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碳交易 、碳市场与水电CCER
2021/7/1 5:57:49    新闻来源:小水电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全国碳市场将在今年6月底前启动上线交易。但是,什么是碳市场和碳交易?水电怎么参与碳交易?本文在介绍碳排放、碳达峰、碳中和、碳配额等名词的基础上,详细解释易、碳市场,并专门整理水电参与碳交易相关的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碳排放

碳排放(Carbon emissions),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向外界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等)的过程。

碳排放是目前被认为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碳排放中占比最大的(54%)来源于电力和供热部门在生产环节中化石燃料的燃烧。

、碳达峰

碳达峰(peak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是指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达峰是一个过程,即碳排放首先进入平台期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之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

碳达峰是实现碳中和的前提条件,尽早地实现碳达峰可促进碳中和的早日实现。

三、碳中和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zation),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国政府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四、碳排放权(CER)

碳排放权,即核证减排量(Certification Emission Reduction,CER的由来。2005 年,伴随《京都议定书》生效,碳排放权成为国际商品。碳排放权交易的标的称为“核证减排量(CER)”。

排放权从哪里来?配额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并存。

1)一级市场一般由各省发改委进行配额初始发放的市场,分为无偿分配和有偿分配。其中:有偿分配附带有竞价机制,遵循配额有偿、同权同价的原则,以封闭式竞价的方式进行。

2)二级市场是控排企业或投资机构进行交易的市场。

五、碳交易 & 碳交易市场 

碳交易(carbon trading),即把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

碳交易市场(carbon trading market)是指将碳排放权作为一种资产标的,来进行公开交易的市场,是政府对能耗企业的控制排放而人为制造的市场。通常情况下,政府确定一个碳排放总额,并根据一定规则将碳排放配额分配至企业。如果未来企业排放高于配额,需要到市场上购买配额。与此同时,部分企业通过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最终碳排放低于其获得的配额,则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出售多余配额。双方一般通过碳排放交易所进行交易。


用一个模型,简单描述碳交易的实现过程

政府为了减少企业排放二氧化碳量,给了A、B两家公司各100万吨/年排放量(配额)。

A公司通过节能改造,超额完成目标,年度仅排放二氧化碳80万吨,多出来的20万吨(配额)就可以在碳交易市场出售,获取利润。

B公司改造难度可能较大,或者产能扩展,年度排放超过120万吨,超过了政府给定的100吨配额,那么B公司只能通过在碳交易市场购买20万吨配额,来完成政策指标。

上述中,A公司剩余的碳配额就满足了B公司的碳排放需求,碳交易得以实现。最终的效果是,A和B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锁定在200吨,没有超过政府制定的200吨配额限制,A和B都完成了碳减排目标。

六、我国碳市场发展十年历程

2011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天津、上海等7个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

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电力行业)》,标志着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完成了总体设计。

2020年底,生态环境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印发《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

2021年5月17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

十年碳交易试点的经验、不断完善的市场建设总体方案以及全面的制度保障,全国碳市场将进入真正的配额现货交易阶段,全球最大碳排放交易市场呼之欲出。

七、我国碳交易市场架构

目前全国碳市场建设采用“双城”模式,即:上海负责交易系统建设,湖北武汉负责登记结算系统建设。

碳交易系统是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平台,汇集所有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指令,统一配对成交。交易系统与登记结算系统连接,由登记结算系统根据交易系统提供的成交结果办理配额和资金的清算交收。

重点排放单位及其他交易主体通过交易客户端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八、碳市场参与者

目前发电企业是全国碳市场交易的主体,总计2225家发电企业和自备电厂,纳入首批全国碳排放配额管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40亿吨/年,它们当中90%以上是首次参与碳市场。

根据全国碳市场总体设计,“十四五”期间,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民航等八大重点能耗行业都将被纳入到碳市场。市场统计,上述八大行业的20个主要子行业中,近7500家企业都将纳入,碳市场控制的碳排放总量约为67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72%。这也意味着,全国碳市场将成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

九、碳排放配额 & 自愿减排量(CCER)

按照碳交易的分类,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有两类基础产品,一类为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配额,另一类为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见下图。

2020 年 12 月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中指出,CCER 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第一类,配额交易,是政府为完成控排目标采用的一种政策手段,即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将该控排目标转化为碳排放配额并分配给下级政府和企业,若企业实际碳排放量小于政府分配的配额,则企业可以通过交易多余碳配额,来实现碳配额在不同企业的合理分配,最终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控排目标。

第二类,作为补充,在配额市场之外引入自愿减排市场交易,即 CCER 交易。CCER 交易指控排企业向实施“碳抵消”活动的企业购买可用于抵消自身碳排的核证量。

“碳抵消”是指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源或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汇,用来实现补偿或抵消其他排放源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即控排企业的碳排放可用非控排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增加碳汇来抵消。抵消信用由通过特定减排项目的实施得到减排量后进行签发,项目包括可再生能源项目(太阳能、水电等)、森林碳汇项目等。

碳市场按照 1:1 的比例给予 CCER 替代碳排放配额,即 1 个 CCER 等同于 1 个配额,可以抵消 1 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CCER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消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 5%

十、水电参与碳交易

2012年之前,我国企业主要通过CDM参与国际碳市场。但是,随着欧洲经济低迷以及京都协议书第一阶段的结束,CER 价格不断下跌,CDM 项目发展受阻。在此情况下,2012 年我国开始建立国内的自愿减排碳信用交易市场,其碳信用标的为CCER

几个术语,汇总一下:

(图片:CDM、CER和CCER的区别,阿土)

2015年我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上线,CCER 进入交易阶段。2017年,CCER 项目备案暂停,存量CCER 仍在试点交易。截止2021 年4 月,国家发改委公示的CCER审定项目累计2871 个,备案项目861 个,减排量备案的项目中挂网公示254个。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垃圾焚烧项目、水电占比最高,除此之外,生物质发电、沼气、热电联产、碳汇等项目也具有一定规模。

按项目数计算,风电项目占比达到35%,光伏发电与农村户用沼气和水电项目比例相对较多。按减排量计算,水电项目占比25%,风电项目占比24%,农村户用沼气和天然气发电比例也均超过10%。

成交方面,截至2021 年3 月,全国八个碳排放交易权试点地区CCER 累计成交2.8 亿吨。CCER的价格在20-30 元/吨波动。

图片

假设CCER的价格为30元/tCO2,对各类项目参与自愿减排交易的收益进行测算:

风电:通过出售CCER,风电项目每上网一度电可增收0.025 元,可以每年贡献4%-7%的收入弹性。

光伏:通过出售CCER,光伏项目每上网一度电可增收0.026 元,可以每年贡献4%-7%的收入弹性。

水电:通过出售CCER,水电项目每上网一度电可增收0.022 元,可以每年贡献5%-8%的收入弹性。

垃圾焚烧发电:通过出售CCER,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每处理一吨垃圾可增收7.6 元,可以每年贡献3%-7%的收入弹性。

根据笔者2016年整理的资料,我国CCER审定公示项目水电占比较大,但基本都是大中型水电站项目,小型水电站项目(小于50MW)占水电CCER项目的36%,没有10MW以下小水电成功参与CCER

总 结:

全国碳市场即将启动上线交易,虽然国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碳市场里,排放单位每年可使用CCER销碳排放配额比例上限为5%,但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相关细则,水电(包括小水电)如何参与碳交易值得关注和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官网,碳中和专委会保365基本面驱动、财经十一人等网页和公众号文章。

------------ E N D-----------

图片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