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盛世安澜出峡江——三峡工程蓄水以来综合效益全面发挥
2020/11/6 7:15:29    新闻来源:三峡小微

深秋的西陵峡,江天一色,碧波万顷。依傍着这片江河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工程,迎来深具意义的一天。


2020年11月1日,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三峡工程日前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


碧波之上,一坝飞架长江两岸,以气贯长虹的“中国跨度”,穿越百年风雨,展现民族工程的铮铮脊梁,书写治水兴邦的民族期盼,见证中华民族的复兴步伐。


沧海风云,山河为证。

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提出开发三峡的设想,盼其“使舟得以逆流而行,而又可资其水力”。但在动荡年代,这一伟大计划被迫搁浅。


盛世安澜,今出峡江。


百年后,大坝傲然挺立,一江碧水东流,两岸生机无限。崛起于西陵峡三斗坪江心小岛——中堡岛上的三峡工程,已全面发挥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电工程。


既是荣耀,更是担当。


在绚烂的长江三峡文明史中,三峡工程当继续发挥综合效益,以“国之重器”之名,永载史册。

 

防洪:让浩荡长江化险为夷


退休老人李斌,在荆江大堤上开了一家古玩店。喝喝茶,练练书法,日子过得就如同门前那条大江,波澜不惊,自在安宁。


▲ 鸟瞰荆江大堤。摄影:汤伟


但盛夏时节偶尔抬头,望着江上泛起的些许浪花,他仍能想起20多年前,那场洪水带来的伤痛。


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特大洪水,地处长江险要地段的荆江,出现千军万马抗洪的壮烈场面。洪水肆虐,血吸虫病趁虚而入,李斌就将单位派发的药物,分给抗洪的官兵和百姓。“要是三峡工程修好了,配合荆江大堤防洪,一定不会这样。”


1998年的荆江之痛,仅是“阵痛”。


▲ 荆江大堤上标注有1998年最高洪水位的水泥柱。摄影:黄正平


史料记载,从汉朝开始到清朝结束的2100余年间,长江洪水平均不到十年就有一次大的泛滥。蜿蜒曲折的荆江河段,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情况更是严重。


抑洪水而天下平,驱“猛兽”令百姓宁。饱受水患滋扰的中华民族,急需在长江上建设一道防洪屏障,控制上游洪水。


三峡工程的兴建,改写了苦难的中华民族治水史。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下游交界处,紧邻防洪形势最为严峻的荆江河段,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超过长江上游已纳入联合调度的水库群防洪总库容的60%,是长江流域防洪体系中的骨干工程。


通过有效拦蓄长江上游洪水,三峡工程可保中下游地区防洪安全,尤其是能控制荆江河段95%的洪水来量,将该河段防洪能力由不足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就算遇到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配合相关分蓄洪工程的运用,也可保荆江河段防洪安全。


相似的历史,在2020年8月20日再次上演。但这一次,人与江河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


是日,2020年长江第5号洪水洪峰抵达三峡工程,峰值为75000立方米每秒,约16个小时就可灌满一个太湖,不仅超过1998年63300立方米每秒的最大洪峰,而且还刷新了三峡工程建库以来的最大洪峰纪录。


 

▲ 三峡大坝泄洪场景。摄影:黄正平


调蓄后的洪水蜿蜒而下,路过荆江,却不再激起千层浪。从李斌的店内向外望去,此时的荆江上,大型船舶往来穿行,平稳如常;老百姓漫步在大堤上,丝毫不受汛情影响。


在5号洪水过程中,三峡水库将下泄流量控制在4920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达34.4%,确保了荆江河段防洪安全。


从蓄水至2020年8月底,三峡工程累计拦洪运用61次,拦洪总量超过1800多亿立方米;2010年、2012年、2020年入库最大洪峰均超过70000立方米每秒,经过水库拦蓄,削减洪峰约40%,极大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压力。

 

发电:让绿色能源“点亮”神州


走进明亮宽阔的三峡左岸电站厂房,14台70万千瓦巨型机组的机头一字排开。尽头处,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悬挂于高墙之上,“凝视”着这群特殊的“孩子”。 


▲ 三峡左岸电站  摄影:张祖新


一种庄严肃穆,独属于这座世界上总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坐拥32台巨型机组的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是我国“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骨干电源点,是世界水电制高点,也是中国发展的新地标。


何以见得?一组数据显“山”露“水”。


在时刻迸发着强大电力生产运行核心能力的三峡电站里——


一秒钟,在线监测系统可处理75万多组运行数据。

一分钟,智能巡检机器人可完成巨型机组风洞设备的10米巡检,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

一小时,创新工作室可完成水轮机开机、空载、发电、停机全过程动态仿真模拟,仿真精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一年,电站可生产约1000亿千瓦时的清洁水电,替代3000多万吨标准煤,相当于10余万公顷的阔叶林在吸收二氧化碳。


三峡电站,拥有亲近自然的绿色,也拥有温暖寒冬的红色。


2020年初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冷风萧瑟的西陵峡畔,三峡电站一片热火朝天。


在抗疫保电的关键阶段,三峡电站持续加大电站出力。从三峡电站送往湖北、浙江、上海等省市的清洁电能达到历史同期最高值,为受电地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电力保障。


▲ 三峡枢纽工程  摄影:汤伟


三峡电站生产安全、稳定、可靠的清洁电能,光荣承担了全国两会、北京奥运会、杭州G20峰会等重要会议和活动的保电任务。2019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三峡电站向华东区域输送约34亿千瓦时清洁电能……


