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难解的小南海水电站:重利益还是重生态环保
2013/9/22 9:41:20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在重庆当地政府的力推之下,小南海水电站突破了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约束,箭已离弦。但是生态问题尚未妥帖,工程的经济性和移民等问题又扑面而来

    3月29日10时05分,位于长江江心的重庆巴南区中坝岛,人头攒动,重庆长江小南海水电站奠基暨"三通一平"工程开工仪式正值高潮,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宣布,小南海水电站前期准备工作正式开工。

    随后,礼炮齐鸣,升起一片粉色的烟雾。

    小南海水电站枢纽工程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大中坝,由重庆市政府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下称三峡集团)共建。

    尽管由于处在长江鱼类保护区内等原因,小南海水电工程反对者众。但自2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展前期工作的"路条",至"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和场地平整)开工仪式,小南海水电站已经实际上摆脱了环保和自然保护区的约束。

    礼炮声中,一些鱼类专家和环保组织还在为长江鱼类奔走。他们担心,电站落成意味着长江这一段保护区的保护功能也将名存实亡。而另一方面业界对这一水电站的经济效益亦多疑惑。

    轮番调整保护区

    重庆建一个不大的水电站,却在全国引发巨大争议,在于其涉嫌缩小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鱼类保护区)面积,为建水电站"让路"。

    经重庆市申请,2011年1月4日,环保部发布2011年第一号公告,其中包括了鱼类保护区边界调整的内容。此次共调整两处,一是,将小南海电站大坝所在地及其邻近的松溉溪至马桑溪大桥22.5公里的江段,从鱼类保护区的范围中划了出去,调整为"非保护区水域";同时,将小南海电站大坝以上的石门镇至地维大桥73.3公里江段的保护级别降低,由缓冲区调整为实验区,而原实验区自然江段将成为水库库区。整个鱼类保护区的面积缩水1000多公顷(参见图表)。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四川省就对小南海水电站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工作,并于1997年12月开工,但最终因为建设资金未落实,于1998年停工。

    1997年成为直辖市的重庆,继续筹划小南海水电站,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突破小南海水电站"。其建站依据是1990年完成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下称《流域规划》)。重庆方面因此认为,这一规划在前,鱼类保护区建立在后,其并未违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曹文宣分析,《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形成的时候,虽然鱼类保护区还没有建成,但是1994年当地已建立了保护区,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流域规划》与保护区的相关规定是冲突的,应该修改《流域规划》。

    鱼类保护区可谓命运多舛,其成立是为了减轻因三峡工程建设给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将长江上游合江至雷波段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升格,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但五年之后,为了给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让路,四川省向国务院提交了将这一保护区调整的要求——《关于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的请示》获批,于是2005年被更名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提出的这一次调整,将原来的合江—雷波段向下迁移,调整至重庆三峡库区库尾至宜宾向家坝坝下的江段。而这一江段,目前已是长江上游干流唯一的自然江段。

    原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对《财经》记者分析,"2005年这次调整鱼类保护区,就是让长江上游的向家坝和溪洛渡水电站上马,这是权衡之后的保大舍小,三峡集团应该很清楚,(小南海)这样的小水电站就应放弃。"

    然而,重庆市为了小南海水电站的上马,提出了再次"调整"保护区的方案。

    "再次调整之后,(一部分)核心区变成缓冲区和实验区,这样可以建立相关的基础设施。(小南海水电站)这样的大型工程,会有一部分划出保护区,蓄水区会把保护区的保护级别降低。"自然之友项目协调员张伯驹对《财经》记者说道。

    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的有关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

    不过,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则质疑,小南海一带划定为鱼类保护区没有充分征求各方意见。

    "小南海和其他的水电站建设没有什么其他本质区别,功能规划是好事情,但是仅从环保角度来看,我们国家缺乏很多规划,比如能源规划、水资源规划等。"张博庭说。

    诀别鱼类

    农业部曾委托一些专家对重庆市政府提交的《长江小南海水电站建设项目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及其减免对策专题研究报告》进行论证。但未能平息其中最大的环保争议——该水电站会彻底切断洄游性鱼类的生命通道,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将造成毁灭性打击。

    2009年2月,农业部专家组发布的结论为:鱼类自然保护区是缓解三峡和金沙江梯级水电开发对鱼类资源影响的补救措施,对长江鱼类物种资源和渔业资源保护具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南海水电站的修建将会改变该区域的鱼类栖息地,淹没部分鱼类产卵场,阻隔鱼类洄游通道,水轮机和溢洪道会造成鱼类特别是卵苗的损伤,对水生生物资源以及保护区的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专家组针对小南海水电站对鱼类资源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栖息地保护、仿生态通道建设、人工增殖放流等补救措施。

    对此,自然之友总干事李波对《财经》记者表示,水库可以采取人工补救措施,但这些措施都是不可靠的,自然性漂流产卵是最好的。"比如位于金沙江的阿海水电站在做环境影响评价的时候就提出采取人工捕捉、修建鱼道等补救措施,但都不理想。"

