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三峡的“法宝”是抗洪的共同财富
2010/7/22 9:02:18    新闻来源:楚天都市报
  20日8时,流量达7万立方米/秒的特大洪峰被三峡大坝化解于无形,经从容拦截,出库流量为4万立方米/秒。三峡枢纽安然无恙,运行正常。

  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梦寐以求的神奇,这一刻见证了滔滔洪水被高峡平湖成功驯服的喜悦。犹记2003年6月,三峡工程实现蓄水目标,经受住首次检验,本报发表了题为《三峡万万年》的评论,为中华民族的梦想和期盼、骄傲与自豪,热情洋溢欢呼。转眼,长大成人的巍巍大坝果然不负众望,在洪水面前神勇威武,能不乐乎。

  三峡虽有一夫当关之能,毕竟只是个大坝,防洪还在于人。三峡工程战胜特大洪峰得益于“三大法宝”:准确预测、巨大库容、科学调度。

  这三位一体彰显的其实都是从实际出发的科学精神。三峡水库“大肚能容”,如果“只进不出”也不行。“适当削峰拦洪、适度控制泄洪、适时调蓄错洪。”无疑是科学应对之道。

  据介绍,三峡对上游流域水情的测控达到了80%以上覆盖率。“因此,早在17日就已精确预测了此次洪水的洪峰规模和到达时间。”此次为下游削峰3万立方米/秒,又是一个经过科学测算的数字,一方面可以控制荆江河段不超警,另一方面也不至于顶托而影响上游行洪。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预测与调度是做好抗洪准备的前提。同样,汉江丹江口水库也因腾库在先,入流是27000多立方米每秒,拦蓄后向下面泄洪只有1900立方米每秒。

  不难想像,如果没有科学调度,长江中下游就可能遭遇两股叠加后达10万立方米每秒的洪峰,防汛压力可想而知。

  经验表明,抗洪并不是在某一点上堵住水就可以了,必须在全局范围内有效的调配水力。“科学防控、合力抗洪”是取得初步成效的关键,这一宝贵财富值得今后借鉴运用。须知,人定胜天,乃在于借助科学的力量。

  三峡防洪“初显身手”的结果固然欣慰,决策中的科学精神尤其值得我们铭记,并发扬光大。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