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多角度解读三峡 多维度塑造三峡形象
2016/9/5 10:21:58    新闻来源:中国三峡集团
专家学者看三峡工程
    本网讯(记者 但棣瑶)多角度解读三峡,多维度塑造三峡形象。8月27日,来自哲学、科学和媒体各界的六位社会知名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来到宜昌,开展为期两天的三峡工程与三峡人文考察活动,就如何解读三峡工程与三峡精神进行深度调研并出谋划策。
    考察团成员有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我国科技哲学领域领军学者刘大椿,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王亦楠等六位专家学者。他们首先来到三峡展览馆观看三峡工程纪录片及参观模型,随后前往三峡电厂左岸电站厂房、坛子岭景区以及坝顶进行参观考察。当日下午,考察团一行分别前往屈原祠和黄陵庙,领略三峡楚文化遗迹,感受先祖大禹的治水壮举。考察团一行还在中华鲟研究所进一步了解了三峡集团在长江生态保护领域做的努力。
    8月28日,三峡集团宣传与品牌部主任杨骏主持座谈会。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学者们畅所欲言,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多学科解读三峡工程,提炼三峡精神,为进一步提升三峡工程社会形象建言献策。
    三峡出版传媒公司总经理李磊等陪同考察并参加座谈。有关座谈情况如下:

    需高度重视"三峡精神"对我国实现"创新驱动"的重大意义
    三峡工程不仅仅是水电界的一面旗帜和能源领域的一个重大工程,早在20世纪40年代,欧美专家就曾指出"三峡工程是关系到中国前途的至为重大的杰作"。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几代国家领导人的不懈努力,浩大的科学团队和扎实的设计论证,克服种种困难,三峡工程终于从百年前的设想变为了现实,数十年实践打造出了"三峡精神"。今年,三峡工程即将全面竣工验收,结合这个契机,我们应该深刻挖掘、全面诠释"三峡精神",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继承并发扬"三峡精神",事关国家未来和民族复兴。
    什么是"三峡精神"?结合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及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三峡工程正是"实干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我国要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必须从"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到底该怎么创新,三峡工程的成功实践提供了最好、最生动的样板。比如,当年三峡工程动工后,曾面临的一大难题是:我国水电装备制造业落后发达国家几十年,根本不具备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的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只能通过与GE等国际大企业合作搞技术引进。然而,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我国的哈尔滨电气集团、东方电气集团等企业在短短八年时间里成功走出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无论是核心技术还是标准,我国水电装备制造业从原来的"跟随、追赶、并跑"到现在成为国际市场上领跑者,迅速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飞跃。而与之形成鲜明的、值得深思的对比是,2001年我国在另一高端技术领域——燃气轮机也采取了"以市场换技术"方式技术引进。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在我国燃气发电市场已高达7500万千瓦左右(远远大于三峡工程2200万千瓦装机)的情况下,我国依然没有掌握到燃气轮机的核心技术,设备供应和维修服务依然严重受制于国际几大巨头的垄断。
    三峡工程和水电装备行业的"创新驱动"是如何做到的,其中的体制机制经验亟需好好挖掘。这对于我国其他行业如何实现"创新发展"、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三峡工程有力证明了水电开发是绿色和可持续的
    目前外界对水电开发的诸多批评主要集中在移民和生态这两大问题上,但这两个问题并非不能解决,而且实践证明,三峡在这两大问题上解决得好,进一步证明了:水电开发是绿色、可持续的。
    2004年,当三峡工程成功建成并发电之后,联合国社会经济事业部在中国召开了一次关于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峰论坛。会后全体会议代表实地考察了三峡工程,在考察了三峡工程的移民情况之后,当时由于水电开发移民问题,已经停止了对全球水电项目贷款的世界银行,立刻恢复了对全球水电项目的贷款支持。经过几年的实践,2009年5月,世界银行发布了《水电发展报告》,指出水电的可持续发展作用主要是减贫和减碳。三峡工程的移民之所以能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就在于:它也许不能担保让富人更富,但绝对能让贫困群体脱贫。
