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再问三峡工程可以抵御多少年一遇的洪水?
2011/11/12 15:24:24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文/水博
 
  辛亥革命以后不久,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人就做起了能够驾驭长江洪水的三峡梦。然而,三峡梦之美却丝毫不能阻挡洪水的无情。就在国人的三峡梦开始不久后的1931年和1934年,长江就先后发生了两次特大的洪水。特别是1934年的大洪水,淹没耕地2200多万亩,受灾人口1000多万,死亡人数达14万多。解放以后,为了实现国人的彻底驾驭长江洪水的夙愿,我国终于在1994年正式开工建设三峡。不过就在我们修建三峡的工程中的1998年,特大洪水再次无情的光顾三峡下游的长江。通过百万军民的严防死守,我们用付出了几千条生命和1600亿财产的巨大损失,勉强度过了难关。

  三峡大坝全面完工后的2010年7月20日,长江再次出现了瞬时流量超过1934年和1998年的特大洪峰。然而,由于我国已建成的三峡大坝开始发挥防洪作用,与70多年前的十几万人毙命和20年前的百万军民严防死守的情况完全不同,长江下游的各地均安然无恙。在国人的三峡梦变成现实的今天,三峡大坝终于让长江下游的民众,实现了在特大洪水来临之际,仍然可以进入梦乡的夙愿。

  然而,三峡大坝抵御特大洪水的出色表现,让某些反华和反坝的人士感到了某种危机。于是一篇精心编造的《三峡大坝到底可以抵挡几年一遇的洪水?》文章很快就出炉了。 
 


   
  该文章的内容不多,只是列举了几个文章题目。分别是:2003年〈三峡大坝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2007 年〈三峡大坝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2008 年〈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2010 年央视新闻〈三峡蓄洪能力有限,勿把希望全寄托在三峡大坝上〉。但是,文章的立意却很清楚。无非就是要说,我们的新闻宣传关于三峡大坝的防洪作用正在随着三峡的建设成功逐年降低。2003的时候说是三峡可以抵御万年一遇的洪水;2007年的时候说是可以抵御千年一遇的洪水;2008年的时候变成可以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而到了今年2010 年则变成了“勿把希望全寄托在三峡大坝上”。

  由图一可见,某些媒体说的所谓“2003年新闻〈三峡大坝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的题目,就是被篡改了的。原文题目是〈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看到文章的内容就更清楚了,这是一篇形容三峡大坝本身建造的非常坚固的文章。即使遇到万年一遇的洪水,大坝本身也能固若金汤(因为我们判别大坝强度的时候,需要使用能否抵御万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进行校核)。文章通篇内容都没有说三峡工程的水库可以防止万年一遇的洪水的意思。这里反坝人士的挑拨,非常有技巧,他们知道大多数人都不会仔细的去查看原文,所以,就放心大胆的造谣。

  至于2007年和2008年的新闻内容,其实并没有任何区别。因为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非常明确,就是保障把下游河段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在配合分洪措施的情况下,可以抵御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关于“2010 年的新闻〈三峡蓄洪能力有限,勿把希望全寄托在三峡大坝上〉”就更是一种故意断章取义的炒作。因为,尽管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非常巨大,但是,对于负有防洪责任的水利部门在说话的时候必须留有充分的余地。水利官员强调“三峡蓄洪能力有限,勿把希望全寄托在三峡大坝上”不仅是必须的,而且也是一贯的。这种善意的警告,绝不是仅仅出现在大坝建成之后的2010年。

  例如,2006年5月16日,三峡水库二期蓄水前,新华社的记者(张先国)就报道了某水利官员说《三峡工程的初期防洪作用有限》。随后,2007年6月1日还曾有新华社(记者杨希伟)又专门以《中国水利专家称今年三峡工程防洪作用依然有限》为题目报道说“湖北省水利厅厅长王忠法1日在湖北防汛形势座谈会上表示,对三峡工程今年的防洪作用不能估计过高,中下游地区对长江防汛绝不可麻痹松懈。” 。

  这样如果我们不带任何偏见的、全面地连起来看,应该是:2003年6月1日,因为大坝刚刚建成还没有能发挥任何防洪作用,新华社的《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特别强调我国新建成的三峡大坝的建设质量高。这与三峡工程(水库)的防洪作用没有直接关系。

  2006年5月16日,三峡水库二期蓄水前,新华社的记者就报道说《三峡工程的初期防洪作用有限》;2007年6月1日新华社的文章又再次强调过《中国水利专家称今年三峡工程防洪作用依然有限》;2008年三峡大坝完全建成之后,新华网报道过《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2009年6月10日新华社又发出《三峡工程已可拦蓄千年一遇洪水》的新闻。

  到了2010年7月20日,新华社的《三峡20赢来7000米/秒特大洪峰,规模超1998年》以及同其它众多媒体的《三峡工程“三大法宝”,从容应对特大洪峰》等报道再次客官的报道了三峡的巨大防洪功能。可见,我们的新闻宣传分明是在随着三峡大坝的建设和建成,客观的报道着三峡防洪能力不断实现的现实。

  综合起来看,可以按照新华社文章的内容和题目构成另外一张截图(图二)。既:06年防洪作用有限;07年作用依然有限;08年可抵御百年一遇洪水;09年已经可以抵御千年一遇的洪水。比较图二与炒作三峡防洪功能逐年降低的图一,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当我们的三峡建成首次发挥出巨大的防洪效益的时候,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肯定,反而被人用一系列新闻题目编排出来的假新闻,狠狠的恶心了一把。 
 



  然而,到现在有多少人能意识到,社会上的关于三峡防洪能力逐年降低的新闻炒作,既不是由于我们对三峡工程的过度宣传,更不是我们的新闻宣传当初为了让三峡上马,故意欺骗了公众。而是有人在恶意的炒作,故意把一些强调不同侧面的新闻题目,巧妙地编排在一起,制造出了“三峡的防洪能力逐年降低”的假新闻呢?

  因此,大家请放心“三峡工程的建设可以把荆江大堤河段的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配合分洪措施,三峡工程可以抵御千年一遇的洪水”。这个几代国人的三峡梦,已经在我们手中变成了现实。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逐年降低的炒作,不管它传播的多么广泛,丝毫也不会影响三峡工程的实际防洪作用。

  (本文摘自《水电开发与三峡工程科普年会》上的演讲)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