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诋毁小水电?媒体记者缘何热衷于与联合国和国家政策唱反调
2011/8/15 14:45:54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评:煽情文章《百座小水电站肢解神农架河流》

  水博评论:

  和任何行业的发展一样,我国的小水电开发确实会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新闻媒体反映所存在的问题,规范小水电的发展,是对社会高度负责的表现。但是,揭露问题的目的一定要是为了规范小水电的开发,而不是散布攻击诬蔑的小水电的各种谣言。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与当前的国际潮流和国家政策完全相反,我国的某些主流媒体却挂起了一股,利用反水坝的造谣专家,借口小水电发展中的不足,在媒体上公开诬蔑小水电的风潮。
在8月2日央视《经济半小时》诬蔑小水电的节目误导下,现在社会上已经掀起了诬蔑小水电的狂潮。一批惯于造谣反水坝的所谓专家,也都粉墨登场。2011年8月15日《楚天都市报》又发表了一篇诬蔑小水电的煽情文章《百座小水电站肢解神农架河流 4大流域大面积断流》。

  这篇的报道中提到的瓮立达,就是一个造谣诬蔑水电的老手。为了反对和污蔑中国的水电开发,他曾多次公开的造谣说中国的水资源开发已经超过估计了国际警戒线。现在,这篇文章居然大言不惭地说什么“一直以来,水电被认为是清洁能源。早在2001年,专家翁立达就公开反对这种说法。”。

  水电是不是清洁能源是一个客观现实,绝不是什么人根据自己的的感觉说了算了的。如果因为有个别水电站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就否认水电的清洁能源性质,那么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一种清洁能源。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把水电定义清洁能的可再生能源,那是因为水电不仅能够发电成为人类替代化石能源的主力,而且还能够通过调蓄水资源发挥出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作用。

  某些引水式的小水电开发,由于管理不善造成部分河流的脱水、断流的问题,应该解决,也可以解决。但这不能当成造谣诬蔑水电不是清洁能源的理由。通过保障适当的生态流量,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决不许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

  特别是在一些地区,某些河流的断流也未必就是什么灾难。例如,河南的云台山地区,早在50年代就因为修建了一座蓄水的水库而造成了地面河流的断流,但是,由于没有其它形式的人为破坏,几十年来当地生态环境不仅没有被破坏,反而由于地下暗河的存在成为了举世闻名的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区。从云台山的经验来看,神农架地区有个别河段的脱水,也未必就不是一种让生态环境更丰富的好事。

  就在今年的5月7日,水利部刚刚召开了《全国农村水电暨“十二五”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工作会议》,大力强调发展小水电对于我国减排温室气体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对于此次会议,李克强副总理批示:“发展农村水电建设综合效益显著,经验值得总结。发改委要和有关部门继续协同配合,把这件事办实办好。”回良玉副总理批示:“‘十一五’时期,在地方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超额完成了规划任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二五’时期,要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水电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优势,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和扶持政策,积极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生态改善”。

  水利部部长陈雷也在会上作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力推进“十二五”农村水电新发展》的报告。可见大力发展小水电是我们坚定不移地国策。关于小水电应不应该发展,是不是清洁能源,我们应该听谁的?听信伪环保造谣专家和媒体记者的,还听信党中央和联合国的?
 
  诬蔑文章《百座小水电站肢解神农架河流 4大流域大面积断流》 
 
  来源:《楚天都市报》
 
  神农架是“华中之肺”,省委、省政府长期坚持“保护第一”的方针。然而,有着重要生态意义的神农架林区内,竟出现了100座小水电站。

  7月8日,记者接到林区农民姚楚成等人的来信。信中称,他们所在的宋洛乡即将上马新的水电站,3条小河将被拦腰斩断,筑坝发电。

  7月中旬至8月中旬,记者与专家联合调查发现,神农架林区内已建成小水电站90座,在建10座,拟建2座,另有2座列入规划。小水电站造成河流反复断流,神农架整体生态遭受威胁。

