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水电沉寂多年借力减排“开闸”
2010/9/20 8:52:47    新闻来源:新华社

  走出“妖魔化”迷雾需解移民生态两大难题

  总装机容量达240万千瓦的金安桥水电站近期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此外,西藏藏木水电站和湖南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等水电项目也于近期通过核准,再加上部分被叫停的大型水电项目在下半年复工,这一系列的举动都给了业界强烈的信号:国家的水电开发政策开始出现变化。

  业内人士指出,受节能减排压力所迫,国家对水电项目的审批政策有趋松的迹象,水电发展有望在十二五期间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十一五”水电发展缓慢,或因地质灾害频发被妖魔化

  受一些现实问题困扰,近年来我国的水电发展几乎陷入停滞,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7月发布的《2009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年报》显示,2007、2008、2009年全国核准的水电容量分别仅有234万千瓦、724万千瓦和737万千瓦,远小于这几年的投产规模,导致水电在建施工规模逐年迅速缩小,2009年底仅有6725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一位权威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近年来,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加之水库移民问题较为突出,新建项目核准处于停滞状态。”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十一五规划核准装机容量至少7000万千瓦,但十一五期限将近,大约只核准了不到2000万千瓦。甚至部分通过核准的大型水电项目被叫停。2009年6月,金沙江中游的华电集团鲁地拉水电站和华能集团龙开口水电站这两个大型水电项目被环保部叫停。

  对于外界对水电项目可能会影响生态环境、改变地质结构等问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没有科学根据证明水电站对生态有大的影响,有一些非政府组织对水电可能带来的危害有夸大的阐述。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们认为,水电开发对生态的影响,总体来说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

  张博庭告诉记者:“水电开发在淹没部分耕地、森林的同时会产生湿地系统,以国际上为例,凡是水资源开发程度高的国家,生态环境都很好。至于污染等生态破坏行为是后期人为的,通过加强管理可以控制。”

  今年云南大旱,对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充分暴露我国在水资源调控的不足。张博庭表示,“水电建设能够在利用水能的同时,发挥着调控水资源的作用。我国水资源调控能力落后,发达国家人均库容高达3000m3,而我国仅有500m3,差距很大。现在我国洪涝灾害严重,必须积极发展水利建设,以满足日常生产生活用水需要。”

  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向明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大坝建设引起的典型问题是阻断回流、鱼类受影响,最近几年我们通过研究水生物习性,建设鱼道,增加人工放养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水生生物影响。水电替代火电能够极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信生态问题会随着有关方面重视和完善得到解决。”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石成梁向《经济参考报》记者指出,相比水电开发引起的生态问题,温室效应引起的环境问题才是最大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水电开发借势复出

  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数据显示今年的节能减排形势并不乐观,记者从国家统计局8月3日的指标公报中查询得知:2010年上半年,能源消费同比增长11.2%,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1%,以此测算,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09%,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一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更是上升了3.2%。

  张国宝在近日举行的水电100年纪念大会上明确表态,根据最新规划,为实现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届时水电装机容量须达到3.8亿千瓦,只有下决心有序开发利用水电,才能进一步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

  张国宝指出,我国水能资源世界第一,可开发潜力巨大,技术可开发量5.42亿千瓦,以目前的1.85亿千瓦(常规水电)计算水电开发利用率只有34%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60%~70%的平均水平。

  张国宝表示,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中国一次能源的比重将提高到15%。“水电至少要出力9%,因为水电是中国目前可开发程度最高、技术相对成熟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当前减排形势和中国做出的庄严承诺加大了开发水电的紧迫性,因此在做好能源中长期规划时应该突出水电的战略地位。”张国宝说。

  石成梁表示,水电的发展是满足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水电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撑。目前人均电力装机指标美国高达3千瓦/人、日本2千瓦/人、韩国达到1.2千瓦/人,这是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到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我国至少要达到1千瓦/人,现在却只有0.74千瓦/人。截止到上半年我国电力装机总量为8.69亿千瓦,业界认为,到2020年我国装机总量要达到13亿—14亿千瓦,因此未来尚有4亿-5亿千瓦的发展空间,未来要保持每年5000万千瓦装机总量。

  石成梁指出,水电开发是节能减排的要求。要实现我国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减少40%—45%,水电如果年装机少于1000万,则目标不能实现。

  张博庭认为水电发展是电力行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需要。他告诉记者,前些年,水电发展受压制,火电畸形快速的发展,间接导致煤价上涨、矿难不断,电力行业面临结构调整的一环,正是水电发展的一个契机。