截至2020年8月底,三峡电站累计生产优质清洁电能超过135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亿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亿多吨,有力支持了华东、华中、广东等地区电力供应,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在优化能源结构、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实现全国电网互联互通、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航运:让风光三峡百舸争流


自屈原故里秭归溯游而上,去巫山欣赏秀丽的神女峰,再到奉节夔门去寻找诗仙足迹……一幅600多公里长的山水巨画,在开阔的川江河道中徐徐展开。


从“自古川江不夜航”到“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蓄水,改善了湖北宜昌至重庆间的川江航道通航条件,改写了长江这条世界第三大河流的水运发展史。藏于三峡库区腹地的天下奇观,也得以被更多世人欣赏。


 

 巫峡夜航  摄影:黄正平

2003年,三峡工程进入围堰挡水发电期,坝址至重庆间100多处主要滩险、46处单行控制河段、25处重载货轮需牵引段逐步消除。


2008年,三峡水库175米试验性蓄水开始后,库区长江干流回水可至重庆,长江上游航道加深扩宽,库区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由建库前的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以上,不仅万吨级船队能直达重庆,还实现了全年全线昼夜通航,长江航道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蓄水后的三峡工程,在促进航运相关产业发展、降低航运成本、提高船舶航行和作业安全度等方面亦有贡献。


数据显示,三峡库区船舶单位千瓦拖带能力,由建库前的1.5吨,提高到了目前的4至7吨,油耗明显下降。重庆地区水运直接从业人员达15万人,其中近8万人来自三峡库区,水运业及其关联产业吸纳了库区200多万劳动力。


三峡工程蓄水,不仅提升了长江航运能力,同时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巨大进步的体现。


随着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长江作为黄金水道的作用日益突显。三峡工程为那些需要快速通过,或执行紧急任务的船舶配备了现代化通道——三峡双线五级船闸和三峡升船机。


三峡船闸,是目前世界上连续级数最多、总水头最高、规模最大的内河船闸,自2003年6月试通航以来,过闸货运量快速增长,2019年达到1.46亿吨,是三峡工程蓄水前该河段最大年货运量的7倍多。与三峡船闸建设前相比,机动散货船从武汉到重庆的通航时间,可缩短约三分之一。截至2020年8月底,三峡船闸累计过闸货运量14.83亿吨,有力推动了长江经济带发展。


 船舶通过三峡船闸  摄影:邓立中

三峡升船机,是世界上技术难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升船机。其制造施工过程,推动了我国重型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发展与创新,检阅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标志着我国大型升船机的制造和建设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三峡升船机  摄影:陈臣


2019年12月27日,三峡升船机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三峡工程的最后一个单项工程圆满完成建设任务,为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创造了先决条件。

 

水资源利用:让一库碧水滋养大地


175米,一个标注历史的刻度。


2020年10月28日14时,在长江中下游枯水期到来前,三峡大坝上游面水位达到高程175米,标志着三峡工程连续11年成功实现175米试验性蓄水目标,这也是三峡工程在完成整体竣工验收,转入正常蓄水运行前,进行的最后一次试验性蓄水。


 视频摄制:陈臣  汤伟  张祖新  徐强

从防洪限制水位145米升至正常蓄水位175米,从防洪度汛转为蓄丰补枯,伴随着江面的抬升,一库碧水渐出高峡,将为今冬明春的供水、航运、生态、发电等提供有力保障。


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淡水资源库,在每年12月至来年3月的长江中下游枯水期,三峡水库将利用早已蓄足的一库碧水,将下泄流量提高到5500立方米每秒以上,可为长江中下游补水200多亿立方米。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底,三峡水库累计为长江中下游补水2267天,补水总量2894亿立方米,相当于10个鄱阳湖的蓄水量,改善了中下游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条件。


抗旱补水,它是缝补开裂大地的“巧手”。


2011年春末,百年一遇的旱灾袭击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峡水库加大下泄流量,累计为下游补水54.7亿立方米,下游水位逐渐回升,旱情随之得到缓解。


 消落期的三峡水库  摄影:程功

开展生态调度,它是长江大保护事业的“践行者”。


2020年春季,随着长江水温持续回升,“青草鲢鳙”等长江四大家鱼进入主要繁殖期,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开始将三峡水库生态调度工作提上议事日程。


自2011年起,三峡水库已连续9年开展促进葛洲坝下游河段漂流性鱼类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通过营造人工洪峰,为长江四大家鱼产卵繁殖创造有利条件,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长江四大家鱼产卵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放流现场。摄影:汤伟


实施航运调度,它是百舸争流的“加速器”。


2003年以来,三峡水库通过在枯水期稳定控制下泄流量,增加了长江干流航道水深,结合航道整治与维护,提升了航道通航能力,有力推动了长江经济带发展。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三峡工程时指出,三峡工程的成功建成和运转,使多少代中国人开发和利用三峡资源的梦想变为现实,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重要标志。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典范,是中国人民富于智慧和创造性的典范,是中华民族日益走向繁荣强盛的典范。


20多年过去,中堡岛上创造“典范”的奋斗足迹已深埋地下,西陵峡坚硬岩体上高耸的钢筋混凝土已沉入江底,曾经泥点飞溅的三峡大坝上,如今已没有千军万马搞建设的壮观场面。


但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的国人们,正以仰望的姿态,对这座民族工程表达敬意。“孩子,你看,那就是咱们的三峡大坝。”三峡大坝上,一位抱着孩子前来参观游览的母亲这样说道。


这座走过百年风雨沧桑,凝聚着华夏儿女顽强不屈精神的世纪工程,如今正在为一个崭新的时代,量身定做精神标尺。


▲ 三峡枢纽工程。动图制作:毛翔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