  记者调查发现,林区已建成的90座水电站中,88座为梯级开发的引水式电站。河水被坝体拦截后,通过山体内开掘的隧道,引到下游发电后排出。在离出水口不远处,河水再次被斩断,通过山体隧道,引到下一座电站,原有河道废弃断流。

  林区有堵河、南河、香溪河、沿渡河4大流域,记者走访了其中的51座引水式水电站,一路看到,除个别水电站老旧失修导致坝体漏水外,其他水电站的拦水坝下,河水均出现断流,河床裸露。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河流也未能免受小水电站之灾。除已建成的榨起沟、石柱河等8座水电站外,记者发现还有3座在建的水电站也处于保护区内。 




  



图为:饶家河电站发电后,玉泉河断流,宋洛村从渔村变成“石头村”记者陈勇摄




  
 

  



图为:引水式电站示意图制图:刘阳陈勇




  
 

 



图为:龙潭嘴二级电站引水涵洞即将完工记者陈勇摄



  


  这些年来,长坊河的好水成就了姚楚成的繁殖基地,繁殖技术已经成熟。

  记者看到,长坊河里,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光着上身在抓鱼。这是姚楚成的10岁外甥孙明灶,捉鱼是他最大的爱好。他也许不知道,一旦电站建成,河里就只剩下石头了。

  今年3月,河边已建起了炸药库,乡政府在村口已贴出通告,要求山民大力支持水电站建设,对于干扰、阻碍和破坏工程建设的行为,警方将进行打击。

  筑坝的工程人员早就在农民张顺林家安顿下来。项目安全员任强介绍,长坊河南边的中岭河水将被“南水北调”,在长坊河发电;长坊河北边的洪河水又被“北水南调”至长坊河发电。长坊村口将建起68米的大坝,3条河流的水在此汇合,供下游电站发电。

  昨日,农民张顺林致电称,炸药库里已经运进了5吨炸药,中岭河畔山体内的隧道已经开挖。

  4年前被叫停的水电站重新上马

  流经宋洛乡的另外一条河流——玉泉河上的水电站建设如火如荼。

  7月14日上午,记者从阳日镇出发,沿玉泉河溯水而上。记者在胡家坡附近看到,数十辆工程车来回穿梭。铁锤的开凿声混杂着机器声,粉尘漫天。龙潭嘴电站的拦水大坝正在建设,坝底的挖掘机正在挖掘已经干涸的河床。

  据电站业主方代表刘传玉介绍,龙潭嘴电站装机容量达3.3万千瓦。早在2007年,该电站就准备动工,中途被紧急叫停,施工方直至2009年9月才正式进场。“我们晚发了3年的电,晚挣了3年的钱,所以现在要抢工程!”正因为这样,施工方在施工难度和危险系数都大为增加的主汛期,依然冒险大战。

  一度被紧急叫停的电站还有3座:饶家河电站、两河口电站、里叉河电站。据知情人介绍,4座电站之所以被叫停,是因为《湖北日报》2007年的内参《神农架玉泉河梯级开发水电引争议》。该内参引起了当时多位省领导的重视。

  记者走访发现,里叉河电站、饶家河电站分别于去年10月、今年6月建成发电,两河口电站将于8月底投产发电。

  谈起电站,家住饶家河电站大坝下游、81岁的刘能不停地摇头,他的儿子刘洪国激动地说:“没有修坝的时候,河水有一人高。”

  来刘家之前,神农架刚下了一场雨。即便是雨后,记者眼前的这条河最深的地方也不过30厘米。河床石头裸露,形成石滩。

  刘洪国说,去年山里打引水洞时,没日没夜震天响的炸药把家里的房子震裂了,一家人睡觉时耳朵里都要塞棉花。尽管对电站的建设意见很大,刘家并未阻挠。刘洪国说,盘水村当年闹得很厉害,两河口电站照建不误。

  据宋洛乡政府退休秘书吴吉禄回忆,2006年盘水村1组、2组的60户村民强烈反对建电站,并到林区政府反映情况。

  2组村民范友英说,乡政府给群众做工作,承诺玉泉河的水一半用来发电,一半自由流淌。乡亲们要求立碑为誓,若违此誓,政府就要把坝炸掉,但此议最终遭到政府拒绝。

  说起水电站,范友英有些不耐烦:“现在坝建了,河干了,鱼也没了,说这些还有啥意义?”