    另外,长江的生态修复也必须尊重科学的规律,在有人生存的区域内只能通过生态文明的建设,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国际社会对河流、鱼类的生态修复和保护,一般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划定保护区,并想办法把当地的人口迁移出去,确实减少人对自然生态的影响,让那里的生态得以自然的恢复;另一种是在人口不能迁出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对河流生态实施科学的积极保护。
    三峡工程的开发建设与运营过程时刻体现着对生态环保的投入与重视。
    
    工业旅游是树立三峡品牌的契机
    在中国,像三峡这样的大项目以及一些大产业的发展,需要公众的认知和理解。如何让公众更加理解接受这些项目、产业?我认为,这需要将工业旅游提升到战略高度。
    对于企业来说,工业旅游是个树立品牌的契机,可以让受众先行了解,避免误读。而且,就更高层次来说,西方在实现了工业化后出现了去工业化情况,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后果。中国跃居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创业艰难;如何让下一代保持对工业和自然科技的兴趣、保证产业可持续发展,是个大问题?将工业旅游纳入观光教育体系可以作为一个重要选择。
    三峡工程有许多可发掘的"卖点"。从经济角度来讲,首先是对能源消费、国际收支和价格的影响。2003年三峡工程开始发电的时期,我国正处于能源等初级产品的消费与进口的爆发式增长期,中国需求带动了全世界的需求和价格。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包括三峡工程在内的水电电力供应等,将会消耗更多的化石能源,将进一步抬高能源等初级产品价格,这对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是巨大的。
    其次,运输能力的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随着三峡工程的修建,川江运输能力大大提高,从集装箱船,滚装船过三峡可以看出,三峡工程对于物流影响巨大,对于西南地区产业的布局、产业提升影响巨大。重庆这些年工业生产、外贸、经济增长速度高居全国第一,三峡工程带来的物流便利应该是发挥了很大作用。
    三峡工程有着防洪、发电、航运、补水等等综合效益。而且三峡大坝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蕴含着自我奋斗、创新等民族精神内涵。从大禹治水到现在三峡驯服洪水,中国人民自我奋斗精神本质上一脉相承,提炼升华,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峡工程是人类改善人化自然的伟大成果
    要正确看待三峡工程,主要需回答两个问题:怎么看待现代科技和大工程;怎么看待用举国体制建设三峡工程。
    当前,学界和社会上,一些人中流行着一股反科技、反大工程的思潮。他们认为科技是造成各种灾难的万恶之源,认为凡是大工程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诚然,大型工程是会对生态环境带来风险,但仅以这种认识就简单地否定大型工程是不对的。其实,任何人类活动都是具有风险的。对于像三峡工程这样的大型工程,我们还是要先通过考察、资料研究等手段,认清其对生态环境的利弊关系,再做评判。另外,人类的发展也从来不是向着既定的所谓"最好"的方向前进,而是不断向着"更好"的方向努力。我们看待三峡工程,应当要看它兴建后,较之过去没有三峡工程的年代,对中国的发展、对长江流域的生态是否更有利了,而不是靠细数工程曾有的问题和现存的不足来否定整个工程。
    再说到举国体制,这是一个重要的中国传统和特色。中国历朝历代,治水都是政府的一件大事。曾经有国外学者称古代中国社会为"水利社会",认为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水利却必须由政府来组织建设;不搞水利,政府的作用就会丢失大半,合法性也将丧失。当下中国,兴建水利也仍然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具体到三峡工程这样的超级工程,在当时的条件下,不使用举国体制是难以想象的。政府在三峡工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必须肯定的,从实践的角度看,三峡工程在这方面也是做得比较充分、慎重的,效果也是应当肯定的。三峡工程在防洪、通航、发电等方面的骄人成果,在安全和抗风险方面的多重举措,特别是在技术引进、集成创新方面的卓越成就,正是恰当运用举国体制的结果。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解读"生态"这个概念。当前社会上对三峡工程在生态方面有一个误解,有些人认为搞工程就是用人为破坏生态,这是源于他们将"生态"狭隘地定义为"原生态"。其实,所谓自然,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今天我们所说的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其实又都是人化自然。所谓生态文明,是对人化自然而言的,是要看人化自然能否持续的发展,而不是仅仅以"原生态"是否保持原状为评判标准。因此,评定三峡工程对自然的影响,要以它对人化自然的改造状况为考量。从整个自然生态,即人化自然的角度看,实事求是地说,三峡工程是有效地改善了生态,是人类改善人化自然的伟大成果。
    
