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2013年中国核电产业回顾
2014/1/21 13:54:32    新闻来源:南方周末

    自2012年底中国核电谨慎重启之后,2013年,中国核电建设提速。然而,提速只是针对沿海核电项目,内陆核电重启呼声高涨,但2013年仍未见实质性破冰。

    2013年,随着核电标杆电价的实施,核电市场化启幕。这一年,核电出海步伐加快,核电"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发布,确立了2017年中国运行核电机组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的目标,核电再获各界青睐。

    2013年,尽管政策层面对核电仍采取保守态度,但难挡核电企业的发展热情。中核等四大核企纷纷加快上市步伐以解决资金链难题,大唐、华能等传统能源企业则纷纷划定势力范围,提前锁定核电选址资源,华润、三峡集团等企业曲线参与核电产业。

    第一个好消息来自核电司的设立。2013年年中,国家能源局、电监会重新组建的新国家能源局"三定"方案正式发布。原国家能源局电力司下属的核电办公室升级为核电司。业界认为,此前,核电在国家层面的规划、管理不是很足,而且企业之间技术各不相同,建立核电司可起到统一规划、技术的作用,也有利于核电的长远发展,亦说明政府还比较重视核电发展。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行动防治计划》,强调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计划到2017年,中国运行核电机组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这是继2012年底国家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目标之后,首次公布的具体数字。考虑到中国目前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不到4600万千瓦,而核电建设周期较长,业界认为,如果不加快审批,减排目标尚有400万千瓦装机的缺口。核电由于自身所具备的可以克服地域、气候等障碍,并能高质量、稳定地提供基本负荷等特点,在能源结构调整中被寄予厚望。

    2013年3月5日,国家发改委提交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称,2013年预计新增核电装机容量324万千瓦。这意味着,中国的核电装机容量在2013年将有20%的增长。

    政策利好之下,沿海核电提速。2012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调整后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三个规划,我国核电稳妥恢复正常建设。福清4号、阳江4号、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田湾核电二期工程1号机组等4台机组已先后开工建设。其中,田湾核电二期1号机组成为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国务院审议核准的第一个新建核电项目。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共29台,装机容量达3166万千瓦,在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2013年2月17日,东北地区首个核电厂——辽宁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并网发电,这标志着该机组正式进入并网调试阶段,具备发电能力。2013年6月6日,在完成各项技术指标测试之后,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其一期2号机组亦于是年底正式并网发电。2013年4月,宁德核电站一期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运。目前,中国商运核电机组17台,装机容量1474万千瓦。

    2013年底,阳江核电站6号机组开建,至此,阳江核电项目6台机组已全部开工建设,其1号机组计划于2014年上半年商运。至此,中广核在建核电机组数量16台,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1878万千瓦。 此外,台山核电、广西防城港核电等各在建项目均已进入调试和设备安装高峰期。

    然而,对于内陆核电而言,重启依旧无望。2013年底,国家核安全局给中广核的一则复函表示,"同意中广核将咸宁核电站主设备锻件及零部件转移至陆丰核电站的申请。"业界认为,这一举动无疑传递出"内陆核电短期重启无望"信号。

    此前的2012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定,"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的部署。这让江西彭泽、湖北咸宁和湖南桃花江三大内陆核电顿时梦断。三大内陆核电站合计投资额超过2000亿元,而前期投资额则已超过100亿元,损失惨重。

    2013年,关于重启内陆核电的呼声颇高。早在2013年两会期间,湖南代表团以湖南全体代表名义提交"一号建议",建议国家尽快重启内陆核电建设。是年内,包括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等在内的多位官员、专家都曾在各个场合表达了重启内陆核电的期待,但舆论普遍认为,国家核安全局同意中广核将咸宁核电站主设备锻件及零部件转移至陆丰核电站的申请,给内陆核电重启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内陆核电重启未见破冰,但中国核电出海步伐在这一年加快。2013年10月,国家能源局公布《服务核电企业科学发展协调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首次提出核电"走出去"战略:对核电企业"走出去"给予方向性指引,并推动将核电"走出去"作为我国与潜在核电输入国双边政治、经济交往的重要议题。这为核电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核电出海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3年10月17日,中广核集团投资建设英国核电项目战略协议签署,11月25日又将罗马尼亚项目合同收入囊中。业界认为,中国核电的国际化步伐持续加速,趋向成熟,表现在中法核能合作30年期间,一方面,是中法两国核能战略步步向纵深挺进已成局面;另一方面,海外版图陆续增加的已成为事实,不容置疑。

    这一年,核电终于迎来了标杆电价时代。2013年6月15日,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将现行核电上网电价由个别定价改为对新建核电机组实施统一标杆上网电价政策。继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上网标杆电价出台之后,新建核电机组实行标杆上网电价政策终获落实,全国核电标杆电价最终核定为每千瓦时0.43元,这个数字比此前陆续批准的行业平均上网电价增加0.02~0.04元每度。至此,核电"一厂一价",电厂"跑价格"的历史宣告结束,核电定价机制也从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

业界据此测算,自2013年起三年内陆续建成的2900万千瓦新核电站的平均运营收入有望能增加50至100亿元。这一新增收入很可能对目前在建和计划新建近千亿元的核电投资项目进程形成重要刺激,核电建设的步伐和节奏有望提升,上游产业链也有望因此得到更多订单。

    此前,核电的投资方通常是中核、中广核等老牌企业或者华能、大唐等能源企业,而2013年,包括三峡集团和华润集团在内的企业也开始在核电领域崭露头角。核电成为了各大巨头跑马圈地的战场。

    2013年,华润集团与中国核电技术公司签订合作意向协议,今后作为业主单位,华润将与国核技共同建设核电站,长江三峡集团也与国核技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业内人士认为,新央企的集中介入,将进一步增加核电市场的变数和竞争。

    大唐、华能、中电投等能源企业,已经积极展开下一步的选址工作,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据媒体报道,华能在江西和黑龙江、中电投和华电在河南、大唐在黑龙江、国电在广西都已经完成了选址工作。

    分析人士认为,大央企热衷核电项目,除了看好核电在未来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外,更看重的无疑是大型核电项目建设中的万亿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十二五"接下来的3年中,核电建设约4000亿元的投资有望落实,其中近2000亿元的设备采购量将释放;如果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新增6000万千瓦,则直接带动投资将达 1.2万亿元。

    核电重启之后,基调仍以安全为主,在准入门槛上,国务院要求"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电项目。"

    除此之外,业界指出,我国核电发展,既要安全又要充满活力,努力做到安全高效。仍需解决以下问题:第一,处理好核电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关系,不断提高核电在安全、环保、经济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第二,安全高效发展要体现在能尽快建立起我国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核电科技研发体系,推动我国核电科技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尽快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第三,必须做到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第四,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的关系,提高核电发展的自主化水平和竞争能力。第五,提高核电发展的协调性,做到可持续发展。 此外,新形势下核电的发展,要让政府有信心,让百姓放心。因此,当前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核安全法规体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预防体系。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