  但说起鱼,范友英还是忍不住多说了几句:“以前夏天,这河里的鱼多得像下饺子似的。每户农家从河里打鱼就能挣四五万元。现在,河里连小鱼苗都很难看到了,尽是石头。”

   保护区内的河流也不受保护

  木鱼镇是神农架的旅游重镇。流经木鱼镇的3条主要河流是当阳河、三堆河和九冲河,属于香溪河水系。来自武汉的樊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沿路发现旅游胜地里电站星罗棋布,河里的水少得可怜,这里的生态“生病”了。他觉得,电站的管道裸露在青山外面,很煞风景。

  记者在木鱼镇走访了24座电站,其中东沟电站、西沟电站、卢院电站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整个下谷坪乡都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者调查发现,除了榨起沟、石柱河等8座已经建成的电站外,还有3座正在建设。

  太和村坐落在海拔900米高的太和山顶,从这里望去,右侧山体上正在大兴土木,不时传来炸药的爆破声。这里正在建设响水河电站。

  板桥河已是沿渡河水系的最上游,在这里,记者发现了2个正在建设的电站——板桥河一级、二级。据工程负责人段炳和介绍,河的最上游是水能最小的地方,因此这个电站除引入板桥河的水外,还引入了另一条小支流——闹水河里的水。

  段炳和说:“下谷坪乡还将建设装机4.5万千瓦的电站,筑96米高的大坝,让板桥河、黄溪河、马家沟的水汇合到一起,到下游发电。”

  记者查阅林区发改委资料发现,段炳和所说的电站,已经列入规划。

  大建水电站造成生态破碎

  据林区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林区已建、在建、拟建和规划的水电站共有99座。记者走访后发现,目前实际数量已达104座。

  原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说:“在神农架这个具有特殊生态价值的地方,冒出来这么多水电站,不可思议!”

  这些梯级开发的电站常常是首尾相接。记者在古水河驾车行驶17公里,就发现有6座电站,还有1座正在建设。上一座电站的水被拦截,穿山引水到下游发电后排出。距离出水口不远处,河水再次被拦腰斩断,穿山引水到下一座电站发电。除了个别水电站坝体老旧失修、坝体漏水外,绝大多数水电站的拦水坝下,河水断流。

  林区农业局副局长田产宝在2007年公开发表的论文中称:宋洛河河长24公里,6公里断流。香溪河木鱼段30.5公里的河流上,有10.5公里断流。

  专家翁立达调查后发现,断流情况远比上述情况严重,神农架的河流已经“支离破碎,体无完肤”。

  记者向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剑伟博士描述了在神农架看到的情形,王博士惊呼“天啦”。他说,神农架共有35种珍稀鱼类,如多鳞产颌鱼、白甲鱼等,一旦河流断流,这些鱼类面临毁灭性的打击。

  7月14日,记者在木鱼镇偶遇首届“湖北十大环保杰出人物”、武汉大学胡鸿兴教授。胡教授对神农架的生态保护非常关注,每年都带学生去神农架进行科考。对神农架的大建水电站,胡教授深表痛心。他说,河流断流对游禽和涉禽影响也很大。没了可供产卵的水,神农架水陆两栖类动物的繁殖很成问题。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总工黄茁认为,河流断流会造成整个水生生物链的断裂,进而导致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的减少甚至灭绝。山区的河流与地下水相连,河流断流将使地下水位下降,影响沿岸植被的生长。

  一直以来,水电被认为是清洁能源。早在2001年,专家翁立达就公开反对这种说法。“所谓清洁能源,应该符合环保概念,水电站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不能简单称之为清洁能源。”

