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国家能源“十二五”规划预览
2010/8/5 8:48:47    新闻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据7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召开的全国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发布的消息,“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在紧密进行中。

  国家能源局称,“十二五”能源规划的制定,将重点围绕实现中央提出的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5%和碳减排40%~45%“两项目标”展开。上述两个目标既是中国政府对全世界的承诺,也是我国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而“十二五”是落实的关键时期。

  消息一出,便引发广泛的关注。令众人关心的是,“十二五”期间,能源工作将以什么为导向和重点,有何具体举措?到2015年,我国的能源结构将有怎样的转变?之前盛传的新能源规划会涵盖哪些领域,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什么样重要作用?

  方向:保持适度增长 推进结构调整

  根据能源局在会上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介绍文案,“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形势下,保持能源消费的适度增长,同时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快能源发展方式转变,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稳定、清洁、可靠的能源安全保障仍是‘十二五’能源工作的基本要求”。

  国家能源局规划发展司司长江冰称,“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要在继续贯彻落实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加强环保的指导方针的同时,针对国内外能源发展环境变化的特点,尤其要加强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的发展。重点任务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节能力度,提高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加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规模;加快推进水电和核电的开发建设,积极做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大力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统筹规划重点能源基地和跨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为了实现非化石能源到2020年达到15%的目标,重点要发展三类非化石能源,即核电、水电、非水能的其他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然而实现“两项目标”是非常艰巨的,据初步测算,如要在2020年完成非化石能源比例达15%的目标,核电规模至少达到7500万千瓦以上,水电装机规模至少达到3亿千瓦以上,其他生物质能的利用规模应该达到2.4亿吨标准煤以上。

  展望:能源结构将有怎样的调整

  按照上述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工作将逐步推进。

  首先,大力发展天然气。到“十二五”末期,天然气利用规模可能达到2600亿立方米,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预计从目前的3.9%提高到8.3%左右,提高4.4个百分点。

  国家能源局称,预计到2015年,常规水电、核电的发展规模可分别达到2.5亿千瓦、3900万千瓦,在一次消费中的比重将提高1.5个百分点,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占一次能源的消费由现在的0.8%达到接近2.6%左右,规模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届时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将有望达到11%。为了到2020年完成15%的总体目标的相关项目,比如大型水电和核电站建设,由于建设周期较长,这些项目也要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开工建设,以保证到2020年取得运行。

  同时,由于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的快速增长,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可能从2009年的70%以上下降到63%左右。这将会明显改变我国煤炭消费比重多年来居高不下的局面。

  区别:新兴能源≠新能源

  为了更好地推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掌握未来战略发展先机,国家能源局还编制了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1-2020年,现已按照有关程序准备上报国务院审批。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规划名称最后确定为“新兴能源产业规划”,而不是之前盛传的“新能源规划”。因为这个规划不仅包含了先进核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的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对传统能源的升级变革,比如洁净煤、智能电网、分布式用电、车用新能源等技术的具体实施路径和发展规模以及重大政策举措做了明确部署。因此,最终定名为“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新兴能源具有科技含量高、资金投入大、就业容纳能力强、产业融合程度高的特点。规划的实施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也有利于提升能源自主创新水平和装备制造业水平,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具有明显的生态环保和社会效益,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初步测算,新兴能源产业规划实施以后,到2020年将大大减缓对煤炭需求的过度依赖,能使当年的二氧化硫排放减少约780万吨,当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12亿吨。规划期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500万个。江冰说。(记者 孟萦)
 

 
 
  来源: 中国石油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