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三峡移民移居十年 多数已融入当地
2011/8/17 8:04:21    新闻来源:广佛都市网-佛山日报



昨天,大塘新岗村,村民们举杯庆祝。



昨日,村里的男同胞负责上菜,当晚围餐的菜式十分丰盛。


 

  广佛都市网讯 一路彩旗飘,两边亲人笑。昨日,三水区大塘镇新岗村热闹非凡,村中的老老少少齐聚一堂吃围餐,纪念迁居三水10周年。 
  作为来自重庆巫山县的三峡移民,新岗村村长(村民小组长)杨孝军永远会记得2001年8月15日。那一天,他和村民们一起乘坐的专列,在经过两天的跋山涉水后终于抵达三水火车站。从此,他们便在新岗村安家落户,成为三水人。

  昨天,是杨孝军们来三水10年纪念日。新岗村民从上午开始便忙活起来。男人们在南丰大道新岗村的入口处插满了彩旗,拉起“新岗村十周年庆”的横幅,妇女们则准备晚上全村人的围餐,炖汤、摘菜、剥鹌鹑蛋、洗碗,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我昨天就请假回来帮忙了。”今年22岁的乔越峰和叔叔坐在露天摆着的圆桌边聊天。乔越峰说,10年前他跟着父母从巫山老家来到大塘,读完高中后便在西南一家网吧打工,接到周年庆的通知后他提前一天请假回来帮忙。“饭钱是村委出的,不过每户人家都来帮忙。”他说,这是来三水后第二次全村一起吃围餐。

  晚饭6时正式开始,每桌有酒有烟,村里的男人们负责上菜。虽然是围餐,菜却十分丰盛,既有原汁原味的重庆泡椒凤爪,也有广东风味的烧鹅,乔越峰说,这两种口味他都喜欢。

  “一定要开心,一定要幸福。”昨晚,村长杨孝军有些激动,挨桌子敬酒,祝大家身体健康。10年前,他第一个签字同意移民,也担任了新岗村的第一任村长,时隔几年村民们再次将他推为村长,他觉得自己的担子很重,但也希望通过努力让大家过得幸福。

  新闻背景

  移民渐渐融入当地生活

  2000年至2004年,广东省共接收安置重庆巫山县、万州区三峡库区移民2503户、9007人,全部安置在珠三角地区的广州、佛山等市的116个安置点。其中,三水区接收1202名重庆巫山县移民,安置在5个镇(街道)的10条移民村;高明区接收290户980人,共有12个安置点。

  多年来,佛山市、高明区、三水区政府十分关心移民的生活和工作难题。仅2010年,三水703名移民劳动力中,就业人数已接近80%。当年,移民家庭年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其中一半的移民家庭收入已经赶上甚至超过当地农民。而高明区政府近年来为12个移民安置点建设了文化室,让移民们享受到更好的生产、生活和娱乐环境,不仅提高移民们生活水平,也使他们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融入当地社会,安居乐业。 

  移民创业故事

  谭生福:开厂做生意 专请老乡邻

  三水芦苞镇岗头村村民谭生福是个大忙人。昨天下午,记者在位于芦苞欧边村的绣花厂见到了谭生福。这位37岁的老板看起来与本地的生意人无异,会客室里放着一整套的功夫茶具,聊天前先泡上一壶铁观音。

  “刚来三水的日子是很艰辛的,听不懂粤语只是一方面,人生地不熟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谭生福刚到三水时靠卖猪肉为生,由于之前没做过这种生意,第一年没赚到什么钱。但他靠这一年的人脉积累,第二年便做起了新农村建设的包工头。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承包了20多条村的建设,也积累了不少资本。

  去年开始,谭生福购买了8台机器兼职做起了绣花厂的生意,厂里聘请的14名工人中有一大半都是移民村的居民。“绣花厂的利润不高,但是能解决一些移民的就业难题。”谭生福说,有一些40来岁的移民没有一技之长,很难找到工作,跟着他干没有语言障碍,也能养家糊口。

  “10年要比想象的快。”十年前,谭生福来三水时他的女儿刚出生两个月,如今已经读小学二年级,能讲一口流利的粤语,自认是芦苞“土著”。10年间,谭生福回过5趟老家。他的双亲、兄弟都留在了巫山老家,而当时不顾家人反对迁来三水的他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交通、经济、发展前景都比留在家乡要好,我能做事肯努力,肯定能有回报。”谭生福肯定地说。

  卢爱民:打工不操心 租房有收入

  昨天下午6时刚过,高明杨和镇福顺村的卢爱民从工作的海天公司回到家中,读小学4年级的儿子欢喜地跑过来。转眼从重庆巫山搬到高明生活9年,与其他移民一样,卢爱民一家三口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卢爱民今年35岁,10年前从重庆市巫山县搬迁到杨和镇福顺村。一同和他从巫山搬来的移民还有90多人。因为新家地处杨和镇工业园,移民家中的劳动力,一半以上就在附近工厂上班。

  卢爱民现在海天公司工作。“每月工资有2000多元。”卢爱民说,跟在老家相比,工作相对轻松,收入也不低,妻子也在附近的塑料厂打工,每月工资接近2000元。

  夫妻两人的辛勤劳作,让家里彻底变了样,住房由刚搬来时的40多平方米增加到200多平方米,电冰箱、电视机等家电也应有尽有。昨日,记者在福顺村看到,众多村民的房屋已建到两层,有的甚至盖到三层。

  不仅通过打工挣钱,卢爱民等村民通过出租房屋同样有收入。卢爱民说,村民刚来高明时,政府按每人20平方米的标准给移民新建了住所,房屋后面留有人均10平方米的院坝。“如今每家都有钱了,房子就越建越大。”卢爱民说,目前不少村民都在原来基础上加盖了1~2层,住房很富余。

  地处工业园区的移民们,把多出的房屋出租给附近工厂的工人。“村中不少村民都有出租房屋的收入,多的每月有1000元。”卢爱民说,10年过去了,大家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不少村民也融入了当地生活。记者留意到,在交流中卢爱民不时蹦出几句粤语。“我的白话一般般,平时还是说普通话。”卢爱民腼腆地说。

  文/佛山日报记者智冰沁、文倩、麦志华、邓磊

  图/佛山日报记者卢奕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