  翁立达称,水是整个生态的核心组成部分,就像人体的血脉。这些水电站就像在血管里形成的一个个血栓,对神农架整体生态构成严重威胁。

  林区水电局局长陈光文认为,神农架现在树木不让砍,野生动物不让捕,矿山也限制开发,但林区也需要GDP快速增长,水力发电污染最小,“一本万利”,应该大干快上。

  林区环保局资料显示,在神农架100座已建、在建的水电站中,只有29座通过环评审批,环评通过率不足30%。

  与记者同行调查的原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痛心地说,神农架是三峡库区的最大绿色屏障,也是南水北调的水源涵养地。目前河流已经被水电站肢解得“体无完肤”,林区整体生态遭受威胁。

  林区副区长杨晓发介绍,林区政府早已意识到电站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2008年就曾启动过小水电的关停试点,但因补偿资金不到位而搁浅。

  专家翁立达认为,神农架“大跃进”式发展小水电,无异于“饮鸩止渴”,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当然,神农架林区经济发展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家生态补偿机制,以更好地保护好“华中之肺”。

    小水电破坏神农架四大流域生态

  神农架是世界中纬度地区惟一保存完好的绿色宝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物物种的天然基因库。发展冲动催生小水电“大跃进”

  因蕴含巨大的生态价值,神农架是全国惟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1981年,时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陈丕显提出:“湖北保不住一个神农架是犯罪”。2003年,省委、省政府为神农架确立了“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16字方针。

  而现实情况是,神农架是国家重点贫困地区之一。当地百姓曾流传一句话——神农架是“村级的财政、乡镇的人口、地级的行政、国家级的保护区、世界级的资源”。2004年,神农架在全国率先申请绿色财富核算试点。经权威估算,神农架的绿色GDP为236亿元。然而直到去年,神农架的地方财政收入才首次突破亿元,在全省各市州中位列最末。

  强烈的脱贫渴望,让保护与开发的天平,逐渐向后者倾斜。于是,逐利的手伸向了神农架保护政策相对宽松的水资源。

  跑马圈河:水电局长也是电站股东

  如果不是屋后的山上有裸露的引水管道,没人注意到位于宋洛乡长坊村4组这家紧锁的农屋,竟然也是一个水电站。

  一台装机容量仅75千瓦的发电机轰隆隆地运转着,旁边放着洗衣机,地上散放着土豆、农具。

  农民李万红从2004年底开始看管这家电站。他说,每发一度电,老板付给他3分钱。这个电站每年可以发10万度电,他可以拿3000元。尽管每天与噪音相伴,但他觉得这个差事不错。

  老板李明昌要他每2小时做一下记录,但他记录了2年就放弃了。因为近6年间,老板从未来过电站。然而,老板每年坐收2万多元的利润。

  投资小、风险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这是当地人对小水电的一致看法。

  林区水电局局长陈光文说,2000年投资一个电站,每千瓦只需3000元,五六年就可以收回成本。现在投资每千瓦要7000—10000元,收回投资也只需要10年。

  2000年是林区水电站建设的分水岭。此前,林区水电站主要为国有和集体两种形式。2000年以后,民间资本尤其是外来资本大量涌入,跑马圈河,林区水电站一哄而上。

  神农架最早的电站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到2000年,全区有电站29个。在之后的10余年间,林区建成的电站多达61座。截至“十一五”期末,林区水电站总装机量为12.46万千瓦。到“十二五”期末,这个数字有望达到24.5万千瓦。

  谈起小水电建设,陈光文抑制不住激动。早在2004年,他在宋洛乡当党委书记期间,就提出要把水资源丰富的宋洛乡建成“水电之乡”。

  在民间资本投资的小水电项目中,一些拥有着广泛人脉资源的地方官员也成了股东。记者在下谷坪乡采访时,当地老百姓传言,该乡有多家电站的“幕后老板”就是林区某局局长,他曾经当过乡领导。