  移民问题尝试长效补偿机制,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相比生态问题,移民问题是摆在决策者面前最棘手的水电拦路虎。

  记者在云南实地采访时从多方获悉,不同的水电站移民补偿措施与标准存在差异,地区间相互攀比导致移民安置的成本较以往大幅增加,甚至部分地方政府存在克扣移民补偿的现象。

  张博庭告诉记者,三峡工程通过国家统筹的形式解决了120余万移民安置,这是业内移民安置的主流意见和方法。

  然而,必要的有益的移民方式探索一直在进行中,国家意在改变过去一次性赔偿方式,建立起一种长效赔偿机制。

  张向明告诉记者,2007年云南省政府针对金沙江中游电站移民提出“16118政策”,即“立足建立一种补偿逐年定量递增、补偿期与电站运行期相同的长效补偿机制;实行城市安置、城乡结合安置、农业生产安置、分散安置、货币安置、就业安置6种安置方式并举;建立一个产业发展资金;每人每年统一享受600元的后期扶持;具体赔偿金额和方式由8种细则计算确定。运行3年,移民得到妥善安置,社会稳定,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收效甚好。”

  移民补偿经费经过层层盘剥究竟有多少会到移民手中?一位当地水电公司的负责人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我们企业给移民的补偿假如有100元,经过众多中间环节后真正最后到移民手中的只有2元。”

  石成梁此前曾亲自操作过广西梧州长洲水电站移民安置工作,他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移民补偿要直接发放到移民手中,减少中间环节的介入。当年长洲水电站补偿款总计4亿多元,补偿款不经地方政府,由企业直接计算核准发放给库区移民。移民每年领取补偿,并随着物价水平增长等因素做相应的动态调整,移民的利益得到了保护,实行以来效果良好。石成梁认为解决移民问题,此经验可以在广大中小水电站推广。

  移民补偿由强制单一的一次性补助走向长效补偿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业内专家研究显示投资性移民政策一劳永逸。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高季章介绍道,投资型移民,即允许移民以征地费入股水电站;在电站运行初期,按照移民入股比例,国家将电站缴纳的所得税返还移民,地方政府将电站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返还移民;水库移民入股分红免交所得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移民的经济收入,改善移民的生存条件,并较好地兼顾国家、地方、企业和移民的利益。石成梁也对这一观点深表赞同。

  针对水电开发中的一些不和谐现象,水电开发企业,水电从业人士呼吁建立移民信息管理系统,为移民搬迁安置后的生产生活发展提供后评价基础。据悉,由三峡集团牵头开发金沙江的移民管理系统正在试运行。

  京藏大堵车凸显长距离运煤弊端

  我国应建设全国大电网减少煤炭大搬家

  记者胡柳吕晓宇太原报道

  煤炭主产区山西、陕西和蒙西等地生产的煤炭60%以上,经过长途运输到其他省市后再转化为电力。这种能源运输格局若不加以调整,随着东部能源需求量不断增长,煤炭产运矛盾还将加剧,长距离运煤带来的各种弊端将更加突现出来。

  对当前我国煤炭产销地逆向分布、能源运输结构不合理等现状,正在此间参加第三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专题论坛的专家建议,在煤炭资源开发区实现煤电就地转化、变运煤为输电、发展大容量长距离电力输送,加快“全国大电网”建设,发展特高压电网,构建科学合理的能源综合运输体系,是解决我国煤电运紧张矛盾、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根本途径。

  长距离运煤弊端凸显公路变成“储煤场”

  在我国,8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西部和北部,但75%的能源需求却集中在东部和中部,主要能源基地距离消费中心约800至3000公里。这种分布导致我国煤炭运输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复杂加快和煤炭需求旺盛,公路运煤量加大。大量运煤车从东部“赶”往北部的煤炭产区拉煤,大型运煤卡车的增多成为京藏高速长时间、大面积堵车的重要原因。2009年四季度,晋陕之间的公路交通要道也由于拉煤车增长出现十多天的连续交通拥堵。今年8月份的京藏高速公路堵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交通现象,它已经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外媒关注,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史丹在论坛发言中表示,长距离的煤炭运输,不仅对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造成较高的压力,而且还要耗费油、气等优质能源,对一个每年需进口大量石油的国家而言是极不经济的。据预测2030年,晋陕蒙宁地区煤炭产量24亿至26亿吨,净调出量15亿至16.5亿吨,将比2007年增加一倍多。我国这种能源运输格局若不加以调整,随着东部能源需求量不断增长,煤炭产运矛盾还要加剧。

