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雅砻江:我国水能资源开发的可贵实践
2011/4/20 9:45:58    新闻来源:中国水利报
 
  作者:赵学儒  

  中国水电在由小到大到强的过程中,可谓亮点纷呈,硕果累累。记者在雅砻江流域采访时,再次见证了这一点。业界赞誉的“雅砻江模式”果然名不虚传。

  雅砻江流域建成运行的二滩水电站,在其十年的建设过程中,不仅在设备技术上解决了诸多重大难题,而且创造了多项亚洲乃至世界纪录,在移民和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中国水电建设界第一个国家级环保大奖——“环境友好工程”称号。二滩水电站安全运行13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雅砻江流域具有世界第一高拱坝的锦屏一级水电站、世界最大规模水工隧洞的锦屏二级水电站和官地水电站、桐子林水电站相继开工并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雅砻江模式”具有明显特征,值得业界推广借鉴。

  特征一:一个主体  开发全江 

  雅砻江流域是中国罕见的水电富矿,其开发建设是无数水电人的梦想。2003年10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授权由二滩公司“负责实施雅砻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全面负责雅砻江流域水电站的建设与管理”。由此在国家层面上确立了二滩公司在雅砻江流域水电资源开发中的唯一主体地位。二滩公司也由此成为2002年年底电力体制改革以后,国家授权一个主体开发一条江的唯一公司,为雅砻江流域水能资源科学开发和二滩公司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机遇确实来之不易。2003年,社会上对水电开发存在一些误解和疑虑,在多条江河上存在不同利益主体“抢滩”、“腰斩”的情势。二滩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敏锐地意识到,尊重科学,把握规律,实现水能资源的科学开发是水电行业的必然选择,是水电开发企业做强做优的制胜法宝。为了确保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水能资源的合理利用,促成雅砻江流域水能科学有序开发,二滩公司解放思想,巧抓机遇,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公司股东方的大力支持,于是赢得了独家开发权。

  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云华感慨:“国外一些水能资源开发比较好的国家,大多是一个流域只有一个开发主体。我国这种探索和实践,有利于科学开发、有序开发。”

  特征二:科学规划  有序开发 

  国家将雅砻江流域水能资源独家开发权授予二滩公司,也给他们带来了压力,带来了责任。二滩公司带着神圣的使命,把科学开发雅砻江置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置于四川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中去谋划、去推进,去实践。2003年,二滩公司确立了“雅砻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四阶段战略”,绘就了科学、有序、和谐开发雅砻江21个电站装机3000万千瓦的“路线图”。

  第一阶段:2000年前,开发二滩水电站,实现装机规模330万千瓦。第二阶段:2015年前,建成锦屏一级、锦屏二级、官地、桐子林水电站,全面完成雅砻江下游水电的开发。拥有的发电能力提升到1470万千瓦,规模效益和梯级水电站补偿的效益初步显现,基本形成现代化流域梯级电站群管理。第三阶段:2020年以前,建设包括两河口水电站在内的几个中游主要的水电站。实现装机800万千瓦,拥有的发电能力达到2300万千瓦以上。第四阶段:2025年以前,全流域填平补齐,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全面完成。

  同时,二滩公司本着“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快速推进雅砻江下游锦屏一级、锦屏二级、官地、桐子林水电站的主体工程建设,全力促进雅砻江中游龙头两河口水电站前期项目的建设,全面、有序地推进雅砻江中游牙根、楞古、孟底沟、杨房沟、卡拉5个电站的前期勘测设计工作,全面落实流域各项工作规划,实现雅砻江流域的科学、和谐、有序开发。

  特征三:科技支撑  争创一流

  雅砻江中下游规划的11座梯级电站,既有拱坝和土石坝,也有闸坝和重力坝,几乎水电工程中各种坝型都有应用,其中有许多世界级的水电工程。

  作为在建世界第一高拱坝的锦屏一级水电站,具有复杂的高边坡安全问题;锦屏二级水电站有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工引水隧洞,有高地应力、岩爆、高压突涌地下水等技术难题;两河口水电站是世界高土石坝之一,有高应力条件下土石料工程特性和土石坝变形和安全等技术难题;如何进行大型水电工程多项目开发管理、流域生态环境的统筹保护、梯级电站建成后的优化调度,都是新问题。

  二滩公司充分发挥业主在工程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组织国内著名的院士、顶级的科研机构和一流的施工单位参加科研攻关,坚持自主创新,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了制约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等关键环节的技术难题,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稳妥地推进。诸多的科研成果不仅用于工程建设,而且获得各种国家级科技奖励。

  这些特征固然是构成“雅砻江模式”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前提是二滩公司做好了保护生态和移民安置的诸多工作,较好地解决了当今制约水电开发的重大问题。“雅砻江模式”也许在我国水电开发中不可通用,但至少可以借鉴。我们期待这个模式不断得到创新和完善,也希望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更多的好模式,创造中国水电的新辉煌。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