科技保障的中坚力量。他们也和王浩一样,活跃在祖国的江河湖泊之畔、城市农村之间。(谷业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