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水电总院: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重点是加强绿色低碳能源供应体系
2023/2/5 23:52:52    新闻来源:中国改革报

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命脉,能源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与坚强保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能源工作,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推进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2020年党中央作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并指出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关键;2021年中央财经委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强调,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能源资源安全。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引起行业广泛热议,围绕“什么是新型能源体系,怎样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展开了讨论。本文将首先对当前能源体系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挑战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围绕 内涵特征、实施路径、关键举措和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关于新型能源体系的认识与思考。

1

当前能源体系

发展现状

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能源领域“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建设成效显著,同时也依旧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稳步增强,但仍面临国际因素制约。202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52.4亿吨标准煤、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3.3亿吨标准煤,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3.77亿千瓦,能源自给率82.63%,能源供应保障基础不断夯实,连续多年保持供需总体平衡有余。同时也应看到,当前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和集中度依然偏高,石油、天然气进口比例分别超过70%和40%,短期内难见下降拐点,且缺乏能源国际市场话语权,地缘政治冲突也对我国能源进口产生较大安全风险。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现,但任务依旧艰巨复杂。2021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6%,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56.0%,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0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低碳转型成效显现。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依旧以化石能源为主,煤炭消费占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近30个百分点,能源领域碳排放约80%来自煤炭燃烧,能源整体转型任务任重道远。

能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关键技术仍待加强。通过加强创新引领,特高坝工程建设技术、发电机组设计制造能力等位居世界前列,低风速风电技术、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等取得新突破,能源技术装备初具优势、产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但新能源部分核心技术、高端材料、安全高效储能技术等领域亟需突破,此外能源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

能源普遍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但城乡差距依然明显。随着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完成,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贫困村通动力电比例达到100%,农网供电可靠率总体达到99.8%,能源开发利益共享、普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但能源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的城乡差距依然明显,供能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能需要仍有一定距离。

此外,党中央、国务院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总体工作、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规划和举措,擘画了能源高质量发展新蓝图,但能源市场化价格改革、新能源开发应用等领域的政策体系与保障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2

新型能源体系的

内涵特征

新型能源体系相比于当前能源体系,关键在于“新”,产生于新的外部形势下,需要建立新的治理体系,形成新的生产力,满足新的目标要求。同时,新型能源体系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形势下,对“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新升华,它与能源强国、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内涵实质一脉相承,建设能源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是应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的能源战略思想,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当前主要的现实任务和阶段性目标,体现了能源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新定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新作用。

因此,新型能源体系是以清洁能源为供给主体,以新型电力系统为重要依托,以保障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基本前提,以绿色低碳转型为根本方向,为适应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新发展要求而提出的新一代能源体系,旨在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新引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用能的新期待。

3

新型能源体系的

实施路径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规划实施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思想,坚持系统思维,从实际国情出发,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清洁转型与能源保供、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围绕能源供给、消费、技术、体制等方面,深入推进能源革命,从电气热冷氢多种能源利用形式、源网荷储各环节共同发力。

供应侧在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同时,实现非化石能源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成为能源供应主体,新能源从装机主体跨越到电量主体,逐步实现能源供给侧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消费侧实现电能、氢能大规模替代油气成为能源消费主要形态,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大幅度上升。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常规水电、抽水蓄能等支撑性清洁电源得到长足发展,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增强,充分发挥电力系统在新型能源体系中的基础和核心作用。

4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

关键举措

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2021年10月,习主席考察调研胜利油田时强调,“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应立足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增强能源战略安全保障能力。加大油气勘探开发与储备能力,扩大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发展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非粮生物燃料等,多措并举强化供应保障,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稳定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需求。

提升能源系统安全运行水平。煤炭是我国能源的“压舱石”,应充分发挥好煤炭主体能源、兜底保障作用以及煤电的支撑性、调节性电源作用。加强油气管道、核电站、水电站等重要能源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大力推进能源安全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煤炭、油气、电力供需等预警机制,健全绿色低碳转型平稳过度的风险管控机制,做好能源电力安全保供。

加强绿色低碳能源供应体系

能源领域碳排放占比高,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应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重点是加强绿色低碳能源供应体系。

做大增量,加快可再生能源跃升发展和替代行动。大力推动风能、太阳能高质量发展,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以及海上风电基地建设,加快分布式新能源发展;积极推进流域水电基地建设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推动全国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短期内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体系尚难改变,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兼顾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继续推进实施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继续加强绿色开采、高效发电、清洁转化、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工作。

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电气化将成为推进能源清洁利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途径。随着风电、光伏发电的大规模高比例发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成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依托。

提升新能源接入系统的弹性。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水电扩机增容、煤电灵活性改造、新型储能项目示范与应用,提升系统调节和存储能力。

增强电网消纳新能源的柔性。提升已建跨省区输电通道规模,提高清洁能源输送能力,完善区域主网架、增加区域间互济;改造传统老旧配电网,大力推进主动配电网、新能源微电网建设,提升配电网对常规新能源电站、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就近消纳能力,减少输电主网新能源消纳压力。

提高用户使用新能源的积极性。通过灵活电价机制、碳市场、需求侧管理等措施,提高负荷侧匹配消纳新能源能力。

推动终端用能消费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能源供应侧和消费侧相对较为独立,随着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加快,以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分布式能源发展日新月异,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供需互动趋势更加突出,能源消费“严控化石能源、多用绿色能源、推进电能替代”的特点更加明显。

推动用能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完善能耗“双控”制度,逐步强化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约束,探索“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相统筹的减排机制,严格控制工业、建筑、交通等高耗能行业化石能源消费,全面推进节能降碳行动和绿色低碳能源应用。

电作为清洁高效的终端能源载体,是效率最高的能源利用方式,电能消费占终端消费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源强度可下降3.7%。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应加快终端能源消费领域的电气化进程,健全以绿色电力消费为导向的市场机制,提高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水平,全面推进电能替代。

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具有强大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应重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柔性直流输配电、新能源主动支撑、大规模新型储能等技术攻关与应用。抢占战略性前沿技术发展先机,加快先进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先进核能技术、氢能“制储输用”等领域技术研发与示范。提升能源领域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展水风光蓄一体化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智能调度技术开发与场景应用示范。

5

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

保障机制

一是构建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电力市场机制。建立健全中长期、现货电力市场机制,创新交易品种,积极推进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建设,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进程,做好电力市场与绿证市场、碳市场的衔接。

二是建立健全基于绿证的绿色电力环境价值体系。积极推进绿电绿证交易,落实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提升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需求,提高绿证市场活跃度,充分体现可再生能源的绿色环境价值和碳减排权益,发挥绿证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的场外保障作用。

三是建立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的价格机制。制定完善抽水蓄能电价实施细则,创新新型储能电价机制,保障项目合理收益。优化跨省区输电价格核定和动态调整机制,促进清洁能源更大范围消纳。

四是完善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优化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分配方式,稳步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指标。强化能耗“双控”考核,落实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五是形成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的激励机制。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水风光蓄一体化基地的一体化规划、建设、运行和参与市场,鼓励新能源企业与抽水蓄能、煤电企业联投联建联运,制定促进分布式新能源开发的激励政策,引导和激励金融体系以市场化方式支持绿色投融资。

六是创新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机制。探索建立重大能源技术装备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采用“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加强战略性前瞻性集中攻关,推动新能源、储能、氢能等重点领域国家研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6

结语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凝聚了磅礴伟力、注入了全新动力。新阶段新形势,能源发展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和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要求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作者:水电总院 李昇 赵增海 韩冬 崔正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