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抢抓机遇促发展--巴东县“后三峡”移民时代扫描
2010/7/6 7:57:38    新闻来源:恩施新闻网
  记者 张国帆 通讯员 曹必英

  随着三峡工程防洪、发电、通航三大功能的全面实现,“后三峡”移民时代由此拉开了序幕。

  “后三峡”移民时代是为解决三峡工程建成后对下游生态、生活、生产等方面遗留问题的后续规划,是国务院对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进行的新一轮部署。作为移民大县的巴东,如何应对“后三峡”移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实现移民搬得出、能致富和生态、文化的大发展?5月下旬,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一)

  巴东按照“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原则,积极探索“国家出政策、县级作指导、乡镇想门路、能人出技术、移民都参与”的库区开发性移民思路,引导移民走上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致富之路,吹响了“后三峡”移民时代工作的号角。

  官渡口镇在三峡工程中淹没土地7834.2亩、搬迁安置人口3914人、生产安置人口4019人。近年来,该镇积极开展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活动,对移民进行职业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和新型农业劳动者等类别的培训,拓宽了失地移民和库区移民的创业、就业渠道。该镇先后发展优质柑橘3.2万余亩,建起万头生猪规范养殖小区,新建2000亩桑蚕示范基地。在“后三峡”移民时代,该镇“高山烟叶、二高山桑蚕、低山柑橘”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

  和官渡口镇一样,该县东瀼口、信陵镇等移民乡镇都在“后三峡”移民时代的洗礼下,因地制宜地发展起特色产业,实现了移民搬得出、能致富的目标。

  (二)

  位于三峡库区巴东县城区信陵镇的黄土坡,一度成为巴东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地质勘察黄土坡位于大型岩质滑坡处后,这片曾经承载了4万多人梦想的家园,成为众人心头一块摇摇欲坠的磐石。黄土坡整体避险搬迁,对于巴东的决策者们无疑是一次新的考验和挑战。

  自作出黄土坡整体避险搬迁决策后,巴东就展开了实物指标调查、搬迁新址勘察规划等各项工作。经严格论证,将官渡口镇太矶头小区的铜鼓包-教场坝-学堂坪一带定为新的搬迁地。在新区建设上,该县认真落实省长办公会议,按照“二十一世纪的标准、后现代化理念和生态文明要求规划建设”的要求,围绕“建设鄂西名城和旅游休闲名城”目标和“三江六岸”构想,对县城进行规划修编,确保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黄土坡整体避险搬迁,还意味着巴东经济的又一次添翼。并已成为巴东经济发展新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8月,巴东一中率先启动搬迁。巴东县将其作为县政府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由一名县领导担任指挥长,确保搬迁进度。目前,新校区教学楼已完成主体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000万元,将于2011年实施整体搬迁。

  众人划桨好扬帆。借黄土坡搬迁机遇,巴东县干部群众克难攻坚,打响黄土坡搬迁的攻坚战。县旅游局牵头围绕巴东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节点,努力把神农溪打造成为全省核心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县交通局牵头,围绕打通沪蓉、沪渝两条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发展港口经济,壮大物流产业。东瀼口镇焦家湾工业物流小区,已征地160多亩。新区的建设与野三关经济开发区,成为拉动全县经济腾飞的两翼。 

 
  (三)

  如今,巴东经济社会总体稳定,三峡移民后期扶持、扶助政策逐步兑现和完善,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等工作正有序展开。

  随着“后三峡”移民时代的到来,国家对巴东县移民资金投入大幅度减少,靠大量移民资金投入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将不复存在,失业人数骤增,区域经济又面临边缘化的危险。“后三峡”移民时代,给巴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巴东采取有力措施对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予以保障和专项扶助,鼓励和帮扶移民巧打“三峡牌”,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巴东着力打造畜牧、蔬菜、药材、柑橘、魔芋五大板块,利用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县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机遇,进一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按照“一个产业、一个企业、一个品牌、一致对外”的思路,着力打造精品名牌。同时,对库区人畜饮水、农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灌区配套改造和微小型水利等“六小”工程,摸清家底,做好规划;利用国家将加大对西部优势资源开发、清洁能源建设的时机,以打造电力强县为目标,大力发展电力产业集群,为电力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巴东县委、县政府引导全县人民将移民搬迁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把后期扶持与全县特色产业培育、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努力破解民生难题,以建设发展和谐库区为目标,在艰难的夹缝里创造出“后三峡”移民时代的奇迹。 来源:恩施日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