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探访三峡库区移民
2011/12/14 8:22:44    新闻来源:恩施日报
 

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与移民“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也正是因为他们默默地奉献与牺牲,才实现了“三峡出平湖”的伟大梦想。当年,为了支援三峡工程建设,众多库区百姓离开故土。今天,记者试图探访一些移民代表,记录他们当下的生活状况。

记者 田代明 恩施图片库 李芬 黄宗婷 摄影报道

周末,四世同堂的移民户黄源汉一家10多人聚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

移民户李科芳办起七彩山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一千余户。

移民户李友春在城里开起超市,收入可观。

移民户李传柱在城里当水电工,年收入数千元,家中的老人和患有残疾的孩子享受了低保待遇。

移民户向红患凭着修鞋手艺,年收入不菲,一家人生活有保障。

移民户易爱民白天在服装加工厂上班,晚上照顾家人、小孩,每月有1000多元收入。

信陵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规模以上企业十多家,让更多的移民找到了就业岗位。

11月16日,巴东县信陵镇营沱社区唢乐阵阵,歌舞翩翩。今年65岁的黄源汉老人正带着20多个文艺演出队的演员编排文艺节目。“再过两天,县里就要召开‘两会’了,演出队有几个节目参加汇报表演,到时大家可以好好地秀一把。”黄源汉乐呵呵地同演员们说。

15年前,因为三峡工程建设,黄源汉家的土地被征用。如今,黄源汉家四世同堂,3个儿子分别从事码头、餐饮和洗车服务经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搬迁后,我们一天天富起来了。”对于现在的生活,黄源汉很满意地说。

黄源汉是巴东县信陵镇移民中致富较快的一员。该镇是全县移民重点镇之一,承担了库区农村移民、县城居民、学校占地移民的搬迁安置任务。

三峡工程淹没信陵镇规划人口5407人。2009年,国家又核定该镇175米试验性蓄水搬迁422人。截至今年10月底,全镇有401人完成搬迁。

国家每年都有上亿元的资金用于库区失地农民的安置和帮扶。“自2006年以来,县移民资金监督网成员单位对我镇移民资金进行了10多次大规模突击性清理检查,没有发现挤占或挪用等问题,没有违法违纪现象存在。”信陵镇镇长向秀忠说。

许多移民由于文化程度较低,难以融入市场经济潮流中去。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这些失地农民中,已有近七成的在二、三产业找到就业门路,可以实现“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还有近三成的靠发放自谋职业安置费过日子。

巴东县每年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对移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就业困境。仅今年就为移民进行了多场技能培训,受训人数达2000多人。该镇还引进了15家规模以上的企业,帮助不少移民找到了就业岗位。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