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株洲最后一批三峡移民的10年记事
2011/12/14 8:21:50    新闻来源:株洲日报
 
  ——现在他们把株洲当自己家乡



2004年7月10日走出车站的移民

  

    株洲日报12月13日讯(记者邓亚斌 陈彬 高博)株洲接收第一批三峡移民,是在2001年。当年8月12日,628名三峡移民抵达攸县,其中网岭安置314人,新市安置314人。

    3年后的2004年7月10日,又有1031名三峡移民抵达湖南,其中株洲县安置207人,醴陵安置208人,这也是株洲最后一批三峡移民。10年前,他们告别故土,惜别亲人,收拾简易的行囊,满怀憧憬去往他乡延续新生活。

    现在,他们生活得怎样?各自有着怎样的故事?近日,记者来到攸县网岭的三峡移民家中,怀忆他们的移民生涯,体验他们的当下生活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变迁。

    可搬可不搬,老村支书带头搬

    今年57岁的李朝才,从1974年开始,就一直担任重庆市忠县新生镇大岩村村支书,直到2001年8月举家搬到攸县网岭。“村支书当了27年8个月。”李朝才清楚地记得自己的任职时长。

    忠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三峡移民搬迁重点县。李朝才回忆,真正确定大岩村需要搬迁是1992年。当时,三峡建设委员会进行调查后,认为库区175米以下为淹没区,必须搬迁。

    “我家房子在175米以上,土地在175米以下,属于可搬可不搬的,但作为村干部,我要带头。”李朝才说:“村里的老百姓都看着我呢。”

    故土难离,最忆还是分别时

    真的要搬了。2000年农历12月,李朝才带着村里40多人,专门来攸县考察,“从地理条件上说,攸县比老家确实要好,老家在长江边,山多地少,而这里地多。”李朝才说。

    这次考察,大家打消了很多疑虑。大伙就房子选址、建设面积,与攸县政府签订了协议。陶文芳家在175米以下,属搬迁对象,她老公在外打工,自己在娘家的一所学校食堂做饭,顺便养些家禽。还有,马传玲家要搬,冯义祥家要搬,刘少权家要搬……

    除了新生镇大岩村6个组外,这次大迁徙还涉及新生镇六角村、黄角村、邓家村、香水村。“搬迁前,县里特意举行了欢送会,但那时谁还有心情开会,大家抱着亲人朋友痛哭去了。”李春才回忆说。

    移民船上,吴永发的二儿子诞生了

    最后,“李朝才”们每人带着50斤的行李,上了6艘大船。李朝才的50斤行李中,有一只提篮、一只背头,还有两条“武江”烟。

    “我怕来这边后,抽不惯当地的烟。”上次来攸县考察时,李朝才没看到攸县有背头和提篮,所以特地带了过来,这背头可装红薯、玉米,用作篮子也可装菜等。然而,10年来,这背头却从未派上用场。

    6条大船,有3条船在衡阳靠岸,冯义祥的哥哥一家在衡阳安了家,而冯义祥和另外3条船,则继续往前行,一直到攸县。在船上,35岁的吴永发还巧遇一桩喜事——他的第二个儿子诞生了,于是他取名吴攀,“攀”有攀登的意思,是一家人对新生活的憧憬和期盼。

    三峡人家学会了攸县话

    628个人在株洲上岸后,77户、314人被分到攸县网岭镇,其中洞井村56户、杨家洲5户、荷叶塘16户。李朝才被安置到洞井村台新组,并且当上了村里的副书记,主要负责移民事宜。

    “刚到这边,生活习惯、吃穿与老家没什么差别。”李朝才说,“最难的是语言,彼此听不懂对方讲什么。”10年过去,李朝才不标准的普通话里,偶尔会夹杂一句攸县话,比方说“10元”,他会说“炮把”元。

    43岁的周开新也一样,落户攸县后,他还是做老本行,杀猪,“最初,我要通过手势帮助,才能明白当地顾客的意思。后来接触多了,也就能听懂了。”如今,周开新说话,不少语音、语调都是攸县腔。

    2008年,经人介绍,周开新女儿嫁给了网岭镇白莲村一户人家,成亲后,女儿女婿都去深圳开的士、开店了。

    周开新的小儿子9岁,在网岭学校上四年级,在学校他说攸县话,回家说老家话。记者问,儿子调不调皮,周开新摇摇头,用攸县话说:“光下几,不调皮的歇后莫得了(现在,不调皮的小孩没有了)。”

    30岁的马传玲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攸县话(还带点网岭腔),可她还是感叹攸县话太难学了。“我在广东打工时,两年就学会了粤语,可在攸县快10年了,攸县话还是说得不好。”

    生活习俗快速融合

    在攸县过的第一个春节,大年初一一早,组长刘华锋带着组里的人来拜年。“我没做任何准备啊,家里没有水果,连茶都没泡。”李朝才说,因为老家的风俗是,初一不串门。

    入乡随俗。第二年的大年初一,李朝才一大早就带上组里的移民,挨家挨户去拜年,自家也做了精心准备,恭候着乡邻。就这样,三峡移民和当地人走熟了。

    2003年冬,李朝才第一次回老家。他80岁的老母亲去世,他带着母亲的骨灰,回家与父亲合葬。

    “我们那死了人,一般3到5天就会下葬,而且在下葬的头天晚上12点,才把人放进棺材。”李朝才分析着川湘民俗的异同和利弊。

    曾经的三峡人家,与安置地的融合速度超出了想象。攸县流行一种纸牌“碰胡子”,也令不少三峡人着迷。2001年,安置到网岭的77户移民,有9户又返回了故乡。“大多是老人,故土难离,想落叶归根。”李朝才说。

    但大多数人把根深深地扎在了攸县。“年轻人出外打工,年长者在家务农,或到村里、镇上揽活做。你说,我们现在也算株洲人了吧?”李朝才笑问记者。

实习编辑/田双双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