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国电刘金焕:要让当地群众受益于水电开发
2011/4/20 9:35:54    新闻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孟祥路

  编者按

  以水电建设为核心建立“流域经济圈”,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大渡河水电开发公司总经理刘金焕,以大渡河流域开发以及瀑布沟水电工程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为例,来解读水电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大渡河流域在我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中位居第五,属于“老、少、边、穷”地区,使水电开发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当地人民群众受益于水电开发,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开发宗旨。

  瀑布沟工程推动了当地经济跨越式发展


  中国能源报:瀑布沟水电工程曾经引起巨大争议,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作为区域经济发动机的瀑布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转变?
  刘金焕: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转变是因为瀑布沟水电站所在地区,依托瀑布沟工程,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瀑布沟水电站建设的八年,当地群众从水电建设中获得了巨大的实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瀑布沟工程建设推动了汉源城市化进程。汉源县城地处滑坡地带,1994年列为国家十大地质灾害县,依靠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无力完成县城搬迁任务。瀑布沟水电站的开工建设,推动了搬迁任务,远离滑坡地质隐患的汉源新县城已基本建设完成,新县城的面积是老县城的1.2倍,常住人口由2.24万人增加到3万余人。这加快了汉源城镇化进程,使其城镇化率由7%提高到了25%。
  其次,瀑布沟工程建设推进了汉源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其形成了以水电为核心的产业链,带动了该县多个行业的大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淘汰了落后的工矿企业,形成了以冶炼类企业和食品类企业为重点的工业园区。此外,由于瀑布沟水库的形成,当地交通、灌溉、气候条件得以改善,以特色农业为主的绿色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实现了农产品的产业化。 
  再次,瀑布沟工程建设拉动了汉源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推动了汉源县GDP的增长,改善了汉源县财政状况,城市基础建设与投资环境也因此有效改善。汉源县已形成二级以上公路109公里,地方供电形成了以110 kv电网为骨干的网络,通讯网络基本覆盖全县,城镇公共设施,金融、保险、物流等专业服务已较为完善。 
  最后,瀑布沟工程建设改善了移民生存发展环境。前期补偿和后期扶持结合的政策为移民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保证,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为改善安置区现有的资源条件提供了基础,因此安置在经济发达四川腹地的外安移民和通过集镇迁建与安置区建设安置的内安移民,均有更好的发展机遇,其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落实好“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的环保原则
  中国能源报:在瀑布沟工程以及大渡河其他的水电开发中,我们取得了哪些有益的经验?
  刘金焕:大渡河流域在我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中位居第五,干流规划总装机容量2340万千瓦,属于“老、少、边、穷”地区,使水电开发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当地人民群众受益于水电开发,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开发宗旨。近十年的流域水电开发实践,尤其是瀑布沟工程的建设历程,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
  首先,优先考虑移民利益,使移民搬迁安置先于工程建设,是工程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前提。瀑布沟工程由于多种复杂原因,工程被迫停工近一年时间。尽管希望工程能够按照预定目标推进,但从维护稳定的大局出发,我们积极主动地开展汉源新县城援建活动,同时与雅安市等有关方面建立轮值协调机制,定期举行轮值协调会,及时协商解决移民工作中的问题。这一机制的建立,有效地推动了移民工作进程,实现了移民工程与枢纽工程建设的协调快速推进。
其次,主动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力所能及的帮扶工作,是工程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障。在瀑布沟工程建设中,我们积极开展企地共建活动,主动援助移民工程建设,承担了汉源新县城供水供电、道路、房建场平和部分集镇及土地整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5.12”汶川大地震和汉源“8.6”重大自然地质灾害发生后,我们都积极的投入到抗灾活动中。为改善汉源县和大渡河流域地区的教育、卫生事业,自2006年起,我们成立了国电大渡河爱心帮扶基金会。迄今为止,该基金会已在大渡河沿线各区县累计捐建希望学校12所、爱心医院10所,捐助贫困大、中学生442名。 
  最后,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好“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的环保原则,是工程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2003年,我们在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出台之前,就组织开展了大渡河流域环境评价工作,形成了大渡河流域环评报告,并制定了保护方案。在瀑布沟工程建设中,我们发挥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从项目规划和设计开始,就专题做好环保、水保规划;在工程建设时期,坚持环保理念,将环保、水保内容写进工程合同。
  把水电开发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中国能源报:作为一名水电建设者,您认为水电建设中还存在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刘金焕:按照经济学理论,发展区域经济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通过大型建设即“点”来带动“轴”形成“极”。对水电开发而言就是根据流域所在区域优势,依托大型水电建设促进中心城市经济点,以流域开发形成的交通干线为轴线,确定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建立“流域经济圈(区域经济带)”。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特别是瀑布沟水电站建设的实践证明,发挥西部资源优势,尤其是水资源优势,建立“流域经济圈”,是推动西部大开发的的必然选择。鉴于水电开发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我认为目前有以下几个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要站在国家战略及能源安全高度,加快水电核准步伐。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快速发展的瓶颈。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石油、煤炭等一次性能源紧缺,而水能开发比例过低。站在我国能源安全高度,同时考虑到国家节能减排的迫切需求,必须从国家政策层面支持水电建设,不断增加水电开发比重。
  第二,要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形成水电开发开放有序的多元化投资体制。水电产业要结合当地水资源状况,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河流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利用必由国家控制,通过对流域的统一有序开发和流域梯级统一调度,实现调节效益和流域效益的最大化。中小型水电的开发,则要积极吸引地方政府资金和民间投资,形成以国有大企业集团为主,包括地方政府以及其他社会资本参股的方式进行开发利用。
  第三,要从区域差别性角度落实扶持政策,把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在具体实施上建议落实四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深化税费改革。在水电行业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实行税费优惠政策,特别是对地处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建设的水电项目享受所得税减半、对所得税实行“先征后返”用于滚动开发新的水电站、增值税优先退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措施。二是深化电价改革,实行“同网、同质、同价”,将高出现行电价的收益,一部分用于补偿水电开发企业投入的高成本,一部分用于建立移民后期扶持基金,作为移民后期扶持的保障,解决好移民的后顾之忧。同时,尽快出台电量留当地的政策措施。在电站建设之前,根据电站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情况,事先确定当地电网规划,留当地电量的容量、电价等事项,对电站建设地区予以实实在在的扶持。三是出台上下游电站效益补偿政策,下游受益电站向上游具有调节能力的电站适当给予补偿。这部分补偿一方面用于补偿水电开发企业的投资,一方面用于补偿上游地区为水电站建设在移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四是加强协调统筹好电源点与电网建设,做到协调同步推进。国家应该进一步明确,流域梯级开发要做到电源和电网统一规划、协调发展,把发展地方所预留电网统一纳入规划之中。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