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国务院三峡办王殿常: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初步评价
2009/9/9 12:31:31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王殿常(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中路3号,100038)

  摘要:简要回顾了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要点,总结了开工建设以来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主要工作。基于1996年至2008年监测资料,分析了水质、泥沙冲淤、水生生物、局地气候和环境地质等情况,初步分析评价了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行以来的生态环境影响。结果显示,目前库区及相关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基本未超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测范围,说明建设以来所采取的防治措施是有效的。鉴于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环境影响评价应全面、系统、长期、连续开展。

  关键词:环境水利; 三峡工程; 生态环境; 影响评价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for the Yangtze Three Gorges Dam Project

WANG  DianChang 
(Executive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Three Gorges Project Construction Committee, Bei
 Feng Wo Road, No. 3, Beijing, 100038)
Abstract: Main points concer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 for the Yangtze Three 
Gorges Project (TGP) are reviewed. Chief work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 TGP, since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starting work, is briefly summarized. 
The variations for water quality, sediment deposition and river erosion, fishery resources,
 local climate and 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6 and 2008, are analyzed based on monitoring 
data. It is showed that, on one hand, the ecology-environmental state in reservoir area and related district is generally in good condi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GP at present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ication of feasibility study, which means that the measures, taken in the past 16 
years, are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Considering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topic, environmental
 
impact for TGP should be a long-tem plan and conducted in an overall and systematical way.
Keywords: Three Gorges Dam Project, ecology-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1 引言

  三峡工程是开发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建成后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巨大。工程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建设,1997年11月实现大江截流,2003年下闸蓄水、永久船闸试通航、首批机组正式并网发电,2006年大坝全线建成并顺利实现156米水位蓄水,目前已具备175米水位蓄水条件,正
在进行试验性蓄水。预计2009年将如期完成初步设计建设任务,有序展开后续工作。

  目前,三峡工程的巨大综合效益已经开始显现。一是防洪效益。三峡工程作为解决长江中下游严重洪水威胁的一项不可替代的关键性工程,2008年实现175米蓄水条件以后,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已从十年一遇提高到了百年一遇,即使长江出现千年一遇特大洪水,在联合运用调洪措施后,也可防止毁灭性洪涝灾害。二是发电效益。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在来水量正常的情况下,每年可提供近100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成为我国“西电东送”、“全国电力统一调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9年4月7日,三峡电站累计发电突破3000亿千瓦时。三是航运效益。三峡工程有效地改善了湖北宜昌至重庆段660公里的水运航道和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节的航运条件,万吨级船队可直抵重庆港,极大提高了库区航运能力,降低了运输成本。2008年,通过三峡坝区的货物总量6847万吨,远远超出蓄水前坝区最高年货运量1800万吨的水平。四是供水和补水效益。三峡水库蓄水量达393亿立方米,水库年均来水量约4500亿立方米,通过水库调节和兴建引水渠,可为当地及“南水北调”工程提供充沛的水源。通过水库调蓄对下游进行补水,还有效改善了枯水期下游航道和水文条件。五是生态环境效益。三峡工程是优化长江流域资源环境的生态工程,水库的防洪作用,可以减轻洪水灾害对长江中游人口稠密、经济相对发达的平原湖区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可提供清洁能源,三峡水电站与同规模燃煤电厂相比,相当于年减少5000万吨标准煤,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亿吨。

  同时,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为国内外所关注。国家高度重视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组织编制了境影响报告书,科学、全面、系统地预测评价了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工程开工建设16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生态环境监测、研究和保护措施,旨在促进工程效益的有效发挥并减缓其不利影响。本文主要是对照环境影响报告书,分析工程建设前后库区及相关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情况,试图论证已经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对于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做出初步评价。