  以山西为例,山西去年产原煤6.27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29亿吨的21%,但山西发电装机容量只占全国的4.5%,在全国排第8位,落后于无煤或少煤的广东、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无煤的电区建设电厂,然后从煤炭产区长距离运输到这些地区,造成了交通运输的巨大压力,如果受雨雪天气、洪涝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影响,电煤运输马上成为能源供应的“短板”。

  长距离的煤炭运输方式还存在其他诸多不足:铁路发展滞后难以满足能源运输需求;公路运输煤炭常常带来超载、公路设施损毁、公路恶性事故增多等后果。

  煤炭开发重心西移远距离输电需求迫切

  据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介绍,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以分省平衡、区域平衡为主,过度依赖输煤,在东部地区大量发展火电,输煤输电比例严重失衡。以山西省为例,2007年、2008年、2009年输煤输电比例分别为26∶1、23∶1和16∶1,输电比重虽有所提高,但在整个能源运输体系中的比重依然很低。研究表明,输电对山西GDP的贡献为输煤的6倍,输电的就业拉动效应为输煤的2倍。近年来,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重心逐渐西移,由西部向东部远距离、大运量的煤炭运输任务将越来越重。输煤环节多、成本高等因素作用下,秦皇岛到达浙江、江西等地的煤炭最高价格已超过1000元/吨,是出矿价的2-3倍,东西部地区平均上网电价差已达到0.15-0.2元/度。

  在传统高排放模式下,特别是近年来电煤供应受到运输瓶颈制约,煤电联动机制尚未建立,煤炭主产区要优化产业结构的背景下,必须将煤的优势转化为电的优势,变“输煤”为“输电”。事实上,逐渐意识到上述问题的产煤大省纷纷开始谋划“输煤”变“输电”。在新疆,随着准东、哈密和伊犁煤炭等基地逐步建成,新疆的电力装机容量连年增长,截至去年底已达1280万千瓦。待新疆750万千伏特高压电网与西北电网对接后,新疆电力将进入外送阶段。

  加快“全国大电网”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能源综合运输体系

  史丹指出,我国中东部地区多个省份已无大规模电源发展潜力,但用电增速很快。在煤炭资源开发区实现煤电就地转化、发展大容量长距离电力输送、变运煤为输电是缓解我国煤炭产需分离格局的重要途径之一。舒印彪认为,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加快“全国大电网”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能源综合运输体系,是解决我国煤电运紧张矛盾的根本途径。

  国家电网不久前发布的《绿色发展白皮书》将输电视为继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之后的“第六种运输方式”。当前,我国500千伏电网的经济输电距离小于800公里,无法满足远距离、大规模、经济高效输送电力的要求,必须建设远距离、大规模、低损耗输送电力的特高压电网。

  国内首条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于去年1月正式投运,去年外输晋电55亿多千瓦时,就地转化煤炭200万吨,今年特高压线路外输电已达51亿多千瓦时。从明年开始,特高压线路晋东南变电站将投资13亿元用于扩建。

  多名与会专家认为,特高压电网是解决长期存在的煤电油运紧张问题的治本之道,也是我国能源布局的现实需要。专家建议,结合国家在西部和北部地区开发建设煤炭基地的总体部署,在煤炭产区建设大型煤电基地,通过特高压外送,将西部能源基地原来单一的煤炭工业延伸形成煤炭、发电、电网外送一体化产业链条,变“大通道输煤”为“大电网输电”。

  加快“全国大电网”建设,需要加快规划和建设一批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强化电网功能,为西部和北部煤电基地电力外送提供输送通道,实行输煤输电并举。在加快“全国大电网”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坚持基本建设与技术改造并举,积极推动跨省跨区的电网互联,充分发挥大电网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

  我国将着力支持核能水能清洁煤技术

  记者刘雪韩莹上海报道

  “备受关注的我国《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将于近期出台。这一规划重点支持的领域集中在核能、水能以及煤炭的清洁化利用三部分。”作为参与这一规划制定的专家,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18日在第二届中国新能源大会上向记者透露。

  国家能源局在今年7月举行的《2010年上半年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曾宣布,根据发展规划,在2011年至2020年的10年间,国家对新兴能源产业的累计直接增加投资额将达5万亿元,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

