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能源短缺是重要挑战 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2011/1/10 7:33:56    新闻来源:
作者: 来自:中华工商时报 发表时间:11-01-08 
  

   日前,有消息透露“十一五”期间,我国迅速崛起为世界能源大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供应能力显著增强,能源结构明显优化,新能源发展迅速。

  “十一五”水电量将于“十二五”释放

  “十一五”的5年,是水电“蹉跎”的5年。按照“十一五”规划,水电开工量7402万千瓦,但实际开工量2003万千瓦,仅占规划量的27.1%。

   “十二五”的5年,被普遍认为是水电大发展的5年。以金安桥水电站、藏木水电站的核准以及金沙江中游鲁地拉、龙开口水电站通过环评为标志,“十一五”规划中未能完成的约5400万千瓦将在“十二五”期间得到释放。

  2010年12月2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成果新闻通气会。中电联副理事长魏昭峰透露,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测算分析,“十二五”期间,在电源发展上将坚持优先开发水电。很显然,国家相关决策部门已经意识到,加快水电开发对实现我国长期节能减排目标、确保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中电联的报告,“十二五”期间,水电开发的基调为继续加快开发、尽早开发完毕长江上游、乌江、南盘江红水河、黄河中上游及其北干流、湘西、闽浙赣和东北等7个开发程度较高的水电基地,重点布局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怒江、黄河上游干流、雅鲁藏布江等水电基地。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透露:“2010年全国原煤产量约32亿吨,比2005年增长了1.5倍,"十一五"期间原煤产量以6%-7%的平均增速增长;2010年发电装机容量突破9.5亿千瓦,"十一五"5年间扩建了4亿多千瓦,是过去50年装机容量的总和;同时,"十一五"期间石油、天然气产量稳定在1.8亿-1.9亿吨之间,海外资源合作有突破性进展,国内炼油能力突破5亿吨。”他说,“十二五”将把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十二五”期间能源供应总量难以支撑大部分省份经济总量翻番的需求,已要求各省合理制定发展指标。

  张平表示,目前只有北京等五六个省份将“十二五”经济增速指标定为8%-9%,其余大部分省份的经济增速指标都定在10%以上,有些省份甚至目标翻番。

  能源短缺,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面临的挑战。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如果按现有开发力度,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可开采储量仅能维持20年、50年、100年。进口同样不能解决问题。目前,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达到50%以上,

  天然气的供需缺口则达到需求量的24%。更何况,进口石油、天然气不是一个简单的国际贸易问题,而是与外交、政治、国防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不确定性越来越大,风险也越来越大。

  煤炭企业须尽快重组

  在煤炭方面,我国“十一五”期间尤其是后期,加大了煤炭资源整合力度,加快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了煤炭的利用率。近年来,我国还加快了天然气发展,积极推进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有效提高了我国清洁能源的利用水平。

  加快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建立“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保障和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不仅仅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世界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看到,以发展低碳经济为方向,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加快能源发展方式转变,使蓬勃发展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搭上“十二五”的快车,引领绿色经济的快速前进,发挥出巨大的绿色潜能

  预计2010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9.6亿吨标准煤,比2006年的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3.22亿吨标准煤提高了27.5%;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从2006年的1.97吨标准煤预计将增长到2.38吨标准煤。“"十二五"能源总量大概在40亿吨标准煤左右,实在难以支撑经济翻番的需求。”张平透露,已经要求各省考虑能源、环境、水、土地等资源约束,合理制定“十二五”发展指标。

  “十一五”期间,中国重点建设了蒙东、神东、陕北、鲁西、河南、云贵、两淮等13个大型煤炭基地,这13个大型煤炭基地2010年的煤炭总产量达到28亿吨,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87.5%。同时,2010年全国原煤产量约32亿吨,是2005年的1.5倍,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45%,中国原煤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在总量扩张的同时,中国煤炭产业集中度在“十一五”期间不断提高。5年间,我国累计关闭小煤矿9010处,每年淘汰落后产能4.5亿吨。我国已经形成了5家亿吨级、9家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全国千万吨级以上煤炭企业集团达到50家,产量17.3亿吨,约占全国的58%。

  张平表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具体措施还在研究之中,重点是控制煤炭消费总量过快增长,抑制不合理消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十一五”期间,国家共投入资金150亿元,带动企业投入535亿元,地方政府投资41亿元,用于煤矿安全改造。在加大瓦斯防治力度的背景下,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从2005年的2.81下降到2009年的0.892,历史性地降到了1以下。

  转变能源发展方式

  “十一五”我国能源产量稳定在1.9亿吨左右,居世界第五。海上原油(90.32,0.02,0.02%)产量超过5000万吨,再造了一个海上大庆;炼油工业结构升级,千万吨级炼厂17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5亿吨/年;石油天然气长输干线管道总长度近8万公里。

  国家石油储备也实现了从无到有,到2008年底,国家石油储备一期项目4个基地全部建成,并实现满储,总容量1640万立方米。目前,国家石油储备二期工程已开始启动;还先后建成了多个LNG接收站,截至2010年底,广东、福建、上海3个LNG接收站建成投运,总接受能力930万吨/年;浙江、大连、江苏、珠海、山东5个接收站在建设,总规模达到1550万吨/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透露,“十二五”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为主线,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大力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开展能源国际合作。

  “十二五”将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大型油气基地,合理布局火电,通过“上大压小”、热电联产等,实现火电优化发展。

  加快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风电,稳步发展太阳能,促进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开发利用。

  优化能源发展区域布局。统筹东中西部能源开发,建设现代能源储运体系,加强农村和民族地区能源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能条件。

  积极开展能源国际合作。加强同有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对话交流和务实合作,进一步推进能源国际大通道建设。扩大利用境外能源资源,推进能源工程服务和装备出口。加强“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服务,鼓励能源企业参与当地的民生工程建设。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组织重大能源科技攻关,依托国家重大工程,推进能源重大装备自主化。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