  2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认识

  1991年12月,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和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1],1992年2月得到原国家环境保护局的正式批准。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工程的功能、特点及其引起长江水文情势变化和所在地区的环境差异,确立三峡库区、中下游河段及附近地区、河口区为评价范围,并扩展到水库上游区及近海区,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公众关心的其它环境问题的角度,按照环境总体、环境子系统、环境组成和环境因子共四个层次进行评价,得出的总体结论是:三峡工程综合效益巨大,对生态与环境的不利影响,大多数在采取对策和
措施后可以大大减免,生态与环境问题不影响工程的可行性。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是:三峡工程会对生态与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涉及的因素众多,地域广阔,时间长久。所涉及的问题相互渗透,关系复杂,利弊交织。其有利影响主要是:工程可有效地控制上游洪水,提高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能力,有效地减免洪涝灾害带来的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减缓洞庭湖的淤积和萎缩;工程能增加长江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有利于改善枯水期水质,并可为南水北调提供水源条件;工程利用水能资源发电,与燃煤发电相比,可大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其不利的影响主要是:水库淹没耕地,移民和城镇迁建,会加剧本来就已十分突出的人地矛盾,并因此而可能加剧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建库后,库区水体流速减缓,复氧和扩散能力下降,将加重局部水域污染;工程将改变库区及长江中下游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条件进一步恶化,对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也会带来不利影响;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下游河道出现冲淤变化,对长江中游平原湖区低洼农田土壤潜育化、沼泽化有一定影响,下游河口的海水入侵危害有可能增加;等等。

  对于水质、泥沙冲淤、水生生物、局地气候和环境地质影响的主要认识是[2]:

  2.1 水质

    建库后,随流速的降低,水流扩散能力减弱,某些近岸局部区域污染物浓度会有所增加。水库蓄水后,库水流速减小,滞留时间增加,有利于可降解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降解净化;但同时库水的复氧能力减弱,降低对生物化学需氧量的接纳能力;由于入库生物化学需氧量的负荷远小于水库生物化学需氧量的容量,近期水库总体水质不致恶化。就总体而言,水库不致出现富营养化问题;对干支流局部流速很缓的库湾水域,有发生富营养化的可能性。

  2.2 泥沙冲淤

    随着上游地区水土保持治理和水库的建设,进入三峡水库的泥沙量将呈减少趋势。三峡水库采用汛期降低水位以排沙,枯季蓄水以兴利的“蓄清排浑”调度运行方式,可长期保留绝大部分有效库容。变动回水区航道港口特别是重庆江段存在泥沙淤积碍航和影响港区作业问题,可通过水库调度、河床整治、港口改建及疏浚等措施解决。水库运用后,下泄含沙量减小,将引起坝下游河床冲刷,同流量的水位降低,河势将进行调整,对沿江崩岸、浅滩和江湖关系产生影响,最大冲刷距离可达九江附近。

  2.3 水生生物

    建坝将对珍稀、濒危物种如中华鲟、白暨豚产生一定影响。建库后,由于上游生态环境的改变,约40种鱼类受到不利影响,其中2/5为上游特有鱼类,种群数量将会减少。水库内渔业资源与种类组成将会发生变化。四大家鱼在水库内的资源会增加;中游宜昌至城陵矶江段,若水库调度不考虑家鱼繁殖要求,其繁殖将受到严重不利影响,中下游家鱼苗的来源将减少50%~60%,进入洞庭湖的家鱼苗减少幅度将更大。

  2.4 局地气候

    建库后对库区及邻域气候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范围不大,对温度、湿度、风和雾的水平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km,表现最明显的在水库附近。各气候要素建库前后均有一定变化,但增减幅度不大。水库形成后水域扩大对两岸气温影响,其水平距离一般在1~2km,垂直方向一般在400m以下。库区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增加幅度在0.2℃左右,冬季月平均气温增高0.3~1.0℃,夏季平均降低0.9~1.2℃。建库后,域内的年平均降水量约增加3mm,水库上空及沿岸的背风地段降水量会有所减少,气流迎风坡降水量将增加。水库蓄水后,全年雾日变化不明显,平均增加1~2天左右。

  2.5 环境地质

    三峡地区有一定的中强地震活动背景,具有震源浅的特点。区域及坝址地壳稳定性较好。水库诱发地震震级Ms在5.0~5.8级,不会对枢纽主要建筑物构成直接威胁。

  3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主要工作

  国家高度重视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础上完成了枢纽工程环境保护初步设计报告和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规划,并安排了专项经费。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在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下,国家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 以陆域截污处理为重点,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治。自2002年开始,实施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截止2008年底,已建和在建项目共计213个。目前,库区城镇已建成58座污水处理厂和41个垃圾处理场,形成日处理污水能力250万t,日处理垃圾能力11000多t。大力推进沼气池建设,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移土培肥工作。不断加大工业污染源和面污染源治理力度。

