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感悟三峡百年 汲取前行力量
2022/1/14 22:12:40    新闻来源:三峡集团

2021年12月14日,正值党史学习教育收官总结之际,三峡集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再耀荣光,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从1918年孙中山先生首次提出兴建三峡工程的设想,到数万建设者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劈波斩浪,百万移民舍家为国,再到如今三峡工程持续全面发挥巨大综合效益……三峡工程的百年圆梦史,与党的百年奋斗史拥有相同的时间脉络与精神特质,与党团结带领人民治理保护长江的长期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党历来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峡集团如何更好实施清洁能源和长江生态环保“两翼齐飞”,加快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党的百年奋斗史中的三峡工程百年圆梦史深刻作答:必须树立大历史观,从三峡工程伟大实践中汲取前行力量,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前砥砺胆识。

  感悟三峡百年,赓续初心使命。

  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历经大战大考无往而不胜,根本原因在于党在坚持初心使命上坚定如磐。在党的带领下书写而成的三峡工程百年圆梦史,亦是一部三峡人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

  “如果三峡工程需要有人献身,我愿意第一个报名!”两院院士潘家铮的深情“告白”,是对三峡建设者初心使命的“最美注释”——

  为实现“治水兴邦”千年民族梦想,3000多名科技工作者不分昼夜地对三峡工程展开论证,全国最精锐的建设队伍和科研力量云集三峡,被称为“工地院士”的三峡工程设计总工程师郑守仁坚守工程现场整整27年……他们铸成的是长江流域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凸显了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

  作为党领导下人民的企业,三峡集团要更加自觉践行初心使命,心怀“国之大者”,把守护好、发展好全体人民共同财富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和根本政治责任,接续做好能源保供、共抓长江大保护、助力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等工作,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感悟三峡百年,激发创新活力。

  2021年6月,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全球首批百万千瓦水电机组投产发电。回溯百万千瓦机组振奋人心的研发历程,有一段极为关键的“创新密码”,暗藏在三峡工程自立自强的历史深处——

  上世纪90年代,为实现三峡工程70万千瓦巨型机组国产化,我国水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团结一致,协同攻关,成功为三峡工程装上“中国心”——三峡集团与东电、哈电等掌握了水电机组设计制造自主知识产权;一重、二重实现了大型铸锻件国产化;宝钢、武钢掌握了硅钢等关键材料生产工艺……这段矢志创新的历史,不仅让三峡国产化机组“一战成名”,更是凝炼了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为后来者创新研发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奠定了深厚基础。

  面对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新使命新任务,三峡人更要传承老一辈三峡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全面总结和发挥三峡创新优势,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聚焦大水电、新能源、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全力攻关流域梯级联合优化调度等关键核心技术,当好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上再攀新高峰。

  感悟三峡百年,永葆奋斗姿态。

  历经百年,我们党之所以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力量,它跨越时空,在三峡建设者的身上得到集中体现。

  大坝施工人员手握40公斤振捣棒,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女子电焊班忍受焊花灼伤皮肤的刺痛,焊条不用完,绝不下“火线”;三峡船闸建设者拧成一股绳,像纳鞋底一样,硬是将船闸边坡铆成了铜墙铁壁,建成了一条长达7公里的“人工运河”……正是这些身影,铸成了三峡工程最坚固的钢筋铁骨,铸就了当今世界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利枢纽工程。

  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三峡人更要牢记革命理想高于天,传承和践行好三峡建设者的奋斗精神,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在解决资源获取、科技创新、深化改革等重难点问题中攻坚克难,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争做开创伟大事业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

  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三峡工程的百年圆梦过程孕育了以“为我中华  志建三峡”为核心的三峡精神,它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滋养初心、凝聚人心、催人奋进。跨过三峡工程百年奋斗路,立足“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全体三峡人要努力把红色基因渗入血脉、融入灵魂、化为行动,继续传承和践行三峡精神,立足主责主业,服务国家战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两翼齐飞”新的事业版图上,高质量续写“三峡传奇”。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