  陈光文坦承,自己在宋洛乡当党委书记时,在某电站入了10万元的股份。如今,他每年能拿到1万—1.5万元的分红。

  不少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懊悔自己“醒悟”太晚,错过了电站投资的大好时光。因为到2006年,神农架可开发的流域几乎被“瓜分”完毕。

    管理混乱:70%的电站未经环评审批

  在陈光文局长看来,2006年之前是投资电站的最好时期,除了有水可圈之外,审批程序也非常简单,“只要拿个实施方案,电站就可以动工。”

  到了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了“关于有序开发小水电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通知”。国家要求清查无立项、无设计、无验收、无管理的“四无”电站。

  这一年,24座小水电站的老板到林区水电局补了手续,水电局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

  同一年,林区环保局也对在建的30个电站进行了环境影响“后评价”。与水电局的“宽容”不同,环保局否决了大多数电站的环评。

  林区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的工作人员甘萍称:“神农架太敏感了!要是把环评都批了,这些电站都合法了,万一出问题谁来负责?”

  据了解,截至目前,林区所有水电站项目中,已通过环评审批的只有29座,环评通过率不足30%。

  没有经过环评审批的水电站,或照常引水发电,或大干快上。

  对此,环保部门只能干瞪眼:“我们没有办法让电站停产整顿。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打个调研报告给政府。”

  国家层面祭出的整治小水电的重拳,未能对神农架小水电的管理、开发起到刹车作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对记者大倒苦水。他曾担任过林区环保局局长,但他认为,环保局局长不好当。为了让一些建设项目尽快拿到环评资质,他要经常到省里疏通关系。有一次,省里的部门领导跟他开玩笑:“你到底是环保局局长,还是招商局局长?”

    乘“机”而上:水资源保护相对宽松

  相关理论数据显示,神农架林区水能资源蕴藏量为57万千瓦,可开发利用45万千瓦,现已作流域规划的有31万千瓦。

  在陈光文局长看来,神农架的水电资源应该继续开发。目前林区每年的发电总量为4亿度,每年的丰水期,林区所发的电可以基本满足需要。但是到了枯水期,就需要买电。这种“反供电”价格为0.58元/度,但是卖给农民的电价只有0.51元/度,地方政府每年为这个差价要补贴千万元。

  作为环保部门管理人员,甘萍没有轻易审批水电站的环评,但她认为,水电站对神农架的发展曾做出贡献。“小水电站解决了边远山区用电问题。”甘萍说,她的婆家在红坪乡,1993年她结婚那会儿,当地还点的是煤油灯。到了1999年,村民们才集资建起40千瓦的“袖珍水电站”。“通了电,大家欢欣鼓舞,女人们在灯下掰苞谷米,到凌晨1点钟还舍不得睡觉。”

  2000年水电建设热潮在神农架兴起,还有内在动因。这一年,神农架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关闭了80多家森工企业,长期形成的“一木独大”的产业格局彻底终结。这也导致了地方工业经济滑坡,职工下岗,农民减收,财政紧张。神农架对发展的渴望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强烈。

  树木不能砍,野生动物不能捕,湿地不能开发。于是,发展的眼光投向了保护政策相对宽松的水资源。

  陈光文说:“这些年,媒体盯着神农架,对林区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神农架要保护,但一味地保护,农民怎么办?公务员怎么办?神农架人民也要生存。”做过乡党委书记的他坚信:“领导在位子上,不搞建设,农民要恨死他。他走了,谁也不会念他的好。”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也表示,都说要把保护神农架作为干部的考核标准,但是这个标准怎么定?搞建设,GDP搞上去看得见;搞保护,搞得再好谁摸得着?