  (2) 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按蓄水进度及时开展了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和高切坡防护项目。搬迁避让7万余人,设立了251个专业监测点、3113个群测群防监测点,建立了库区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体系,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 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建设工程。在库区及上游开展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库岸带生态屏障建设(水库周边绿化带)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比工程建设前提高了11.8个百分点,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明显。
(
  4)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划定保护区、原地保护、迁地保护、种子保存等多种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对水生生物和陆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实施了一批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工程和珍稀特有植物保护工程,开展了三峡工程珍稀和特有鱼类人工增殖放流。

  (5) 调整相关政策,减轻库区生态环境压力。2001年,国家适时作出了“两个调整”的重大决策,先后组织20余万移民外迁安置到11个省市,关破、改造迁建了1632家高耗能、高污染的工矿企业。两项政策的实施有效减轻了库区人多地少的基础性矛盾和工业污染,为库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6)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1996年,在国务院三峡办的组织协调下,由国家十几个部委和相关单位组建了“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从三峡工程建设初期开始,对工程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测,为水库蓄水前、后生态环境变化对比分析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监测范围以库区为重点,延伸至长江中下游直到河口相关地区。监测方式采取遥感监测与地面监测站网配套,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时空监测体系。该系统至今已运行13年,取得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和成果,自1997年起每年向国内外公开发布《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08年,国务院三峡办组织对监测系统进行了调整完善,调整后的监测系统涵盖污染源、水环境、农业生态、陆生生态、湿地生态、水生生态、大气环境、地质灾害、地震、人群健康等10个子系统,由28个重点站、近百个基层站或监测点组成,监测指标达2000多项。新的监测体系将能更准确、全面地提供各类生态环境数据,基本适应蓄水后水库管理的要求。

  (7) 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试点示范“7+1”专项计划。2007年以来,国务院三峡办组织实施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试点示范“7+1”专项计划,重点开展了消落区环境治理、支流水华应急处置与长效防治、农村截污处理(面源污染防治)、城镇截污处理(点源污染防治)、支流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建设、库岸带生态屏障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7个方面的试点示范和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评估完善以及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目的是探索路径、总结经验、研究政策、做出示范,为在三峡工程后续工作中全面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奠定基础。

  (8) 加强统筹协调。为了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做好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成立了国务院三峡建委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协调小组。

  总之,经过16年的努力,三峡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确定的建设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目标和任务已基本完成;同时,根据我国治国理念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完善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及时新增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任务,在初步设计规定之外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促进了三峡库区和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务院三峡办正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编制《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是后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三峡工程可持续利用、充分发挥巨大综合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4 库区及相关区域生态环境状况[3] ~[16]

  根据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历年监测数据,分析了1996年~2008年库区及相关区域水质、泥沙冲淤、水生生物、局地气候和环境地质等13年变化情况。

  4.1 水质

  在库区干流寸滩、清溪场、沱口、官渡口和巴东共5个断面,支流嘉陵江的临江门和乌江的武隆2个断面,开展了连续监测,各年度综合评价的水质类别见表1。

  表1 库区干流和主要支流水质类别


  蓄水后对库区支流进行了加密观测,具体见表2。同时开展了支流“水华”专项监测,各年度发生情况是:2003年3起,2004年6起,2005年19起,2006年13起,2007年3起,2008年13起,2009年春季6起,主要发生在受干流回水顶托影响的部分支流滞水河段和库湾,时间集中在3月至7月,呈现出由河流型(硅-甲藻)向湖泊型(蓝-绿藻)演变的趋势。

  表2 蓄水后水库主要支流断面水质类别

  (注:河口断面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湖库标准。)

  4.2 泥沙冲淤

  水文泥沙观测资料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峡大坝坝址以上来沙量呈阶段性减少趋势,输沙量减少约三分之一,主要原因是上游水库的拦沙作用、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作用、河道人工采砂等。2003年6月(蓄水开始)至2006年8月,总入库悬移质泥沙7.00亿t,出库悬移质泥沙2.59亿t,水库淤积泥沙4.41亿t,近似年均淤积泥沙1.10亿t,水库排沙比(排沙量占入库沙量的比例)为37%。由于三峡水库拦沙和水库上游来沙偏少,2003~2006年,坝下游输沙量大幅度减少,宜昌至九江河段河床发生冲刷,平滩河槽(宜昌水文站流量3万m3/s对应的水面线以下的河槽)总冲刷量为4.99亿m3,年均冲刷量1.25亿m3。

