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共建共享幸福新江苏 三峡移民成致富大户
2011/2/15 9:13:27    新闻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新华报业网讯 记者来到大丰市大中镇元丰村一组村民郭兴云家时,这个三峡移民的大家庭正在忙着过年大聚会,郭兴云的大哥、二哥、姐夫几个人在打牌,姑嫂几个在厨房烧饭做菜,四五个孩子在房间看电视、上网。

  郭兴云欲起身接待我们,一个电话又截住了他。接完电话,郭兴云笑着告诉我们,是张家港的一个客户电话来要大蒜的,“这里的大蒜早销完了。”

  一字排开的五间大瓦房,第三间是郭兴云的客厅兼办公室,办公桌上放着点钞机,桌边有个保险柜,门口停着他的“苏J3V538”小汽车,客厅中央堆放着几大捆烟花爆竹。村党总支书记董正江开口就夸郭兴云不容易,去年在大蒜价格大起大落中,不仅帮村民销了几千吨蒜,自己还赚了钱。“没有他,蒜农肯定要吃大亏。”

  郭兴云是2000年从重庆云阳县来到大丰的三峡移民。当年,很多移民不光听不懂当地话,连自行车都不会骑。一晃10年过去了,他们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在第二故乡开辟了人生的新天地。

  郭兴云告诉我们,他在老家时跟着人家做过水果买卖,到大丰后的第二年就开始搞蔬菜批发。他成立“苏渝购销中心”,销量从2002年的500吨,到去年已达5000吨,经销周边通商、大桥、万盈等六七个镇的青蒜、冬瓜、青椒等青货,他自家有13亩田,去年还买断了村民的近300亩田青蒜经销权,生意越做越大了。

  “我们现在不光能听懂大丰话,就连更难懂的启海话也句句能听懂了”。说到他们的下一辈,郭兴云很满足,他哥哥的女儿嫁给大丰人,并已有了5岁的宝宝;他的儿子高中毕业后跟着自己做生意,去年花40多万在大丰市区买了套125平方米的新房,今年正月十二办喜事。

  两幢500平方米的新房并排而立,在万盈镇益民居委会的乡间大道旁很是显眼,房子的主人杨明福、杨明贵兄弟俩也是三峡移民,新房刚装潢结束,正好赶上搬新家过新年。可面对客人,兄弟俩津津乐道的是他们的新产业:高效农业基地。他们指着门前的一堆塑料薄膜说:看,这一堆就是20多万!

  从云阳来到大丰,兄弟俩靠贩运农副产品掘到“第一桶金”,接着便组织起近百人的土方工程队,又承包滩涂养殖青虾,成为“移民虾王”。2007年,兄弟俩再度联手出招,中标160亩废弃鱼塘的20年经营权,投资130万多元复垦,长了两年麦子和黄豆后,今年开始大规模建设钢架大棚长西瓜。

  大冷天,兄弟俩都只穿羊毛衫,脸上还是红扑扑的。新房的东边就是生产基地。走进大棚,一大片西瓜苗已有几寸高,生机盎然。38岁的杨明福兴奋地说,去年赚了30多万,今年政府又帮助流转了100亩田,主打西瓜、香瓜、蔬菜。“刚来这里时,我们还靠政府补助款过日子呢!”

  大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杰告诉记者,大丰先后接收安置三峡移民575户,2515人。地方党委、政府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上的后顾之忧,确保移民尽快融入江苏,共享“幸福新江苏”,几年来已涌现了一大批移民致富大户,已有近100名三峡移民和当地农民联姻结亲,75%的移民年均收入超过了本地居民的平均水平。本报记者 刘宏奇 本报通讯员 周昕 沈文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