  曾少军介绍,我国正在制定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着眼于我国新兴能源产业中长期发展目标。2011年-2010年间,核能、水能以及煤炭的清洁化利用将是政策支持的重点,也将是5万亿投资的重点支持对象。此外,支持政策也会涉及风能、太阳能等方面。

  曾少军还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产业海外投资者。欧洲、美国、澳洲等纷纷到中国争取投资资金。

  金风首批低风速兆瓦级风电机组成功并网

  记者李新民北京报道

  金风科技  (002202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在京宣布,其位于山东荣成的三台直驱永磁低风速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已于近日成功并网运行。业内专家认为,由金风科技研发生产的低风速兆瓦级风电机组的投运,对我国中东部低风速地区风电开发意义重大。

  据了解,我国低风速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与风资源比较丰富的“三北”地区(西北、华北、东北)相比,这些地区距离消纳中心更近,并网问题更容易解决,由此正日益引起国内风电开发商的广泛关注。

  “这批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组,由金风科技承德总装基地生产在山东荣成安装。来自现场中央监控采集的数据和专业检测机构测试的结果表明,这批产品包括功率曲线和发电量在内的各项指标完全达到设计预期。”金风科技公共关系部总监姚雨说,“作为国内首批并网运行的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组,将为金风科技拓展国内低风速市场占据先机。”

  据姚雨介绍,金风科技依托强大的全球研发平台,通过细分市场和技术创新,不断开发出适应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新产品。迄今,金风科技低风速、低温、高温、潮间带和近海风力发电机组产品已经悉数推出。

  德国煤机借煤炭资源整合之机抢占中国市场

  煤炭资源整合以来,我国一大批产能低、技术装备落后的小煤矿被关闭,矿井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将全部实现大型机械化开采,由此形成巨大的煤机市场。一些国外客商瞄准商机,欲扩大在中国市场份额。

  16日在山西太原举行的第三届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上,就有来自德国北威州的17个煤机制造相关企业参展。德国制造业协会(VDMA)矿机产业负责人克劳斯·施提克曼(KlausStockmann)告诉记者,2009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德国矿山机械第二大出口市场,达到2.33亿欧元,仅次于俄罗斯的2.74亿欧元。

  “我们注意到中国实行了煤炭资源整合政策,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遇,我们希望在中国的市场能有更大的作为”,施提克曼说。鲁尔区所在的北威州是德国的重工业中心,其煤炭、钢铁产业曾支撑起德国长达150年的发展,煤机制造历史悠久,技术成熟。

  施提克曼表示,现在的山西和中国其他能源地区与三四十年前的鲁尔区很相似:环境污染重,经济结构亟待调整。“我们最终走了出来,我们也希望能用我们的先进理念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来帮助有相同遭遇的中国地区,达到双赢的目的”。

  石化与汽车两中心牵手促“行业融合”

  中国石化  (600028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汽车行业技术合作中心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日前在京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书。中石化高级副总裁章建华称:“石化和汽车两个行业关联性很强,但在国内两个行业的协同合作一直比较薄弱,此次合作,就是希望从源头上打破行业之间的壁垒,加快行业融合,促进石化和汽车两个行业的共同发展。”

  据了解,中石化是国内石化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则是行业标准和技术法规制定、产品认证等方面的权威机构。中国石化汽车行业技术合作中心主任、中石化润滑油公司总经理宋云昌告诉记者:“石化和汽车行业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趋势,此次以两大中心为代表签署合作协议,预示着两个行业的深度融合,开启了石化和汽车两个行业跨界合作的新篇章。”

  宋云昌表示,在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合作之前,中石化通过其旗下的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已经与国内外90%以上的汽车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以长城润滑油为突破口,带动包括橡胶、高分子材料等化工产品与汽车企业的合作。

  永济电机获国内最大一笔兆瓦级风电电机订单

  中国北车  (601299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永济电机公司近日与国内一家风电主机企业签订合同金额达11.55亿元人民币的1.5兆瓦水冷双馈风力发电机合同,这是国内目前最大一笔兆瓦级水冷双馈风力发电机订单。

  据介绍,1.5兆瓦水冷双馈风力发电机,属于永济电机公司更新换代产品,其通过产品优化设计,每台电机在重量上可减少400公斤。

  作为我国最早进入风电产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永济电机始终坚持科技创新,风电制造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已成为我国风电行业最大的风力发电机配套厂家。今年4月,总投资超过2亿元的兆瓦级风电电机组装厂和永磁厂房项目动工建设,预计年产值可达到20亿元。申军平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