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巴赛控制枢纽工程——九江防汛背后的硬核支撑
2020/8/15 23:01:32    新闻来源:三峡集团

  本网讯(朱勇 熊勇 李星南)2020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遭遇洪水侵袭,沿江城市防汛形势严峻。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各道防洪重器大显神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一起走近江西省最大的泵站枢纽工程、三峡集团践行长江大保护工作先行先试首个开工的水利工程——八赛控制枢纽工程,深度揭密九江防汛背后的硬核支撑。

  工程今与昔

  “湖汉九水入彭蠡泽也”。九江,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奔腾浩荡的长江、碧波荡漾的鄱阳湖和群峰连绵的庐山,共同构画出“一山独耸、二水合流”的山水空间。独特的山水空间孕育了璀璨的浔阳文化,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防洪风险。主城区90%的来水,都是通过八里湖、赛城湖最后汇入长江。协调好江湖关系是历届九江市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而九江城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治水史。

  三峡集团在“共抓长江大保护”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遵循“一城一策”,因地制宜地设计顶层治水方案。2018年,三峡集团上海院在规划九江市治水顶层设计方案时,坚持问题导向,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九江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在策划水环境综合治理先行先试项目时,充分考虑九江市历史水患频发的特点,规划八赛控制枢纽工程率先落地实施。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工程于2020年7月投入试运行,并在抗洪抢险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九江人民带来了福祉,受到了九江市政府的点名表扬。

  八赛控制枢纽工程的首次“亮剑”功劳有多大?业内人士给出了“智御洪水,堪称定海神针”的评价。有数据为证——

  ● 降低水位——八里湖 4米,赛城湖 3.5米

  ●抽排洪量——八里湖 1.5亿方,赛城湖 2.5亿方

  ? “智”洪效果——抽排水量相当于 28.5个西湖 的蓄水量

  ? “智”洪效益——九江城区“汛期看海”不再重现,江河安澜

  



  大树的枝繁叶茂离不开树干的支撑,八赛工程取得的成就,与其高要求、高标准、高质量的硬核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工程知多少

  ● 位置——九江城区西郊阎家渡

  ● 布局——新老泵闸结合

  ● 建设内容

  ——新建赛城湖泵站4台,设计流量86.6m3/s

  ——新建八里湖泵站1台,设计流量22m3/s

  ——拆除重建八里湖闸,净宽15 m(3×5)

  ——新建控制楼和副厂房

  ——加固达标八赛隔堤和进出水渠

  ● 效益——城区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

  工程“智”洪秘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上海院凭借在水利行业多年的深耕经验、深厚的技术沉淀以及科学的创新思维,统筹规划完成顶层设计,仿真模拟解决实际问题,量身定做打造复古之风,集诸多强大内核于一体,造就了八赛“定海神针”的初战大捷。

  (1)统筹考虑,完善工程布局,优化功能设计,打造设计精品

  ● 优化布局——站在九江市城市总体治水格局高度,取消八赛隔堤节制闸,改由上游沙阎路闸桥工程连通八里湖和赛城湖,实现功能替代升级。

  ● 新老融合——-新建八赛泵站和八里湖水闸,紧邻原赛城湖水闸和老八里湖泵站,在保护老建筑过程中优化新建筑物布置,实现新老建筑有机融合。

  ● 联合布置——新建赛城湖泵站和八里湖泵站分列两侧,安装间位于中间,结构布置紧凑,实现运行管理一体化。

  (2)量身设计,泵组运行安全稳定、高效节能,关键时刻靠得住

  ● 百里挑一——从众多模型中优选转轮,采用数值模拟(CFD)技术优化流道型线,水力性能良好。

  ● 十拿九稳——水泵汽蚀性能优良,汛前低扬程工况下,能够抢排预降水位,关键时刻靠得住。

  ● 多排好省——叶片角度可调,确保汛期大流量、高效率连续运转,节约能源。

  (3)独具匠心的汉唐风建筑设计风格,与浔阳古城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彰显九江濒江扼湖之气质

  ● 理念——追溯历史、寻找记忆

  ● 风格——汉唐建筑风格

  ● 原则——景观与功能协调,体现地方特色

  ● 工艺——仿古元素与现代技艺结合

  工程后记

  “岁月静好的背后,总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平日的八赛控制枢纽工程,看上去只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寻常大型建筑。而危难时刻,它却是保卫九江城区江河安澜的守护神。

  建成后的八赛控制枢纽工程,将与正在建设的沙阎路闸桥工程(八赛连通工程)遥相呼应,成为九江城市水循环体系“洪水北走、清水东流”的“双子星”组合。

  未来,三峡集团上海院将在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深入践行三峡集团“两翼齐飞”发展战略,用技术为自己代言,用创新助力打造精品工程,造福人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