  4.3 水生生物

    1996年以来各区段渔业资源变动情况见图1,大坝下游监利断面四大家鱼鱼苗径流量变化情况见图2。


    
  图1 渔业天然捕捞产量                  图2 四大家鱼鱼苗量

  4.4 局地气候

  选取气温、降水量和雾日作为主要指标,分析其年度变化情况。1996年以来平均气温年度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2003年以来,库区年降水量在878mm至1254mm之间。1996年至2002年,库区雾日在28.5天至37天之间;2003年至2008年雾日分别为29天、24天、28.3天、24天、26天和27天。

  4.5 环境地质

  2003年以来,三峡库区库首至库中地区(东经108º20´~112 º 00´,北纬29 º 55´~31 º 45´)每年发生在各个震级范围(ML)内的地震次数、年度总次数以及最大震级见表3。


表3 蓄水后库首至库中地区地震发生情况
  图3 平均气温年度变化

  5 生态环境影响初步评价

  开展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包括工程建设前后(以蓄水为时间界线)的对比分析、与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结论进行对比分析、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分析及三峡工程影响的贡献率分析等。

  5.1 水质

  三峡工程开工建设前的1984年到1991年,按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进行单项指标评价,库区水质除大肠菌群及规定分析方法的最低检出限达不到基本要求的石油类和总汞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优于Ш类水质标准,库区江段水质良好,能满足多功能目标的用水要求。蓄水前的1996至2002年,干流水质以Ⅱ类和Ш类为主。蓄水6年来,水库干流水质以达到或优于Ш类为主,与工程建设前、蓄水前的建设期均持平。蓄水前支流水质良好,蓄水后回水区特别是距离大坝较近的支流水域,水质以Ⅳ类为主;在部分支流或库湾的局部水域、阶段性出现“水华”现象。干支流水质情况比较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预测的结论。

  事实上,过去十几年库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污染源排放压力不断加大,对以水质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带来持续压力。尽管如此,蓄水后水库干流水质仍与蓄水前持平,由此证明,工程建设以来所采取的水污染防治等措施是十分有效的。

  需要说明的是,一方面,三峡水库蓄水后,由河流变为水库,但鉴于三峡水库属于狭长、河道型水库的特点,是采用河流标准,还是湖泊标准对三峡水库进行水质评价,需要专题研究;另一方面,三峡工程建设期间经历了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由GB3838-2002替代GB3838-88,如何做好标准更新后的衔接,是需要回答的问题。总之,如何科学合理确定三峡水库水体质量,不因标准和方法变化而改变,使之具有可比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5.2 泥沙冲淤

  三峡工程论证和设计阶段水库泥沙淤积与下游河道冲刷研究中,上游来沙采取1961年~1970年系列的水沙资料作为入库条件,年均输沙量为5.1亿t,蓄水以来实际观测值仅为2亿t。现在回过头看,说明论证和设计阶段所采用的水沙系列是偏安全的。

  论证和设计阶段通过数学模型计算,预测三峡水库运行第一个10年,年均库内淤积泥沙3.55亿t,排沙比30%。蓄水后观测资料与预测相比可见,蓄水头4年水库实际淤积量明显偏少,仅为原预测值的三分之一,说明围堰蓄水期水库泥沙淤积情况好于预期,其主要原因是上游实际来沙量偏少。

  长江中下游属于冲积型河流,自然条件下河床冲淤变化较为频繁,但在三峡工程修建前的数十年来,宜昌至九江河段总体上是接近冲淤平衡的。“九五”期间用数学模型计算的长江中下游宜昌至九江河段第一个10年平均年冲刷量为0.875亿m3。蓄水头4年的观测表明,实际冲刷量明显比预计要大,冲刷向下游发展比预计快。从与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测比较的角度分析,除了三峡水库拦截泥沙带来的“清水”下泄外,主要是近年来水库上游来沙明显偏少。

  总体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面临的形势和条件与论证和设计阶段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现阶段以上边界条件即入库泥沙量锐减为主要特征,使得原来水库泥沙淤积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大坝下游冲刷问题。从发展的眼光看,尽管下游冲刷问题是长期的,但今后随着水库运行期的延长,水库排沙比不断提高,下游冲刷问题会逐步缓解,水库泥沙淤积特别是以重庆港为重点部位的变动回水区泥沙淤积问题应予以重视。

  5.3 水生生物

  从图1可以看出,1996年至2008年,包括库区、坝下、洞庭湖和鄱阳湖在内的渔业天然捕捞总产量前期(除1998年外)呈逐渐下降趋势,2001年以后趋于平稳。其中库区产量在2005年以前表现为减少,自2006年开始逐步回升;坝下和洞庭湖均为减少趋势;鄱阳湖产量比较稳定。

