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不容忽视
2012/5/10 8:43:05    新闻来源:企业党建参考报
  ■ 李齐演

  在我国,县以下(简称基层)水利主管部门组织建设的工程多以小型为主,诸如:电灌站、小农水护岸、倒虹吸、渠系、堤防建设等,参与建设的各方资质较低或根本无资质,许多工程由村或农民自营,工程质量管理常常不被重视,其做法多数欠妥。虽然这类工程单项规模小,但总体数量多,我们也不可忽视其质量。
  水利工程质量是对水利工程“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为了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控制工程质量、工期、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国家自80年代中期起,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大中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改革措施,已显示出较强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但是基层水利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基层水利部门是实行小型水利工程的主体,肩负的任务既虚又实,存在以下三个常见问题。首先,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存在还出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较多,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其次,技术资质不具备、多种职能融一身。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而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再次,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意识浓,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使得大部门水利和建筑给人们的印象是粗老笨重。此外,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太落后。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鉴于基层水利部门的现状,短期内在基层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水利设计、水利监理单位也有难度,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大势所趋,不能含糊,小型水利工程也要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全程管理监控工作。
  开发人力资源培训行家里手成为首要任务。相关部门除了要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外,还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除此之外,还应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加强质量教育建设保证体系,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全体水利职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国家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前要组织专家审查论证,我们在小型工程立项时也应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方案讨论,及时弥补设计中的不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为了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同时还应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批准、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
  与此同时,注重美学研究营造景观工程必不可少。水利工程与其它建筑工程一样,要注重美学研究与景观设计,这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尤其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各种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角效果,水利建筑也不应该例外,其外表形态应成为人类美学的载体。此外,还要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永续利用,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
  水利工程质量包括“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四个方面,只有四者全优,才是真正的优质工程,小型水利工程也必须遵照执行。这就要求上级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更细、更严;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即自始至终(全过程),“横向”即全面覆盖(大、中、小型),小型水利也不例外;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
  基层水利部门多数集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职能于一体,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质量教育、提高检测水利、搞好建后管护等,建立起适合自身情况的质量保证体系。

  刊载于2012年5月14日《企业党建参考报》第523期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