  老百姓的脱贫动力以及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让水电建设成了保护与发展这对矛盾下的现实选择。

  水电的发展为神农架财政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2010年间,水电税收从2132万元增至2500万元,水电税收贡献率多年维持在15%左右。林区财政局领导介绍,在建的水电站建成以后,水电每年的税收有望达到5000万元。

   现实选择:一边喊关停,一边还在大建

  其实,神农架建设小水电站致使生态破坏的问题,早就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

  省水利厅农电处副处长叶恒奎介绍,2008年,由省发改委牵头,启动神农架影响生态环境的水电站关停试点工作。其目标是:在2008年底,林区凡装机容量在200千瓦以下的引水式水电站一律关停并恢复原状。在2010年底,装机容量500千瓦以下的引水式水电站一律关停。在国家及省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后,逐步关停1000千瓦以下的引水式水电站。

  然而,这一试点工程因补偿资金不到位而流产。

  记者在省环保厅、省水利厅采访时,相关负责人均称,2006年以后建设的水电站均要求下泄正常河流量的10%—30%作为生态水,维持河流生态。林区党委副秘书长刘生策称,早在2003年,林区就要求引水式水电站打“生态孔”,保证河道里有可供水生物生存的生态用水。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未发现一处引水式水电站预留了生态水。梯级开发的引水式电站,常常是首尾相接,寸水必争。极少的坝体能够渗漏一点水,都是由于坝体老化失修造成的。

  生态水为何不能确保?林区水电局局长陈光文反问记者:“每一滴水都能带来利润,你要是电站老板,会不会让钱白白流走?”

  林区政府副区长杨晓发称:“神农架小水电不利于生态保护。我们愿意为了生态保护,牺牲眼前利益。”他强调,今后要逐步关停公路沿线和保护区内的水电站。

  口头大喊关停,为何却出现大建水电站的局面?杨晓发的解释是,新建的电站都是带有水库的库容式水电站,不会造成断流。

  记者调查发现,正在建设的9座电站中,除了2座电站有水库外,其他电站都是引水式电站,即穿山引水导致原有河道干涸的水电站。专家翁立达说:“水电开发的税收交给地方,而破坏后的修复则由国家买单。追求短期的利益带来长期的生态破坏,无异于饮鸩止渴。神农架发展小水电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神农架林区共有堵河、南河、香溪河、沿渡河4大流域。这些流域上,已经建成水电站90座,在建10座,拟建2座,另有2座列入规划。7月中旬至8月中旬,记者走访了其中的51座水电站。

  青山依旧,秀水不再。趟水过河、鱼儿撞腿的情形,已成为山民们的美好回忆。

  水电站的建设造成了河流的大面积断流。神农架林区内众多河流已经被切割成众多不连贯的河段,河流生态破碎,整体生态面临威胁。

  “赶快抢救神农架的河流!”

  “赶快抢救神农架的河流!现在水电站工程马上就要施工,再不阻止就来不及了!恳请您到神农架亲眼看看修电站给生态带来的严重后果,听听下游群众的意见。中国再缺电再穷,也不在乎神农架这几条小河,就让神农架的河水自由流淌,不要为蝇头小利破坏国家级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害国害民!”

  给记者写信的其中一个农民叫姚楚成,今年43岁,家住香溪河流域的宋洛乡长坊村6组。5年前,他在当地投资了野生鱼繁殖基地。他的设想是,研究神农架境内野生鱼类的繁殖技术,再将繁殖的鱼苗卖给养鱼农民。这样既能带领大家发家致富,又能为野生鱼种的繁衍做点贡献。

  7月16日,记者来到他位于长坊河畔的家中。车行至长坊河,水泥路变成土路,颠簸难行。

  这恰恰是姚楚成选择在此建基地的原因。他说,在神农架有路就会有水电站。这里地方偏僻,他预计短期内不会建水电站。谁知他的基地刚建成,长坊河要建电站的消息就开始流传,让他心惊胆战。

  老姚的担忧是有道理的。近年来,神农架建起众多电站,大都是引水式电站。这类电站在山体内打隧道,利用水的落差发电。河水被大坝拦截后,沿着山体内的隧道流到下游发电。他亲眼看过许多河流因此断流,鱼儿消亡。他的繁殖基地正处于水电站的下游不远处,他深知,长坊河要是建电站,他的基地就完蛋了。(记者王昱晔 陈勇 《农民日报》记者何红卫)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