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175米 三峡工程尝试向最终水位蓄水
2009/9/16 8:26:46    新闻来源:新华社



三峡工地鸟瞰 新华社发


  
  
  
  意味着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补水、航运等综合效应将全面发挥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防总和长江防总14日批复,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2009年175米试验性蓄水于15日零点正式启动。利用秋汛涨水过程,今年计划蓄至175米最终水位。此后,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补水、航运等综合效应将全面发挥。

  此次蓄水将对这个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进行全面“体检”。蓄水期间,1万多支安装到关键建筑物内的仪器将对枢纽工程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每天水位涨幅不超过3米

  14日20时,三峡入库流量为22000立方米/秒,三峡坝前水位145.74米。记者昨天在三峡工程梯调中心值班室看到,水库的坝前水位正在缓慢升高,至上午10时坝前水位已由145.8米上升到146.3米。工程26台发电机组运行正常,大坝泄洪闸和所有孔洞已经全部关闭。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介绍,本次蓄水将遵循国务院确定的“安全、科学、稳妥、渐进”的原则进行。在蓄水过程中,将兼顾上、下游需求,正确处理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之间的关系。

  按照国家防总和长江防总批复的试验性蓄水方案,蓄水期间,每天水位涨幅不超过3米。9月底三峡水库水位不高于158米,10月末在对下游进行生态补水的同时计划蓄水至175米。若来水不够,则11月份继续蓄水至175米。

  将提高中下游枯水水位

  负责此次试验性蓄水的中国三峡总公司三峡枢纽梯级调度中心主任袁杰说,

  今年提前至9月15日启动试验性蓄水,目的之一是利用秋汛在9月尽量抬高水库水位,以便在10月上游来水较少时,增加三峡水库下泄流量,提高长江中下游枯水期水位,以确保这一地区冬季航运和补水的需要。

  为此,今年蓄水期间,三峡水库的下泄流量将比去年同期平均约6000立方米/秒的流量大大增加。袁杰介绍说,到11月,水库最小下泄流量按保证葛洲坝下游庙嘴水位不低于39米和三峡电站保证出力对应的流量控制。这是确保三峡电厂和葛洲坝电厂正常发电的需要,也是确保长江中下游地区航运畅通、供水充足的需要。本次试验性蓄水不会对三峡工程正常的发电出力造成影响。

  不会造成大规模泥沙淤积

  有人担心,三峡蓄水期间下泄流量减少,会导致部分泥沙淤积坝前。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中心主任袁杰说,由于近年来上游修建水库拦蓄部分泥沙、退耕还林、径流量周期性减少等因素,长江上游来沙量正持续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情况也比预想的要好。

  监测数据表明,2003年蓄水至135米水位以后,三峡水库每年平均入库泥沙量为2.1亿吨左右,远少于工程设计时预计的5.3亿吨。水库排沙比也由原先设计的33%提高至40%。中国三峡总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三峡水库175米试验性蓄水不会造成大规模泥沙淤积。

  或增加新生滑坡发生几率

  中国三峡总公司有关负责人说,经过有效治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基本处于可控制范围内,目前,经有关部门监测鉴定,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已具备三峡工程175米水位的蓄水条件。此次蓄水诱发库区大规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不大。

  由于特殊的地质环境,三峡库区历史上就是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防治,是三峡工程顺利进行和运行的重要保障。但蓄水后受库水位涨落和气候影响,新生滑坡发生和老滑坡复活几率可能增加。因此,必须加大监测预警力度,制订应急预案,以便在出现危险时,能把损失降到最小。       据新华社

  □新闻背景

  三峡工程为何要分三期蓄水?

  在三峡工程开始向最终水位175米蓄水之时,中国三峡总公司有关负责人解释了三峡工程分三期蓄水的原因。

  据了解,三峡工程分阶段实施三次蓄水经过长期论证,审慎考虑了三峡移民、泥沙淤积等综合因素。2003年6月,三峡工程首次蓄水,坝前水位达到135米,三峡工程进入围堰挡水发电期,枢纽初步产生效益。

  2006年9月,三峡工程实行第二次蓄水,成功蓄至156米水位,标志着工程进入初期运行期,开始发挥防洪、发电、通航三大效益。设立这一水位,主要出于两个考虑:一是库区移民要逐步搬迁,时间上有缓冲余地;二是担心重庆港区发生泥沙淤积,而156米水位回水在重庆下游的铜锣峡以下,不会影响到重庆港区。

  通过前两次蓄水,在综合考虑枢纽工程、移民搬迁、地灾治理、泥沙淤积、生态环境等因素后,2008年9月进行了三期首次试验性蓄水,水位达到172.8米时停止了继续蓄水。今年9月15日凌晨,三峡工程开始向最终水位175米试验性蓄水。           据新华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