  三峡工程建设前,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四大家鱼资源呈现衰退现象,长江干流繁殖的鱼苗数量,上世纪80年代仅相当于60年代的1/5至1/3,繁殖种类规模显著减小,支流尤甚。1996年以来,如图2所示,监利断面四大家鱼鱼苗径流量急剧下降,2003年以后逐渐趋于稳定,2008年较2007年增加一倍。
上述情况与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测比较一致。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下降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四大家鱼的锐减,主要是实行禁渔期制度前的过度捕捞、水体污染和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的结果。当然,深入分析四大家鱼资源衰退的原因,仅靠监利一个断面的数据代表性不够,也难以解释清楚。

  5.4 局地气候

  三峡库区地处中纬度,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具有冬暖、夏热、伏旱、湿度大、云雾多、风力小以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等特点。库区500m高程以下地带年平均气温17~19℃。库区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mm左右,但时空分布不均。年平均雾日30~40天。

  监测表明,库区局地气候正常,气温在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较常年略偏高,降水等主要气象指标与正常年份基本持平,基本处于环境影响报告书预测的范围内。蓄水后雾日明显减少,与预测相反。尽管这一情况有利,但考虑到雾可能对水陆交通及航运安全带来的影响,今后还要继续加强观测,更加侧重雾的分布、强度以及持续时间等。

  5.5 环境地质

  预测水库诱发地震震级经换算后为ML=5.4~6.1级,可以判定目前最大震级未超出预测范围。从表3看,随着水库蓄水位的变化,该地区微震活动有所变化,表现为低强度、高频次的多成因地震活动性特征,但未突破正常态势。水库蓄水初期有一个应力调整和释放的过程,属于正常现象。

  5.6 小结

  总体看,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三峡库区及相关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与蓄水前相比基本保持稳定。工程对相关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基本没有超出可行性研究预测的范围,初步印证了可行性研究阶段三峡工程及其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即三峡工程利大于弊,生态环境的变化不影响工程的可行性。

  三峡工程建设前,长江中下游,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局部生态与环境有所改善,大部分地区的恶化趋势并未能有效控制,即使不建三峡工程,也有综合治理的紧迫性。三峡工程的建设只是促进了治理的实施,加速了治理的进度,对治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实践证明,建设以来所开展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是富有成效的。

  上述分析评价是阶段性、初步的,因为水库运行时间太短,仅仅针对部分环境组成的部分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变化的原因分析特别是工程的影响分析尚不深入。环境影响报告书指出,三峡工程环境影响面广,涉及问题错综复杂。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干流与支流,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等等,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并由多因素组成的多层次的大系统。因此,要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力求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整体性,方能得出客观、准确的评价结论。

  6 结论

  (1) 目前三峡库区及相关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生态环境变化总体上在论证和可行性研究阶段预测的范围之内,初步印证了论证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结论,即:三峡工程利大于弊,生态环境不影响工程的可行性。同时证明,工程建设以来国家和地方采取的工作和对策措施是正确、有效的。

  (2) 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该问题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特点,且目前仍处于试验性蓄水阶段,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蓄水以来已经出现的库区部分支流局部水域阶段性“水华”现象、大坝下游“清水”冲刷影响等,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3) 与工程相关联的生态环境因子的变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自然过程本身的变化,其次是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峡工程仅是后者的一个方面。就工程的环境影响而言,大多数情况下难以定量辨识工程影响的贡献率,这是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难点所在,也是今后需要逐步解决的技术难题。

  (4) 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行是百年大计,生态环境问题将伴随工程长期存在,环境影响评价应该是一个长期、连续、不断深入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
[2]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R].1991年12月.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1997)[R].1997年5月.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1998)[R].1998年5月.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1999)[R].1999年5月.
[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00)[R].2000年5月.
[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01)[R].2001年5月.
[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02)[R].2002年5月.
[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03)[R].2003年5月.
[1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04)[R].2004年5月.
[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05)[R].2005年5月.
[1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06)[R].2006年5月.
[1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07)[R].2007年5月.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08)[R].2008年.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09)[R].2009年.
[16]三峡工程泥沙专家组.长江三峡工程围堰蓄水期(2003~2006年)水文泥沙观测简要成果[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