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大师已去,思想永存(周建平)
2012/8/30 6:39:04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深切缅怀潘家铮院士

 

水电泰斗,一代大师,潘家铮院士2012713午时悄然离开人世。这些日子,与他共事、一起经历风雨,深受他教诲的同事和后辈,无不沉浸在悲痛和哀思之中。浩茫宇宙,亘古不语,漫长夜空,金星陨落,我们祈祷上苍保佑逝者安息。

今年端午节的前一天,我和同事晓辉去北京医院再次探望他。看上去他老人家明显不如之前精神,虽有伤感,但他仍很坚强,坚持生活自理,坚持走动漫步,坚持看书和思考。他嘱咐永立秘书和我们:你们来,千万不要带东西,我已经吃不动了;让陈(祖煜)院士端午节别来医院,他也不方便;正要出版的书,印数不多,聊以自慰,永立记得送一本给他们。潘老还自嘲地说:“我已经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脱离现实不中用了,思想僵化跟不上形势了;你们忙,就不要经常来看我了”。潘老生命最后时刻,与病魔作斗争,依然是那样的坚韧坚强、乐观豁达。宁静致远、质朴淡定,大师风范耶。

何谓大师,必是学识渊博、贡献卓著,业界公认德高望重的人。潘老不仅有水利水电事业上的伟大成就,而且还有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他不仅留下了有广为称道的优秀传世作品,更有启迪心灵的真谛思想。

2008512日,潘老因结肠癌在北京医院接受手术,正是这一天,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住在医院的潘老,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汶川地震灾情。虽年逾耄耋,身在病房,却一心挂念灾区人民和震损水利水电工程。515日,即通过永立秘书了解灾情,以后还不时召集水电规划总院、水电顾问集团公司的专家研究分析地震灾害和工程受损情况,提出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的中肯意见。潘老还指示我们,要抓紧时间赴现场调研,收集第一手资料,分析把握水工建筑物,尤其是大坝的地震破坏特征和抗震能力。在潘老的鼓励和指导下,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组织完成了《汶川地震灾区大中型水电工程震损调查与分析》(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住院期间,潘老多次接受记者采访,提出了“水电工程建设有利于防震减灾、高坝工程具有超乎想象的抗震潜力”的大胆论断。潘老答记者问在多家报纸上发表,对释领导之惑、解群众之疑、澄清一些社会误传、维持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术后,潘老恢复良好,不久就又忘我地投入到他心爱的水利水电工程事业之中。接连出差,开会、写稿、研讨,查阅资料,调查研究。我以为他对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和工程技术咨询工作的支持帮助最大,对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水电顾问集团公司和流域水电开发企业的邀请,总是有求必应,他希望和同志们一起努力,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健康发展,赤诚之心日月可鉴。

20103月,潘老应邀到昆明出差,参加澜沧江小湾水电站2010年度汛蓄水方案专家咨询会议。小湾如期建成,开始蓄水,大多数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和美好的憧憬里。五十多年餐风露宿战险山恶水绘就宏伟规划,三十余载攻坚克难创世纪之举筑成高峡平湖,潘老和小湾设计建设者一同走过五十余年,一同经历一个个里程碑,自然也是由衷的高兴。他知道,小湾工程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的重大技术方案研究中,凝聚了几代水电人的智慧和心血。他非常清楚地知道,创造世界第一高拱坝多么不艰辛,多么艰难,需要多少人为此呕心沥血方可九转功成。然而,他在充分肯定小湾工程设计建设者付出辛勤劳动取得成就的同时,还不断地提醒着:行百里半九十,务要善终如始。他思路清晰,洞察本质,沉着稳重,他认为处理小湾工程2010年度汛蓄水问题的关键是工程安全,一是要使大坝和泄水设施都在允许的工况下运行,保证结构和水力学上的安全,二是要对汛期的洪水进行科学调度,控制库水位上升速度和上升高度,以便通过监测、分析、反馈、研究,掌握水工建筑物及水库岸坡的工作性态,逐步安全地过度到正常运行状态。他的科学论断、辩证逻辑和热情鼓励,给了小湾建设者巨大的力量。

2011年初,潘老再次住进医院。虽身在医院却心在工地。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泄洪消能设计方案受到个别专家和科研单位的质疑,认为不安全,多次投诉到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要求重新论证。潘老对此也是冥思苦索,和我们一起分析讨论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担心有些措施不能落实,还专门致函三峡集团公司领导,提出了工程风险防范对策措施的详细建议。

20123月,正是“两会”召开期间,身在医院的潘老,看到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深感我国能源及电力事业的几个大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解决好,事关大局,心以为危,寝食难安而不得已扶病上书。潘老上书到: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不能无限制增长,请国家迅速采取强有力措施,控制消费总量,降低能源弹性系数;请国家层面尽早研究我国长期能源与电力的产、运、销大布局,妥善规划并按照规划方案建设运行;请重新审视研究电力体制改革中的输配分开、煤电价格和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市场经济运行问题。潘老认为这些问题是相互关联耦合的,必须同时研究解决,只有这些大问题有了明确的结论并得到妥善解决,我国的能源和电力才有希望健康持续发展。透过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一位心系民族大业的老人,一位忠诚电力事业的老人和一位可敬可爱的睿智老人。

潘老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他曾说,人体需要一些刺激来促进新陈代谢,一个人的知识没有更新,大脑就会衰老,就会干枯而石化。受邀参加各种会议,请潘老讲话,他从不推托,而且十分认真地准备书面讲话稿。我收藏了数百篇潘老的讲话稿,细细品味,这些讲话稿立意高远又切合主题,富于思辨而合乎逻辑、分析全面且洞察实质,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很强的指导性,成为每次会议的点睛之笔。一个复杂或者严肃的课题,在他轻松自如、娓娓道来的阐释和剖析之中,让人释怀或找到答案,实在是需要很厚功力的,潘老的这种功力来自于他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技艺。

潘老爱写,小说、科普、论文、杂文、散文、短文样样都有,有空就写,在医院期间,也没有停笔,他认为,能写就能思考,写作的时候是生命状态最充盈、最饱满的时候,也是最快乐的时候。我很认同潘老的观点,我对潘老的思维逻辑和智慧远见,十分敬佩。正是潘老的讲话稿、论文和著述为我们留下了他宝贵的思想。我相信潘老身后,他的思想的影响绵绵无尽、发扬光大,也必将激励他的后辈去完成他未尽的事业。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周建平

20128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