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大水利需要大投入
2011/7/14 9:40:22    新闻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水利基础设施成短板,投入不足是主因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刘怡然说,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说明水利正在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同时也凸显了不断完善水利投入机制和尽早突破“水瓶颈”制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他说,水利对于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专家介绍,水浇地小麦亩产可达900斤,如果水量充沛,产量可达1100斤;但如果是旱地小麦,亩产最多只有500斤左右。粗略估算,水地小麦的产量一般要比旱地小麦高一倍。

  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洪涝灾害频发、水利设施薄弱、水利发展滞后。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的特大干旱,以及部分省区市遭受的洪涝、山洪、泥石流灾害就集中反映了这些问题。

  由于我国农业水利设施防汛抗旱整体能力不强,水利发展滞后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近几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公路进入了“高速路”的轨道,铁路迈进了“高铁时代”的门槛,机场建设也初步形成了网状覆盖。与“铁、公、机”相比,水利显而易见地成了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块短板。

  根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为主的多名专家所做的《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通过对中国51个部门投入产出分析,确定水利基建的最佳投资应占GDP比重为0.79%到0.84%。但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分别为747亿元、793亿元、945亿元、1088亿元、1894亿元,平均只占GDP的0.4%左右,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连年欠账,水利工程建设、更新改造以及维修的资金投入不足,水利设施薄弱问题日益突出,“水瓶颈”问题越来越严重。

  刘怡然说,加快水利发展的前提,就是必须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据国信证券估算,未来十年,水利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将达4万亿,平均每年4000亿左右的投资规模,而2009年水利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800亿,未来13个粮食主产区的年均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约为2900亿,占全国投资规模的74.5%。

  水利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定位,决定了水利建设必须以政府为主导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对新形势下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水利的战略定位进行了全新的阐述: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特别是小型农村水利建设投入主要靠农民,走的是“农民的事情”农民办的路子。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原有的投入保障机制被打破,新的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樟树市水利局副局长肖自强算了一笔账,那时仅农民投劳折合资金就是2亿元。“现在‘两工’取消了,靠地方财力,每年要筹集2亿元,显然无法承受。”

  因此,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升,并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要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有重点防洪任务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要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和水源工程建设。

  政府主导不等于政府包揽

  专家说,水利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的性质决定,政府主导投入应放在水利建设的第一位。然而政府主导不等于政府包揽所有的投入,形成水利投入的多元渠道、多模式格局尤为重要。现在的问题是,一些社会资金,包括外企,更愿意向城市供水、工业供水领域投资,而对水源建设和农业农村供水投入积极性不足。

  按照目前我国水利事业的投融资体制,中央财政对东、中、西部地区投入的基本配套比分别是3:2,1:1和2:3。即便政策已经考虑到东中西部的财政情况,一些中西部地区在配套资金方面依旧十分困难,指望收入有限的地方财政为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大量配套资金显得不够现实,一些政府只能把资金用于临时的修补,很难解决实际问题。

  与此同时,由于资金来源和性质不同,各地管理模式不一,缺乏统筹安排、协调计划,各种水利资金还存在重复投资、重复安排、相互抵项等现象,致使工作存在缺口和计划脱节,难以充分发挥投资的整体效益。有限的水利投资资金使用分散,投资效益不理想。这些水利资金投入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正严重阻碍“水瓶颈”问题的解决。

  那么,解决水利资金投入机制问题,拓宽资金渠道就应是最主要的着力点。这包括一方面用商品水来招商引资,鼓励社会资金投向水利建设工程,按市场机制运作水利项目,特别是要引导工商企业水务企业参与水源工程建设和工农业供水项目建设,政府的投入可以作为引导资金。另一方面,用水价格这个杠杆撬动水利建设、水源配置、农田灌溉乃至居民节水。除此之外,各地在推进投入机制创新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新机制。在“十一五”期间全省农田水利投入中,各级财政投入达到83%,其中省级财政投入占35%。2010年全省农田水利建设投入56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20亿元。此外,江苏省在省级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用于农业的部分,有三分之一用于农田水利。同时,还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出售农村河道清淤土方,拍卖、租赁水面养殖经营权,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拓宽投资渠道,促进了全省农村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

  要跳出农业抓水利

  各地如何尽快补上水利这块短板?专家指出,就是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上来。首先,要将对水的认识提高到“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的层面,将水利建设放到“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这样的高度。其次,在投入机制上,要跳出“农田水利农民办”的思路,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合力。还需要在水利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城乡统筹,从根本上破处城乡分割的水务管理体制瓶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