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国网南网蒙网:三种不同的垄断经营模式
2013/11/14 12:20:32    新闻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回头看2002年启动的电力体制改革有哪些不足?

吴疆这是一次以纵向拆分为主的改革,但拆分远远没有到位,没有真正触及电力市场的核心实质。在厂网分开的同时几乎没有对电网进行任何针对性的管制,既没有禁止电网参与电力交易,也没有继续进行输配分开和独立核算。相关部门对电网公平开放没有明确界定与要求,对于电网影响其它市场主体束手无策。电网企业将调度、交易和输电三者结合,形成独买独卖的交易模式,目前世界主要国家中只有中国采取此模式,这可以说是电力市场建设的失败。

记者:那么在电网的制度建设上,改革成绩如何?

吴疆:电网环节保留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内蒙电网三种不同的垄断经营模式,即便在发电企业亏损严重的时期,电网环节的产业效益依然显著劣于发电环节。特别是电网环节由于垄断利益而盲目追求投资,在设备利用率上存在显著浪费。

记者:业界如何对比上述三种模式?

吴疆:国家电网26省份、南方电网5省份、内蒙1省份并存是政治妥协的产物,但也是大型电力企业规模经济的难得实证。对比2003到2010年的财务数据,南方电网全面领先国家电网,这证明国家电网作为一个电力企业已经超出了合理的规模经济临界点,无法实现更佳效益,规模过大勉为其难。 "世界500强排行榜"上的电力(能源)企业,国家电网规模远超同行,但多项指标远远落后。

记者:为什么没能遏制垄断企业的膨胀?

吴疆:垄断企业自身具有侵略性,不遏制垄断就会强化垄断。而电网企业拥有业内主要的科研机构,掌握了最主要的信息资源与技术资源,对电力规划、技术标准等公共事务影响巨大。电力行业政策部门、监管部门缺乏直属的或者中立的技术支撑力量,信息严重不对称,直接影响政策的科学性与监管的专业性。有关部门虽然拥有发布权,但相关电力企业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调输分离"应优先

记者:你认为,电价是否会成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吴疆:2002年中国电改的两大核心纲领性文件分别是《电价改革方案》和《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其中前者的落实程度更低。竞价上网随着区域电力市场试点的中止而停滞、标杆电价以外存在大量不透明的灰色区域、输配电价缺乏财务独立核算的支撑、销售电价被长期人为抑制而且交叉补贴日益复杂。

对电力价格进行不同程度的管制与干预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但中国的电价管制承载了很多超出电力范畴的使命。电价水平的调整漫长而琐碎,不可能作为体现改革成效的切入点,但完全可以小步推进不断深化探索。其中,独立输配电价的工作应尽快启动落实、销售电价要向地方下放定价权并完善阶梯电价和电价信息公开、试点推行容量电价与电量电价的两部制,鼓励市场主体参与。

记者:你认为首先应该从哪些工作入手?

吴疆:所谓市场化改革,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明晰产权、规范竞争;在电力领域市场化改革最核心的则是明确公权与私权的关系,对于调度、交易、电网三大公共职能给予合理的制度安排,但中国电改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缺乏足够的重视。除了中国,世界上国土面积大的国家都不约而同选择了"调输分开"的模式。在行政权力高于市场契约的中国,调输不分的弊端有目共睹。

记者:2002年电改遗留下来的"输配分开"问题呢?

吴疆:分析世界主要国家中的输配电网,普遍采取产权、治权、财务等不同程度分开的形式,只有中国采取输配完全不分的模式。虽然所谓输电、配电始终没有统一公认的划分标准,但可以将输配分开转化为"网售分开"。

网,一般可以进行成本监管下的收益保障性定价;售,核心就是电网末端的非网络业务,在网络公平开放的前提下引进激励性的价格机制,例如多个买方竞价的零售竞争。随着智能化能源技术革命,售的业务将远远超越电力营销,技术服务的范畴,而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增长点。

重新认识电改思路

记者:今天谈电改,与2002年有哪些不同?

吴疆:十年前的电改方案体系庞大,但其改革任务至今没有全部完成,而经历这十年的实践与博弈,大家对于电力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更多,对于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教训思考更多。不能再分散孤立地去落实区域市场、输配分开等单项任务,而应该经过系统的研究论证重新提出新的一揽子深化改革方案。

此外,电网自然垄断的负面作用在十年间被显著放大,其独买独卖的模式日益固化、垄断利益清晰庞大,改革给自身培育出了空前强大的反对势力,这是上一轮电改设计分步改革任务中最大的失误。

记者:你认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应该遵循怎样的逻辑思路?

吴疆:分步骤来看,首先就是要将公共职能从垄断企业中独立出来,组建国家电力调度中心、国家电力规划及标准中心。然后要对垄断企业进行拆分,形成区域电网,实现电网企业的规模效益。

这两步走完之后,电改的主要阻力已基本消除。接下来就可以分级核算输配电价,放开大用户直购电,建立"多买多卖"的电力交易格局。另一方面,组建省级电力营销服务企业,将电网末端业务经营权和定价权的对称下放,建立全责对等的地方电力保障机制。最后,就可以将电力,甚至能源的发展重心下沉,以城市为结点推进智能能源网建设,塑造新的能源增长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