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三峡移民人的新生活
2011/1/21 9:15:06    新闻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楚天新闻广播记者宋鹏)三峡建设时,他们最先失去土地,三峡建成后,他们又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房屋租金,作为三峡移民第一村朱家,移民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将来的出路在哪里?记者宋鹏近日来到这里时,看到了一个正在从商贸集镇向工业园区转型的朱家湾。移民们的新生活和他们的新身份工人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
  在朱家湾的土地上,三峡生态工业园已经初具规模。在园区内一家名叫天宇的速冻食品厂里,43岁的周玉兰正在制作一种叫荷花卷的面点,他告诉记者:“我现在还在实习阶段。记者:这个有什么讲究?女工:当然有讲究了,剪五刀,但是宽窄深浅有讲究,很严格,剪坏了老板就亏本了。”
  周玉兰是最早一批移民,从三峡专用公路边搬到山上,家中基本没有土地,三峡建设的高峰期,家中的楼房可以出租,租金也能维持生活。但是随着三峡工程逐渐进入尾声,人流量越来越小,租金也收不到了,一家人的生机就成了问题。来这个厂子以前,她在浙江一家橡胶厂做普工,刺鼻的气味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以及远走他乡的凄苦都让她倍感人生艰辛。“我还在那边厂里的时候,我老公就告诉我,有这个厂,说条件蛮好。我说那好么,我等儿子学艺完了,我就回来。这个厂的管理模式啊,卫生啊,什么都蛮好,我们住在附近啊,都愿意进这个厂。”
  朱家湾所在的乡镇叫乐天溪,副镇长高翔今年40多岁,直爽的山里人性格,说话不藏着掖着。他说,周玉兰的情况实际上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移民的生活状态。外面都说移民乘着开发发了大财,家家盖楼房,其实楼房是盖了,但是日子过得并不富裕。95年以前的一段时间,一户人家如果房子比较大,一年可以赚个五万左右的租金,一家人生活没有问题。但现在三峡已经完工,往日人流如织的情形一去不返,当年年纪轻轻的移民现在都已经40左右,上有老下有小,又没有了耕地,生活压力很大。男人们还可以远走他乡做事,女人只能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所以怎么样让这些留在家里的妇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为当地政府最迫切的问题。“我们始终有一个理念。一个女同志的就业能够带来一个家庭的稳定,一个女工就业就可以解决一个家庭的贫困状态,所以我们建了天宇食品,还有以前的无纺布厂等,现在的天宇服装,都是在做这方面的探索,效果呢,目前比较好。”
  周玉兰的工友王福梅今年44岁,爱人没有工作,只能打点零工,孩子还在读书,还有一个婆婆,没到工厂上班前,全家每月稳定的固定收入只有国家给的移民后补款150元和婆婆的退休金300元。她靠养猪来贴补家用,但风险很大,几乎赚不到钱。自从进入食品厂后,每个月固定收入1500元左右,家里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严福梅说,这家厂子的老板也是移民,所以对工人们不错,中午包餐,如果不在厂里吃还发补足。而且很人性化,她们如果家里有什么急事,比方老人没有带钥匙进不了门,老公有急事要她们回家,她们请个假就走,老板也不会扣工钱,这在其他厂是不可能的。
  严副梅说这话的时候,天宇食品的总经理朱毅正好从外面回来,他笑着解释说,不是不想管,而是觉得大家都是乡里乡亲,人家没有特殊情况也不会请假。他自己是移民,只想让移民的生活都过好点,所以厂里招工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只招移民。
  插话是副镇长高翔,他是看着这个企业慢慢从小到大发展起来。女工周玉兰虽然进厂时间不长,但对工厂和整个园区的发展很有信心,他想让现在还在浙江打工的孩子回家乡发展,他说孩子自己也有这样的想法
  结束在朱家湾的采访,天已经擦黑,村里的广场上,下班的女工和街坊邻居们一起挑起了健身操。副镇长高翔说,天气好的时候,这个广场上有三百多人一起跳舞。现在他们总是这样形容移民一天的生活“早上起来养猪子,白天工厂赚票子,晚上广场跳舞子。”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