    把握信息过剩时代的话语权
    三峡工程是一个伟大的工程,有着巨大的综合效益。但是对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的却一直存在,甚至出现了很多的误读。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进行一定程度、一定层级的发声,争取话语主动权。
    我们现在处于一种信息过剩的时代,每天面临着各类信息轰炸。受众明显处于一种信息选择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自动选择感兴趣的,屏蔽掉那些不感兴趣的。考虑到正负能量传播的不一样,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篇三峡工程的误读文章可能更会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就是信息爆炸带来了一些问题。
    因此,如何将真实的三峡工程,正确地三峡工程认识击中他们的的兴趣点,传递给他们,这是我们所需要考虑的。
    三峡工程是有巨大价值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非常明显,这是坚持三峡工程的基础,这也是受众接受三峡工程的基础。基于这样的共同基础,在表达方式上、内容上可以契合受众心理,在泛滥的信息中,让受众精准接收。从而在信息过剩时代的争取三峡工程的话语权。
    三峡免费开放专用公路,大坝景区不收门票,这些举措都显著地提高了社会效益,这些都是三峡工程带给人们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些每年超200万的游客能看得到。而把有关三峡的误读、争议的问题等印成小册子,做成宣传画,通过导游讲解等传递给游客,让游客"我来过我知道",让三峡之旅变为"知识之旅"。这也不失为争取话语权的一种方式。
    三峡工程建成以来已充分体现出工程本身的合理性
    总体看来,三峡工程建成以来,尽管争议不断,但其实已充分彰显出其内在价值的合理性。
    其一,工程的正面效益远大于负面效应。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灌溉、航运效能已得到了充分验证。三峡工程每年将近100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已居世界第一。治理长江水患问题关键在三峡,今年的长江流域大水,三峡工程在抵御洪灾方面尤其功不可没。至于三峡水库蓄水诱发局部地震、水库对局部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已在科学界内多有争论,已证明远非某些人士所说那般危言耸听,还是要拿科学事实理性的说话。
    其二,三峡工程已尽力做到各项风险可控,使公众可接受。任何工程都有风险,与大型桥梁、高铁工程等重大工程一样,大型水坝工程确实存在生态、社会等风险。只要积极应对,将风险可能造成的实际影响降低到公众可接受的程度,就是成功的、合理的工程。三峡工程不处于地震断裂带上,完全不存在溃坝的硬风险。而软风险如生态风险,三峡工程的决策前后通过对工程安全性的后评估,科学理性地认识风险状况,采取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等一系列措施,已尽力将风险降到最低。社会风险方面,三峡也通过后期补偿等方式尽力降低移民损失,积极为移民提供发展机遇,着力克服工程风险的邻避效应,使移民从工程中受益。风险意识长存,积极预见问题,发现问题、努力解决问题是人类发展的常规路径,个别杞人忧天的担心无法避免,也无依据。
    其三,三峡工程不是技术引进的集成品,而是推动我国水利工程技术能力的引擎,是工程创新的典范。三峡工程在招投标和工程建设过程中,在引进工程技术设备的同时捆绑式引进技术源代码,有效克服了技术转移的壁垒和陷阱,推动技术转移在国内生根发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水轮机等核心技术部件的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还以创新驱动的方式促进了水利工程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国家水利行业重大创新能力的提高,鲜明地印证了习总书记所说的,工程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巨大的推动作用。
    瑕不掩瑜,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三峡工程的论证、设计、决策和建设过程都堪称完美。关于三峡的争论必将持续下去,类似科学的可证伪性,一项工程存在批评和争议并不能否定工程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三峡工程本身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人们对三峡的认识更何尝不是如此。水利工程界要以"平行交流"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关心三峡的媒体、环保组织和公众耐心交流,跳出激烈对抗的论战模式,帮助公众理解和认识三峡工程的真相,培养公众对三峡工程相关争议的独立判断力。
    稿件由本报记者谢泽、刘蒙胜、但棣瑶、张璐采写整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