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长江“亲历”的开发与保护
2022/9/15 21:17:09    新闻来源:能源评论

1983年,纪录片《话说长江》在央视播出,以25集的大体量展现长江的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在当时引发了收视狂潮。如今在视频网站再看这部纪录片,会看到不少网友在弹幕留言“这就是我小时候生活的场景啊”。

2016年,电影《长江图》上映,主人公高淳乘坐“广德号”货轮在长江漫游,途经上海、江阴、荻港、鄂州、宜昌等地,入夜,两岸万家灯火。

两部影像间隔30余年,画面里的长江也发生了变化,中游多了一道三峡大坝,沿岸的城市生活更加现代化。在时间面前,我们看到了人的力量。

站在2022年,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较历史同期大幅偏低,沿江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四川、重庆的电力供给一度告急。在罕见灾情面前,我们也看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

自西向东横贯中国中部,全长6397千米,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千米,这注定了长江的不平凡,注定了它要被适度开发,更要被大力保护。“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治理长江的过程,也记录了中国的制造业升级和产业变迁。

水能宝库上的制造升级

长江流域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达3亿千瓦,约占全国总量的40%,是一个水能宝库,是中国水电开发的主要基地。中国水电站的建设之路也见证了水电重大装备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自主创新之路。

葛洲坝水电站是长江上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于20世纪70年代动工,在当时的形势下水电站采取的是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工程因各种原因也有过中断,最终于1988年全部建设完工。曲折的建设过程为后来中国建设更大规模的水电站提供了宝贵经验。

如今,溯江而上,三峡、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五座巨型梯级水电站赫然位列世界前十二大水电站榜单。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乌东德工程建设部主任杨宗立骄傲地对媒体说:“从三峡的(单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到向家坝的80万千瓦;从乌东德的85万千瓦,再到白鹤滩的100万千瓦,这几座超级水电站,见证了中国水电机组的升级之路。”从70万千瓦到100万千瓦,不仅仅是数量的提升,更是中国水电建设从引进技术到核心技术国产化的标志性跨越。

不仅水电机组的功率在变大,水电站的设计也融入了更多生态环保的考虑。

比如,乌东德水电站在建造过程中就分期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集运鱼系统就是其一。它是乌东德水电站重要的鱼类保护工程,据了解,这些鱼类将在全程监控的状态下,经过体检、暂养和转运,最终被放流至乌东德库区合适江段。形象地说,就是让鱼儿“坐着电梯”到新家。

今天,中国已经实现了水电装备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原材料的国产化,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长江流域水电站的开发是与流域经济发展需求相协调的,从东向西,由下至上。早期长江下游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用电需求较大,而水电站建设技术要求高、耗资巨大。结合当时的技术条件,水电站选址多在长江中部地区,这样既能向东部地区送电,又能提振中部经济。

目前,长江流域已建、在建大中型水电站近400座,总装机容量约2.3亿千瓦,已建大型水库300余座,总调节库容1800亿余立方米。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经济实力的发展,水电开发也在沿江而上。国家能源局已开始提前谋划“十四五”中后期电力保供措施,其中就包括推动金沙江上中游河段水电项目的开工。金沙江上游水能丰富,工程建设条件差,这一河段水电项目的开工又将是中国水电装备制造技术的证明。

黄金水道上的产业变迁

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长江通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凭借这条黄金水道的便利,一批批制造业聚集长江沿岸,造就了沿岸省份经济发展的奇迹,却也带来了生态问题,比如“化工围江”现象。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李平告诉《能源评论》:“长江作为一条水运通道,交通便利,很多化工企业、高耗能企业都会将厂址选在长江附近,这样原材料和成品进出都比较方便。从能源角度来看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变迁,化工企业转型是非常明显的一个现象。”

2014年,“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长江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2016年1月5日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立下规矩、画定红线。

一系列保护长江的措施迅速实施。

小水电站陆续关停退出。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除上海之外有2.5万多座小水电站,其中有的违规建设、过度开发,致使河段脱流甚至干涸,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018年年底,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开启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整治。赤水河作为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全流域共计有小水电站373座,截至2022年6月底,赤水河全流域共拆除退出197座小水电站,占应退出总数的54%,其中,云南省已于2020年年底全面完成了赤水河流域17座小水电站拆除退出任务。

不达标的化工企业被关闭退出。曾深陷“化工围江”困扰的江苏,十年来依法依规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5.7万家,关闭退出安全环保不达标、低端低效的化工生产企业4739家,全省七大高耗能行业规模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012年的33.5%下降至2021年的29.3%。以南通海门临江新区为例,它推翻了最初的化工聚集区规划,变身“科技小镇”,引来基因测序、药物研发等各类企业过百家入驻。

在电能替代的趋势下,航运上的用能方式也在发生变化。2018年,交通运输部明确提出,要“加快研究纯电动货船,实现电动货船靠泊接用岸电并进行充电”。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经济带船舶靠港使用岸电的通知》提出,力争到2025年年底前,基本实现长江经济带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

一系列举措带来生态和经济方面的可喜的变化:截至2021年年底,长江经济带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2.8%,较2015年上升25.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46.6%,较2015年提高1.5个百分点。

曾经,提到沿江产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重化工;如今,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崛起,正在打破人们对沿江经济的这种刻板印象。

展望未来,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王业强在接受《能源评论》采访时指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内涵丰富,涉及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它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创新”意味着产业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协调”意味着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能源资源优化、污染物防控方面实现联动;“绿色”意味着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更要解决能源转型问题,在用能方式上逐渐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开放”意味着要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视角下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发展;“共享”意味着要发挥沿江城市的辐射能力。

我们能在长江的激流险滩中建成一座座巨型水电站,我们也有信心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