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索丽生:三峡工程的误解与正读
2010/5/25 8:50:00    新闻来源:人民网
    简要内容:三峡工程利远大于弊,它的防洪效益、发电效益、航运效益以及它本身的生态效益远远大于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之水土保持工程的效益和上游水库群的拦截作用,目前三峡的泥沙条件远没有三门峡那样恶劣。 

  三峡工程利远大于弊,它的防洪效益、发电效益、航运效益以及它本身的生态效益远远大于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何评价三峡工程,素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底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后代造福的工程,还是引起灾难的工程,争议很大。我的观点很明确:三峡工程利远大于弊,它的防洪效益、发电效益、航运效益以及它本身的生态效益远远大于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我总体上持肯定态度,但并不回避建这么大的工程会给自然界带来扰动,导致生态上的调整和一些新的不平衡,甚至一些不好的方面。如果现在重新投票决定这项工程是否“上马”,我肯定还是支持。

  作为一名水利工作者,能够参与这样一项伟大的工程,我觉得很自豪、很欣慰。当然,对三峡工程也有种种说法,我愿意称之为误解。

  产生的误解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有很多人,包括一部分专家,更多的是一些社会人士,误把三峡工程当成第二个三门峡工程。三门峡工程曾是黄河上最大的工程,三峡工程是长江上最大的工程,人们很难不把这两者联系起来。三门峡工程,至少最初建的三门峡工程是一个失败的例子,现在人们“谈虎色变”,很多人担心重蹈覆辙。三门峡工程本身虽不成功,但通过多次改造,目前还能发挥一定效益,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在逐渐减轻,给水利界留下了很多经验教训,也是有价值的事情。

  从客观条件来讲,长江和黄河、三峡和三门峡的自然条件迥异。三门峡工程最主要的问题出在泥沙上。黄河每年的泥沙总量就比长江大,而长江的水量约为黄河的20倍,长江三峡处的泥沙含量仅为黄河三门峡的1/30。加之水土保持工程的效益和上游水库群的拦截作用,目前三峡的泥沙条件远没有三门峡那样恶劣。

  从技术因素而言,两个工程的设计运行水平也不可同日而语。三门峡工程犯的一个最大错误就是没有留冲沙底孔。当时,中国专家曾建议保留底孔冲沙用,但苏联专家没同意,还把它堵死了,第一步就迈错了:没有给泥沙一个“出路”,引起水库淤积,黄河、渭河河床升高。三峡工程则预留了大批底孔排沙。三峡水库和三门峡水库也不同,前者是个“细长条”,有600多公里长,平均宽度只有1.1公里,我们把它叫做河道型水库;后者是个“大肚子”,是个湖。三峡水库按“蓄清排浑”方式运行,汛期多泥沙,水库降低水位运行,长江流量本来就大,河道型水库中流速也较快,容易把泥沙带走。而“大肚子”水库水进去后就平静下来,泥沙沉落,所以三门峡工程按照当时的自然条件和设计必然导致淤积。

  第二个原因是宣传上的误导。我认为很多人把三峡工程的有些数据说过头了,津津乐道地列举了许多“世界之最”。出发点固然是好的,希望通过宣传把这个工程搞好,但过头的宣传往往会误导人们:既然三峡工程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工程,就必定会带来大的影响,必定对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破坏。

  有人说三峡水库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库,其实不是,有资料称它在世界上仅排第16位。长江为世界大河之一,其水量为世界第三。在这么大的江上建坝,世界上还很少,但别人在比我们小得多的河上建的水库都比三峡水库大。如尼罗河的水量不足长江的1/10,河上有个阿斯旺水坝,它的水库库容却是三峡的4倍多。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220亿立方米,只及坝址处年来水量的1/20,说明它对河流的“控制能力”或者说影响是有限的。但借助这一库容,可以把洪峰流量存一部分在水库里,即所谓削减洪峰,同时还要泄洪,再加上堤防等工程,下游就不至于溃堤,荆江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认为三峡工程神通广大、呼风唤雨是不科学的。正因为防洪是三峡工程的第一任务,汛期必须腾库蓄洪,保持低水位运行,尽管其装机容量为“世界之最”,而发电量仍不及南美的伊泰普水电站。

  第三个原因在于环境保护观念上的差异。受环境保护的理想主义情绪左右,有人把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锁定在保持原生态上。但我认为不应以原生态为目标,因为我们已经没有原生态可言。从解放初期到现在,我国人口已是原来的三四倍,经济总量不断翻番,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生活改善,必然要向自然界索取,想要维持原生态只是一种理想主义。说句玩笑话,按照这种概念,要想恢复原生态,除非人类回到丛林里当猴子。

  我一直坚持一个观念,生态环境保护应该往前看。我们要追求的目标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进步、资源节约、生态良好的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某种新的、可持续的平衡状态,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回到历史记录中的某个“自然生态”。(作者索丽生 为民盟中央副主席、三峡工程验收专家组副组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