    一直试图扭转公众形象、建立生态环保理念的三峡集团对建小南海水电站态度暧昧。三峡集团也曾委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西南大学等做"重庆小南海江段对长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特有鱼类及三峡水库产漂流性卵鱼类完成生活史过程的生态通道作用研究"课题。

    2009年该课题结题报告指出,"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峡水库,是互为补充、互相依赖的连续而完整的水域生态系统。小南海江段无论是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或是对三峡库区内产漂流性卵的经济鱼类,都是完成生活史过程必须通过的生态通道。这一重要的生态通道,应当保持畅通无阻。"

    曹文宣亦表示,"这样的生态通道也是修建鱼道或其他任何过鱼设施所不能取代的。"

    不过,作为本地的环保组织成员,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会长吴登明认为,在2005年鱼类保护区(为四川建水电站)调整范围之后,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已经微薄,沦为"作秀"。

     重庆利益

    小南海水电站是重庆目前投资最大、装机规模最大、发电量最大的水电项目。

    根据开工仪式现场的"主要工程特性表",工程总投资约320亿元,总工期七年六个月。总库容13亿立方米,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02.06亿千瓦时。

    对于小南海水电工程的效益,重庆市市长黄奇帆称,小南海水电工程对重庆电力保障作用突出,这一水电站所发电力将"全部直供重庆主城",每年可节约原煤500多万吨,不仅可以缓解重庆能源紧张状况,还有助于重庆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形成新的能源保障体系。

    不过,翁立达认为,"在1990年完成的《流域规划》里,小南海只有1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现在变成200万千瓦,完全是重庆想把这个项目搞大,拉动当地经济,坐收利税。每年100亿千瓦时以上的发电量,只是重庆一厢情愿,达不到。"

    翁立达认为,小南海水电站的经济性低下,"1.6万元每千瓦(320亿元投资建成200万千瓦)这个指标很差,它和向家坝和溪洛渡远远不能比,(成本)要高上几倍。"

    曹文宣对《财经》记者分析,重庆天然气很丰富,但国家不允许用天然气发电,所以没有电力,即"有气无力"。因此希望建水电站发电力。重庆市决心建设,但问题是小南海发电量并不是很大,当年重庆市拒绝买二滩水电站,现在却要建立一个比二滩水电站发电量小的水电站,因此非常不划算。

    张博庭亦不看好小南海水电站的发电效益,他对《财经》记者说:"从全国来讲,小南海发电效率并不是十分合算,但它位于重庆市边,距离城市很近,对重庆市的防洪和供水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小南海也有利于长江的航运、方便城市供电。从其他角度来看,绝不仅仅是发电,包括城市景观的美化作用。"

    目前,水电资源一般都是实行有偿开发,即地方政府以有偿出让的方式,要求购买水资源的投资方一般在约两年之内进行开工建设,也就是说购买到水电开发权之后,企业要在两年内把所有手续办理完成。但据朱光明透露,小南海水电站工程则由重庆方面和三峡集团共同出资,至于具体出资比例"仍在协商"。

    评估一个水电站的经济效益,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工程建设、环保和解决移民三者的投入。在评估时,需计算每万千瓦的代价,即每万千瓦的移民数和淹没土地数。

    根据开工仪式现场的"建设征地区范围示意图",小南海水电站建设征地涉及重庆市大渡口区、九龙坡区、江津区和巴南区。建设征地总人口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7万人,房屋总面积223.99万平方米,土地总面积6.4万亩。

    由此大致推算,"小南海水电站的装机容量是三峡的十分之一,移民是三峡的三十分之一,但小南海工程中,移民之中城镇人口多,会拉高造价。"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前院长高季章说,建水电站也存在时机问题。建设、环保、移民的费用是逐渐上升的,成本也随之增高。这些节点没有把握住,水电的经济优势也就没有了。

    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雷亨顺对《财经》分析,重庆至宜宾的长江上游江段对重庆这个直辖市而言战略意义非常大,对这一江段的开发"绝对要慎重",将来会关系到整个西南开发大格局的布点,将这一江段沿岸"全方位地振兴起来,才是长久之计。但是现在说这话已经晚了,这个事情已经决定了, 它(小南海水电站)已经动工了"。

    他认为,"从宜昌到重庆,再到宜宾这1000公里的范围内,有一个综合研究的报告拿出来才更有说服力,但我没看到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集团原总经理陆佑楣此前的一个观点则一针见血指出中国水电建设开发的弊端: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后,水电建设采取核准制,即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通过后先给"路条"批准开展前期工作,比如"三通一平",不作为正式开工。在前期准备过程中由工程投资方向国家环保部门递交环评报告。只有环评审批通过后,国家才核准这个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但水电建设是"开工就没有回头箭",前期工作动辄几千万元甚至几十亿元的投资,作为工程投资方的国有企业冒了巨大的风险。这不能不说是国家水电管理体制上的缺位,因此,要理顺中国水电站建设的决策程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